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请罪 阅读至0%

第103章 请罪

书名:侯门庶女 作者:泪微凉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2:48
      一连三天,香格里拉的新戏上演得热闹无比,关于戏的故事版本,在市井之间也流传了几个版本,若说京都最热闹的流言是什么,洗冤记所包含的真实冤情当仁不让。
      为什么?
      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京都开始有了这样一个流言,说这洗冤记是根据定国公府和老将军府之间的故事而改编。当然,这也是有证据的,若不是和老将军有关,老将军犯得着亲自上阵唱这一出戏么?
      其二,那戏中的媒婆,好死不死正是当年替老将军府说媒的,又好死不死,这媒婆也亲自上阵唱戏!
      其三,定国公夫人原本兴高彩烈的去听戏,戏才听了不到一半,就率着小厮和丫鬟怒气冲天而去,这不是正合了做贼心虚的表现?
      戏的内容,大致就是那国公府的现任夫人和国公为了一已之私,合谋害了原任国公夫人的性命,十六年之后,终有青天大老爷替枉死的国公夫人翻了案,将那国公和现任国公夫人治了罪下了狱。
      有聪明一点的人,马上联想到,老将军之女枉死距今可不正好是十六年?
      这未免也太巧合了些!
      于是乎,关于定国公和现任定国公夫人合谋害了原任定国公夫人老将军之女的传闻,在京都是愈传愈烈,甚至连细节,大家也都照那戏本内容照本宣科给安上了。
      只是,不管流言有多历害,大家也始终只敢在背地里议论,当面,却是无人敢指责定国公的。
      毕竟,定国公是什么人!那可是权倾整个栖凤的重臣,就是皇子们也得以礼待之的大人物,惹他,那不等于是找死么?!
      尽管不敢去招惹定国公府的人,可大家背地里,却是瞧不起定国公的,要知道,老将军当年可是为了栖凤国牺牲巨大倍得栖凤子民尊敬的军人,老将军就这么一个女儿,还不得善终,谁心里不替老将军难受和冤屈呢!
      于是乎,京都的情况就演变成现在这种局势,大部分人在观望着定国公府对此会有什么动作,毕竟人家凤家班的人,只差没指名道姓指出戏中人物与情节皆出自定国公府,以定国公府的势力,断不可能袖手旁观听之任之,这么一大盆水泼过去,定国公府扛得住吗?
      另一部分人则在观望着香格里拉茶楼会不会因此惹祸上身,在某个夜晚被定国公府一举铲除,凤家班是云东家请过来的,这戏自然是过了他的目,而且这云东家在京都发家就发得很诡异,如今,可算是让人想明白了,想来这云东家是老将军的近亲,老将军爱女枉死十六年,终于要替爱女翻案,将罪人治罪了。
      还有一小部分人,则在揣摩当今四皇子魏王殿下的心意,这云东家背后的硬台是四皇子,这是众所周知之事,如今云东家敢有这番做为,说不定就是受了四皇子的指使。
      要说四皇子,几个皇子之中,也就这四皇子有能力和定国公相抗衡。
      莫不是,这京都就快要变天了?
      于是乎,三天过后,原本繁华热闹的京都,忽然就变得冷清了起来,原本早早开门开市的商铺,突然间就闭门歇业,更有那些虽不能皇商和第一商家秦家相提并论的商户们,纷纷收拾了细软远离了京都。
      人们等啊等啊,盼啊盼啊,这都七八天时间过去了,定国公府没有任何风声传出,香格里拉茶楼照常营业,凤家班天天唱戏,貌似很正常的气氛,却无端给了人一种压抑之极的沉闷,就像那雷雨来时的天空,阴暗而又凝重。
      皇宫,乾清殿,老皇上捧着一叠折子仔细翻看,愈看浓眉便拧得愈紧,帝威也因着无形之中散发出来。
      高总管勾着头,数脚下的青砖,皇帝身上的冷冽气息将他冻得快要僵住了,可他不敢吭声。
      老皇上忽然将手中的折子放下,端起茶杯往嘴边送,一喝,居然是空的,老皇上大怒,手一扬,上好的青花瓷就在青石砖上粉身碎骨宣告生命的终结。
      高总管看了看地上粉身碎骨的瓷片,不由打了个哆嗦,像是那地上七凌八落的碎片是他自个的身子骨似的。
      门口端着茶盘的小太监见天子盛怒,知晓自个这会进去没好果子吃,可是不进去送茶,这项上人头不保,没办法,小太监抖啊抖的,打着摆子好不容易挪进大殿中央,只听‘啪’又是一声响,小太监连头都不敢抬,只眼角余光瞄到地上七凌八落的除了碎瓷片之外还有大臣们的折子。
      小太监退也不是进也不是,正进退两难间,高总管不声不息的上前接过他手中的茶盘,示意他退下,小太监松了口气,对高公公那是感恩戴德了一番才退下。
      高总管端着茶盘走过去,弯着腰将茶杯送至天子之手,恭声道:“皇上息怒。”
      老皇上摔了茶杯掀了折子,这才觉得心里头憋着的那口气顺了下去,接过高总管递过来的茶杯润了口,想了想,忽尔道:“才青,你给朕说说,朕要怎么做,才能平息这一场风波?”
      高总管身子一震,半晌没回话,只勾着头看青砖,他虽是内务总管,是天子的亲信,但宦官不可言政这一条,他从来都谨记于心,否则,他焉还有命陪在天子身边。
      见他不说话,老皇上心里愈发凄凉,“才青,连你也不肯替朕分忧了么?”
      高总管再也按捺不住,扑一下跪在天子面前,老泪纵横,才青是他的名,他打小就跟在老皇上身边,一跟就是几十年,当老皇上还是太子之时,便是才青才青这般唤他,到后来太子继了位成了皇上成了九五之尊,这才青二字,便再也听不到了,没想到今晚,皇上会一连唤他两声才青,他若再不表态,对得住皇上那份心吗?
      “皇上,非是老奴不肯,只是……”说到这,高总管的泪,流得愈快,这些年,他身处高位,对于皇室的局面,看得要远比那些个大臣们清楚,可看得再清楚又能如何,皇上都不敢动,他一个宦官,又能替皇上做什么呢?
      老皇子看着高总管流了泪,心里也难受,喃喃道:“朕容忍了他十七年了,给了他无上尊荣,却还是不能去了他的狼子野心!”说到这里,老皇子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放下,发出咣的声响。
      高总管叹气,那就是只养不熟的狼,皇上您给再多的甜头也白搭,他只会要得更多,因为他觉得那是您该给他的!
      “朕悔不当初,当初就该将他圈了起来,也不至于弄成如今这养虎为患之势!”老皇上又喃喃自语,帝王的威严歇卸下之后,他的脸上,不复尊荣,有的,只是深宫的算计和久居高位的疲惫!
      京都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实则不然。
      定国公暗中调动了西山营的兵士守在城西二十里外,近日以来,上折的大臣们无非一个意思,要他将四皇儿派去边阳划地为王,几个皇子之中,他最看好的便是这四皇儿,暗里,也有心将这皇位传于四皇的念头,不曾想,这些个大臣们睁着眼说瞎说,竟然上折说四皇子目无尊长,虚华不堪,实不能委以大任等等诸如此类。
      这所有一切的幕后策划者,除了那狼子野心的定国公,还能舍谁?
      想到这里,老皇上心中又是一阵愤怒,几个皇子都不成才,成才的这一个,就成了定国公欲除之而后快的,他虽然身为天子,却也有力不从心保护不了自己皇儿的一天,这让身为九五之尊的他,如何能憋得下那口气!
      边阳,实是栖凤最偏远的郡城,将自己最成才的皇儿派去那里封王,他如何能忍心!
      更何况,他明知,只要皇儿远离了京都,定国公自然会对皇儿下手,正所谓,山高皇帝远,到了那时,他又能耐定国公几何呢?
      愈想愈燥,老皇上心头便愈发凄凉,高总管看着天子面上毫不加掩饰的凄凉,心里也觉伤悲。
      仔细思忖了一下,他终是鼓了勇气道:“皇上,事是魏王殿下惹下的,许不定,魏王殿下早就已经有了对策呢?您不若传魏王殿前来相商?”
      老皇上浓眉一拧,却不吭声。
      外面却传来匆忙的脚步声,却是去而复返的小太监,他哆嗦着跪下:“启禀皇上,魏王求见。”
      老皇上叹口气,天意,这都是天意!
      手一挥,“宣。”
      小太监抹了抹额头因为紧张而冒出的汗水,弯着身子退下。
      须臾,身着暗青袍子的龙千博孤身进来,在看到地上的碎片以及七凌八落的折子后,他不慌不忙的弯下身子:“儿臣参见父皇。”
      老皇帝心中恼怒他事先没知会自己这个亲爹一声,就将天捅了这么大个篓子出来,便从鼻孔里哼了声,却不让他起身。
      龙千博知道父皇心中恼他什么,也不起身,保持着那弯腰的姿势又道:“父皇息怒,儿臣这是给父皇请罪来了。”
      请罪!
      老皇帝心中又是冷哼一声,你倒好,将天捅了个透底,再来给父皇请罪!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