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渐渐黯淡了,两人依旧这么面对面的坐着。落蝶眨了眨湿润的眼眶,睫毛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目之所及,昏昏一片。她念着外室的青城,已经连续几日滴水未进。若是这么僵持下去…。想到此处,落蝶心里一阵翻涌,鼻腔酸涩难忍,连日来的奔波早已让她心力交瘁,此刻更是心急如焚,干裂的嘴唇依依有血迹渗出。四周一片寂静,仿佛置身在一座巨大的坟墓中,虽没有牛鬼蛇神,尸横遍野。心中,也难免生出对未知的危险预想后的恐惧。
“姑娘何苦至此”?倒是那刘医仙坐不住了。看着落蝶甚至是以死的意志抗衡,刘医仙竟然有些同情的问。
听刘医仙的语气,此事应有转机。本来几乎要失去意识的落蝶心中不免一喜。脑子迅速从刚才的伤春悲秋,生离死别的死循环中跳出。看着对面一团黑影,张了张嘴,竟又不知疲倦的哽咽起来。刘医仙坐起身来,端了杯水递给了落蝶。医者父母心。看着落蝶本就憔悴不堪的脸庞梨花带雨,别说是医者,换做旁人,也定会软下心来劝慰一番。
“也罢,姑娘若有心,不妨听老朽讲个故事”。落蝶没有回应,想来也是无力应答吧。
刘医仙背过身去,留下一剪浅影覆在落蝶的身上,娓娓道出:“十七年前,长安一代旱灾连连,百姓疾苦。老朽身为医者,自然义不容辞带着一家老小赶赴长安。去时,那里已经一片狼藉,河水干涸,露出河底巨大的石岩耸然而立。参天大树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树皮也都被人剥的干净,乍眼看去,一片青中带黄的颜色,如那里的空气,弥漫着一种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惧怕。道旁,尽是些奄奄一息,表情痛苦的老人,孩子。偶尔,几具干尸的骨骸赫然而立,触目惊心。本来繁华的绿水长安,竟变的如此荒凉,远远超乎老朽的预料。药材的采购,食物的供给,水源的挖掘…。几日下来,便疲惫不堪。长此以往,怕是连自己都要葬在这漫天的黄沙里了。正穷困潦倒,无计可施,想要放弃之时,遇到了长安首富青府的老爷,青万家。此人文质彬彬,却胸怀大义。竟愿散尽家财,与黎民百姓共度难关”。说到此处,刘医仙头微微一扬,看着窗外,想必定是对此人无限的崇敬和怀念。
“有了青老爷的鼎力相助,只过了半年,旱荒便已平复,那时,我和青老爷也成了至交。此讯传扬出去,朝堂震惊,皇帝为安抚民意,恐生变故,便要亲自巡访长安,一来,宣告自己隆恩浩荡,体恤百姓。二来,要对青老爷一家大肆奖赏,证明自己赏罚分明,惜才如命。此行,皇帝仅带了些许武士和随从,来了便对青老爷一阵夸赞。‘如此大义之人,当福泽天下百姓,爱卿可否愿意入朝为官’?皇帝见青老爷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胸怀,便有了让青老爷入朝的念头。青老爷微微一拜,‘此次功劳应尽数刘百方刘医官。他医术精湛,起死回生,观人眉宇便可察人肌理。草民不过是捐助区区些许家财,实在不足挂齿’。
皇帝显然对跪在青老爷旁边的老朽更为关注,于是草草的说:‘罢,卿不愿入朝也无妨,那便赐锦缎绫罗,黄金白银吧’。青老爷不好推辞,道了声谢退了出去。随即皇帝喝退了奴仆,老朽的头紧紧贴在地面上,牙齿咬住嘴唇,小心的呼吸以平复胸腔的颤动。仿佛是一个即将临刑的囚徒,无从抗拒的等待着死亡的到来,老朽一介布衣,哪里见过这等与君独处的场面。皇帝见状,哈哈大笑。‘方才闻你能耐非凡,妙手回春,可对这长生不死有何感悟’?
此言一出,便惊了老朽一身冷汗。长生不死,在以前的药典古籍中,老朽也见过不少。但其所用药材,都是世间罕见,价值连城,有些甚至只是见过图本,未曾见过实物。所以,当时,也只是有几种也许可行的方子在脑中隐现,没有实实在在的炼制过。然而那时老朽年轻气盛,一想若是能炼制出长生不死之药,怕是必然成为千古一医,名垂青史了吧。于是,便把自己所知,尽数道来。
皇帝听老朽说的言辞措措,信誓旦旦。兴奋的从座位上跳了起来。腰间两个玉坠子‘哐当’一声撞在金属制的椅柱上,摇晃不停。‘爱卿若炼得此药,奇珍异宝,封侯为将,随你挑选’,说完看着摇曳在空中的两个玉坠,扯下一个来,缓缓走到老朽跟前。‘爱卿起身,方才一撞,此玉裂了一角。虽不是完璧,却也能祝你调兵遣将。现朕赠予爱卿,祝爱卿早日携神药归来’。
老朽伸出颤抖的双手,道了句;‘草民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便退出了殿内。来不及歇息,老朽便查翻药典古籍,连夜写了个药单,只几日,那些常人梦寐以求的奇花异草,明珠宝器便堆在了老朽的房内。很多也只是在书籍里见过图画,实物却是比图画更为精美动人。由于皇帝吩咐,此事需秘密执行。老朽便被一顶轿子送至了长安城郊一座新盖起的楼阁里。开始了昏天黑地的炼药生涯。而家眷则被皇帝软禁在青府。对青老爷,只说皇太后病危,派老朽去炼制救命之药。
老朽拟提出了两种方案,每种方案练2颗,共四颗。老朽自知任重道远,不敢耽搁。七天之后,第一种方案的两颗丹药便被呈到了皇帝的面前。两颗泛着白光的药丸,亮丽的如珍珠一般。皇帝只说是进贡的提神药。赏了站在身边的公公一颗,那公公药入喉中只一会,双臂就浑然不知的手舞足蹈起来,脸上不时的抽搐,继而口吐白沫倒在了地上。皇帝的脸色阴晴变幻,差人上前一看,已经断了气。
老朽也颇为震撼,日夜兼程的开始了第二套方案。此药,此刻却是老朽的救命药,若是炼制不出,怕是要送了自己一家的性命。于是事必亲为,炼制了七七四十九天。出炉那日,两行甲士护着一个公公前来取了药。老朽便急急入了青府,看望一家老小。见了青老爷,才知道皇帝早已把家小迁到别处。这时,青府前殿又是一阵嘈杂的喧闹,想必是神药又失败了。得知自己大难将至,老朽竟慌乱的瘫了下去。许是对自己精心研制的丹药达不到预期的功效极度的失望所致吧”。
说到此处,刘医仙转过身来看着落蝶,布满皱纹的脸上已经老泪纵横,顺着刀刻般的纹理蜿蜒而下。手上,竟不知何时多了一块玉佩,在昏暗的房间闪着幽绿的光,细细看来,竟与青城那块一模一样。只是到了边缘,却明显有一处残缺。
落蝶隐隐感觉到刘医仙对那块玉佩深恶痛绝的原因。一种迷乱的感觉覆盖了落蝶所有的思维,理不清头绪。
“在青老爷的帮助下,老朽逃到了这座山林里,开始了自生自灭的逃难生涯。造了这座山间洞府,苟过此生,想必那可怜的一家老小,也必被皇帝灭了口罢”。说完,刘医仙迷离的双眼死死的盯着窗外,仿佛还沉浸在当年未能练成神药的遗憾和对皇帝残忍的怨恨之中。
许久,落蝶才理清了思绪,谨慎的劝道:“往事如烟,都过去十几年了,前辈何必耿耿于怀”。想来,长安青家对刘医仙有知遇之情,有救命之恩。浅浅的一笑:“前辈可知,那中毒昏厥的男子正是青府的独子,青城呵,那玉怕是皇帝临走赠与青老爷,而青老爷又留传给青城的吧”。
刘医仙听闻此言眉头一紧,大声叫道:“不可能,断断不可能”。掷地有声,丝毫不容许侵犯的眼神直直的盯着落蝶。
见落蝶一脸狐疑,刘医仙深深的吸了口气,补充道:“青老爷虽有一妻一妾,但是自身患有不育之症,是断然不会有子嗣的”。
“或者,是前辈走之后,皇帝请宫里的御医治好了呢,前辈又不擅长孕育之道,而宫中却尽是能手…”。说到此处,落蝶稍稍扬高了声调,见刘医仙神情一变,仿佛也深深的为这种推断信服。便趁热打铁,催促道:“眼下,青城中毒已深,前辈若是不救,岂不是…”。
刘医仙长叹一口气,仿佛终于放下了压在胸中的巨石。“也罢,待救活之后,老朽且详细的问他,若不是青恩人之子,再杀不迟”。
落蝶莞尔一笑,想来,青城也不会骗她,那青城必是有救了。
这几日,刘医仙和两个童子一直在客房照顾青城,落蝶想去看一眼,都被童子拒之门外。只能透过窗纱,看到青城本来垂死的脸上多了些许红晕。也罢,即使进去了,也帮不上忙,反而扰了青城静养。想到此处,索性一个人进了刘医仙的书房,对着那琳琅满目的药典古籍,兴致勃勃的看了起来。
落蝶聪颖过人,一个下午,便已把书架上关于中毒的古籍看了个通透。青城所中之毒,需元参,艾叶,朱砂,红糖,芥子,茯苓,莲子,黄丹,鳖甲依量调和,文火熬上半个时辰,服下即可。连续七日,便可康复。呵,也好,趁此机会,自己可以好好学习一下医药之术,万一日后还有变故,一来不用劳烦别人,二来可以及时的救治。想到此处,落蝶像吃了蜜糖一样满足的笑着,顺手打开一部药草集,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