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手寒了残局 阅读至0%

第29章 手寒了残局

书名:未央歌 作者:玥妤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3:02
    夏日的太阳烈了起来,渐渐的,已经可以听见隐约的蝉鸣声。
    珞祺的房间朝南,窗户一打开,阳光便泄了进来,照在他苍白的脸上。
    “醒了,醒了,皇子醒了。”
    陌生的嗓音响在珞祺的耳畔,缓缓地睁开眼睛,他发现了床前的未央,还有一旁站立的宫女,新来的秋风、冬雪。
    ‘未央...’
    正欲开口,珞祺才发现嗓子干涩的发不出一点声音。
    未央没有说话,只是从茶壶里倒出一杯茶,送到珞祺跟前。
    珞祺的视线没有离开未央,静静的将茶一口喝下,终于开口,喊道:“未央。”
    未央没有应他,却转身对秋风和冬雪道:“你们先下去准备好开水和一些吃的,等会送来。”
    “是。”
    两个宫女走后,珞祺又开口了,“未央,我都昏迷几天了?”
    “四天,你足足昏迷了四天!你可知道,究竟有多么危险!不但你昏迷不醒,而且,皇上还下旨要彻查刺客一事...如果说,你是为了我这么做,珞祺,我受不起的!”多日来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未央也终于忍不住把心中的话说了出口。
    “未央,你生珞祺的气了么?”
    珞祺眨了眨眼睛,一派纯洁无辜,天真烂漫的模样。
    故意不去看珞祺的模样,未央紧闭双唇,没有说话。
    “刺客抓到了么?”见未央对自己不理不睬,珞祺径自又开口问道。
    “你不是已经知道了么?”昨夜刺客的出现,未央虽起先觉出奇怪,但最后也渐渐猜出,这根本就是他‘苦肉计’的延续。
    珞祺闻言,眼波一转,仿佛恍然大悟,笑道:“原来这个也被未央你发现了。”
    未央对他的鬼脸视作不见,正色道:“珞祺,你知道吗?通过这件事,我才发现,很多时候,你就像个小孩子,任性,却懂事;可是,有时候,你却比任何大人都聪慧机敏,令我猜测不透。”
    珞祺沉默不语,半晌,才道:“未央,不管你看到或知道我做了什么,我还是珞祺,永远喜欢未央的珞祺。”
    仍旧苍白的脸上绽放出莹白的光芒,剔透的面容上有不容忽视的坚定。
    他凝视着未央,目光深黯悠长:“我答应过你,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我就一定会做到,即便是用什么恶劣的手段...陈重...甚至,二皇子...都是一样。”
    未央怔怔地望着他,他炽热固执的目光一路笔直地透过她的心底,烧着她的心口,又痛、又酸的感觉。
    她握紧了手指,忽然觉得透不过气来。
    “珞祺,我说过...”只觉得,周遭的空气变得稀薄,未央只能从口中艰难地吐出这么几个字来。
    不待她说完,珞祺接道:“我也说过,对未央,我不会放弃。”
    未央仍旧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沉默片刻后,珞祺开口,换了个话题,“未央,最近多多注意些,落棋楼不再是安全的了...不论是谁,你都不要轻易相信。”
    “好的,你也好好休息吧。”听见秋风、冬雪渐近的脚步声,未央站起身,“我先出去了。”
    ----------------------------------------------------------------------------
    不知怎地,昨夜落棋楼发生的事情,皇上本下令不许声张,今日不但在禁卫军中传开来,而且朝中的众位大臣也听到些许风声,议论纷纷。
    几经以讹传讹,竟有人私下断定,刺客是二皇子主使,昨夜更是将刺客杀死,以杀人灭口、撇清嫌疑。
    自然,这件事也很快传到了皇后的耳中。“昕儿,你可有想好,后天如何向你父皇交待刺客一事?”明知刺客一事并非珞昕所为,事情发展至此,皇后只能向孟王爷请教,然后再来到珞昕的房间。
    此刻的珞昕,仿佛被什么事情困扰着,愁眉不展。
    “昕儿?”皇后又喊了一声。
    “母后...”珞昕稍微缓过了些心神,又径自沉入了自己的思绪,昨日之事,他总觉得有个地方,十分的不对劲...
    以为珞昕是为了早朝时一些大臣异样的眼光所困扰,皇后安慰道:“昕儿休要担心,孟王爷早已为你想出脱身之计...”
    “孟王爷?”
    这三个字仿佛一道亮光,在珞昕的脑中一闪而过,却有瞬即消失,没能抓住。
    不过,皇后的话,终于把他从自己的思绪中完全拉出,“什么脱身之计?”
    想到这里,珞昕心底不禁自嘲,明明不是自己所为,却要为自己开脱,到底是什么让自己陷入了如此奇异的境地?
    并非担心自己不能全身而退,只是总隐约觉得有个原因,有如骨鲠在喉,自己却不明了。
    “孟王爷在昔梁城发现了突厥人的踪迹,如今,我们只要想个办法让刺客和突厥人联系在一起,一切,都顺理成章了!”皇后说着从孟王爷那里要来的计策,却没有发现珞昕脸色迅速的变化。
    “皇后...”
    呃?
    珞昕称呼上突然的改变让孙皇后收住了口,神情愕然,“怎么了?”
    对于当年梅妃的事,珞昕早已知晓,皇后以为,他早已原谅自己,为何如今?
    珞昕眯紧一双诡谲辨不出眸底光痕的眼,淡淡道:“皇后觉得...父皇将刺客一事让儿臣去查,是何用意?”
    “为你洗脱罪名啊!”皇后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珞昕冷冷地扫了皇后一眼,“事情既然不是我做的,又何来洗脱罪名一说?”
    “又是她...”不知说的是梅妃,还是珞祺,但皇后愤恨的模样,赤红的眼眸,无一不在说明着她此刻的怒意。
    “终究还是为了他...哈哈!”出乎皇后意料的,珞昕竟狂放的大笑了起来,“我珞昕,一定不会输的!”
    “昕儿...”
    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个样子的珞昕,皇后不禁开始担忧起来...
    ---------------------------------------------------------------------------------------------------
    “奴才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深夜,寂静的御书房,正在批阅奏折的殷霁闻声抬头,看见了跪在地上的张良。
    “起来吧。”
    说完,殷霁又继续低头批阅他的奏折,没再开口。
    一旁,被临时召来的张公公虽感到疑惑,却也没有出声。
    良久,似乎终于把奏折全部批完,殷霁终于放下手中的笔,侧身看着他,开口道:“珞昕找到刺客的幕后主使了?”
    张公公十分讶异,明日才是最后一天,自己也是刚从刑部回来,才...为何...?
    “是的,二皇子在刺客的身上发现了突厥人特有的刺青,孟王爷近日也在昔梁城内发现了突厥人的踪迹...”
    “哦?”仿佛对刺客的答案不甚关注,殷霁只是问道:“突厥?”
    “回皇上,是的。”
    “明天,把宋清琰召回来,顶陈重的缺吧。”这句话,殷霁仿佛是自言自语。
    张公公发现,自己果然是老了,总跟不上皇上思考的速度,于是,他沉默了会,打算慢慢消化着皇上方才的话。
    “张良啊,朕问你个问题。”良久,殷霁把圣旨拟好,盖上玉玺,然后合上。表情平静异常,目光看向张良,“你对六皇子,了解多少?”
    张良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顿感莫名,思索一会,回道:“奴才觉得,六皇子聪慧过人,不可多得。”
    自从六皇子遇刺以来,受了皇上的旨意,他便时常注视着落棋楼中的每一个动静,自然,这背后的曲折他也了解了十之八九。另外,平日观察下来,他并非没有感觉到主子对六皇子若有若无的偏宠。所以,如今,既然事情平静地已告一段落,聪明如他,自然是选择沉默。
    “那,未央呢?”
    “君统领?”说到未央,张公公则更为熟悉些,毕竟,在之前,皇上经常传召未央至承乾宫下棋,“做事深思熟虑,同样文韬武略,忠心不二,是六皇子不可或缺的人才。”
    “哦?连张公公你都觉得祺儿非未央不可了吗?”皇上的话虽是单纯的疑问,但听在张公公的耳中,不知怎地,总觉得多了份危险的气息。
    张公公心里一阵忐忑,然后慎重回道:“奴才不是这个意思,奴才只是认为,一个人才,若能为己所用,会大有裨益;但同时,却也意味着同样的危险,因为,利用人才的代价太高,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冒险的。”
    说完这席话,张良的额际已经开始冒出汗珠,他不敢用巾子拭去,只是盯着自己的主子,生怕错过皇上任何一丝的表情变化。
    在张公公焦灼的视线中,皇上没有再说话,只是慢慢站起身,把圣旨交到张公公手上,往寝宫的方向,迈开脚步。
    “六皇子体虚,还是不要轻易冒险的好。”
    最后,张公公似乎听到耳边传来这么一句话。
    ------------------------------------------------------------------------------------
    第二日
    朝堂之上,二皇子珞昕声明查出刺客来历,乃突厥所为,刺客一事,终于告一段落。
    皇上鉴于状元宋清琰平定突厥战乱有功,下旨封为御林军统领,召回京都,手握近两万精兵,彻查昔梁城内突厥乱贼一事。
    孟王爷虽对此明显是削自己兵权的安排不满,但刺客的风波刚刚平息,朝中许多大臣明显对二皇子一派表示出强烈不满,他也只好作罢。
    所幸,据他所知,那位状元与六皇子并无任何关系,这一点,让孟王爷心中稍稍舒坦了些。
    一切,只好等新统领上任了再做打算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