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似是故人来(1) 阅读至0%

第30章 似是故人来(1)

书名:未央歌 作者:玥妤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3:02
    一切都很平静地,七日后,远在北疆的宋清琰接到圣旨后回到昔梁,正式上任御林军统领一职。
    第二日,二人便领命在昔梁城内秘密搜查突厥人的下落。
    从行馆中出门,休息了一夜的宋清琰便感觉到,这阳光,终究是与北疆的不同,虽同样耀眼,但仍温和的多。
    一抬头,便迎上了熟悉的脸庞,他唇角上扬,“君统领,多日不见。”
    一早便从宫中赶来的未央看见他,赶紧上前,道:“看来,宋大人还未回到王府,便走马上任,一切可安好?”
    “此刻若能与君参赞对弈一番,自是再好不过了。”视线对上未央,宋清琰表情不变,淡笑着。
    一袭不变的青色长衫,不变的温文笑容,还有不变的称呼,让行馆门外的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在北疆的种种,未央唇畔扬起,展露微笑,“对弈一事,来日方长。今日,未央是专程来拜见大人的。”
    “行军之人,理当不拘小节。这些,自可免了!”似乎想起了什么,宋清琰又问道:“看来,你我今日需分头行事?”
    未央本不是多礼之人,见宋清琰这么一说,便也不再坚持,直接回道:“未免打草惊蛇,不可带领官兵四处搜查,所以,未央认为,分头较好,不知宋大人意下如何?”
    “君统领考虑周全,自然好。”
    “那,未央先往城北,在此别过,申时回行馆见。”
    “好。”
    ------------------------------------------------------------------------------
    昔梁城,的确不愧是以富庶著称的大殷京都,自先帝开凿运河,昔梁城地处运河之中,是为各要地漕运必经之地。又得各朝廷命官集居,更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大街上,人声鼎沸。
    道路两旁的各式各样的商家铺子林立,卖胭脂水粉、杂耍小玩意儿的小摊小贩也扯开嗓门径自吆喝着。
    “这位公子,上好的玉石字画,要不要看看?”一位约五十开外的老人家对着未央的方向喊着。
    虽然式样朴素,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未央身上所穿,绝对是上好的衣料,于是,这位老人家赶紧出声留住未央的脚步。
    未央转头,视线停在老人家和他跟前的摊子上,正准备说什么,但似乎突然听到前面的动静,便转口道:“前面似乎有些事情,我前去看看。”
    老人家也不恼,顺着未央的视线看去,模糊看到远处的角落里站着个小姑娘,腰际,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闪着微微光芒。
    未央往声音的方向走着。
    于是,方才一女子急促的呼救声越来越近,“来人哪,救命啊!”
    终于,在一条狭窄的巷口发现了声音的来源---
    一名打扮贵气、略显瘦削的年轻人被几个凶神恶煞模样的人围住,唇角已出现血迹,一旁,一个小姑娘瞪大着惊恐的双眼,嘴巴被人捂住,不能出声。
    “快把银两统统交出来!”那些大汉没有发现未央的接近,仍旧把刀放在那年轻人的脖子上。
    “住手!”
    未央出声。
    那三个大汉终于发现了未央,眼中闪过嘲弄,其中一人道:“哪里来的无知小子,竟敢管本大爷的事?”
    “天子脚下,怎容得你们这种人在此放肆?”未央喝道,眼神一一扫过面前的三人。
    “哟嗬!人小,口气还不小!今天,就让大爷我给你长长见识!”话音未落,这位大汉就已经出起招来。
    未央身子一偏,躲过一招,随之,腿一伸,扫出,对方猝不及防,被绊倒在地。
    对方没有想到未央小小的身形竟然如此轻易灵巧,另外一人也跟着扑了上来。
    不想节外生枝,未央掌风一扫,对着其中一人使去,立刻,鲜血从那人口中喷出。
    瞬即,在另一人还未到自己身侧之前,未央抓住他的臂膀,一个反转,一个痛叫出声,然后不支倒地。
    原本还跃跃欲试的第三个人见状,马上跪在地上,“英雄饶命,英雄饶命!”
    “滚!”未央冷然出声。
    话音方落,那人便扶起受了内伤的人,连同托着一只脱臼胳膊的同伴,瞬间一齐消失在了未央的视线里。
    “多谢公子救命之恩。”出声的是那个小姑娘。
    “举手之劳,姑娘不要放在心上。”未央看着她,回答道。
    “不知公子可否帮凌霏把大哥送到客栈?”
    未央点头应允,于是上前准备同那姑娘一起扶起已逐渐昏迷的年轻人。
    突然,原本还躺在地上的年轻人突然动了动,在未央还没能反应的瞬间,一股迷香在鼻尖散开---
    未央失去意识,昏迷了。
    ------------------------------------------------------------------------------
    客栈的厢房里,屏风后面的床上,躺着昏迷的未央。而屏风外,站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
    那男人,身形壮硕颀长,约摸二十二、三岁,身上穿的是殷人普通的直缀文士长衫,却不戴巾也不服帽,更不束髻,乌黑的长发直披下来在颈后处系了一条黑色的缎带。整张脸上,五官无甚奇特,却让人一眼便注意到那双斜飞的剑眉,带着明显的煞气,眉下,那眼更是冷清莹澈,深邃不能见底,肤色偏黑,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率性。
    反观一旁的女子,扎着两根粗长的发辫,右耳上戴着一只鲜艳的大圆耳环,腰间挂着一条精致的银丝长鞭,脚下踩着一双花样别致的高统靴,一张明媚俏丽的脸庞说明着她十六、七岁的年纪,水汪汪的双瞳清澈晶莹,不经意间流露出若有似无的狡黠,秀气小巧的鼻却又带着些许傲气地微微翘起。
    从二人一身的清贵之气便看得出来,定是出自不凡的人家。
    “王兄,这个,就是上次北疆军营里的参赞么?”那女子,也便是方才大街上的小姑娘,刚检视过未央的状况后,跟着那男子从屏风后走出,忍不住出声。
    “凌霏,”被称作王兄人轻喝,静神凝听一会,在仔细确认过床上之人均匀的呼吸声后,道:“你忘了出宫时,是怎么答应我的吗?”
    凌霏吐了吐舌头,笑道:“凌霏知道错啦!大哥莫要生气!难道殷国的男人都是这般瘦小的模样么?”
    确实,对于五尺出头的凌霏来说,身高略矮的未央确实奇特了些。
    “看来,这位参赞也不若军营中人所说的足智多谋嘛!我和巴汗只是使了个小小计策,便把他擒到手里来了!”
    一直沉默寡言的男子终于放下心中思索之事,忍不住笑出声来,带着宠溺,斥责道:“那叫‘手到擒来’,平时让你和师傅多多学习,真不知道你的心思,都到哪里去了!”
    见大哥忘了自己方才的错误,凌霏终于说起正事来:“大哥,昨夜的蒙面人是什么身份?他怎么知道我们要找的人是谁,并且还告诉我们他们的下落?”
    对于这点,凌霏一直困惑不解。
    那男子没有回答凌霏的话,因为,他并不认为,自己这个被大家从小宠到大,性情骄纵但耿直的妹妹会明白。这次带她出门,一是拗不过她的哀求,最重要的,是把她带在身边,自己才能放心。
    “那现在,我们要怎么办?”见他不回答,凌霏也不追问,对于这位大哥,凌霏是又敬又爱的,再如何骄纵,她还是明白,大哥不说的,定是不需要自己知道的事情,所以并不追问。
    “再等一个人,我们就动身回宫。”男人淡淡回道,费心潜入大殷多日,等的,便是这么一天。
    听见他的话,凌霏的眼眸突然睁大,脸庞露出兴奋的表情,“大哥说的,便是上次想出计策,并易容在宫中生事的那位参赞么?听闻这位宋参赞,无所不晓,无所不能呢。”说起这位让突厥士兵均咬牙切齿的奇人,凌霏非但没有愤恨,更多的,是一份好奇,甚至是钦慕。
    闻言,男人的眼睛微微眯起,警惕道:“凌霏,你最好给我乖乖待着,出了任何事情,我也救不了你。”
    “噢!”把所有的话都咽回肚里,凌霏回答道。
    “尽量少出这个屋子,若万不得已,记得让巴汗和巴鲁跟着。”
    “知道了。”凌霏低头,小声应着。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