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逃亡手札(三)进城 阅读至0%

第45章 逃亡手札(三)进城

书名:烟波江上 作者:谭小喵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3:05
    偷牛者死罪!
    在二十一世纪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在这里却是法律。
    有些胆怯的人醒悟自己占着理。加上他们人多,我们看上去老的老,弱的弱,能打的也不过只有一个唐海。又有人冲上去揪着那汉子打,唐海固然神勇,但双拳难敌众手。
    我和阑歌急的大叫:“不要打了!”
    有人说:“这两人帮忙讲话必是同伙,一起拿了送官。”
    我们一听送官就急了,跟来抓的人扭成一团。
    我以前跟锦瑟学过些防身术。阑歌生在皇家,自幼也要学习自保。两人对付武林高手有点难度,但跟这些普通人交手,对方一拳,我们除了挡挡,还可以还一脚,基本可以应付,不至于吃亏。
    但这样打下去不是办法,一来他们人多,这是他们的地头;二来万一真的惊动了官府,我们就……
    唐海也明白这个道理,找了个空隙逮住了领头人,像天上炸了个响雷般暴喝:“全部都住手!”
    来人被他吓到,又见领头的受制,都停了手。
    一个满脸惊恐的男人走出来:“你想把我哥怎么样?”
    唐海掐着那哥哥的脖子:“我只想跟你们讲个道理。你们打死他,牛也回不来,不如让他赔你们牛了事。”
    阑歌不是吃饱饭什么都不管的大小姐,她是有想法有理想的公主,看起来对法律还有一定的了解。站在院里冷笑:“如果你们真的打死他,这叫滥用私刑,官府一样要捉去坐监。”
    这些普通百姓,看来对法律一知半解。在这年头,牲畜的价值很高,高得足以用人命代替。农民以为打死偷牛贼是替天行道,所以跟过来湊热闹。一听说滥用私刑自己也要坐监,纷纷小声议论,不敢再动手,甚至有几个马上说家中有事,脚底一滑——溜了!
    一直在抹眼泪的老妪听了这话反到嚎啕大哭:“大爷,你也看到,我们连下锅的米都没有,哪有钱赔他们的牛啊!”
    他们以米糠野菜充饥,应该所言不假,老妪的儿子偷牛固然有错,但罪不致死。
    没有钱还怎么办?如果只是我们,打不过还可以跑。但这俩老头老太,加起来足一百多岁,带上他们怎么跑?
    也许,这个愿意让我在雨夜借宿的母亲,在棍棒下想拼命保护儿子的母亲,让我想起自己身在异处的妈妈。
    哪个妈妈不是护犊之意拳拳?哪个妈妈愿意骨肉分离?
    望着这一家三口。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今天,我要救他们!
    “他们没有钱,我们还有。这辆骡车……唐海,你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他们……”
    唐海没有说什么,自怀里掏出仅有的铜钱。我接过来也没数,将钱交给那个哥哥:“你数一数,如果不够的话给个期限,让他们分期还给你。”
    那个领头的人不过是普通百姓,家境较为富裕一点罢了。被唐海制住,脖子上掐得又青又紫,早就吓得全身发抖,这会儿哪里还敢跟我们算账,哆哆嗦嗦接过钱转身就想走。
    “等一下。”阑歌将骡车牵过来“别忘了这个!”
    弟弟接过缰绳,来的人都走了。
    从头到尾缩在墙脚的老叟这才颤栗着走到院中间,对我们跪下。
    “老伯,快起来……”我扶不起他,叫唐海来帮忙。不料老妪和那汉子也跪在地上,对我们“咚咚”磕了几个响头。
    跪也跪了,头也磕了,我和唐海相视苦笑,将他们一一扶起。
    倒是阑歌,第一次真实的看见平民的生活,这些社会底层的百姓,性命就如蝼蚁一般。
    “你们有没有亲戚?如果有的话,连夜走吧!”
    阑歌不解,反问唐海:“牛也赔了,为何还要连夜逃走?”
    “这两兄弟心胸狭隘,纠集这么多人要打死他。今天吃了亏。明日我们一走,还会来找麻烦。背了偷牛的罪名,告了官,不死也要脱层皮,邻里之间也……”
    汉子望望年迈的双亲,闷闷的回答:“在邻县,有个姑姑。我送父母去投靠。”
    唐海点点头。他们收拾细软,不过是几件打满补丁的衣裳和一床烂棉被,天不亮就走了。
    不知是不是春夜尚寒。虽然身体很累,躺在床上,却辗转反侧。阑歌也像是睡不着,整晚在床上翻来覆去。
    迷迷糊糊睡到凌晨,听到“咚咚咚”大力拍门的声音,难道那些人又来了?
    接着听到唐海大声叫我们起床,因为没有被子,我和阑歌都是和衣而睡,急急下床走到院里:“怎么了?”
    连夜走的汉子又折回来了“恩公,您们快走!”
    “发生什么事?”
    汉子讲了个大概:原来昨晚来的那些人里,有一早去城里赶市集的,看到城门口贴着皇榜,捉拿朝廷钦犯,报个信也能得五百两纹银。走近一看,可不是我们三人的画像,揭了皇榜准备跑去官府报告。被汉子遇到,因为我和阑歌是男装,那人怕夜黑没看清楚,还向汉子求证我们是不是画像上的人。汉子一看情况不妙,将老父母放在城里,赶快跑回来报信,估计这会儿官兵已经往这来了!
    “快走!”
    “去哪里?”
    唐海说:“想办法进城,现在我们没有骡也没有马,跑是跑不掉的。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咱们进城去找两匹马!”
    我和阑歌顾不上收拾,跟在就往村外跑。
    汉子说:“别走这条路,我带你们绕道避开他们。”
    天才蒙蒙亮,昨晚又下了雨,我们跟着汉子深一脚浅一脚兜过树林绕道进城。阑歌第一次过这种日子,挺兴奋的,逃得特起劲。
    见她跑得一脸雀跃,问她:“刺激吧!”
    她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拼命点头:“恩,刺激!”
    估计砻听了能当场晕倒。
    我们三个,居然没人怀疑这汉子是否会出卖自己。五百两纹银,折算一下,差不多是现在的六七十万,足够买多少头牛了啊,想想都后怕。我们没问他为何偷牛就义无反顾救他,事后也毫不怀疑跟着他躲避官兵。
    古语有云: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己。
    这个家里吃着糠菜,身无长物的偷牛贼。居然没有为钱出卖我们。只是行为怪异,在林里转的时候还捡柴火,令我大为不解。
    没想到唐海也帮着捡,光捡还不够,还、拽了很多树枝下来,又剥了几条树皮搓成绳,将柴火捆了数捆。
    阑歌觉得好玩,跟着帮忙。
    这些人都疯了,不正儿八经的逃命,居然在树林里捡柴。
    唐海也递了一担柴给我,四人绕到另一向城门。我才发现,原来这汉子虽然老实,但绝对不笨。
    城门边也贴着我们三人的画像。只不过,画中那两名花容月貌的女子,此时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满身都是泥浆,十足十的山野樵夫,在唐海的示意下,我们还特地用脏手涂了一把脸,担着柴火,混在赶早集的农民中大摇大摆的进了城。
    也许守城的卫兵得了信,有人知道钦犯的下落,领着去捉了。也许是他们特别注意盘查女子,所以忽视了我们。不管怎么样,我们轻易的蒙混过关。
    阑歌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的,鼓着个腮帮子生闷气。
    我推了她一把:“干嘛?”
    “这些官兵这么没用,等我回到京城,叫太子哥哥重重治他们罪!”
    原来她为士兵没用!若真有用,她这做公主的没啥事,我跟唐海可遭殃了,说不定连小命都保不住。
    “你姑姑家也不能去了。”唐海对那汉子说:“早上报信的人遇到你,找不到我们,官府会搜捕你们,此时去别的地方,只怕连累其它人。”
    那汉子说:“唉——,都是我不孝,连累了老父母。”
    搞得我怪不好意思的。
    唐海在身上摸了半天,掏出块东西给他:“再往东走三日,便是焱国,飚国你是不能呆了,带着这块牌去找焱国的士兵,他们看了自然有人会安顿好你们全家”。我好奇看了一眼,原来是块铜牌,好像似曾相似,却又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汉子接过铜牌走了,这下阑歌更不高兴,将小嘴撅得老高。
    正当我想说点什么安慰她时,只听见人声鼎沸,接着有无数士兵在街头骑马奔走宣告:“全城禁戒,所有市民返回家中,官府搜拿钦犯。”
    远远的,看到一队人进城,最前面骑着高头大马的,正是砻。想不到他动作这么快,但他怎么知道我们在这城里?
    糟糕,这下是羊入虎口……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