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入大观园 阅读至0%

第47章 入大观园

书名:冷玉邪王 作者:吟渊泠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2:50
    五年前,萦月离开,在这偌大的北京城里,添了一桩谜案,她的死在皇城里是一个禁忌,可谁也不知道,这个禁忌其实只是一个假相,一个皇族想掩埋真相的假相,就如秦可卿的死,只不过是一场生猛的疾病而已。
    黛玉沉默着,纵然她知道十三每一次来找她的意图,在戏谑后隐藏的目的,她也一直装傻沉默。因为她知道,萦月是皇室的禁忌,康熙的禁忌,就如萦月曾说,她永远也会不去原来的位置,既然回不去,她又何必再出现在他面前。
    “出来罢……”黛玉沉默地把玩着手上的茶杯,待十三的背影消失后,才对着那满是阴影的树从唤道。
    大红的衣裳,在夜里悲伤着,萦月自从离开之后,就一直这样,用大红的喜色来隐藏她心里的悲伤,可黛玉却明白,越是鲜艳的红衣,也越是让她伤心。
    “这一年,可又玩了不少地方,有没有想清楚?”黛玉微微地笑着,可萦月却知道,那笑里根本没有半点的高兴。
    每过一年,萦月便会回京一次,却只在黑暗的角落里,偷看一眼她最想见的那个人,这一切都只有她知道,萦月不怕黛玉知道她回来,因为她相信黛玉。
    她那颗绝情的心
    不会管任何跟她无关的事。
    “我去找过他了……”萦月低沉的声音,却是让黛玉蹙了眉。
    她去找他了?那个将她逐出皇城的帝王,她以为她一辈子也不会再见他。
    “他说……你还太小,有些事,他在等你长大,而且太子,似乎对你有想法,所以他给他的儿子们下了密令,不准他们再靠近你,除了四哥……不过这些,想来四哥应该不知道。”黛玉曾经也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她并不在意,康熙要不要见她,或者是重用她,那都不重要,她想要的一直是康熙不愿意给的东西。她不喜欢忙碌,甚至就爱这样平淡没有人打扰的样子,所以当萦月告诉黛玉这些的时候,她只是淡淡地一笑置之。
    “我并不在乎这些……”不屑地瞥头,黛玉冷淡的笑擎在嘴上。
    “那你在乎些什么?”萦月纳闷地盯着她,她一直就不明白黛玉为什么要忠于胤稹?其实不只她想不通,就连十三也跟她一样,难道真如她之前告诉十的三一样,她跟胤稹有什么交易?
    “那你有问过他吗?”康熙……那个将她拉进这淌浑水的老狐狸。
    “你认为……他会让一个有二心的人,做他的密探吗?他既然要我为他卖命,甘心地做他的棋子,如果没有把握,我当初只怕早被他赏赐一杯鸩酒,命丧黄泉了。”苦涩的笑,在黛玉脸上时明时暗,她如何不知道,那个皇帝,是不会这般容易便相信一个人的。当初黛玉一直以为,康熙脑袋被驴踢了,才会让她做他的探子,直到五年前,他将那极地雪莲赐给胤稹,却传信与她说极地莲花开七蒂,若不是同株七朵,就算她得到,也不过是一味简单的补药而已,也是那时候她才知道,原来,当年他说要她做曾说要考验她是真的,可是他所谓的考验,其实是查找她的把柄,她有,便为他所伺,若没有,怕是他宁肯毁了她,也绝不冒险。所幸,他抓到了她的命脉,将她控制在手心,康熙七岁称帝,所学的帝王之术,又岂是她所能猜透的。
    康熙知道她寄付贾家,而贾府需要依伺,他更查到她的隐疾,所以他知道她的把柄是什么,当然也知道为什么黛玉选择臣服他,可是他只赐给胤稹五朵雪莲,不但让胤禛牵制她,更捏着她的咽喉,要她认命。
    好阴暗的帝皇之术……
    黛玉的心,就像压了块石头,沉重得连笑也不顺畅。
    康熙其实比她更像一只狐狸,一只手段比她更冷绝狠毒的狐狸。
    他既然将雪莲赐给了胤稹,想必也有所仗势,让黛玉没有办法轻易拿到雪莲,否则他也不是他了,那个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康熙。
    “我不知道,你跟他之间有什么协议,可是我知道他老了,所以改变主意了。”萦月嘴边的笑,连黛玉看着都有些高深莫测。
    “改变什么主意?”淡淡的月光下,黛玉盯着她的脸,五年了,她们都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样子,不过萦月,变得似乎比她多一些。
    “他没有告诉我,不过想必不是什么很好的决定,你要小心了……”说完,萦月淡淡转了身打算离去。
    “这一次,你打算去多久,也是一年吗?”萦月血红的背影,就像五年前一样,却多了些沧桑,黛玉不禁纳闷,漂泊了五年,她还觉得还不够吗?
    “不知道,也许会短一点,也许会长一点,也或许,就是一年……”低声的呢喃,飘荡在风里,黛玉一直看着她离去的背影,久久不转。
    黛玉想着,萦月说的康熙改变了什么主意,是跟她有关系吗?
    这贾府的豪门大府已经够让她难熬了,若再加上皇族,她可真没什么信心能活着离开这大清皇城了。黛玉一向不喜欢麻烦,这些年却又接踵而来得让她措手不及,她讨厌这种感觉,不能用武力解决,就算是杀完人之后,心中依然会有无能为力的感觉。
    如今且说,自那元春自离开大观园,便说过,园中的景致秀丽,自从幸过之后,就敬谨封锁,不叫人进去,未免辜负此园的景致,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们,就命她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又想着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又怕冷落了他,恐贾母王夫人心上不喜,因此也命他进去居住。因此方下话道:“命黛玉等在园中居住,不可封锢,让宝玉也随进去读书。”于是贾政王夫人便回明贾母,遣人进去各处收拾打扫,安设帘幔床帐。
    三春姐妹等人一面回至贾母跟前,只见黛玉正在那里,宝玉正便问她道:“你住在那一处好?”
    黛玉瞥眼淡淡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我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幽静。”
    宝玉听了,不禁拍手笑道:“合了我的主意了,我也要叫你那里住,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离得又近,又都清幽。”
    黛玉斜睨了宝玉一眼,不禁冷笑,谁要跟他亲近,怕不得看见他就溜得快些,二人正说着,贾政遣人来回贾母,说是:“今儿就是好日子,哥儿姐儿们就搬进去罢,前几日已经遣人进去分派收拾过了。”
    于是宝钗住了蘅芜院,黛玉住了潇湘馆,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掩书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纨住了稻香村,宝玉住了怡红院,每一处添两个老嬷嬷,四个丫头,除各人的奶娘亲随丫头外,另有专管收拾打扫的,众姐妹一齐进去,登时园内花招绣带,柳拂香风,不似前番那等寂寞了。
    且说,黛玉因十三告诉她潇湘不错,因而住了进去,等着紫鹃,雪雁,和着新来的几个丫头一齐移了东西,收拾好屋子,黛玉方有空闲打发这屋子。
    不大不小,很应她的意,她平日最不喜欢被关一间空荡的屋子里,那样怪不自在,而且那潇湘馆虽然是小,却是极好看的,悠闲雅致,连着墙上也贴了浅色的瓦,看着就让人舒服,而屋子外的几根竹子,更是和她意,闲暇时在竹林里弹琴品茶,莫不快哉。
    黛玉突然想起,十三说,这处是特别设计的,想着今儿搬了园子,晚上他少不得要来找她嘚瑟一番。
    却不想黛玉正在神游之际,忽有人从背后拍了她一下说道:“你作什么一个人在这里?”
    黛玉唬了一跳,回头看时,不是别人却是香菱,黛玉不禁道:“你这个傻丫头,冒冒失失的唬我一跳,这会儿打那里来?”
    香菱嘻嘻的笑道:“我来找我们姑娘,总找不着。”
    一面说,一面拉着黛玉的手,坐着说了会儿话,用了些茶就走了。
    且说那香菱,黛玉本不喜欢跟宝钗走太近,想着她心机深了,可香菱那丫头,却是招惹她的欢喜,纯真得活脱脱一个小孩一样,什么事都喜欢凑份热闹,还是个倔脾气的主儿。
    “林姑娘……”黛玉坐在屋子里,收拾了些东西,刚抬头,就听见有丫头唤她。
    “怎么了?”黛玉疑惑地瞅了眼那丫头,清秀的小脸跑得急了,脸上微红地扶着门直喘气,也不知道是谁的丫头,跑得这样急。
    “老夫人找你去厅前。”那丫头好不容易平了气儿,忙地说道。
    “找就找,做什么跑那么急,你看你,汗都出来了。”黛玉放下手中的东西,平时贾母也没少找她,也没这样急的。
    “说是四福晋有急事,等着林姑娘进四贝勒府呢。”那丫头听黛玉说她出了汗,忙地挥手一擦说道。
    “四福晋?”黛玉几不可闻地念着这个名字,心中不禁诧异,这还是她第一次说找她有事,想来应该是什么急事儿,否则也不会来找她了,黛玉这样想着,忙地放了手上的东西跟着丫头出了去。
    刚出得大厅,就见着三春姐妹,连着史湘云竟也在,想必是贾母唤她回来玩罢,贾母早在前面等着了,见着黛玉,拉了她的手道:“玉儿快些罢,四福晋说是有急事,催你快去呢。”
    “去?去哪里?”黛玉还没弄董贾母的的话,就见着两婆子四个丫头,其中一个焦急地拉了黛玉道:“四福晋让我们来请林姑娘。”
    “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儿?”黛玉微敛了眉,见着婆子急的样子,想着定是有什么事了。
    “是府里的小主子……”
    “弘辉?”那婆子只说了几个字,黛玉不免惊诧,她着实没想到四福晋找她竟是因为弘辉,怕是有什么大事,因此也不等那婆子讲完,就忙止了道:“我知道了,走吧……”
    “林丫头……”那贾母见着黛玉准备离去,也闹不懂到底出了什么事儿,只见着那四贝勒府人的急,才不得不唤了嘱咐道:“可好生注意着。”
    “玉儿知道。”黛玉忙地回了贾母,就携了紫鹃,坐上轿子去了。
    一路上,黛玉脑袋里一直在想,不知道那弘辉到底出了什么事,让四福晋这么急地要找她。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