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篇 跨世纪冤魂一 阅读至0%

第54章 篇 跨世纪冤魂一

书名:无垠大道 作者:古木逢春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9 02:39
    烟花三月下扬州,你知道美丽迷人的扬州曾经悲惨的历史吗?扬州十日是血流成河尸骨遍野的十日,有多少躁憋屈的死去,而这种憋屈将造成一种超弦矢量,如果这种矢量朝同一方向,就会造成众多矢量的叠加效应.求点击求打赏!
    第五十四篇跨世纪躁一
    c国风景名胜扬州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长而得名.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春柳是瘦西湖的著名美景.湖面迂回曲折,迤逦伸展,仿佛神女的腰带,媚态动人.沿着岸边行走,细长西湖犹如一幅天然的国画长卷.
    瘦西湖]园林以自然风光旖旎多姿著称于世.四时八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常看常新,品味其中,回味无穷.瘦西湖为我国著名的湖上园林,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春柳,荷蒲薰风,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吹台,水云胜概,五亭桥,白塔晴云,二十四桥景区,石壁流淙,春流画舫,万松叠翠,二十四桥景区等景点,俨然一幅天然而成的国画长卷.瘦西湖的景点经多年修建,变得格外妩媚多姿.荡舟湖上,沿岸美景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心迷神驰.
    "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萧,处处驻兰桡."这里就是扬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虹桥.虹桥景色优美,曾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雅士在此指点江山,切磋诗文,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迹和动人的故事.康熙年间王渔洋有一首:"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更是脍炙人口,就连乾隆皇帝也曾做诗赞赏过虹桥的景色.
    如果把瘦西湖比做是一位古典美人,是虹桥揭开了她的盖头;如果把瘦西湖比做是一部长剧.是虹桥拉开了她的帷幕.就让我们从虹桥开始,领略这"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景吧.
    扬州瘦西湖温泉坐落于风景如画的瘦西湖畔,与万花园隔空相望.度假区占地十三万平米.有形态功能各异的温泉池六十八个,分为公众区域和私密区域,公众区域又分为多个各有不同特色的主题空间,湖泊溪流,假山瀑布,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竹林小径与温泉池完美结合,相映成趣.
    如果把瘦西湖比做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那么五亭桥就是少女身上那条华美的腰带.五亭桥不但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城的象征.它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至今已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五亭桥上建有极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风亭,挺拔秀丽的风亭就像五朵冉冉出水的莲花.亭上有宝顶,亭内绘有天花.亭外挂着风铃.五亭桥的桥墩由12大块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工"字型桥基.清秀的桥身和沉雄的桥基,两者为什么能配置得如此和谐呢?答案就在桥洞.五亭桥的桥身由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卷洞组成.空灵的拱顶卷洞配上敦实的桥基,桥基在直线配上桥洞的曲线,加上自然流畅的比例.就取得了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难怪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评价: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卢沟桥,最具艺术美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
    深入湖心的钓鱼台,原来是演奏丝竹乐器的地方.相传当年的乾隆皇帝逛到这儿,不知怎么的就来了钓鱼的兴趣.于是立即有人送上了鱼杆.可是瘦西湖里的鱼却偏偏不听话,平日里一呼百应的乾隆皇帝钓了半天,就是没有一条鱼上钩.这下陪同的扬州盐商着急了.当即悄悄选了几个水性好的水手带着活鱼潜到水下.举着荷叶,靠荷茎来换气.上面的乾隆鱼杆一落,下面的活龙鱼就被挂上了钩.这下乾隆爷自然是龙心大悦了.
    瘦西湖在中国,以"钓鱼台"命名的景点非常多,但扬州的钓鱼却是众多钓台中体量最小,也是极富特色的一座.它是中国名亭建筑的典范.是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代表作品.站在钓鱼台斜角60度,您可以在北边的圆洞中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而南边的椭圆形洞中则正好可以看到巍巍白塔.这一景象一彩一素,一横一卧,真是堪称绝妙.这里也是外地游客到扬州一定要留影的地方.那洞中借景的画面正好对应了"三星拱照"的名称.
    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风亭,吹台,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全都集中在这里.当年的北宋皇帝宋徽宗很喜欢奇花异石,在他六十大寿之际,决定在厩开封府建造一座万寿山.这块来自广西的钟乳石,就是在运输过程中恰好碰上方腊的农民起义而遗落在扬州的.这也是目前扬州最大的一块钟乳石.钟乳石是溶洞中的碳酸钙沉积而成,它的造型十分优美,看,这不正是一座船型的盆景吗?——钟乳石让我们再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便能登上小金山的风亭.风亭是瘦西湖景区的制高点,它就是朱自清先生所说的"瘦西湖看水最好,看月也颇得宜"的地方.风亭上有一楹联"风月无边,到此胸怀何以;亭台依旧,羡他烟水全收".风亭这个名称就取自于上下联第一个字而得名的.所谓"山不在高,贵在层次.水不.[,!]在宽,妙在曲折."这就是瘦西湖和小金山的妙处.
    与玲珑花界隔湖相对的建筑是望春楼和小李将军画本.他们完全是江南园林的风格,建筑规模从属于熙春台,色调显得清心淡雅,体现了南方之秀.望春楼下层南北两间分别为水院,山庭,将山水景色引入室内.卸去楼上的门窗就变成了露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此外,望春楼也顾名思义,春天来迎时.站在望着春姿,也是极好的.
    小李将军指的是唐代大画家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这一对父子虽然不曾经带过兵,却都有将军的封号和待遇.他们二人都是当时著名的大画家,共同开创了中国唐代金碧山水画派.所谓"花为画本.月是诗源".取名小李将军画本是指此地的景色和小李将军的山水画画意十分相近.
    二十四桥景区包括熙春台,玲珑界,小李将军画本,望春楼和二十四桥.熙春台是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它与小金山遥遥相对,都处在湖面的转折处.这里也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熙春"一词出自老子的‘众人熙熙,如登春台".意指熙春台前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的繁华场面.郁达夫曾评论说:二十四桥的明月是中国南方的四大秋色之一.相传当年扬州盐商曾在这里为乾隆皇帝祝寿,所以这一景又被称为"春台祝寿".熙春台一带的建筑风格处处体现出皇家园林富丽堂皇的宏大气派.所有的建筑都选用了绿色的琉璃瓦朱栋,白玉的玉体金顶相映成趣.
    相传在一七八四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坐船游览扬州瘦西湖.从水上看到五亭桥一带的景色,不由遗憾的说:"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这而看起来和北海的琼岛春阴就像极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财大气粗的扬州盐商当即花了十万两银子跟太监买来了北海白塔的图样,当晚连夜用白色的盐包堆成了一座白塔.这就是在扬州流传至今的"一夜造塔"的故事.白塔高二十七点五米,下面是束腰须弥塔座.八面四角,每面三龛,龛内雕刻着十二生肖像.和北海白塔的厚重稳健不同,白塔比例匀称,玉立亭亭.和身边的五亭桥相映成趣.
    扬州是"中国的月亮城",扬州的月色美.赏月的地方也多,"月观"瘦西湖就是其中之一."月观"坐西朝东,前临开阔的湖面,每当皓月东升,凭栏而立,天上水中的两个月亮交相辉映,我们就能体会到这"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的美妙意境.人们常说"月色如水",在这里,月光和湖水相溶,云影和山影相连.这副由郑板桥撰写的对联恰到好处描绘出了月观这独一无二的迷人月夜.月观中的海梅家具也很有特点,雕刻的内容都和赏月有关.那些莲花,鸳鸯,荷叶,藕节.无不自然生动,是扬州木雕工艺的代表作品.
    瘦西湖长堤的尽头便是"徐园".它是辛亥革命时期军阀徐宝山的祠堂.园中听鹂馆取名来自"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意.馆内的楠木罩隔,是扬州现存罩隔中的精品.听鹂馆门前的这两大口铁镬,是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镇水神器.当年扬州冶炼业的发达的扬州经济的繁盛由此可见一斑.徐园中有一馆,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内有池塘,花木竹石,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的精巧雅致.
    "二十四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扬州人心目中的二十四桥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九曲桥及吹萧亭组合而成,中间的玉带状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个台阶,围以24根白玉栏杆24块栏板.关于二十四桥到底指那座桥,至今众说纷纭.不如我们丢开那谐琐的考证,来细细的品味杜牧诗句中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朦胧意境吧.
    万花园是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据康熙《扬州府志》记载,"万花园,宋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制使赵葵即堡城统制衙为之".现今的万花园西,南两面与瘦西湖相邻,北临小运河,东靠平山堂路,总面积约500亩.由杭州园林设计院设计,总投资约1.8亿元,于2006年9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从2007年4月18日起,万花园正式并入瘦西湖风景区,游客既可以直接进入万花园,也可以通过五亭桥或者瘦西湖北门进入万花园.万花园不单独收费,市民和游客可凭瘦西湖门票及年票等进入万花园观光游览.每年的4月18日至5月18日为扬州国际经贸旅游节,届时万花园也会在晚上举行大型灯会等大型活动.
    "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石壁流淙",坐落于瘦西湖万花园北面区域,并由北至南连接"静香书屋","二十四桥","白塔晴云","五亭桥"等景点.形成"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绵延不断的湖上风景线.《扬州画舫录》这样描述"石壁流淙"胜景:"石壁流淙",以水石胜也.是园辇巧石,磊奇峰.潴泉水,飞出巅崖峻壁,而成碧淀红涔,此"石壁流淙"之胜也……如新篁出箨,匹练悬空,挂岸盘溪,披苔裂石,激射柔滑,令湖水全活,故名曰"淙".淙者众水攒冲.鸣湍叠濑,喷若雷风,四面丛流也.描述的淙流.[,!],是水汇聚在一起,由高向低冲击.形成瀑布.其悬瀑下落快如风,声响像雷鸣,临水时水花向四面飞溅,蔚为壮观.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曾指出《红楼梦》中最主要景点怡红院就是以扬州水竹居作为蓝本的.石壁流淙"景点由来"柳堤系桂双,散步俗尘降.水色清依榻,竹声凉入窗.幽偏诚独擅,揽结喜无双.凭底柔滑,令湖水全活,故名曰"淙".淙者众水攒冲.鸣湍叠濑,喷若雷风,四面丛流也.描述的淙流.[,!],是水汇聚在一起,由高向低冲击.形成瀑布.其悬瀑下落快如风,声响像雷鸣,临水时水花向四面飞溅,蔚为壮观.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曾指出《红楼梦》中最主要景点怡红院就是以扬州水竹居作为蓝本的.石壁流淙"景点由来"柳堤系桂双,散步俗尘降.水色清依榻,竹声凉入窗.幽偏诚独擅,揽结喜无双.凭底柔滑,令湖水全活,故名曰"淙".淙者众水
    傍花村者,花村之附庸也.傍花村是扬州城西北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而今的傍花瘦西湖村南至长春路,北靠小运河,东临宋夹城河,西到平山堂路,紧傍万花园,占地约四百亩,总投资一亿二千万元.傍花村着重塑造扬州人居"花城"的形象,融观光,体验,度假等于一体,空间布局上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营造瘦西湖新景区精致悠闲,充满诗情画意的整体旅游景观氛围,建设具有扬州特色的餐饮会所区.建成后将展现扬州独具魅力的"花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休闲文化",旅游者可以尽情体验回归乡野的闲适和惬意,观赏湿地公园,傍花人家,品尝花卉宴,维扬特色宴等等,同时设置乡村农家特有的耕作,采摘,渔樵,养殖等生活情境,充分利用原生态植物,巧妙分隔局部空间,营造山水田园的优美环境,塑造扬州休闲旅游的新形象.
    宋夹城河湿地公园在保护原生湿地景观和宋夹城河人文景观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突出生态效应.该项目总占地八百四十亩,由杭州园林设计院规划设计,总投资一亿六千万元.项目利用宋夹城护城河及其两侧独特自然条件,以保留原生态风貌为特色,采用借景,透景,框景,障景等多种手段,建设一个既有湿地风韵,又融合瘦西湖风光,渗透扬州历史又不失时代感的湿地公园,公园由农家小憩,世外桃源,曲水流翠,夹城寻遗,笔架野趣,林中小屋,水中漫步,都市闲情,垂钓佳处,戏水融情等十个景点组成.二零零六年十二月,景区投资五千多万元,先期启动糜庄桥至杨庄路西城门桥段工程,面积约三百亩,工程结合扬州的地域文化,使植物种群富有内涵,园中古朴的石板小道,极具乡野气息的茅草屋,精致的艺术小品,迂回的花架廊,开敞的木制平台……无不流露出田园景观设计简洁自然的浪漫情调,使人源,曲水流翠,夹城寻遗,笔架野趣,
    穿过徐园,站到小虹桥上,人回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西侧,是瘦瘦西湖西湖最开阔的景区,再回过头看徐园,就知道它只是一道序幕,从现在开始,瘦西湖景区将渐渐拉开,进如了.东面的一座楼.叫做"四桥烟雨".每当"山色空蒙雨亦奇"之际,这里领略的景致是"四桥飞跨烟雾里".站在这座楼上,大家可以看到四座色彩和造型各有不同的春波桥,大虹桥,长春桥,莲花桥.烟雨朦胧中,四座桥有远有近.有浓有淡,有高有低.当年乾隆皇帝十分喜爱这里的景色,多次吟诗作赋,并亲笔御赠"趣园".
    瘦西湖其实是扬州城外一条较宽的河道,原名保扬湖.面积五百多亩,长五千千米.原是唐罗城,宋大城的护城河遗迹,南起北城河,北抵蜀冈脚下,明清时期,许多富甲天下的盐业巨子纷纷在沿河两岸.不惜重金聘请造园名家擘画经营,构筑水上园林.乾隆极盛时期沿湖有二十四景:卷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览胜,冶春诗社,长堤春柳,荷浦薰风,碧玉交流,四桥烟雨,春台明月,白塔晴云,三过流淙,蜀岗晚照,万松叠翠,花屿双泉,双峰云栈,山亭野眺,临水红霞,绿稻香来,竹市小楼,平岗艳雪,绿杨城廓,香海慈云,梅岭春生,水云胜概,誉为"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均六次南巡来此,对这里的景色赞赏有加.
    瘦西湖名称的来历.是乾隆年间寓居扬州的诗人汪沆的一首感慨富商挥金如土的诗作:"垂柳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的特点是湖面瘦长,蜿蜒曲折,"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
    清嘉庆二十年(一八一五年)后.扬州盐业衰退,湖上园林也逐渐萧条荒废.此后这里又经历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乱,残破不堪,光绪年间恢复了一小部分五亭桥,小金山.一九八零年代又恢复了二十四桥,熙春台,卷石洞天等景点.二零零七年恢复四桥烟雨,石壁流淙等景点.
    扬州是人文荟萃之地,历代政治家,文学家,画家,艺术家云集.在扬州留下了无数典籍诗文,书画,音乐歌舞,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说故事.故游览瘦西湖,在欣赏美景秀色时,也可以说在读一本内容丰富的史书,充实人们的知识.使人们得.[,!]到心灵的升华.
    瘦西湖园林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四时八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无穷奇趣.瘦西湖的景点经多年修建,变得格外妩媚多姿.尤其待到江南的春色降临,烟花三月下扬州,漫步于瘦西湖畔,但见几步一柳,好似绿雾般的柔媚动人,加之山茶,石榴,杜鹃,碧桃等妩媚的花树陪伴,更觉舒卷飘逸,窈窕多姿,万般的诗情画意尽现其中.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
    瘦西湖风景区是蜀冈-瘦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将扬州西湖与杭州西湖作了对比,写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且为人们所首肯,至今名播中外.
    而瘦西湖很长一段都是原扬州古城护城河遗址,扬州护城河,曾是唐朝中外客商货物进出的东方名港;清代盐商,漕运的集散要地,老板们在此风水宝地,凭智慧日进斗金,富甲天下,其声名远播朝廷.早在贰仟伍佰年前,隋炀帝携二十四美女到此赏月吹箫,当地富豪们为了迎接圣驾光临,便出资开挖了这一围城小河——"护城河",连接瘦西湖,直通京杭.尔后,清代康熙多次造访,乾隆六下江南之前,盐商们又于一七三五年捐资对护城河疏浚拓宽,并在沿途植树造林,修建楼台水榭,招聘妙龄美女,营造出灯红酒绿,精致绝伦的景致.一时间,文人墨客纷至,结伴循古探幽,即兴吟诗作画(据说"扬州八怪"常到此泛舟);戏子名妓云集,终日歌舞升平,弥散香艳盖世(扬州出美女就是由此而来);挚爱亲朋相邀.水榭品茗观景,推心置腹交友;外来游客把盏,享用淮扬菜系,感叹美味佳肴;百姓提篮逛街.购得柴米油盐,各取于一七三五年捐资对护城河疏浚拓宽,并在沿途植树造林,修建楼台水榭,招聘妙龄美女,营造出灯红酒绿,精致绝伦的景致.一时间,文人墨客纷至,结伴循古探幽,即兴吟诗作画(据说"扬州八怪"常到此泛舟);戏子名妓
    扬州护城河,左手是"史公祠",记载着史可法将军"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的英雄壮举."御码头",亭内碑上分明镌刻的是"御马头".是乾隆皇帝游扬州时所建,据说因"码"字带"石",有路障之嫌,而皇帝的脚下不能有任何障碍,故而去之.沿石阶下得河边,码头上停靠着十多艘仿古"御舟",黄色琉璃顶棚.雕檐画栋,四壁通透.宽敞的舱室里,配有宜兴紫砂茶具,供游人品茗赏景.由于是白天,乘船游客甚少,缘起夜间华灯普照,霓虹闪烁时.再泛舟水上,可顿感身在人间瑶池,飘飘如仙.看来,扬州的先人们早已进入当今的夜生活的浪漫境界.两百多年前的乾隆皇帝正是在类似小舟夜游,兴致勃勃时挥毫题诗:"小艇沿流画浆轻.鹿园钟磬有余音.门前一带邗沟水,脉脉常含万古情."可见,圣上亦是风流倜傥的性情中人.
    这必须要从满洲"鞑虏"进关以后制造的"扬州十日"说起.一六四五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发生在清朝的多铎攻破扬州城后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由于当时南明将领史可法对清军的殊死抵抗,在夏历(农历)四月二十五日,清军攻占扬州后,在扬州城内进行了十天的大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四月廿四日,清军调集红夷大炮轰击扬州,史可法再次向南明求援,仍没有回应.四月廿五日(五月二十日),扬州城被攻破,史可法欲拔剑自刎,为部下所阻.多铎劝其投降,遭史可法严辞拒绝,多铎遂下令在军前将史可法处死.史可法的部将刘肇基继续率领残部和城中居民与清军展.[,!]开巷战,经过激烈战斗,清军才占领扬州.清军攻占扬州后,当时大雨倾盆,多铎宣布在扬州城内进行血腥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扬州死难八十万人.(小说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