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青城青城 阅读至0%

第3章 青城青城

书名:流水轻狂 作者:青丶颜如玉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3:04
    落蝶疯了一般狂叫一声,惊慌的坐了起来。声音尖锐的有些离谱,震碎了额前的汗珠,滴答滴答。
    许久,才定了定神。环顾四周,一间别致的小阁楼,由于长年未修显得有些破败,墙上残缺的壁画依旧栩栩如生,是飞龙在天。好熟悉的感觉,仿佛在哪里见过。
    来不及细想,呆滞的目光逐渐有了光泽,才发觉自己正坐在松软的床铺上,被子是崭新的金丝套,和这里的破旧格格不入,外室有光透进来,卷起一股烧鸡的味道喷鼻而入。
    落蝶浅浅的嗅着,不由腹中排山倒海,饥肠辘辘。正准备下床看看这是谁家院落,余光一撇,猛然看见一抹自己朝思暮想的身影进了屋内。
    青城,是落蝶魂牵梦绕的青城。
    青城一脸愧色,手里提着两条似乎是刚钓到的鱼,在铁钩上活蹦乱跳。见落蝶已经坐了起来,冷峻的面容摆出一个久违的憨笑,晃了晃手中的鱼:“等下,给你熬锅鱼汤补补身子”。
    落蝶来不及穿鞋,一个箭步跳下床,迫不及待的扑了过去,软在青城的怀里,仿佛是在沙漠中狂奔了几日受尽烈阳折磨的的民夫忽然看到了奔涌的河流一般,眼泪就哗啦哗啦的流,混着方才惊出的冷汗,一脸潮湿。
    是呵,连向来聪颖的落蝶也说不清楚,才相识不久,青城,就成了自己的命。
    此刻,落蝶早已无力言语,也不清楚是喜是悲,只是急急的抽泣,泪水瞬间便灌满了青城整个脖颈,一路凉到心里。青城紧紧的拥着落蝶,鼻腔一阵酸楚,眼眶也湿润了起来。许久,才响起了落蝶颤抖的声音:“青城,不要离开我”。
    青城,不要离开我。
    夜,总是充满了魔幻的色彩。月光洒在冷清的阁楼上,寒意四起。青城在院后升起了火堆,又进屋给落蝶披上一件貂裘披风,这才扶着落蝶缓缓的走出房间。
    落蝶喝了鱼汤调养了片刻,这会又有青城陪伴,容光焕发,一抬眼,脸上丝丝兴奋,忍不住赞叹道:“好美啊”。
    天际之上,一轮明亮的圆月悬于中央,四周跳跃的星星数以万计。眼前,是一片望不见底的树林,藏在浓浓的夜色里,偶尔几束亮光调皮的探出头来,温馨且神秘。树林与院落之间是一个小小的鱼塘,天宫景象尽收塘底,清澈的水质,微波粼粼,掀起一层层闪光的褶皱,光彩照人。池底是大大小小的鱼儿随意的在月亮,星星上游走。那么惬意,那么欢乐。那一团耀眼的火光,映出青城关切的瞳孔,多么安详的一幕。多么幸福的感觉。
    若是时光就止于此刻,多好。
    青城坐在火堆旁边,落蝶紧紧的依偎在身旁,仿佛稍微远些,青城就会消失了一样。
    “青城,给我讲讲你的过去吧”。
    青城一愣,显然不曾想过落蝶会有如此一问。或者是很久没有提起过的往事,忽然被问到,竟茫茫然不知从何说起。又或者是往事过于沉重和悲惨,说出来只能徒增悲痛和伤感。
    于是沉默,一片寂静。
    只有火堆里柴木的碎裂声荡在林间。时间就这么一点一滴不紧不慢的流逝,青城猛然转过头,似乎经过了无数次的思想斗争,动了动嘴唇想说:以后你会明白的。话到嘴边,就看到落蝶迷人的睫毛下清澈的眼睛正深情的望着自己。
    该面对的终究要面对。
    青城望了望翻飞的火焰,长长的吸了一口气,压低了声音说:“小时候,我和家人定居在长安,一座古老的城市。那时,生活困苦,民不聊生。爹爹富甲一方,宅心仁厚,自然不能不管百姓疾苦,但是一味的救济自然不是长久之计。没过多久,几辈子积累下来的基业,也消耗殆尽。爹爹是个文人,却坚持要我习武。茶余饭后,爹爹教我音律,教我书法,教我修身养性,教我懂得生活。说来也怪,我武艺进步神速,书法音律造诣也非凡人可比。街坊邻居无不称奇。一时间,竟把爹爹的故事神话般传开。善有善报呵,一妻一妾,虽只有青城这一个子嗣,却如此聪明伶俐,定是上天赐福,星君下凡喽,善有善报呵。恰逢当年剑宗王道长来我家小住,见我小小年纪一柄玄铁重剑舞的生龙活虎,出奇之余,坚持要收我为徒。几日后,我便随道长上了山,苦学剑术。现在想来,一切似乎都是爹爹刻意安排,让道长小住,让我为道长表演,让道长带我上山…”。
    青城一阵哽咽,“十七岁那年,我已尽得师傅真传,于是下山,回到故乡。不曾想…,不曾想…”。青城声音越来越低,双唇不停的颤动,忽然就像个孩子一般嚎啕大哭,浑身随着呼吸的急促止不住的伏动,而后就是歇斯底里的咆哮,落蝶更是不敢言语,只是越来越紧的拥着青城。任凭青城用这种方式释放着压抑自己的恐惧和悲伤。
    想来,这段往事藏在青城心底,必然苦不堪言。如此释放出来于青城许是逃离奴役他这些时光积累起来的疼痛的最好方法。
    落蝶向青城怀里缩了缩,脸贴着青城灼热的胸膛,她是要告诉青城,无论何种境遇,无论现在,或者千难万险的未来,她都会在青城的身边。抛开万物法则,摈弃世俗观念,青城的身边,一定会有这么一个人——落蝶。
    月光消退,朦胧了起来。仿佛也为青城悲惨的过去动容。悄悄的藏在一朵黑云的背后,暗自伤神。
    忽然,气流急速划过,一只冷箭呼啸而来,打破了似乎已经凝固的空气。闪电般窜入火堆,继而腾空而起,伴着滚滚的浓烟,直直的钻入阁楼那扇虚掩的门内。
    青城还沉浸在过去的悲痛之中,被这闪动的火光以及四处飞散的火星弄得一阵眩晕。鼻腔一紧,大量烟尘已吸入喉中。倒是躺在青城怀里的落蝶,瞬间惊醒。本就紧紧环着青城的双手,紧紧的扣在一起,携着青城,翻入了阁楼后面一片低洼的坑道里。
    抬头一看,不禁一身冷汗,箭像密集的细雨般窜入火堆,向阁楼飞去。木质的阁楼,本就破败不堪,遭遇如此重创,早已火光四起,烧红了天际。楼内,梁柱纷纷崩裂后倒塌的声音,混在和夜色抗衡的火光里,格外的刺耳。
    树林间,人影攒动,落蝶单膝跪地,耳朵贴在地面上。一,二…十一…落蝶不敢再数。恐惧早已布满了她如花的脸庞。只觉得整个身子被一股莫名其妙的凉意笼罩,脑海中唯一的想法就是扶起青城迅速的逃离。
    危难时刻,青城倒镇定了许多,看了看落蝶惊慌的脸,淡然的说:“你先走,我过去探探,也许会有爹娘的消息”。
    落蝶看着青城决绝的目光,关切的说:“对方有数十人,你自己小心”。此刻多说无益。苦于自己只修了飞檐走壁之术。虽在江南也无人能出其右。但对于这拼杀械斗,她一个柔弱女子,却是一窍不通。倒不如隐身于这一片黑暗之中,一来,藏于暗处,免得青城分心。二来,若是局势有变,对于明处的青城,也好有个照应。
    青城几个快速的翻腾,在阁楼的另一侧定住。此处,借着熊熊燃烧的火光,楼前的人影清晰可见。青城略微一数,16人。各个甲胄裹身,只漏出眼睛,黑暗中,手上的强弩利箭,金光闪闪。青城一甩衣袖,露出一截长笛。若是顺利,半曲《梦中人》就能让这些甲士昏昏欲睡。能不战而胜,那便是再好不过了。这样想着,长笛已经靠在了嘴边。怒目圆睁,昂首运气,气流还未出口,五脏六腑瞬间就像炸开了一样,血液在体内翻滚,脑子开始混乱,停在嘴边的竹笛被这一口浑浊不清的气体吹过,发出一声巨大的怪音。
    一柄长剑循着长笛的声音而至,直直飞来。青城的身体早已不听使唤,躲闪不及,被那长剑割破手臂。鲜红的血液喷涌而出,来不及看清,便软软的瘫了下去。迷离中,是落蝶惊惧的眼神。慌乱中,青城艰难的张了张嘴,似乎在说:“烟…有毒…”。
    落蝶警惕的观察着四周,笛音一响,便知情况不妙,早已飞腾而来,由于距离稍远,还是没能在那长剑刺伤青城之前,将青城推开。此刻,她的脑中,只有逃离。
    落蝶呼吸逐渐急促,脸色涨的绯红,速度也逐渐慢了下来。天刚刚破晓,树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折射出一道道绚丽的虹。落蝶的裙摆早已湿透,体力明显不支,脸上是泪痕,是露水,是青城鲜红的血液。正焦急之际,前方山脚,一个茅草搭建的小屋映入眼帘,应该是当地的猎户上山打猎时,暂用来歇脚的地方吧。也罢,此刻前无村,后无店,就在那里歇息片刻吧。
    茅草屋建在高处,虽然简易,但是搭建的也算精巧,门用茅草做成了一个珠帘的样式,里面有张简单的床铺。床边,是个小火炉。应该是适地而建吧,火炉小的可怜。一些杂物堆放在一角,些许尘土被进来的两人惊的沸沸扬扬。
    落蝶也不多想,一边抽泣,一边扯下缠绕在自己头上的丝巾。焦急与恐慌,以及青城依旧潺潺渗出的血液,让落蝶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以至扯了半天,除了凌乱的飘散出些许头发,那丝巾还牢固的绕在头上,落蝶一急,猛然一拽,秀发飞扬,茅屋内顿时弥漫着一种薄荷的清香,与游离的尘土交杂在一起,透出一股股酸楚和悲凉。
    落蝶无心理会披散下来的头发,颤抖的双手捧起丝巾就往青城的胳膊上裹。绕了好几圈,饶满了丝巾的长度,才小心翼翼的的扎了个蝴蝶结。然后如释重负的舒了口气,瘫坐在地上。
    下起了雨,让凌乱浮躁的人心渐渐的安宁。
    淅淅沥沥的声音如动人心弦的乐曲一般,在寂静的山里回荡。茅草屋密封性很好,里面暖暖的。落蝶本想起身收拾杂物,寻些干粮来,哪知,体力透支,撑在床边的胳膊一软,一股强烈的倦意钻入脑中,身不由己的趴在床边昏昏的睡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