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叹息的时候,婉若已经迈进了门。
“娘!”
“来啦。”老夫人拉了婉若坐下。婉若出自名门,父兄都在朝为官,所以当时有人向她提这门亲事的时候,她是很高兴地答应了。婉若知书识礼,温柔贤惠,老太太觉得这个儿媳妇是再好不过了。但因着儿子心中另有他人,所以对儿媳妇甚为冷淡。也因为这样,儿媳妇至今未能怀孕。
“娘唤儿媳来,何事?”
“你父兄那里可曾有琛儿的消息?”
婉若摇摇头,这也是让她一直担忧的。
“前几日听说太子领兵增援剑门,而琛儿驻守的益光离剑门不过咫尺。这两天,我这眼皮一直跳,真担心……”
“娘!夫君自幼熟读兵书,而且还有一身的好武艺。那益光古城也是固若金汤,宋军远来,一路疲乏,哪里会轻易攻破城池。”婉若这话也就是安慰老夫人。自利州失守,城里便有传言说宋军早晚会打到成都来的。益光的城池固然坚固,但这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城池。
老太太轻轻叹了口气,她多希望媳妇的话都能成真。她是经历过战乱的,她知道战争有多残酷。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座城池埋葬了多少白骨。媳妇还年轻,她没有经历过那些动荡岁月,所以她是不会明白自己的忧虑。
“若是琛儿能平安回来,你们也早些生个孩子吧。”
老太太这话像是一根针扎在了婉若的心上。在她听来,婆婆这话有埋怨之意,像是至今未孕都是因为她的肚子不争气。
“娘说得是,媳妇记住了。”
从老夫人房里是怎么出来的,婉若也记不清了。脚步有些虚,胸口像是有什么东西堵住了,连喘气都觉得困难。婉若扶着回廊的柱子坐下,手掌下意识地放到肚子上。是啊,如果她有个孩子多好。如果有个孩子,至少夫君不曾多看她一眼,那孩子也能陪着她度过余生。但是,成婚至今,夫妻二人一共也没几次同榻而眠。也真是她没那个福气,别人一次都能怀上,她却一直没有遇见幸运。
益光城里静悄悄的。李琛巡视了各个城门的防卫,回到军帐时,红烛已燃去大半。解下佩剑置于案上,那剑柄上的同心结像是在提醒他要想起某个人。是的,原本想着此次出征,得胜回朝,定要求了母亲许他纳云儿为妾。但看眼前这战事,恐怕他是无法如愿了。想着云儿,她的一颦一笑都在眼前,此刻他又有些庆幸当初没能娶了云儿。征战沙场,生死谁料。若是回不去了,至少不会让云儿一辈子守寡。她应该嫁个好男人,平安地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