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经刺杀、磨难的雨柔,对于自己的孩子要求不多,只希望他能在这个充满争斗和阴谋的皇宫里,平安成长,因此她给孩子赐名,“义康”。
“义康?”颂贤一拳击在自己的手心里,沉思了一会儿,笑开颜道:“义康?对人重情重义,自身福体安康,好名字,就叫义康。”
说着,颂贤坐在雨柔的床前,对着怀中睡得正香的婴儿说道:“义康,我的好儿子,记住了,你以后就叫义康了。”
雨柔轻轻地靠在颂贤的怀里,至亲至爱之人,紧紧相拥在一起,雨柔觉得很满足,也很幸福。
义康在众人的关爱及雨柔无尽母爱的滋润下,健康的成长,转眼就满月了,皇上早就准备要大摆宴席,普天同庆,谁知此时临国却突然宣战,十万大军驻守关外,随时进攻。
大贲王朝一向与临国和睦相处,怎会突然宣战呢?皇上百思不得其解,立即召急朝中大臣商议此事,谁知朝中却分成两派,一派是以荣亲王为首,主张迎战,另一派是以颂贤为首,主张议和。
“皇上,既然临国已向我国宣战,若不迎战,会让其它小国以为我们害怕,到时若是联合起来攻打我国,我们未必有胜算啊!”荣亲王说道。
“父皇,想我大贲王朝一向与临国和平共处,几十年来从未发动过战争,如今真的要破例吗?”颂贤婉言阻止道。
“贤侄错了,我们迎战,并不是为了发动战争,一来可以向外界显示我朝英勇不惧的气势,二来可以趁机检验一下我国的兵防实力,何乐而不为呢?”荣亲王极力主张迎战。
“皇叔,话虽如此,可是兵剑无眼,一旦迎战,免不了地劳民伤财,到时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啊!”平日里,颂贤经常到民间走动,了解民情,他深知,对于老百姓来说,和平是多么的重要,那是老百姓安家乐业的基础啊。
“临国之所以宣战,就是因为我国久不动兵,以为我们不敢迎战,或许他们的动机也不是发动战争,而是趁机索要财物,所以,我们必须应战。”荣亲王丝毫不让步。
就在颂贤和荣亲王争得面红耳赤之时,皇上终于发话了,“贤儿,你皇叔说得对,若不迎战,会显得我们懦弱,趁机示威一下也好,这也正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顺便检查一下我们的国防实力。”皇上的心中也有了打算。
“父皇,请三思啊!”不到最后一刻,颂贤也不放弃。
“贤侄,我和你父皇都是过来人,知道他们的目的,你还年轻,有待磨练。”见皇上的观点已偏向自己一边,荣亲王趁机教训了颂贤几句。
“皇叔,我……”颂贤还想争辨,但却被皇上打断了。
“贤儿,不要再说了,朕已经决定了,贤弟,依你所说,带五万精兵前去迎战,但要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战争,只是示威,显现我国的兵防实力。所以,对方如果有意议和,我们切不可赶尽杀绝。”皇上发布了命令。
“父皇,那么请允许儿臣同皇叔一同前往。”既然皇上已经决定前去迎战,那么颂贤也想跟着去,学学实战经验。
“不用了,皇上请放心,此事交给我,一定给他们个下马威。”荣亲王胸有成竹地说道,却拒绝颂贤一同前往。
颂贤不语,他注视着皇上,等待皇上的答复。
皇上也想让颂贤跟着荣亲王去战场磨练一下,但是想到雨柔,想到才刚满月的小皇孙,想到颂贤和雨柔这对小夫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误会,如今总算幸福的生活,皇上不忍,不忍破坏。
“颂贤就不要去了,孩子还小,他需要你,雨柔还在坐月子,也需要你,你还是留下来吧。”皇上吩咐道,他也是一心为了颂贤好。
既然皇上已经下了命令,那么其它的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也无话可说,接着,皇上将一块虎符交给了荣亲王,军中的将领任他调配。
三天后,荣亲王带着他的儿子少颜及五万大军,赶赴边防。
由于雨柔早产,身体很虚弱,因此即使满月了,太医仍建议卧床休息。
而义康的满月庆典,因为战事而延缓,皇上决定待战事平息后再补办,雨柔当然同意,只是对于荣亲王的举动,颇为怀疑。
“雨柔,你多虑了,或许皇叔说得对,我们不应战,对方还以为我们怕事呢,反正这一决定,也是父皇同意的,你该不是怀疑父皇的决定吧!”颂贤开玩笑地说道,并坐在雨柔床边,望着还在吃奶的义康,满脸心慰。
义康满月了,即使躺在雨柔的怀里吃奶,也不老实,小手不停地乱抓,小脚也不停地踢来踢去,颂贤还故意挠挠他的脚心,小家伙踢得更厉害了,雨柔不禁指责道:“孩子在吃奶,小心呛着。”
颂贤“嘿嘿”地笑了,他和雨柔一样,深爱着这个孩子,看着义康那活泼可爱的模样,就是忍不住想逗逗他。
“还是小心谨慎点好!”雨柔提醒道,多余的话她不想多说,宫里有规矩,后宫不得议政,雨柔多说,恐怕有人借机制造事端,好不容易过了段平静而快乐的生活,雨柔很珍惜。
半月之后,阵前方传来喜讯,荣亲王没用一兵一卒,就令敌方举旗投降,荣亲王决定要在阵前方守候,以防突变。
得此消息,皇上真是龙颜大悦,对荣亲王是更加的信任,国事有全朝大臣辅佐,兵防有荣亲王操荣,颂贤也成家立业,有了子嗣,再过个两三年,皇上决定把皇位传给颂贤,自己也该享享清福,感受孙儿常绕膝下的幸福。
时光流逝,四季轮回,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次年夏天,不知为何,天气比往年都要热,义康也已经八个月了,更加惹人喜爱了。
可是,闷热的夏天让义康的身上起了很多疹子,太医开了很多中药,也拿了很多药膏来,可是夏天吃中药,别说是一个八个月的孩子,就是大人也难以下咽,雨柔只好不停地给义康涂抹药膏,晚上还好,可一到了白天,火热的太阳一升出来,义康满身的疹子就开始痒,小家伙不停地哭闹,雨柔看了实在是心疼。
皇太后心疼皇太孙,是吃不好睡不好的,皇上也很心急,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往年没有这么热的,今年是怎么了?
“皇上,得想想办法啊!天气太热了,义康根本受不了,雨柔日夜不眠地守着他,看着他,生怕孩子一不小心把疹子抓破了而留疤,再这样下去,雨柔会累垮的。”皇后心急如焚,几次前去相劝,让雨柔歇一歇,换别人看着,可是雨柔就是不肯,义康是她的全部,她对谁也不放心,一定要亲自照顾。
正当皇上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侍卫却呈上来一封信,是荣亲王的亲笔信,并加急送来,皇上以为阵前方出了什么事,心里“咯噔”了一下,急忙拆开信来,谁知看过信后,皇上哈哈大笑起来。
“朕的这个贤弟,真是一心为我们着想,在阵前操劳不说,还为义康着想,哎,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荣亲王的信,解决了皇上的难题。
“什么没想到?”皇后追问道,看皇上的表情,一定是有好事。
“荣亲王说,今年天气热与往常,义康一定受不了,他建议我们到承德去避一避,那里可比京城凉快多了。”皇上握着信,喜在眉梢。
“去承德?是呀,我们怎么没想到呢,这几天就让颂贤收拾收拾,然后让他带着雨柔和义康赶快出发。”想到义康不用再受严热之苦,做奶奶的她,也感到高兴。
“不只他们,我们都去,还有太后,荣亲王说得对,因为战事,义康满月的庆典至今没有办,正好借此机会我们一起出去散散心,现在战事己平,敌国为求诚意,进贡了大批的财宝,荣亲王带着大军正往承德赶,你去通知一下颂贤,我们三天后出发,算算路程,应该和荣亲王差不多时间到,到时由他们护送我们回京。”自从颂贤选妃至今,皇上已经很久没出宫走走了。
“什么?去承德?”雨柔吃惊地问道,怀里的义康仍就不停地哭闹,哭得雨柔是心力交瘁的。
“是呀,我们赶紧收拾一下吧,据说承德风景优美,是个避暑的好地方。”颂贤回答道。
“皇上也去承德,那大臣们有事禀报怎么办呢?皇上可以不在皇宫的吗?”雨柔还是不解。
“放心,奏折会有专人送到承德的,现在天下太平,也不会有什么事的,再说,以前父皇也经常微服出巡呀!”颂贤解释道。
皇上这样安排,雨柔心里充满了感激,感激他能这样为义康着想。
入宫一年了,雨柔没想到会有机会出去,这对雨柔来说,真是天大的喜事,这一年,雨柔犹如笼子里的鸟一样,没有自由,宫里的人和事,压着她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殿下,把兰陵也带上吧,我们都走了,她一个人多闷啊!”事到如今,雨柔仍为兰陵着想,她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兰陵的本性并不坏。
“嗯!”颂贤爽快的答应了。
三天后,皇上、皇后、太后、颂贤、雨柔、兰陵、盈歆一行人等,由五千精兵护送,前往承德避暑。
雨柔万万没想到,她的命运由此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