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相信韩姑娘不会食言 阅读至0%

第76章 相信韩姑娘不会食言

书名:太后 作者:白猫黑猫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2:54
      蜀地黎明时分便是夏季也很冷凉。太后被冷醒,窗外还一片黑蒙。乍然看到屋子桌子旁坐着个人影,唬了一跳。“樗霁?”
      黑蒙中,静了片刻。
      “我是刘旎。”那人说。
      太后差点摔下床,坐起来套了件衣裳。就着黑暗问,“刘大人,你这是……”
      黑暗中的刘旎大人依然静默了片刻。“抱歉,我过来时,你正睡觉,不好叫醒。”
      太后不知如何反应才好。又听得刘旎似乎笑了一下,“韩姑娘睡觉都不锁门么,不怕着了盗?”
      虽拿捏不准,太后还是端出待客之道。“刘大人玩笑了,此处是唐三小姐的房产,宵小之徒怕也不敢伸手。民女个人,一穷二白,也没什么好被盗的。”顿了顿,“不知刘大人何时来的,这乌漆摸黑的,不知有何赐教?”
      “刚来片刻。不请自入,还请见谅。”黑暗中的刘旎说。
      太后笑,“呵呵,客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人贵为工部尚书,想踏足一小小民居,自然随意。况刘大人也知道,这处地方原本也不是民女的。”
      大人,民女,这些字眼就像生在刘旎大人心上的刺。“韩姑娘哪能一穷二白。据我所知,于明,韩姑娘的徒弟可是拿着安南国皇室令牌进的蓉城。于暗,城外还潜伏着几千亡命死士待命。韩姑娘徒弟真是孝顺,如此大阵仗来接。韩姑娘可是要去安南了?”
      太后本以为心已经凉了个透,不会再凉了。听到这些,还是又凉了一截。“刘大人这是审,还是问?”遥遥的,有鸡开始打鸣。屋子里却静得可怕。天边拉出一丝丝缝隙,透出一点点光线时,太后又笑了,“玩笑话,刘大人别介意。”
      这时已能看见彼此的表情。太后见刘旎一身紫色锦衣,微斜靠椅子坐着。她下了床,去给他倒茶。听得刘旎大人慢慢的说,“太后要是走了,微臣会很为难。”
      太后倒茶的手僵了下。倒好茶转过身递到刘旎大人面前的桌几上,“不好意思,只有冷茶了。”
      刘旎大人没拿茶,接着缓缓说道,“此楼周围有暗卫。我昨日吩咐布下的。太后昨日下午已和惠王相认,理应如此布置。在这之前,是没有的。不过太后一定不信。”又轻笑道,“横竖我没做过什么好事。”
      太后心底莫名就叹了口气。也许,她老人家今日应该和刘旎大人好好聊一聊。想起过去这么多年,还真没有敞开说过亮话。总是互相试探,拐弯抹角。言不由衷。
      “刘旎。”
      太后这两个一出口,刘旎大人表情蓦地一变。不是纨绔子弟,不是冷嘲热讽,是工部尚书刘旎,却没有外面摆的官威,正经又柔和。
      太后从没这么开明见山过,“你今日来,是否要把我扣在蓉城?”
      “并无。我没有这么大的胆子。虽然太后您说孝仁太后已故,可对我来说,面前的依然是圣上的母后。普天之下,除了皇上,没人敢扣您。只是,既然太后您和惠王已相认,此事定瞒不住皇上。无论太后是自己走,还是和李紫尤一起走。到时候追究下来,受牵连的人怕都不会少。包括李紫尤,包括樗霁。想必太后您也明白。我实话实话,如有冒犯,还请太后见谅。”刘旎大人说。
      太后道,“你说得很有理,走与不走,我会再考虑。”既然打开天窗说,也就放下了,没什么不好在说出口的。“你这两年变化很大,过得可好?”
      刘旎大人笑道,“太后变化也甚大。”
      似乎又回到了当初相谈甚欢,只那时是刻意促成假象,现在是实打实真切。
      太后道,“天南海北走,自然沧桑淡然些。”
      “人在朝中坐,剑影刀光难免多狡诈。”刘旎大人说。
      两年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想来刘旎大人在朝廷的尴尬地位不好处。太后本想问问刘車现下如何了,原谅刘旎大人没。想想作罢。只是又叹了口气,“前日晚上你住在这里,我是不想因前尘旧事又生出许多是非,才没承认。有些话当时就想对你说。”
      刘旎大人凝目看着她。太后道,“当初你虽设计我,我也算计了你与令尊。你我之间,权当扯平。倘若当初我早些告诉恒昱,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局面。种种因果对错,都无需再论,无须介怀。”
      刘旎大人的神情几经变幻,想要说什么,又止住。最后笑道,“太后比先前越发看得开了。”
      总说这些显得过于沉重,太后便说起两人的共同喜好来。拿出自己路途收集的小玩意儿。以前刘旎大人方便出远门,总是要带些别致的东西回去献给她老人家。现在展开自己的成就,一样样介绍给刘旎大人看。太后收集东西也不太图金贵,就图个喜欢。
      拿到一个精致的小葫芦丝玩件时,太后见刘旎大人笑得几分古怪,一时还不解,刘旎大人在那葫芦丝上某处点了一下。只见此纯手工磨制的葫芦丝玩意儿上刻有几个苗疆小字:赠阿妹韩清。落款是:勿忘。阿郎。
      太后老脸约莫红了一红。阿郎是苗族人,家里世代都是做葫芦丝的。太后曾经路过,正巧阿郎在吹葫芦丝,太后傻愣愣站在门外四方街上,听了半晌。苗族人热情不扭捏,见有人听,又吹了几曲。那一天下午,四方街的艳阳特别暖,太后最后被迎进去喝了三道茶。这样就算是认识了。
      住在四方街那段日子,太后时不时都溜达到阿郎的葫芦丝店里,听上一听,或者看阿郎打磨葫芦丝。彼时,云淡风轻,羲和日暖,又是一下午惬意时光。
      后来太后离开,阿郎送了亲自打磨的这小玩意与太后。
      太后觉得自己沧桑的这颗老心被滋润了。自己也曾被人如此纯粹的喜欢过。
      刘旎大人扬起嘴角,“看来,又是一段佳话。”
      太后谦虚道,“哪里,蓝颜知己而已。”想着刘旎大人在一堆玩意儿中就特别看了这个葫芦丝把件儿,便道,“昨日得了你好酒好器,此礼物做还礼如何?”
      刘旎大人怔了怔,显然没料到。“太后……客气了。”太后坚持相送,刘旎大人只好收了。
      经过这一番亮话,这一番看玩意儿。两人之间的气氛已很是融洽。过去种种好似真的已烟消云散。刘旎大人也很自然。不复之前那夜的奇怪尴尬。在离开前,“太后预备几时启程?”
      “就是这几天。”她到底没说实话。
      刘旎大人也没再说什么,乘船离开。太后这才下楼,坐在软椅上发了会儿呆。外面已经大亮,樗霁回来了。只太后没想到樗霁竟是和李二公子一起来的。
      樗霁安排好出城事务,去找李二公子买药。李二公子也就顺道一起来了。之前匆匆走了,现下人家上门,太后觉得怎么也应该打声招呼,“无为老板,我正有事要找你说,之前托无为老板带我出城的事,不用麻烦了。有了些突然状况,现下怕也不能轻易离开。”
      李二公子静静看着她,“是不能走,还是不想走?”
      “我现在一举一动都不太方便。城外又戒严……”
      李二公子淡然,“今日午后便会泄洪,城门守卫会撤,民众皆可自由出入,韩姑娘樗公子与我商队离开,有何不易?”
      太后觉得自己到底对不住,“我怕连累紫尤。”
      她第二次叫李二公子紫尤。李二公子抬眼看她,“走与不走,并无差别。”
      太后恍然,是啊,这时候走与不走,和谁走,李二公子都已脱不了干系。想起小徒弟,光明正大出去,这笔账就算在安南国头上,她老人家总不会乐见两国兵戎相见。暗地出去,她老人家也见不了无辜的守城将士横死那些死士寒刀下。
      她早把李二公子拉下水了。“船何时起航?”
      “酉时三刻。”李二公子说。
      太后道,“劳烦无为老板稍候片刻,我去收拾东西,立刻下来。”上了楼才发现小徒弟把东西收拾好了。“师父要坐李紫尤的商船?”
      太后点头。樗霁也没说什么。太后还是留了些玩意儿在小楼柜子里的,包括那根碧玉簪子,她相信恒商一定能找到。本准备给唐影留一封告辞信,想了想,还是不留好些。李二公子的船出城时,果然很顺利。盘查都无就直接放行。出了蓉城南下,商队换了马车马匹行路。一月后便倒了南诏边境。
      适时艳阳如火。太后撑着伞和李二公子道别。
      “说不出感谢,这一路多谢关照。”太后说。
      李二公子看着她,“韩姑娘以后打算如何。”
      “先去趟安南,然后在往更远的地方走走。以后都不打算回来了。”太后道。
      李二公子沉默。太后叹了口气。“做出这个决定,我也不舍。不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无为老板你也看见了。走到哪里,终究都会遇到。一个死人,本该不出现好些。我唯有越走越远,从此天涯不见最好。大家都轻松些。”
      在蓉城时,她老人家和刘旎大人的心结已经解开。恒商看样子很鲜活很好。长公主和江南没听到什么消息。想来应该过得不错。
      恒昱……
      “诸多事都已成云烟,最后,倒是欠了无为老板良多。当初在宗人府,便吓了你一次,挺对不住的。这次又托相送。今生怕无法偿还报答。”
      李二公子还是静得花落地。“我觉得……你没什么欠我。倒是樗公子买了我一批药材,成全我做了桩大买卖。”
      太后不知如何说,只得问,“不知无为老板打算往何处去?”
      “往西番走,收些药材。”李二公子说。
      太后关心道,“现下已八月,西番将快要冷,不久怕是会下雪,路又险,无为老板珍重。”
      “多谢。”李二公子道。
      太后讪然,“商人出海也是有的,无为老板生意做得这般大,指不定哪一天我们就在异国他乡遇见,到时一定做东,宴请无为老板。”
      李二公子顿了顿,在南国绚丽的日光下笑道,“相信韩姑娘不会食言。”
      太后望着李二公子渐行渐远的背影,一时感概良多。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所有故人最终都会散尽,就算再怎么爱恨算计,再怎么亲密无间。相熟的,不相熟的,亲人,朋友,下属,对手。无一不是。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