第53章 凤仪楼立储(1) 阅读至0%

第53章 凤仪楼立储(1)

书名:未央歌 作者:玥妤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3:02
    “二皇兄。”
    在珞昕正准备出门的时候,珞祺喊住了他。
    对于突然出现的珞祺,珞昕心中虽然一惊,但所幸,这并不在自己的预料之外。
    摆出一贯的笑容,珞昕打开门,让他进了来。
    “六皇弟是赶回来给父皇祝寿吗?”
    从屋外到屋内,珞昕的笑容一直未减,看着珞祺。
    珞祺忽然觉得,这笑容,似乎有哪里不一样了...
    “我要去突厥一趟,马上。”
    珞祺甩开突如其来的莫名想法,没有回答他的话,自顾自的开口。
    “哦?”珞昕似乎对他的话兴趣缺缺,“所以?”
    斜挑着眉,珞昕反而坐了下来,不慌不忙地拿起了方才未喝完的茶。
    珞祺走近了他,让珞昕不自觉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在去突厥之前,我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不管你要做什么,不可对父皇不利。”
    “呵!你这是在命令我吗?”珞昕站起身,不敢相信,方才的自己竟然对于珞祺的话,有那么一瞬间,竟想下意识的答应。
    只因为,眼前那双该死的、写满诚挚、仿佛看透人心眼睛!
    “不,只是确认。我知道,不管今晚你要做什么,伤害父皇都不在你的计划内,是吗?”
    挺直身,珞祺直直望着珞昕的眼。
    因为,这一点,自己并不如话里的那般确定。
    毕竟,这个皇兄,自己并不觉得真正了解过。。
    天璇探得一切消息都告诉自己,今晚,会是一个不寻常的夜晚,但...
    无论怎么说,至少珞祺是想要去相信自己的话的。
    ......
    “你知道?你凭什么知道?”珞昕转过身,冷笑。
    “皇兄应该知道,太子之位,珞祺从来都无意去争,因为珞祺相信,你够资格。所以,也请皇兄不要辜负珞祺的信任。”
    很轻的字句,散落在空气中,却神奇的具有掷地有声的力量。
    “资格!”这两个字奇异地触碰到了珞昕敏感的神经---
    告诉你,如果在昨晚之前,你这么说,或许我还会心软,但今天...
    珞昕在心中低吼,却只是冷哼了一声。
    原本,他确实从来不曾有对父皇不利的念头,但,昨夜皇后的话让他倍感讽刺---
    堂堂一国之君的殷霁,即便知道了所谓的‘事实’,不加任何求证,就判了他们母子两人的死刑,这,难道就对了吗?
    珞昕赤红了双眼,闪烁着的,是珞祺陌生的凶狠、嗜血...
    “无论谁也改变不了我的决定!”
    “那,我不会让你得逞。”
    珞祺的口中,逸出一道轻微的叹息---
    “不过,我还是希望,你可以回头是岸。”
    “笑话!”珞昕冷哼,“今晚的一切都在我一手掌握之中,你以为,你能拦得了我吗?”
    说他愤世嫉俗也好,利欲熏心也罢,什么都好,总之,现在的二皇子珞昕,已经变了。
    “今天,我必定要走。”珞祺定定的说着,眼神直视他,“但是...我还会再回来的,带着未央。”
    珞祺明白,这是在给珞昕一个机会,也是在给自己一个机会。
    无论结果如何,过了今晚,十几年前,他欠他的人情,也还尽了。
    今晚,一切就看今晚了。
    “滚。”
    珞昕头也不抬,冷静地出奇。
    -------------------------------------------------------------------------------
    今夜,皇上依旧宴请百官与紫宸殿外、凤仪楼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殷霁在众位宫女的簇拥下,缓缓而来,一袭龙袍卓然于高高的台阶上,脸色虽有些苍白,但气势不减。
    “众位爱卿平身---”
    殷霁语毕,众官员依次落座。在他的左侧,是二皇子珞昕以及一干文官,而殷霁的右侧,则是孟王爷、张尚书还有众位武官。按照官阶大小,分别是一人一座,两人一座,四人一座,八人一席不等。
    珞昕看了看左侧的位置,空的。
    那个人,居然真的没来。
    是因为太过担心君未央,还是坚持相信自己。
    经过今早的那番谈话,珞昕不认为原因会是后者。
    眉角上扬一个小小弧度,他暗暗自哂。
    然后,殷霁的目光也落在珞昕旁边的空座上,没有说话。
    只一个瞬间,聪明的珞昕便感觉到殷霁的视线,赶紧起身,道:“启禀父皇,六弟他...”
    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给殷霁打断,“算了,祺儿的身体,不宜太累。”
    话虽如此,但珞昕敢保证,方才那一刹那,他看见了父皇眼神里的黯然,还有失望。
    他的嘴角,开始悄悄上扬。
    -------------------------------------------------------------------------------
    百鸟鸣声响起,预示着庆典的开始。
    殷霁身侧的张公公,举高衣袖,一边缓缓斟酒,一边用他那独特的声音大声唱引道:“绥御酒——”
    瞬间,锣鼓齐鸣,乐音齐响。
    “皇上---”张公公轻呼出声。
    御医交代,皇上的身子大不如前,张公公便想以茶换之,却被殷霁阻止。在殷霁的目光下,他不得不再把酒换了回来。
    看来,今日,主子的心情不佳呀,张公公暗自思忖着。
    ......
    御酒始,百戏、杂剧、台舞...众乐目起,凤仪楼下一派欢腾祥和。
    数盏御酒举毕,教坊的乐人也已退至周围,被皇上特许参加此次盛典。
    此时,珞昕起身,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将手中满满的酒杯举起,他朗声道:“儿臣珞昕率百官,祝愿父皇寿与天齐,我大殷基业千秋万代,世世永昌!”
    语落,文武百官也随之起身,共同举杯,道:“愿吾皇寿与天齐,大殷基业千秋万代,世世永昌!”
    “好好好!”殷霁站起身,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张良又马上斟满了。
    然后,他往前走了一步,举起手中的三鼎杯,“想我大殷,会有今日的局面,自然也离不开诸位爱卿的贡献,来,朕敬大家一杯!”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终于,大家又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气氛开始有些安静,因为,突然之间,大臣们似乎都有默契般,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没有说话。
    大家的目光,都停在了还未落座的孟王爷身上。
    “皇上---”
    将身子面向殷霁,孟王爷举手行礼。
    殷霁有些讶异,但仍笑着说:“王爷有何事?”
    “禀皇上,如今虽四海升平,但外患突厥和吐蕃仍虎视眈眈,不可不防。所以...”只有顷刻的停顿,孟成显便又继续道:“臣等以为,皇上不防早日立下储君人选,亦可早日为朝廷效力。”
    大家的眼睛,倏地,眯得更紧了。
    让众人松了口气的是,殷霁看来并没有恼怒的意思,脸上的笑容丝毫未减,他玩笑道:“王爷的意思...朕已经老到上不了沙场了,是吗?”
    “臣,不敢。”
    “哈哈!”殷霁大声笑开,浓眉一挑,环顾四下,“这...也是众位爱卿的意思?”
    几位武官偷偷交换了几个神色,也随即站起了身,“臣等望吾皇早日立下储君人选,为朝廷效力。”
    “臣等望吾皇早日立下储君人选,为朝廷效力。”
    接着,又有几位官员站了起来。
    “那,王爷心中的人选,可是二皇子珞昕?”
    笑容分毫不变,殷霁如此直接的话,似乎十分出乎孟王爷的意料,让他不自觉的猛一抬头,遇上殷霁含笑的眼,又低了下去。
    “二皇子处事机智果断,臣,确实认为,是十分合适的人选。”
    孟王爷心中冷哼一声,今晚,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当中,又何须惧怕殷霁的任何眼神!于是他直视上殷霁的眼,就这么对着。
    “臣等亦认为,二皇子是不二人选。”
    这次,陆续站起来的,是几位位高权重的文官,包括礼部、户部尚书等人。
    殷霁的笑意,看在众人眼里,似乎更深了。
    他仍旧沉默,仍旧微笑着,目光经过珞昕旁边的空位,再一一扫过每一个大臣的脸上,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微臣亦认为,二皇子宽宏大量,对三皇子的过错不加计较,是合适的人选。”紧接着,张重良也站起了身,但出乎大家意料的,他口中说出的,却是同大家一样的话。
    原来,一向与孟王爷不合的张尚书都已经倒戈相向了,难怪。
    不过,再一想,这事,又并不奇怪了。
    周围的群臣,很有默契的这么想着。“哦?”殷霁眨了眨眼,终于再度开口。
    咳咳咳---
    “皇上...”
    身后的张良低着声音,有些担忧。然后,在殷霁的示意默允下,他从宫女手中接过皮裘的袍子,给殷霁披了上去。
    “看来...”殷霁顺势将身上的袍子裹了裹紧,淡淡的扫了一眼周围,“连藏龙营和卧虎营的将士们都远道而来给朕祝寿,朕真是荣幸之至啊!”
    哐当---
    殷霁状似无意的一句话,让不少官员都惊地差点握不住手中的酒杯。
    有的,甚至已经打翻在桌子上而不自知。
    大家皆是一番惊愕,又瞬即了然、故作镇定的神色。
    而张尚书,将手中的酒杯拧的死紧,眼神从台阶上的皇上,到左侧的孟王爷,再到这整个凤仪楼四周的侍卫。
    这五百侍卫手中,可是握着他尚书夫人的人命啊!
    偷偷瞟了远处凤仪楼的屋顶一眼,他的心脏已经失去了平日正常的规律。
    想到这里,他头上的细微汗珠渐渐在这冬日冰冷的空气中冒出,形成大大的汗滴。不过,瞬即,他便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擦去了。
    殷霁不经意的目光,最后,停在了面前孟王爷的身上。
    孟王爷的脸,一阵青,一阵白。
    这藏龙营、伏虎营,是孟王爷手下最得意的两个戍边军营,因为,营中的各个将领都是和他一同立下过不少汗马功劳,或由他提拔而来。另外,营中将士也以骁勇善战出名。同样的,也恰恰是因为这两个军营,才奠定了孟王爷比兵部张尚书在殷国兵权上更为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此时的他们,竟是穿着昔梁城教坊的衣服,站在数十尺外!
    ......
    此刻,殷霁身边的张良,将他脸上细微的纹路变化收入眼底,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可惜呀可惜...
    不过,这一切,似乎与自己没有半点干系呢。
    张良转念一想,便把头低了下去。
    ......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