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瑶琴玉箫 阅读至0%

第11章 瑶琴玉箫

书名:相思扣 作者:白衣若水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3:08
    弹奏完毕,我抬头,看到的是余七先生震惊的表情,还有师父若有所思的眼神,他们二人都没有说话,兀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我站起身走到余七先生跟前,屈膝行了个礼,说道:“弹得不好,让先生见笑了!”
    他这才回过神来,感叹道:“姑娘太过谦虚了。姑娘的琴艺,只怕不在令师之下,余某自叹弗如。”
    “先生过奖了,我只是仗着指法灵活,弹得讨巧而已,若论琴艺,又岂敢和先生以及师父相比。”
    “江山代有才人出啊!我们都老咯!”余七先生一边感叹一边走到桌前坐下。
    我和师父又坐着聊了一会儿,便告辞出来了。外面的雪下得更厚了,我们一路无话,回到家时,李妈已经张罗好了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餐团圆饭。
    那日从余七先生竹屋回来之后,师父一直很忙,连在医馆坐诊的时间都少了很多。现在医馆大多由大师兄照看,大师兄比我大五岁,跟随师父学医却已有十年,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所以师父很放心的把医馆交给他。
    如今已是腊月,天气一日冷似一日,年终岁末,人们早早的就开始准备年货了,虽然天气寒冷,却丝毫没有影响人们迎接新春的喜悦心情。
    这日是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喝腊八粥,,到了傍晚,街上就已经冷清寂静,没什么人了,大师兄早早的吩咐关了门,好让易叔和陆大哥回去与家人团聚,而我们师兄妹三人也回到了东院。李妈早早的已经熬好了腊八粥,那甜甜糯糯的香气引得我肚子里的馋虫直作乱,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所有人都到齐了,大家围坐在火盆旁说说笑笑,只等师父回来就开饭。
    不一会,师父顶着一身风雪回来了,“小离,快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师父一跨进屋里就说。
    我站起身,接过师父递来的一个大布包,解开层层包裹,一张瑶琴出现在眼前。我一看到这琴就知道它绝非凡品,梧桐琴面,楸梓琴底,压桑丝弦,丽水金徽,昆山玉轸,黄杨凤足,轻轻一拨,取音了然。我以前用的那张琴,也是张宝琴,由于出宫那日走得急,没能带出来。现在这张琴比那张更是难得,所有材质皆为上上之选,加上师父说做琴的工匠乃蜀中雷氏后人,这张琴真真是件稀世珍宝。
    “谢谢师父!这件礼物我很喜欢。”我抚摸着琴,高兴地说道。
    “看你高兴的!喝了粥给我们弹一曲吧!”师父笑道。
    得到宝琴的喜悦早已将腊八粥的那点吸引力盖过了,我肚子里的馋虫也早不知去向,囫囵的喝了碗粥,把碗一放,我又把琴抱在怀里。
    不一会,大家陆陆续续的都喝完了,全部坐到偏厅里,听我奏琴。我把琴放到桌上,净了手,调好弦开始弹奏。《潇湘水云》、《广陵散》、《高山流水》、《吴山吟》……我好好的过了一把琴瘾。
    弹奏完毕,我长长的出了口气,那种轻松的感觉,就像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突然被搬开一样。
    “哎呀,弹得可真好!生的水晶般玲珑剔透的人儿,偏又有如此才情,以后谁要是娶了我们姑娘,那可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哟!”李妈感叹道。
    大家听得都笑起来,连师父也微微笑了。
    “李妈……”我嘟起嘴佯装生气。
    一起生活了四年,李妈早把我当成自家姑娘般关心照顾,时不时还会唠叨我几句,而我,也早把她当成了自己的长辈,我们虽为主仆,感情却胜似母女,也许是怜我幼年流落他乡,她对我的爱比对小烟还要胜三分。
    “对了,有日子没听到师父吹箫了,今日既得宝琴,师父何不与师妹合奏一曲,也让我们大家饱饱耳福!”二师兄提议道。
    大家对这个提议一致表示赞同,而跟在师父身边的小厮显荣早已把师父的玉箫拿了过来。
    我和师父商量了一下,决定合奏《夕阳箫鼓》。《夕阳箫鼓》本为琵琶曲,我也听过有人用瑶琴弹奏,就是不知道用玉箫吹奏出来是什么样子。令我想不到的是,弹奏出来的效果极好,博得了满堂喝彩。
    “公子、姑娘,你们琴箫合奏,当真是绝配啊!”小烟语气夸张地说道,还不忘促狭的对我挤挤眼。
    大家都笑了,我当场闹了个大红脸,又羞又脑,恨不得在地上找个缝钻进去。再看师父,他不以为意的笑了笑,拿起帕子擦了擦玉箫。
    大家又说笑了一阵方各自散去。我来到书房打算把师父祖传的那本《奇方妙剂》腾抄一遍。存书的时间太久,平时翻阅得也比较多,很多书页页边都已破损,需要修整。
    正当我专心致志的抄写的时候,一阵寒风吹进来,我赶忙拿镇纸把抄好的纸张压住,抬起头看看,是师父进来了。
    “师父!”
    “还在腾抄《奇方妙剂》吗?”师父走到我身边问道。
    “嗯,今晚应该可以抄完了,明天让显荣拿到玉镜斋装裱一下。”我说。
    “别熬得太晚了,早点睡!”师父说。
    “好的!”我抬头朝师父笑笑,埋头继续抄写。
    外面打三更时,终于腾抄完毕,我打了个呵欠,看看师父,他还在那埋头疾书。我知道这段时间师父在整理、撰写他的《孟氏伤寒杂论》,每天晚上都要熬到四五更,白天又常常要出诊,很辛苦。
    收拾好抄写的手稿,我走到师父桌边,把桌上冷掉的茶水换成热的。师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丝毫没有被我影响。我站在师父身后看他书写,师父的字英挺有力,沉稳内敛,就像他的人,外表和煦如风,内心确是极有主张。我将视线从纸上移到师父身上,他今天穿了身月白棉袍,外面是藏蓝锦缎长褂,衬得他的身形更加挺拔。宽宽的肩膀,让人很有安全感,前两年我还常常趴在师父肩头哭鼻子,现在再看师父的肩膀,心境和当时却已是大不同,唉!如果能一直这样和师父待在一起不分开就好了。但是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等以后师父成亲了,每天晚上在灯下陪他读书的,就不是我了,到时我又在哪里呢?想到这我就感到无比沮丧。
    我就这样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忽而欢喜,忽而烦忧。冷不防师父突然抬起头来,看到我两眼直直的盯着他。
    “小离,怎么了?”师父问。
    “哦……没……没什么,”我尴尬的望向别处,“师父,茶凉了,我给你换杯热的!”我赶忙拿起茶杯,把茶水倒了,再续上新茶。
    放下茶杯,我拿起墨条研墨,“师父,今晚还要写到四更吗?”我问道。
    师父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走动几下,伸伸胳膊,踢踢腿,说道:“可能还要更晚些……心里想好了的东西,想赶快把它写出来,过了这个时候,思绪一乱,就又要从头整理了。”
    “哦……”我边磨边想,今天已是腊八,很快就要过年了,听李妈说,过了年师父未过门的未婚妻云姑娘要过来,不知那云姑娘怎生模样?性子温不温柔?又想到自己的未来还是一片渺茫,心情有点低落,唉,人要是不长大多好,就不用面对这么多问题。
    “想什么呢?想得那么入神,头发要沾到墨汁了。”师父不知何时走到我身边,伸手将我两鬓垂下来的发丝拂起夹到耳后。
    我一抬头,师父放大的脸就在我眼前很近的地方,我的心顿时狂跳起来,脸上火辣辣的,我想此刻我的脸一定很红,怕师父看出我窘迫的样子,我赶忙低下头。
    师父也仿佛意识到这个动作太过亲昵,他的手尴尬的在半空停了停,转而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师父都忘了,你现在已经是大姑娘了……过了年,就十五了吧?我的小公主也差不多到了嫁人的年纪了!”
    “嗯……师父,我先回房了,你也不要熬得太晚!”我说完低着头逃也似地离开书房。
    回到房里关上房门,我的心还在砰砰的跳,到床上躺着,我却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一遍遍回想着刚才师父做过的动作,说过的话,心里觉得既甜蜜又羞怯。我知道自己不应该想那么多,师父是有婚约的人,我的心思不要被他看出来还好,如果被看出来了,以后我要如何自处?又该如何去面对云姑娘?
    上医馆,出诊,读书,吃饭,睡觉,日子一天天这样重复着,不觉就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医馆不开门营业,易叔、陆大哥和两位师兄前几天就回家去了。一大早起来,我就和李妈、小烟还有显荣去街上采办年货。大街上人头攒动,熙来攘往,好不热闹,卖烟花爆竹的,卖炒货的,卖瓜果蔬菜的,写春联儿的……我和小烟看到什么都想买,一年之中,最开心的莫过于过年的这几天。不多会儿,我们就满载而归,显荣推着小推车,上面堆满了李妈要的鸡鸭鱼肉,瓜果蔬菜,小烟要的针线及绣样、胭脂水粉、我则买了好多的烟花。记得以前在宫里,每年除夕夜各宫各院娘娘、皇子都会到同乐殿和父皇还有太后吃年夜饭。吃过年夜饭大人们会到文景阁听戏,而我最喜欢和七哥、八哥到积翠台放烟花。我喜欢那些烟花燃放时迸发的绚丽色彩,虽然短暂,却热烈、精彩。
    回到家里,师父正在写春联,我凑过去看了看。
    “桔井香流散作回春甘雨,鼎炉火暖烧成济世金丹。师父,你写得真好!”我说。
    “回来了?来,你来写,正好可以考考你!”师父把笔递过来。
    “写就写!”我不客气的接过笔,咬着笔头想了想,“有了!”,我挥笔在纸上写下: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
    “嗯!有长进,字也写得很漂亮!”师父夸奖道。
    正当我们说着话,显荣进来通传:“先生,城南碧云轩的老板娘来了。”
    “哦,请她到花厅坐坐,我这就过去。”师父说。
    “哦,一定是我们过年穿的新衣服做好了,我过去试穿!”我高兴的放下笔就跑出去。
    每年临近过年,孟府上上下下,大大小小都会缝制新衣,所有人都喜气洋洋。而这个时候,最开心的莫过于小烟,她每年春、夏、秋、冬四季每季缝制三套衣服,过年时会增加两套较好的衣服。故而,每当这个时候,她总是高兴得叽叽喳喳的,穿上新衣服,在镜子前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瞧个够。而我平时要和师父上医馆,多数着男装,这些漂亮的衣服能穿的时候不多,再者我从小漂亮的衣服应有尽有,所以,我并没有小烟那样夸张的反应,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开心。
    进到花厅,老板娘柳大娘端着茶杯正要喝茶,看到我进来,她放下茶杯站起身行了个礼:“赵姑娘!”
    我屈膝还了礼说道:“柳大娘来了,今年的新衣都赶出来了?”
    “都赶出来了,还遵孟大夫的吩咐,给姑娘特别多做了两套香云纱的春裙!”
    “哦?在哪?我要试试!”我迫不及待的说。
    柳大娘把一个蓝色锦帕布包递给我,我拿了转到后厅。打开锦帕,里面两套薄薄的香云纱春裙呈现在眼前,一套粉藕色,一套淡黄色,师父很了解我的喜好,知道我喜欢素雅的颜色,挑的这两款颜色我都很喜欢。我选了粉藕色的穿上,款式新颖,裁剪合体,领口和裙摆都绣有淡淡的荷花,碧云轩的做工真是好得没话说。虽然天气寒冷,我却不愿披上棉袍,不想遮住裙子的美丽。
    从后厅走到出来,还没进到前厅,就听见小烟叽叽喳喳的声音:“这件,这件好不好看?我好喜欢哦!娘,快看,这件紫色的呢?”
    我微微笑了笑,走进前厅,师父、孟伯、李妈、显荣,还有另一个小厮五顺都来了,大家正说说笑笑的看新衣服。看到我走进来,突然都不说话了,一个个望着我,脸上的表情有震惊,有羡慕,有赞赏……再看师父,他正斜斜的倚在桌边望着我,眼里有着浓浓的笑意,似乎还有一丝欣喜,是欣喜吗?我心里泛开一阵甜丝丝的羞怯,却不敢肯定自己的猜测。
    “我脸上有东西吗……嗯……你们怎么都看着我不说话?”我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问道。
    “哎呀!赵姑娘穿这身衣服真是太美了!别人都是衣服衬人,到了姑娘这,再美的衣服也给比下去了,今儿个我们碧云轩的衣服算是找着正主了!”l柳大娘第一个回过神来。
    “是呀,姑娘,你太美了。噢——以后不要跟你走在一起了,别人都会当我透明人了!”小烟夸张的说。
    “有……有那么好吗?”我看向师父,不大敢置信的问。
    “是真的,很美!”师父微笑着点了点头。
    我心里一阵欢喜,因为,师父说我很美,他以前从来没有这么正儿八经的夸过我美丽,老是当我小孩子。我很感谢柳大娘,没有她的美丽衣裳,我又如何能这么美丽的出现在师父眼前。
    这时,一阵寒风吹过,“哈秋!”我打了个喷嚏,看来,美丽是要付出代价的。
    “怎么就不知道加件外套?这么冷的天穿这么单薄,会冻出病来!”师父边责备我边把新缝制的白色斗篷披到我身上。
    “穿上外衣就不好看了!”我嘟囔着说。
    师父边帮我系斗篷扣子边说:“刚才还觉得你已经长大了,怎么还是象小时候一样不会爱惜自己的身子,冻坏了怎么办?”
    “我不怕,我有神医师父照顾。”我撒娇的说道,心里暖暖的感觉从里向外荡漾开来,刚刚感到的些微寒冷已经荡然无存。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