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问诊 阅读至0%

第62章 问诊

书名:卧听未央曲 作者:未年殇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2:52
    日过正午,中山地境。
    “娘亲,昨儿个午间,鹿鹿叔叔吵得我睡也睡不好。今天他再来,您可得将他打出去。”
    说这话的孩子唤作九玉,是她今生至宝,此时仰面同她撒娇。过一月便满三岁,模样从爹娘处遗传得颇好,长的很有几分颜色,端的是粉雕玉琢。
    赵琴兮摸了摸她的头,亲昵道:“九儿,今天咱们将他打出荷庄,倒很容易。只是娘亲曾听你鹿鹿叔叔说,为着九儿三岁小生辰,他已备下了礼。若你果真赶走他,可还收得起那份礼?”
    九玉低头作沉思状,不一会,斩钉截铁道:“赶不得!”
    很是顾全大局的孩子。
    赵琴兮笑了笑,道:“这几日咱们刚搬家,来到中山国,对附近都不太熟悉。不如先四处逛逛,你也好积攒些睡意。”
    九玉觉得娘亲说得有道理,亲亲热热来携她的手,准备出府。
    赵琴兮将她的手往前带了一带,道:“三月前皇帝驾崩,举国吊唁服丧,现如今,你可不能穿着这身华服出去,教人瞧见了,可是要抓的。快换了罢。”
    九玉的一双明亮眼珠滴溜溜一转,诚恳地问道:“娘亲,驾崩是什么意思?吊唁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驾崩一吊唁,九儿就不能穿好看的紫衣裳了呢?不要嘛,九儿就是爱穿紫衣裳……不换,我不换!”
    声声脆脆,如婉转莺啼。
    她瞅了瞅自家女儿,眉心微蹙,记忆中某人,也酷爱紫裳。默了默,只略答上几句话应付。
    哄了半天后,九玉才勉强肯将衣裳换下,母女二人来到都城虏奴长街。
    正是三月里的天气,寒意不减。凛凛的风不断灌进衣领中,纵使来时披了件披风,仍不免瑟瑟发抖。九玉仰头望她一眼,抿嘴笑了笑,“娘亲,你的手这样凉,九儿为你暖一暖。”说着将她双手用掌心捧着,到嘴边哈了气,弯弯的眼角发出明亮的光,像是不一会儿就能蹦出两颗星星。
    赵琴兮心头一酸,几乎落了泪。面上却仍淡淡地,向前处一望,道:“那边许多人聚在一块,不知是有什么热闹可瞧。咱们也去看看?”
    九玉欢呼道:“甚好甚好。”
    待走得近些,将将打听了事情原委。
    原是中山王刘胜贴出了全城布告,愿请得精通医术之人替他的未婚王后诊眼疾。
    都城一些好事百姓,已围在布告前,展开朴素而不乏八卦的讨论。
    有道“哎哟,这位王后的眼疾还没有好啊?布告贴了快有两年,酬金也翻了好几番……”者。
    有道“谁说不是呢!王宫里的太医令们纷纷束手无策,整个中山国最有名气的医者们也都进宫去瞧过,还是治不成呐。依我看,这事竟同五六年前,梁国煦禾翁主那一桩有些类似”者。
    亦有道“这些悬赏的告示实在是咱们百姓之福啊。想当年,我大舅家的媳妇儿的三姑父何其贫困,幸而是个懂医术的。因去梁王宫为翁主看诊走了一遭,便捞了一大笔钱。之后靠那笔钱游历四方,决定定居在中山国,并认识了我大舅家的媳妇儿的三姑母。那一家子使劲儿挥霍好几年,终于捉襟见肘。但是可巧啊,咱们未来王后凤体欠安,大舅家儿媳妇的三姑夫有了经验,又去王宫捞了一笔,解决一家子生活难题啊。所以说,学医乃是脱贫致富唯一途径!欢迎各位乡亲父老到咱家报名学医……”者。
    九玉俏生生地向赵琴兮问道:“中山国未来王后是谁呀?我在大漠的时候,从未听说过这个人。但怎么,这里的人好像都认得她一样?娘亲你也认得她吗?”
    赵琴兮微微摇头,不要说未来王后,连中山王是谁,她都不知道……在玉门关外大漠生活数年,偶一回大汉,才发现,很多事情,已变得陌生。
    沧海终成桑田。
    就如同,曾经在大汉如日中天的琴阁,现今已是十分不入流的小帮小派。实在令人唏嘘扼腕。
    又听得人群里头有位公子道:“听说未来王妃与中山王是自小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人曾得先太皇太后赐婚,金玉良缘的亲事。只是因未来王妃替母亲先馆陶公主守孝三年,才将婚事延至今日啊。可如今,三年已过,想来,中山国的热闹,是不远的了。”
    赵琴兮听了,眉心微动,向那公子追问:“中山国的未来王妃,莫不是曾经名动长安的堂邑翁主?”
    “是啊。”公子翩翩然道:“堂邑翁主十四岁时,已是当仁不让的长安城第一贵女了。”眉宇间隐有崇仰,“那是大汉唯一一位异性翁主,一大半的日子里,不是住在自家堂邑侯府,却是常伴于当时长乐宫的先太皇太后的……咦,你做什么?”
    他正说话间,赵琴兮已在众人或惊讶或艳羡的复杂目光中撕下王榜,牵着女儿,扬长而去。
    ——分割线——
    中山王宫宗正今儿个又一次叨扰了陈娇,以大婚事宜。
    彼时,阿娇正在向赵琴兮问诊。
    “哎喂,你这女儿比我小时候还漂亮。”阿娇眨了眨刺痛的眼睛,想要去揉,手举到一半停下了,轻笑道:“听我阿爹说,我小时候可是大美人儿,整个长安城里头数一数二的。”
    九玉小姑娘得了夸奖,颇自豪地偷笑。
    赵琴兮亲昵地抚了抚女儿的头发,回望阿娇,抿了抿唇,“翁主绝色,如今,更是整个大汉数一数二的了。”
    这倒不是奉承话,而是述了实情。
    她有三年未见陈娇,今日重逢,更觉惊艳了。只是,但凡美人,是不应有眼疾的。便因是而问。
    陈娇自个儿剥了颗杏仁来吃,道:“当年我在长安,已中了毒。因喝药喝得不很勤快,毒素清得极慢,后来我眼睛时不时地刺痛起来,难受极了,瞧了太医令才知道是毒素转移了,但他们虽领了朝廷的官职俸禄,医术却浅得很,个个腆着脸皮与我说治不好,是以拖到了今日。”
    赵琴兮轻轻搭了一脉,确实,毒素仍有少量残余体内。又细细瞧了她眼睛,笑道:“这病,我倒治得好。”
    阿娇握了握赵琴兮的手,感激地望她,朝雪已先笑了:“翁主大喜,快传人告诉中山王殿下。”
    两名粉衫宫女躬身称:“诺。”便和顺地垂头而出。
    外头的小黄门擦过宫女的肩膀,匆匆来报:“宗正何大人求见。”
    阿娇笑着与赵琴兮道:“这位大人是王宫里掌管宗室事务的,如今我与阿胜大婚在即,便常常来拜访我这里。单一件大婚的喜服,他就扰了我三四回,着实烦得很。”便转头与朝雪道:“你去问问,他这回又因了什么事?若是不着调的,便早回了去。”
    “是。”
    赵琴兮问:“不知婚期定在哪一日?”
    阿娇笑了笑:“这个婚期呀……听说可有讲究呢。这个不宜,那个不宜的,前些日子宗正挑了几个拿去给阿胜瞧,因考虑到过几日将动身长安拜见新帝,婚期不宜太早,阿胜便定了六月初八。对了……”转而问道:“在六月初八之前,这眼睛可否能治好呢?”
    “其实以一月之期,已然足够了。”
    ------题外话------
    已修改。之前的年月算得不太好。定在三月份才差不多。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