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谜团现端倪 阅读至0%

第38章 谜团现端倪

书名:未央歌 作者:玥妤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3:02
    傍晚时分,巴鲁给未央和宋清琰送来了些衣物,临出门前,竟对着宋清琰道了声谢。
    “宋大人果然心细,真是考虑周全。”巴鲁离开后,未央便开了口。
    宋清琰回头,看着未央,用着一贯温和的语调,道:“宋某不若李将军般骁勇善战,常备些伤药,自是不可避免了。”
    行军打仗之人,最是忌讳被人提及文弱且不会任何武功,而从宋清琰似乎对此不以为意,言语间听来,谦虚之意明显。
    未央微赧,为自己无意间可能的鲁莽表示歉意,“无论如何,这次,多亏了大人出手相救。”
    “君大人言重了,若不是宋某连累,恐怕早已从客栈脱身了。”这件事情,不难想明白。
    未央微笑,为两人之间过于客气的气氛,“想来宋大人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不知,可否为未央解惑呢?”
    除去了珞祺那一层的忧虑,未央觉得,一切事情似乎都不会是太大的问题。
    “六皇子书信中说,无论如何,要保护你的安全。”
    避重就轻,但仍然说出事实,宋清琰不希望未央有太多自责或其他的情绪,而其他,相信她亦能明白。
    果然,未央听完,脸色瞬时间变化,嘴唇绷紧。珞祺不会平白无故对别人说出这样的话,于是,看着宋清琰沉静无波的眼神,未央对所有的事情有了个大概的猜测。
    而至于为什么他选择了宋清琰,未央相信,珞祺自然有他的道理。
    知道这件事迟早会发生,只是没想到会是这般的早。幸好...珞祺安然无恙...
    未央轻舒了口气。
    而不知为何,在宋清琰说着这些话的时候,未央很明显感到了他那份浓重的担忧...
    这担忧,是对珞祺...还是,对自己?
    以自己了解的洒脱性情,实在有些捉摸不透...
    而,他的眼神,不若珞祺的,时而清澈,时而深情,似乎总是温文平淡,没有什么内容,看得久了,却又不由得生出些深邃,不可揣测之感。但一缓神,那种感觉又过去了...
    不过,未央对一点却很肯定,那就是---
    这个人,是友非敌。
    只要明白这一点,其他的疑虑,皆可以暂时放下了。
    “昨夜,委屈宋大人了!”
    未央打破屋内的沉静,同样轻声开口。
    把事情想了明白,未央便知,不管那杯药茶是否是故意饮下,宋清琰定是受珞祺所托,刻意随同自己前来。而自己,并不想再多连累一个人,“不过,如果可以的话,请大人先离开这里。而未央自己,定能保个周全。珞祺那里,我会与他联系。”
    这样也好,也该给珞祺一些时间好好想想。
    而自己,或可在另一个地方助他一臂之力...
    未央如是想着。“有个人照应,总让人放心些。”似乎早已料到未央会这么说,宋清琰马上接口。
    闻言,想起珞祺那殷切的脸,再看了看宋清琰,未央沉吟片刻,终于点了点头。
    “那,便一同吧。”
    既不可避免,那,选择留在身边,或可试探其深浅,也不会是坏事。
    宋清琰唇角似乎放松了些,抬头看了看屋外的天色,“夜深了,君参赞想必也要就寝了吧。”
    “唔?”
    未央怔住。
    这屋内...似乎只有一张木榻...
    ......
    “君大人莫怪,许是方从军营回京,还是改不了‘参赞’的称呼。”
    宋清琰漾开温软的笑,似乎在为自己的失误淡淡自嘲。
    原来,他以为自己对他的称呼有所疑问。
    她还以为......
    瞬即,未央对自己的过于敏锐有些失笑。
    “天色尚早...不如,让未央向宋大人讨教讨教一些茶道。早在北疆之时,便听闻宋大人对此深有研究,拣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了吧。”
    保持了一整日的清醒,未央已有些疲倦,但,此时的状况...
    虽早已习惯男子的身份,但...
    终究是不妥。
    ......
    “也好。”
    宋清琰欣然应允。
    ---------------------------------------------------------------------
    很快的,客栈小二便送上来一壶热腾腾的龙井。
    接过茶壶,宋清琰帮自己和未央各自的茶杯中斟了八分满。
    轻抿下一口,未央道:“曾在宫里听人所说,这龙井茶,从采摘开始,便有所讲究,对吗?”
    说起茶,宋清琰似有些欣然,“方接触之时,大家或会觉得复杂。但事实上,只有些细微的地方稍加注意便好。这龙井,选取茶枝上之鲜嫩芽叶,以大拇指与食指钳紧,折断采下,投入竹篮。最忌用指甲刻摘,以免断部水份榨出,内部受损而发酵,损及色味。忌握手中,以免受热萎凋。”
    渐渐听出了些兴趣,未央像个认真求学的孩童,虚心再问道:“那炒菁、挥锅、烘焙,又是什么呢?”
    这些,未央只隐约记得水云庵的师太们说过,但不甚清楚。
    看着未央又喝下一口茶,宋清琰再开口,“制造龙井之方法纯用手工,非其它工具可代替,普通分为初炒与复炒两个步骤,有所谓的透、挺、捏、荡、拓等手续,前二步手续即为初炒,后三步手续乃为复炒,其法便分炒菁、挥锅、烘焙三步。”
    “哦...”未央了然了些,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不过,眼皮似乎有些沉重...
    “看来,我是真的太累了...”
    不出一会,未央便轻轻地倒在了桌上。
    宋清琰见状,起身,看了她一会。
    唇角仿佛牵动了一下。
    接着,取来了一旁的几件御寒衣物,给她轻轻盖上。
    然后,打开房门,再轻轻关上。
    巴鲁看见他,虽有些惊讶,但拓跋朗交代过,不许对他二人在客栈内的行踪多加干涉,所以他也没多说什么。
    找了一块地方坐下,然后,抬起头,看着月明星稀,并无特别之处的天空。
    而且,一整夜下来,姿势未变...
    ---------------------------------------------------------------------
    才短短几日的工夫,这皇宫中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皇子珞敏被寻回,没有大张旗鼓,在尚书大人的护送下,悄然回到了述娴宫。
    而最令人惊讶的,在这么个是非端口,本已是大家认为的太子人选之一,六皇子珞祺竟然大病一场,虽然皇上百般不愿,但最后仍是由慧明师傅护送,回到几年未回的少林寺,休养去了。
    早朝的朝堂,龙椅右侧的第一个位置,则空了出来。在殷霁没有表示任何意见的情况下,孟王爷也不敢擅自上前,只能由得那位置,在紫宸殿上醒目的空着。
    而二皇子珞昕,便成为了唯一一个还在早朝上参政议事的皇子,除了张尚书,众人莫不争相巴结。
    至于皇上殷霁,似乎没什么特别变化。又一年承乾节将至,以孟王爷为首的,一些大胆的臣子会隐约提到些关于立储的建议,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并没有做任何回应,让这个事情,就这么悬着。
    而对于珞昕,却又不若对孟王爷般的冷淡,因为他虽有批评,但偶尔会赞赏二皇子的一些看法。这对于向来严格的皇上来说,实属难得。
    这一点,让孟王爷心中的郁结又稍微解了些。
    所以,朝堂上的暗潮也慢慢平静了下来。于是,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二皇子恐怕要得势了...
    恐怕,这数日之后的承乾节,就是立储的日子了...
    至于六皇子莫名的离开,知情的公公和宫女们私底下讨论着缘由。最后,还是刑部传出消息,说是落棋楼中的侍卫便是当日孟小郡主之事的凶手,皇上亲自下令缉拿,却惹来六皇子的不满,于是,才会有这么一出离宫出走的戏码。
    接着,又不知从哪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名侍卫,并不是什么侍卫,而是当年梅妃娘娘在宫外认下的义女!
    同六皇子有着深厚情谊的她,六皇子又怎会不伤心?
    ......
    这消息着实让大家震惊!
    “那,既然是一名女子,又怎会是毒害小郡主的凶手呢?”
    “这个消息可是千真万确,至于其他,就不是我们这些下人能管得着的了...”不管这些消息的真实性有多少,又是谁传出来的,大家也并不在意了。
    总之,大家莫不形成了一个共识---
    这繁乱的宫中,快要变天了。
    --------------------------------------------------------------------
    “怎么样了?”
    二皇子珞昕安坐在软椅上,对着面前的人低问道。
    那人恭敬回话:“回皇子话,果然不出皇子所料,那人已落入突厥小王爷之手。”
    珞昕沉默,因为,这一切均在他的意料当中。
    “不过,事情出了些变故,中途出现一个御林军的统领,不过同样的也被生擒。”
    “御林军统领?”珞昕眼眸一睁,这个人...只有耳闻,知晓的并不详尽。为什么会由他去救君未央?
    以为二皇子不曾听说过这个人,那人又接口道:“据末将所知,这宋清琰是宋王爷之子,皇上亲笔所赐的文状元,不料却被派至北疆军营,令人奇怪的是,回京后更是拔擢为御林军统领。不过,末将十分肯定,他并不会任何武功,应该无甚威胁。”
    ......
    珞昕陷入沉思。
    皇上并不会做任何一件无意义的事情,为何三番两次在这个人身上花上这么多心思?
    看来,宋清琰这个人,应该不会简单...
    再加上未央,还有...
    六皇子!!!
    珞昕的眼睛眯起,目光变得犀利,一些谜团似乎开始有了解释...见珞昕没有阻止自己,那人继续说道:“途中,六皇子确实派人营救,但无功而返,并且下手伤了突厥小郡主,让拓跋王爷甚为恼怒。如今,他们一行人,正被困在昔梁城外一百里的平安镇上。”
    “你去给我查一查宋清琰这个人,不要有遗漏,越清楚越好。派人继续盯着落棋楼和那群人的动静。”
    似乎开始回神,珞昕吩咐着。
    “是。”那人虽存疑惑,但仍是毫不犹豫的问答道。
    见珞昕没再开口,径自陷入思绪,那人便抬起了头,轻声问着:“那,末将先告退了?”
    听见二皇子似乎恩了一声,那人便准备转身离开。
    “林同---”
    “皇子还有何吩咐?”
    “那些事,你让其他人做吧。”
    “呃?”林同讶然。
    “你...”珞昕看了这个跟在自己身边多年的侍卫一眼,“下去吧。”
    “末将愿为皇子排忧解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似乎难得看到二皇子如此模样,为之担忧的林同立马表示着自己的忠心不二。
    “关于皇后和孟王爷,你知道多少?”
    林同听言,身体为之一震!
    二皇子的神情,还有这话...
    他同样正了正身,谨慎的选择自己说出口的话,“众所周知,皇后是孟王爷唯一的表妹,由老王爷和老王妃抚养长大...”
    一边说,还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看着珞昕,观察着他的变化。
    “还有呢?”
    珞昕眼神动也不动的盯着他,在宫中多年,比自己年长的林同或许会知道更多的东西。
    暗自调匀了自己的呼吸,林同缓缓回答:“据传,当年孟王爷似乎对皇后存有情愫...”
    见到珞昕凛然的神色,林同又继续补充道:“但...皇后对皇上忠心不二,这一点,众所周知,天地可表。”
    “把当年的事,查清楚来回报。”珞昕冷冷下令。
    “是。”林同不自觉的低下头,不敢再去看珞昕的目光。
    “下去吧。”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