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天璇把马车放好,他一人进入楼中,一手掸落着身上的雨珠。
一直未就寝等在门口的雨儿见到他,终于松了口气。平素从未见皇子出门,今日不但人不在宫中,而且自己浑然不知情,着实让人担忧。
雨儿转身下去端了杯热茶,迎上前,“皇子,喝杯热茶暖暖身吧。奴婢这就给您烧热水去。”
珞祺却径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没有回神,任由雨水顺着袖口流淌下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外头的雨声又突然大了起来,再小了下去,雨儿也连续给他换了好几杯茶,见他没有回神,也就没有多问,只是站在一旁,静待着。
突然,一些异样的声响传入雨儿的耳里,她抬头看了看屋外,然后再低下头,对着珞祺,低声说道:“皇子...”
见珞祺没有反应,外面的声响却有越来越近的趋势,雨儿忍不住又再开口唤着:“皇子...外面好像是...”
不知是否是自己的错觉,雨儿似乎听见了尚书大人,还有许多嘈杂的声音向落棋楼的方向过来。
类似于巡守的禁卫军...
这次,珞祺终于动了动身子,声音是罕见的低沉,“雨儿,给我取纸和笔来。”
嗯?...
“是。”
即便很是错愕,但雨儿仍旧听命的去书房把东西取了来。
摊开宣纸,抬起笔,珞祺犹豫片刻,便刷刷写了起来,即便已挽起袖口,但水滴还是落了些在纸上,晕开了些墨渍。
写毕,珞祺凝神看了看,拿起晾了会,就装入了一枚信封里,然后对雨儿说:“若一炷香内还未见我回房,你便让天枢公公把这封信送到城里的御林军行馆。”
雨儿完全不明就里,但又苦于不能开口询问,茫然接过的她,却对上了珞祺的眼眸!
这样的眼神,雨儿只在某个下雪的夜里...似乎见过...
“奴婢遵命。”
雨儿轻轻应声。
------------------------------------------------------------------------------
珞祺走出门外,见到楼外的景象,不知为何,心情却突然平静了下来。
宫内的禁卫军整齐的排成了两个队列,站在最前面且正往自己的方向走来的,是珞祺熟悉的兵部张尚书。
还有他身旁的,珞祺也认出来了,是刑部的叶大人。
脸色微变,终究是要走到这一步了...“微臣给皇子请安,皇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一群人终于走近,看见来人后,统统跪了下来。
“不知大人深夜访我落棋楼,所为何事?”
开口的,一直目视着珞祺的张大人。只见他深吸了口气,“微臣奉皇上圣旨,同刑部叶大人,前来捉拿犯人归案。”
珞祺脸色绷紧,嘴唇的颜色由粉变白,但仍旧镇定道:“既然是奉父皇旨意,你二人便起来回话吧。”
过了会,见面前的二位大人慎重的起了身,他又问道:“不过,本皇子倒是不明,为何二位大人捉拿犯人竟到了我落棋楼,难道,又有刺客来袭了吗?”把脸转向叶大人,“还惊扰了刑部,倒是让珞祺疑惑了,你们二人,谁来给我解释一下呢?”
珞祺的声音很轻,很软,如初愈的病人般,但那眼神,却是截然不同的让人心惊。
张大人见状,握着手中之物,向空中拱手,正色道:“御林军副统领君未央挟一己之私,诬陷皇子,现已罪证确凿,皇上圣明,查清此案,特命微臣与叶大人前来捉拿归案。”
说话的时候,他不敢看珞祺的眼睛。因为,这是第一次,张大人竟觉得这个六皇子给了自己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语毕,他低着头,拱手把手中的圣旨呈上。
珞祺看着眼前的圣旨,脸色的变化极其迅速,一直盯着,却没有接过。
张大人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好僵持着,握着圣旨的手没有动过。六皇子对那君未央的重视,自己在最初接触之时便已知晓,原本以为这只是对有才之士的一种敬重,今日,他感受到的,绝对不是那么简单。
但,圣旨在手,让他的心定了下来。他心下想着,任这位皇子再如何能耐,恐怕这个君未央也插翅难飞了!
许久,珞祺没有出声,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自然,谁也不敢随意发出任何一点声音。
张大人同叶大人低着头,相互使了个眼色。叶大人会意,便清了清喉咙,试图引起六皇子的注意,接着轻声道:“此事,还需要皇子的大力协助,不知,这君...大人现在何处?”
叶大人小心翼翼的说着,还一边窥视着珞祺的反应。
珞祺本有许多话想说,但他明白,此刻多说无益,所以,只平静地开口说道,“这,恐怕要让二人大人失望了,本皇子差君大人出宫办事还未回宫。”看到张、叶二人大人抬起头,眼里明显流露出的不相信,他不禁怒意升起,声音提高了些:“难道,二人大人想进本皇子的寝宫证实一番?”
“微臣不敢。”
“微臣不敢。”
两人异口同声的回道。相信再给他们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进去楼中搜人,皇上曾下旨说过,若有人敢在落棋楼中撒野,定不轻饶。足见对这位皇子的重视。况且,今日看来,这六皇子也绝非好惹的角色,一个不小心,不但顶上乌纱不保,恐怕更会有性命之忧了。
“你们先下去吧,我要歇息了。”不知是否刻意,大家均见到六皇子开始咳嗽起来,而且有越来越厉害的趋势。
“这...”
叶大人用询问的眼神看着张大人,两人似乎同时没了主意。
这时,张大人眼尖地发现了六皇子仍显湿漉漉的衣襟下摆,心念一转,反正人跑不了,若六皇子生病,恐怕更得不偿失,不如卖了这个人情。
于是道:“那,微臣便先行告退,明日再来。”
珞祺没有理他们,径自回楼里了。
------------------------------------------------------------------------------------------------------------------------------------------
宋清琰送走珞祺之后,便独自一人对着冰冷的那壶茶,出神地想着什么,其他的侍卫们也没有进去打扰,房间里安静的出奇。
“大人,已发现副统领的下落。”
戌时快要过去,终于,黄起进门,禀告了自己方才探回的消息。
宋清琰闻言起身,思索许久的眉间终于放松了些,“人在何处?是否安全?是谁?”
黄起微楞,今日相处下来,侍卫们都觉出这位统领是为淡情寡性的文人,连续问了自己三个问题,而且话语间,难掩焦急之意。
看来,是大家了解太少的原因了,黄起为宋清琰这番小小异样做出解释。
“侍卫们探得今日有个玉石摊贩在城中见过副统领,据那位老人家回忆,副统领在摊前停留之后又在附近的小巷中救起年轻的一男一女,而那位女子,腰际别有一条奇异的金鞭,然后末将们根据这个特征一个客栈一个客栈的去查,终于在高升客栈发现了副统领。”黄起慢慢陈述着侍卫们的发现,“末将猜测,这一男一女定是大有问题,而副统领可能早已发现那巷中的年轻人,而故意在老人家的摊前停留。玉石本就不是大家常买之物,老人家生意寥寥,副统领停留许久却不买任何一件物品,自然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宋大人认为呢?”
末了,还是忍不住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猜测,说完,便看向宋清琰,寻求印证。武将出身的他,性情豪爽,并没有什么上下级的避讳。
宋清琰听言,对于同北疆军营李茂有相似性情的黄起,给了一记赞赏的眼光,因为,这也是他之前的猜想。
虽然,他非常怀疑那挟持未央之人会疏忽的忘记金鞭那个线索,但他并没有说出口。
因为,即便是龙潭虎穴,他势必要走上这一遭。
“那...”宋清琰的话还没说完,门外又传来侍卫的声音---
“统领大人,行馆外,一人自称是君大人的朋友,求见大人。”
未央的朋友?一直在落棋楼中长大的她,朋友会是谁?未待思索完毕,他已见到了拿信前来的雨儿。
“大人,这位少年自称是副统领的朋友。”一名侍卫道。
雨儿自知女装不便,所以便打扮成少年的模样来到这里,几经恳求,侍卫们才肯为她通报,见到大家称作大人的宋清琰,她赶紧想开口。但见到四周的人群,又缩了回去,不说话了。
宋清琰会意,看到她靴子和衣摆上的泥水便知,她定是为了要事匆忙跑来,于是轻声道:“请跟我来。”
屏退其他人,宋清琰给雨儿换了杯热水,道:“不知小公子如何称呼?”
“哦...”急忙喝下一杯热水,雨儿便迫不及待的拿出一封信,“我是六皇子楼里的宫女雨儿,这封信,是六皇子嘱咐我,一定要亲手交到宋大人您的手里的。”
“六皇子?”宋清琰接过信,心下陡然升起一种不好的预感。
连忙把信拆开,上面只写了简单的两行字,“离开一阵,越远越好。”
宋清琰明白,这个离开,说的,自然不是自己,而是现在‘被困’的未央。
发生什么事了?
这是宋清琰接过信后的第一个念头。
但,他也知道,跟前的雨儿不能提供给自己任何的答案。
被宋清琰的眼光注视着,雨儿误以为他不相信自己,她赶紧从怀里取出一块玉佩,递给宋清琰,说:“这块玉佩,是皇子交给雨儿的,他说,大人认得它,皇子还说,玉佩先暂放在大人您这,他日定会亲自取回。”
这块玉佩...?
宋清琰记起来了...
去年的承乾节,皇上当着众臣的面许了六皇子一个愿望,由于当时六皇子并未有任何请求,于是事后皇上便赏了他一块贴身龙形玉佩,并承诺,无论何时,拿着这块玉佩,皇上便会允他一件事。
原来,就是这块。
远在城外王府的宋清琰又怎会认得呢?
这事,也只有当时落棋楼中的人才知晓啊!
虽有这个疑问,但雨儿没有说出口。对于六皇子说的话,她自然是全然相信的。
只是,她忘记了,当日在楼中的,除了皇子、未央和自己,还有一个秦大夫。宋清琰唇角一扯,果然是愈见聪慧的六皇子,呵。
他日定会亲自取回...
这位皇子想告诉他的,恐怕不止这些话吧...
“回去帮我禀告皇子,就说,宋清琰明白了。”
“哦。”雨儿应声,“那雨儿就先行告退了。”
“好。”为雨儿打开房门,宋清琰也跟着她走了出去。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