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煦禾翁主 阅读至0%

第39章 煦禾翁主

书名:卧听未央曲 作者:未年殇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2:52
    太液池边。
    阿娇望着眼前女子——身穿舞姬绿裳,浓妆艳抹却面带肃容的赵琴兮,狐疑万分,她为何会出现在未央宫,又作出这副舞姬打扮?这分明是方才夜宴上跳《霓裳竹伊》的舞姬所作的装束。
    将目光移至太子刘彻,面如冠玉,目若星辰,长身玉立,发丝飞扬。
    阿娇转过身面向刘彻,问他道:“琴兮姑娘怎的会出现在宫里?”
    刘彻沉吟道:“这不重要。”
    阿娇略略迟疑,暗自琢磨这四字,满腔疑惑犹未解,目光顾了顾四周,月轻夜静,滟滟随波,倏尔大悟,屈身道:“那阿娇先退下了。”
    “不许走。”刘彻趁阿娇转身之时,顺带制住了她的右手腕。令阿娇一惊,委屈道:“表哥,是我不好,打搅了你们……可我不会说出去的,必定不会。你放开……”
    “确实是被打搅了,只是你别多心。”刘彻将方才因着急而握紧的手略松了松,面上仍淡淡地:“我只是同赵姑娘谈及你的病症,你别胡思乱想。”
    赵琴兮甚为磊落地望了望阿娇,轻声道:“琴兮卑微,仅一介女医。”
    阿娇赧然,情知自己误会了他二人,低头立在一旁自悔之。
    刘彻又道:“赵姑娘,宫中实多有不便,不如明日于三里飘香一聚,以续方才谈话。”
    赵琴兮略为思索,点头应了。
    她不似宫中女子那样跪安,只是略弓身作别,转而离去。
    待她走远了,刘彻道:“你就没有什么要对我说的?”
    阿娇抬头略望了望他,对上他的目光,不禁尴尬地扭过头去,心中百转千回,若那大寒之物是刘彻私令她服下,如今定不会颇费周折请来赵琴兮了。阿娇难堪,想起当日曾深深地责怪刘彻,他一个天底下最受不得气的人,竟肯轻易原谅她,反为她寻来赵琴兮医治……
    一句抱歉,一句感激,实不能描述此时此境,她犹豫着,却不知该说什么好,“我,之前在梁国的时候对你说的那番话,原不是有心,实是气急了,口不择言……”
    “嗯。”
    “什么证据也没有,无故便把气撒在你身上,也是阿娇的错……”
    “嗯。”
    “表哥自小厚待阿娇,阿娇却以怨报德……”
    一时动容,阿娇便哽咽起来,听得刘彻十分难受。他正欲开口,忽地,一声凄厉尖叫自御花园处传来,因夜已深,周围一片寂静,这声音便显得十分突兀,“来人哪,有刺客!救命啊!救命啊!快来保护煦禾翁主!”
    听见煦禾的名字,阿娇略慌了慌神,与刘彻相望道:“在御花园,太液池另一边……”
    刘彻并不说话,扣住阿娇的肩膀,运了内力,使了轻功,踏水而行。
    湖风拂来,阿娇此时偏头瞧他,始终神色泰然,瞧不出任何波澜,可不知为何,她的心头却泛起不安。
    不多时,两人已在对岸驻步。阿娇心神不宁,竟提起裙角耐不住地往前跑去。刘彻忙一把将她拉住,轻声呵道:“别乱跑,在我身后就好。”
    阿娇俏望了他一眼,才知自己莽撞,遂低头称诺。
    御花园奇石罗布,花木众多,古柏藤萝,更乃百年之物,而其间小径多幽闭,刺客逃到这里,往往很难追捕。行走于其中,鸟鸣之声间或传出,而打斗之声始终未闻。
    刘彻方挟住阿娇的手腕,渐落至手心。两人并肩而行,宽袖长袍,旁人未必看得出,然阿娇却觉察得分明,两人首次在宫中这等亲密,微有些羞赧,轻轻脱挣着,岂料刘彻甩了甩两人的手,又向她喝道:“别动。”
    阿娇心下琢磨着刺客在前,不知有多凶险,也就没有耍那小女儿脾性。
    御花园灯火稀少,只得靠月色辨路,然两人皆自小走得这路,倒甚熟悉。刘彻眼目更明些,不时见阿娇前方将有石相绊,皆带她绕开。
    又过片刻,已过假山处,走了一段小径,便瞧见一干侍卫。阿娇这才挣了刘彻的手,略退后半步到其身后。
    前方有一魁梧高大者,方脸鼓腮,站在侍卫们中心。阿娇思忖着此人该是那侍卫长了。眼见这些人围聚在一处,并无打斗,不知刺客可是被抓到了?那人身量高,越过众人瞧见太子,推开几个侍卫大步流星走向他们。阿娇想道:确实一分不差。
    只听侍卫长以其洪亮的嗓门回禀道:“回太子,卑职失察,没见到刺客,那刺客竟逃得如此之快,依卑职看,恐怕是行窃的大盗,也未可知。其被翁主等人撞见,便仓皇逃离,跳出宫墙。待卑职们赶到时,只见到煦禾翁主的头撞到假山,受了些皮外伤,两名婢女因护驾而受了剑伤,另有一名女婢被推进了太液池。卑职该死,令主子们受了惊,在此谢罪。”
    又有一名浑身湿透的侍卫上前回禀:“回太子,被推进太液池的婢女刚被打捞上来,气息已然全无,据煦禾翁主的婢女指认,道是……”他觑了阿娇一眼,方道:“道是娇翁主的婢女朝露。”
    “什么!”
    ——分隔线——
    夜宴因刺客的闯入而中途停止,许多贵眷女妇们受到了惊吓。然除王皇后身边的大长秋外出见到黑影闪过之外,再没人声称见过了。
    因刺客终令一位翁主受了伤,女婢一死二伤,伤亡不大,皇帝只是下令宫中加强侍卫巡逻,如此算了了这桩事。
    温室殿乃长乐宫最为僻静温和的所在,窦皇太后疼孙女心切,命将其安置在此处。
    时近一更,整个长乐宫的灯火渐渐地熄了大半,皇帝与其幼弟梁王亲自视探了煦禾翁主,后相携而出。
    “你是说,你这位女儿,乃两年前忽染怪疾,致目不能视,口不能言?”
    梁王刘武喟然道:“是啊,煦禾是弟弟的先王后所出,平日被我尊为掌中宝,奈何她染了这等怪疾,真是老天不疼惜她啊!”
    刘启听完此惨剧,手心激动地冒出汗来,面上亦变了颜色,不是悲伤难制,却是喜不自胜,他握住梁王的手,洪声道:“弟弟,你这个女儿是被上天选中的人,是我大汉未来的福星,待她来日开天眼授天意,必能保我大汉攻退匈奴,永无后患,万寿无疆!”
    梁王大异之,“皇兄这是何出此言,何出此言哪?”
    原来,方士寻潸然曾于一年前向王皇后透露道,来日宫廷中必将出一贵女,携上天旨意而来,但目不能视,口不能言,待其受尽天劫之日,将成为大汉福祉,须得留意寻找。王皇后曾向刘启透露过一次,自此后半月,刘启夜夜梦到此境,便料定真有其人,真有其事了。他是大汉皇帝,上天除了托梦于他,还能托梦于谁呢?
    方士寻潸然也自此被皇帝奉为上宾,直至成为大汉第一得道方士。
    皇帝刘启暗自留意了一年,于未央长乐两宫遍寻不得,便知不在长安。而今夜宴,方知贵女出自梁王宫,乃翁主煦禾也。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