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反对 阅读至0%

第97章 反对

书名:多情皇妃 作者:茵茵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2:53
    给映雪找个好归宿,她也算对得起死去的翠莲了。其中映雪是雨柔收养的,她是元庆和翠莲的女儿。十六年前,雨柔离开尼姑庵,无处所去,到处都是颂贤的人在找她,突然,她想到了当年带着义康离宫时,在山间遇猛虎,被一位老伯所救,于是,雨柔找到那位老伯,老伯很热心,收留了雨柔,并收她做了义女。
    雨柔怕被找到,整时忧心重重,睡不安稳,老伯有另有打算,告诉雨柔,他还有一个住所,保证不会被人发现,于是雨柔就跟着老伯来到了现在的住所,路途中,碰见了翠莲,怀抱着婴儿,已经奄奄一息了,死前将女婴托付给雨柔,至于为什么会受伤,还没来得及说。
    雨柔给女婴起名映雪,从此带着映雪和老伯就此安居了,雨柔教映雪诗书琴棋,老伯教映雪些武功,有时上山打猎,也带着映雪,所以映雪的性格活泼,完全没有大家闺秀的小姐气。映雪知道雨柔还有个儿子,但是失散了,却不知道,儿子的爹竟上当今的皇上。
    几年前,老伯去世了,只剩下雨柔和映雪相依为命,雨柔虽然思念着儿子,但她把全部的母爱都给了映雪,这十六年,若没有映雪的陪伴,雨柔真不知道该怎么过。
    相处中,映雪对义康也有了感情,彼此相谈甚欢,竟有种相逢恨晚的感觉,但是,义康知道,自己的婚事由不得自己作主,他必须得经过选妃,可是皇家选妃的首要条件是选贵,太守及以下的官员,是无参选资格的,映雪一介平民,怎么可能有机会参选呢。更何况,义康还要寻找母亲,于是,他向映雪坦白了身份。
    映雪在救回义康的时候,就曾雨柔断言,从穿着看,该男子应该出自于大富大贵之人家,没想到,竟然出身于皇室,竟然是当朝的太子。映雪胆怯了,一时无法接受,几天下来,她都有意地躲着义康。
    因为义康还要寻找母亲,也觉得此时并不能给映雪任何承诺,于是便向雨柔请辞,称第二天就要离开,映雪得知义康要走,生气的将自己关进屋里,谁也不见。
    两人彼此有意,怎么会弄成这样呢?雨柔急在心里,映雪却不肯道出实情,无奈之下,雨柔只得找义康谈了,当义康表明身份时,雨柔震惊了。
    天哪,原来眼前叫义康的孩子,真的是她的亲生儿子,十六年了,雨柔念念不忘,朝思暮想的儿子竟在眼前,雨柔好想走上前抱抱他,可是雨柔不敢,十六年来她不曾尽过做母亲的责任,当年一走了之,想必儿子一定恨死她了,为何还要离宫出来寻她呢。
    雨柔恳求义康再多留几日,让她再劝劝映雪,并一再提醒,身份不是问题,其实雨柔也是有私心的,她想多陪陪儿子。
    接下来的日子,雨柔每天换着花样的给义康做好吃的,给她量身订做衣服,这让义康的心里暖暖的,他对雨柔说:“如果你就是我的娘该多好啊!”
    义康第一次主动抱着雨柔,但他却不知,雨柔就是他的亲娘,而儿子近在眼,雨柔却不敢相认,雨柔的心,别提有多痛了。
    与此同时,雨柔也开解着映雪,不要因为身份而有意疏远义康,义康是个好孩子,是值得托付终身的,但是映雪表示,自己无拘无束惯了,根本受不了宫里规矩的束缚,因此,长痛不如短痛。
    了解到映雪的心意,义康更加知道,映雪是爱他的,不然她也不会这么痛苦,当下表示,为了映雪,宁愿不当这个太子。
    此举让雨柔想到了颂贤,当年颂贤也是这样,为了和雨柔在一起,不惜弃位,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但是她不能让义康这么做,既然是太子,就有责任担负起太子的责任。
    关于寻母,雨柔的建议是,不用再找了,只要他过得好,相信做娘的不管在哪里,都会很心慰的,更何况,天下之大,要找一个人简直如大海捞针,谈何容易,更何况,此人还是有意躲避你的寻找。
    在雨柔的劝说下,义康渐渐放弃了寻母的打算,父皇还在宫中等着他呢,父皇空悬后位十六年,朝中大臣已经议论纷纷,但颂贤却顶着压力依旧不肯立后,如今又因自己寻不得亲母,而不肯选妃成婚,那么,父皇又该怎么面对朝中大臣呢?
    最终,义康答应雨柔,回宫好好做太子,并会立映雪为太子妃,好好对待她。映雪感动之余,仍很矛盾,雨柔看出了映雪的心思,临别前,雨柔将当年皇奶奶赏赐的九龙玉壁给了映雪,并告诉她:“带着她,没人敢看不起你的身份,另外看见当今的皇上,告诉他‘选妃不仅要选贵,更要选德’,放心吧,孩子,皇室的人一定会好好待你的。”
    雨柔相信,待皇室的人看到九龙玉壁之时,就什么都明白了,而她能在有生之年,再见儿子一面,并将亲手养大调教的映雪嫁于他,雨柔已心满意足,此生再无牵挂了。
    映雪只觉得雨柔的话好奇怪,说得好像她知道皇室都是些什么人似的,还有这个玉壁又真的能有那么大的作用吗?怎么以前从未见雨柔拿出来过呢?
    映雪哭着与雨柔泪别,这是长这么大,她第一次离开雨柔,她真的很舍不得,“娘,你要多多保重,女儿一定会尽快接你去宫里住的。”映雪哪知道,当年雨柔为了离宫,是多么的不易啊。
    “娘!多保重!”义康在走之前,居然叫了雨柔一声娘,这让雨柔感动不己,义康之所以这么叫,一来是他觉得雨柔真的有娘的感觉,二来即将与映雪完婚,早晚都要叫雨柔一声娘的。
    映雪与义康十指相握,信心百倍的地回宫了,他们决定,为了将来的幸福,一起努力。
    当义康已经半月无半点消息,颂贤准备派兵寻找之时,义康带着映雪回宫了,映雪毫无胆怯地叩拜,给颂贤和盈歆请安问好,那份淡定,好像不只第一次入宫似的。
    当义康表明心意,要取消选妃,立民间女子映雪为太子妃时,颂贤意外的同时,坚绝的反对。一民间女子,如何当得起当今的太子妃,“不行,你若有中意的女子,只要她具有选妃的资格,只要你们互相喜欢,父皇可以成全你们,但是一民间女子?”
    “民间女子怎么了?谁说民间女子就比官宦女子差了?”映雪反驳道,没有一丝的惧怕。
    “父皇,你能不能先了解一下映雪,她真是个好姑娘,她有一个好娘亲,自幼细心的调教,她还懂武功,以后可以和儿臣一起驰骋于天地间。”义康不知道多喜欢映雪,映雪不像那些官居宦的女儿,娇生惯养的,矫情得很。
    “放肆,你居然为了一个女子,这种语气跟你父皇说话。”颂贤很生气,义康不过出宫半月,竟为了一女子出言顶接,要知道,义康向来听话懂事的。
    “父皇,求您成全儿子,当年您不也是为了和娘在一起,不顾皇爷爷和皇祖奶的反对吗?”义康真心的请求。
    颂贤一时无语,是呀,当年为了和雨柔在一起,也是不顾反对的,就算雨柔不是太守之女,他也会执意在立雨柔为太子妃的。
    见义康为了自己为当今的皇上顶撞,映雪很是感动,于是,她拿出九龙玉壁,呈于皇上,“皇上,我娘说‘选妃重不在选贵,而在选德’,这是我娘让我交给您的,她说您看到这个,就会同意的。”
    颂贤接过玉壁,拿在手里,心里却在想,一块玉壁就想让朕同意?却在看见玉壁的那一刻,心情无比的激动,是九龙玉壁,当年皇奶奶赐予雨柔的,雨柔一直带在身上,雨柔失踪,玉壁也跟着失踪,如果九龙玉壁重现,是不是意味着,雨柔……
    颂贤不敢想了,激动的跑到映雪的跟前,急切地问道:“告诉朕,这块玉壁是你娘的?她叫什么名字,你知道这块玉壁的由来吗?”
    映雪被问蒙了,怎么皇上见到这块玉壁,情绪会这么激动呢?
    “父皇,怎么了?”义康也觉得奇怪。
    “孩子,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玉壁,是九龙玉壁,皇室的象征物,当年是你皇祖奶亲自赏赐给你娘的啊!”颂贤激动得说话的声音都在颤抖。
    “九龙玉壁,娘的?”义康在宫中这么久,并未听谁提起过九龙玉壁,但如果是娘的贴身物,那么这块玉壁的出现,不就说明?
    “父皇,您的意思,映雪的娘,就是我的娘,我找到娘了?”义康兴奋不己,他太高兴了,十六年了,终于有了娘的下落。
    但很快,义康的脸上又露出了不悦,“如果映雪的娘就是我的娘,那我和映雪岂不是兄妹?”
    谁知,映雪却偷偷一笑,“其实你见到的我娘,是我的养母,我的亲娘叫翠莲,是我养母的贴身丫鬟,不过十几年前就去世了!”映雪平静的说道,实在是因为她对翠莲一点印象也没有,她一直把雨柔当作亲娘。
    九龙玉壁,翠莲,丫鬟,以及义康描素妇人的容貌,颂贤已经可以断定,映雪的娘,就是雨柔,十六年了,终于有了她的下落。
    颂贤与义康父子俩激动得抱头痛苦,他们共同思念的雨柔,终于出现了。
    映雪感动的同时,更为震惊,原来雨柔竟是当朝的皇后,只不过没册封而己。
    刻不容缓,颂贤随即带着义康和映雪,骑着快马就赶往雨柔的住处,可赶到时,小屋早已人去楼空。
    “雨柔,你在哪?”颂贤大声地喊着。
    “娘,你出来,我是你的儿子义康啊,十六年了,你不想我吗?”义康也苦苦呼唤着。他不明白,在他表明身份的时候,雨柔就知道他是她的儿子,为什么不跟他相认呢?
    “娘,你去哪了?我是映雪啊,你一手养大的映雪啊,你怎么忍心丢下我呢?”映雪也伤心的呼唤着,此时她才意识到,一切都是雨柔计划好的,怪不得送别时,她感觉雨柔怪怪的。
    “父皇,你快看,这有封信。”突然义康发现桌上有个信封。
    “是你娘的字迹!”颂贤一眼就认出来了。
    打开信封,信是写给义康的。“义康,我的儿,你不知道在娘知道你就是我的儿子时,我的心里有多开心,又有多愧疚。十六年了,娘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你,可是娘没脸再见你,当年为了所谓的真爱,娘不惜抛夫弃子,如今娘又有什么资格来与你相认呢?映雪是个好姑娘,希望你好好对待她,能看见你有个好归宿,娘知足了,不要找娘,祝你和映雪幸福!娘:烟雨柔。”
    短短数行字,表达了雨柔无尽的母爱,言语间,也不难看出,雨柔对当年辟离事,也觉得对不起颂贤。
    “娘,义康从来没怪过你啊!”义康看完了信,流下了男儿泪。义康始终认为,雨柔当年追求自己的幸福并没有错,只是看错了人,那个云剑叔叔并未给雨柔带来幸福,而是比父皇还要深的伤害。
    “都怪父皇不好,当年若不是伤透了你娘的心,你娘又怎么会忍下你一走了之呢!”颂贤看过信后,满心的自责。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