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苦别重逢 阅读至0%

第22章 苦别重逢

书名:流水轻狂 作者:青丶颜如玉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3:04
    百花盛开的季节,飘了雪。
    青城醒来,已经是入夜时分了,屋内红烛高照,异常的明亮,很温暖的感觉。玉儿已经倒了杯热茶,端向了被落蝶搀扶着坐起来的青城。
    老者早就备好宴等着了,只是落蝶见青城睡的酣,没打扰。一个6岁左右的童子裹着件不合身的黑色布衣,在一边候着,困的直打瞌睡,这会见青城醒了过来,忙揉了揉惺忪的眼睛,迫不及待的说:“大侠,寨主备了宴席等您半天了”。
    一杯氤氲的热茶,喉中瞬间温润了起来,人也看着精神了许多。倒是一直守在旁边的落蝶和玉儿显得无精打采,黯然失色。
    青城一听这话,又看了看落蝶和玉儿的神态,心里酸酸的。想来这俩傻丫头定然是和自己一样滴米未进了,于是赶忙佯装精神抖擞,活力四射的跳下床,右手牵着落蝶,左手挽起玉儿对着童子说了句:“辛苦了,带路吧”。
    四人借着皎洁的月光往庭院的深处走去,只一小会儿,就看见一个大门敞开的厅堂,里面整齐的放着约20多张小方桌,每桌配4把椅子,进去一看,那老者悠然的坐在最角落的位置,正轻轻的摇着蒲扇。
    见青城进来了,老者笑了笑说:“那群孩子等不及,就先吃了休息了,贤侄莫怪呵”。青城赶忙鞠了个躬,说:“伯伯哪里的话,是小侄失礼了”。老者一笑,站了起来搀着着青城的胳膊说:“贤侄快坐,刚热好的,今个可得好好陪老夫喝几杯”。
    桌上是些简单的农家菜,唯一的肉菜,就是那盘放在桌子中央的烧鸡了。送青城来的那个童子自打进了门,眼睛就一直没离开过那只香气四溢的鸡,老者看见就乐了,对着青城指了指那孩子的馋样,青城也跟着笑,说:“伯伯,小侄就借花献佛了”。说着,扯着个鸡腿猛的一拽,递到了童子的手上,童子显然难以置信,吃惊的看了看青城,又看了看老者,见二人都一脸善意,咽了咽口水,一把抓住鸡腿转头就跑。
    老者的兴致颇高,席间对青城讲着自己以前的一些故事,说到收养这些儿童的时候,青城随口插了句:“伯伯,这里除了您就只有小孩了,大人都去哪里了”?那老者通红的脸上,眉毛一扬,嘴一咧,手中的蒲扇朝青城一指,说道:“贤侄有所不知,本来这里是丐帮的据点,随着丐帮日益发展壮大,全都住在这里十分的拥挤,帮里的一个谋士便提议,把儿童留在这里,其他人把院落后面那片废宅子修葺一番,搬到那里面去。文化人嘴里的道道,说是龙生龙,凤生凤,环境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深重,老夫一思量,也是,总不能叫这些孩子没有选择的余地就继承了自己的衣钵吧”。说完,就扬起了头,哈哈大笑了起来。
    青城早已对老者敬佩不已,此刻更是服的五体投地,一介武夫,竟也能有如此丰功伟绩,叫人汗颜。
    酒过三巡,青城也有些醉意了,那老者意犹未尽,还要和青城再饮个痛快。青城本想舍命相陪,奈何心中思索着家事,若是一味的以酒浇愁,只怕是又要失态了。于是握住老者正欲倒酒的手说:“伯伯,青城念着家事,怕是不能再喝了,待到真相大白,小侄定来与伯伯痛饮”。
    老者抬头一看,见青城一脸的哀愁,便笑了笑说:“孝道为先,也是人之常情,也罢,来日方长,此刻夜已深了,老夫带你们去客房休息吧”。说着,拉起青城的手,一蹦一跳的朝门外去了。落蝶和玉儿看着那老者孩童般的行为都轻轻的笑了,站起身来,跟了上去。
    老者先带着玉儿和落蝶进了一间大房子,说是这寨子里最好的房间,进了屋,点起烛,果然比那老者的房间宽敞了许多,两张床铺挨在一起,旁边靠着张长桌,上设笔墨纸砚,落蝶似乎很喜欢这里浓浓的书香气,谢过老者,0拉起玉儿就进去了。青城的房间在老者的隔壁,比起落蝶和玉儿的房间,确实简陋了几分,但是很温馨的感觉,是家,总比外面的客栈给人多一点的安全感。
    那老者拍了拍青城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事情发生,总有个要发生的道理,贤侄也别再耿耿于怀了,早点休息吧”。说完,便双手背在身后,走出了房间。
    青城点了烛火,目光盯着烛芯跳动的火焰,酒劲上涌,全身燥热,竟无心睡眠,心里估摸着再有三个时辰天就亮了,索性跳下床,端起烛台,走出了房门。
    月光微微的泛着白,晕开了一片醉人的明亮,青城漫无目的的在庭前的花园里走着,心里想着刘伯伯和穆伯伯的话,如此串接起来,就是爹爹的后半生,虽不是峥嵘岁月,却也让人感慨万千,想着想着,忽然就诗兴大发,慢悠悠的吟着四句古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如此反复的念着,越念声越轻,越念心越痛。倦了,便倚在亭中的长椅上,闭上双眼,静静的听,流水悦耳的声音。
    …
    …
    雨儿忽然停下不走了,看着前方一条修长冷清的峡谷发愣,阿水心里着急,忙探出头一看,顿时脸色一变,叫道:“公子确定此路无误”?嫣儿被阿水惊慌的言辞弄的紧张了起来,也侧过头向前看去,只见本就狭窄的道中,密密麻麻的插满了箭尾,一眼竟望不见尽头。不由心里惆怅了起来,这下可如何是好呵。奔了大半个晚上,若是条错路,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雨儿正准备说什么,忽然转过身,对嫣儿和阿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跳到了崖壁上,耳朵一贴,顺着峡谷的方向,细细的听了起来。本就惊慌失措的嫣儿和阿水,这会更是屏气凝神,生怕一出声,就会引来什么骇人心魄的怪物一般。
    许久,雨儿才甩了甩额前的发,抬起了头,宁神的朝着远方细细的观望了一阵,而后利索的翻上了马背,扭头看着瞠目结舌的二人哈哈大笑了足足有一杯茶的时间,笑的直不起腰了,才对着二人说:“顺着此路走,不出两个时辰,便可以找到师兄了”。一脸喜气洋洋的表情,也不管身后两个女子僵硬的神情,就扬鞭向峡谷那边奔了过去。
    嫣儿见那马已经跑远,忙拍了拍阿水,示意快点跟上去。远远的没看见怎么回事,只听奔在前面的雨儿一声惨叫:“哎呦”!那声音极其凄惨,在这清净的夜晚显得格外的空荡。二人忙赶过去一看,才发现雨儿的马瘫在地上,显然是疾驰之中,失了前蹄。马背上的雨儿便跟着翻了出去。雨儿倒是无妨,只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了一身冷汗。在空中转了几圈,就安然的落定。再去看那马儿,前蹄已经断掉,再跑起来怕是没可能了。
    阿水忽然就一声歇斯底里的尖叫,比雨儿那声更为骇人,嫣儿被这一声惊得赶忙调了马头,退了好几步。雨儿此时却镇定了,朝着阿水放大的瞳孔盯着的方向看去,那瘫倒的马儿后方几米处,从泥地里隐隐的冒出了一只人的手臂。正在纳闷好端端的马儿怎么会忽然摔了,这下见了那伸出的手臂反而安心了不少。
    雨儿往前一凑,用手一探,发现那是一具被草草掩埋在松软的泥土中的尸体,那胳膊上的盔甲似曾相识,猛想起来,却是在聚义堂那隐秘的入口见到的那些甲士。莫非青城哥哥那日取的不是一架普通的琴,才引来了这等追杀,所以青城哥哥才受了伤,想到这里,雨儿不禁佩服起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了,总之知道了青城近在咫尺,雨儿的心情就格外的舒畅。
    站起身来,轻描淡写的说了句:“只是一具死尸而已嘛”。
    然后走到了嫣儿的旁边,翻身一跃,跳到了嫣儿的身后,双手顺势环过,揽起了嫣儿纤细的腰,坏笑了几声,说道:“只好与姑娘同骑了,天意哟”。嫣儿的脸瞬间由白变红,也不理雨儿,一扬鞭,小心翼翼的避开了尸体的手臂。
    雨儿一边兴致高昂的指着路,一边嗅着嫣儿发上溢来玫瑰的香,阿水和嫣儿却没这份心情,生怕一不小心,就从地里冒出个血淋淋的头来。
    三人又行了尽一个时辰,天色逐渐明亮,清澈通透的清晨,风都轻的醉人。
    街道上开始有了稀稀散散的行人,雨儿见东方日头忽隐忽现,忙掏出怀里的乾坤镜一看,只见青城懒懒的卧在一条溪水边上的亭子里,似乎是睡着了。于是匆匆的跳下马,拉住了阿水和嫣儿的缰绳说道:“停一下,我看路”。
    耳朵顺向刚才的方向定神一听,隐隐传来流水的叮咚,遮盖着浅浅的呼吸声。雨儿顿时喜上眉梢,两眼放光,炯炯有神,丝毫没有一宿未眠的倦意,兴高采烈的看了看那声音传来的方向,应该距自己不过几百米,前方道路狭窄,少有人烟,看来是青城哥哥选的避难之所了。
    也不耽搁,又翻身上马,朝着那声音传来的方向而去。在那潮湿的窄道里绕来绕去,阿水和嫣儿的胆战心惊似乎完全影响不到雨儿喜悦的心情。远远看见了一根木质的圆柱上拴着三匹马,便大叫一声:“快看”!然后跳下马,奔向了那个圆柱。
    嫣儿被雨儿骨子里那份童真逗的笑了,阿水见了,苦着脸抱怨道:“明明是咱们在前面,他却让咱们快看,莫非阿水是瞎子了”。
    三人拴了马,雨儿就像猴子一般,在附近上钻下窜,听了半天,才发现了圆柱子后面的通道,心里想着,不愧是青城哥哥,这避难之所,若没有我这双耳朵,怕是神仙也找不到了。雨儿长舒一口气,对着身后的嫣儿和阿水说:“过了这条通道,就能见到师兄了,快些进去吧”。说完就一猫腰钻了进去。
    背后阿水嘀咕道:“这地方也太诡异了呵,莫非高手都喜欢住这样的宅子”。嫣儿斜了阿水一眼,拉着阿水跟了进去。
    道中的烛火还亮着,雨儿一路狂奔,到了那出口所在,阳光已经漫开了,她一跃而上,就看到了乾坤镜里的那熟悉的画面,青城显然还未醒,依然靠在亭柱上,安详如画。雨儿惊喜万分,一边大叫一声:“青城哥哥”,一边跑过去紧紧抱着青城的脖子,头顺势一滑,死死的塞进了青城的怀里。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