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回到画舫 琴音伴奏 阅读至0%

第48章 回到画舫 琴音伴奏

书名:我是死人,我怕谁 作者:流水涓涓流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3:00
    谢宛然走过跳板,从画舫的右侧走廊过去,准备上楼去自己的房间。
    在经过走廊右侧的时候,谢宛然看到船舷边靠站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面如冠玉,发黑如漆,头上束着一个玉鳞髻。
    特别是那双眼睛,清清澈澈的,宛若夜空里闪亮的星辰,看了走过来的谢宛然一眼,又转头淡定地看向远方。
    一袭云纹白裳穿在他那纤长清瘦的身体上,是那样的合身,显得高贵雅致,清凉的夜风轻轻吹拂着那质地柔软的衣裳,衣袂飘飞,如临风玉树般赏心悦目,叫人看在眼里感觉心旷神怡。
    谢宛然不禁多看了几眼,觉得那个年轻人好象在哪里见过似的,有种熟悉亲切的感觉,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到底在哪里见过?
    她微微皱了皱眉,放弃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自己的麻烦事还有很多,根本没精力再去顾及其他的事,先处理好自己眼前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谢宛然踏上了楼梯,刚走了几步,洪大姑就无声无息地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把陷入思绪中的谢宛然着实吓了一跳。
    古代人穿的都是布鞋,轻灵方便,走起路来悄然无声,不象现代人穿的大都是皮鞋,不穿皮鞋还显示不出自己的身份,走起路来“噔噔”直响,老远就听到了。
    “谢姑娘,你终于回来了。”洪大姑满脸堆着职业性的微笑,但眼神闪烁,笑容里好象隐藏着什么?
    “你就这么着急吗?怕我说话不算话,取不回银两,还不了你的帐。”谢宛然秀眉微挑,晶亮的眼眸里露出鄙夷之色,话语里藏着些微怒气,冷冷的,如冰刀似的。
    “谢姑娘误会了,我不是来催你还银两的。我……”洪大姑赶忙摇头分辩,“我们还是到你的房间谈吧!”
    谢宛然看她不象做作的样子,眉头舒展,脸上露出了抱歉之色,柔声道:“对不起……那我们进屋谈吧!”
    她们来到谢宛然住的房间里,各自落座。
    谢宛然开口询问道:“姑姑找我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洪大姑脸露为难之色,道,“我听水儿说,谢姑娘的琴弹得不错,想让姑娘帮帮忙。”
    “姐姐的琴弹得真的很好,我听过这么多人弹琴,姐姐的琴声是听到过的最好听的。”雨水插嘴道。
    “水儿……”谢宛然被她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虽然师父也夸过自己的琴弹得好,但毕竟在这秦淮画舫,会弹琴而且弹得好的人肯定很多。
    洪大姑继续说道:“因为今天早上,一个琴师被烟翠坊给挖走了,而今天来的客人又特别多,而且都是达官贵人,谁都得罪不起,所以想请姑娘帮帮忙……”
    还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得来全不费工夫。谢宛然不禁心底暗喜,本来自己就有这样的打算,看来老天爷还是眷顾自己的。
    谢宛然虽然心里暗喜,但表面不动声色,“帮忙可以,但我只做琴师,负责给姑娘弹琴伴奏。而且今天以后我就是正式的红衣坊琴师,姑姑得付工钱给我,可以吗?”
    洪大姑沉吟一下,道:“只要姑娘弹得好,能够胜任琴师的工作,我就收姑娘为红衣坊的琴师,而且我洪大姑也不会亏待姑娘的。”
    “谢谢姑姑。”谢宛然的嘴角荡起一抹微笑,如绽放的春花般迷人。
    洪大姑看得眼睛发亮,不由叹道:“姑娘真是漂亮,我们画舫里这么多姑娘都不如你。如果……”
    “姑姑,我们刚才说好的。”谢宛然打断洪大姑的话,她知道洪大姑后面要说的话。
    “好,好……我不说了……”洪大姑摆摆手。
    “水儿……把银子拿过来。”谢宛然转头吩咐旁边的雨水。
    雨水把刚才捧来的二百两银子放到了茶几上。
    “姑姑,袋里有二百两银子,五十两替水儿还债,五十两算我一个月在这里吃住的费用,剩下的一百两银子请姑姑帮我置办几身衣裳,找一架好琴,如果不够请姑姑跟我说……”谢宛然把银子推到洪大姑面前淡然地说。
    “够了,够了,根本用不了这么多……”洪大姑满脸笑意地看着银子说。
    “如果有剩下的就请姑姑喝杯茶吧!以后请姑姑多多照顾了。我在这里谢谢姑姑了。”谢宛然站起来学古代女人的样子行礼。
    “姑娘客气客气了……”洪大姑笑得眼睛眯成了一道缝,“现在能否请姑娘下去先救救场。”
    “现在……”
    “是呀,客人想看莫姑娘跳舞,可没人伴奏,正着急呢!”
    “不知莫姑娘需要什么音乐伴奏呢?”
    “客人点名要‘胡笳十八拍’,不知姑娘能不能弹?”
    “我会弹‘胡笳十八拍’,姑姑你下去准备一下,我整理一下马上下来。”
    “好的,请姑娘快点,客人等得着急,水儿,你带姑娘到正厅来。”
    说着,洪大姑就捧着银子满脸笑意地出去准备去了。
    正厅里。
    一张桌子旁坐着三个男人。
    一个就是谢宛然刚才看到的在船舷边站着眺望远方的年轻人。
    那年轻人的右手边坐着一个年约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头戴华冠,一袭锦衣,衣上的花纹精致绚丽,色泽却又极为淡雅宜人。他身量颇高,双目有神,神色雍容温和,举手投足之间透着成熟男人的稳重气质,却无一丝傲慢之气。
    中年人对面坐着一个可能四十出头的男人,留着八字胡须,满脸恭敬之色,可能是坐陪的。
    谢宛然坐在纱帐后面,双手轻抬,手指轻轻拨动,凄凉幽怨的琴声悠悠地弥漫开来,萦绕在听者的心头……
    莫言君随着琴音边唱边跳,柔若无骨的身子配合着琴声的起伏跳跃旋转,清亮的嗓音唱出了无尽的幽怨和无奈,让人的心灵为之一振,不由自主地随着她的歌声飘荡……那一句句含着血泪的歌词在听者的耳边回响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
    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杨尘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
    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
    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
    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
    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喑喑。
    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
    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徒,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匹神何殛我越荒州?
    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
    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
    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
    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
    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
    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
    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
    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
    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
    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
    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
    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
    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汉使迎我兮四牡肥肥,胡儿号兮谁得知?
    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
    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
    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
    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
    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处穹庐兮偶殊俗。
    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
    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
    子母分离兮意难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
    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
    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
    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独行路难。
    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
    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
    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荒兮筋力单。
    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
    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
    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
    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
    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不容!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