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和宝钗离开王府后。王夫人理也不理宝钗便径自上了车。宝钗看此情景心里也凉了半截可也不敢说什么,跟着王夫人上了车。回到了荣府。
进了府后,王夫人下了车,只说了声,‘到我屋里。’便扶着玉钏先走了。宝钗慢慢地跟着王夫人后面一起进了荣禧堂。在路上宝钗也想了很多应对之词。但因为不知道王夫人会如何。宝钗心里还是没有底。不知道王夫人会问些什么?
王夫人虽吩咐宝钗跟着,但是王夫人的心里也有些不平静。虽说有证据说是宝钗偷人,可是这说出来对宝玉也不好。所以也只能忍着这口气,重找个理由休了她。
而今天黛玉说的这事,袭人为何没对自己说过?王夫人百思不得其解。看样子得找个机会问问袭人了。
回到了荣禧堂,宝钗上前要扶着王夫人坐下。王夫人一把甩开了宝钗的手。宝钗只得缩回手去。而底下的小丫头瞧到这一幕纷纷看向宝钗。宝钗很是羞愧。
王夫人坐下后,也不管这屋里还有没有丫头直接问道:“刚才王妃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宝钗走上前挨着王夫人跪下说道:“太太,原不是这样的事。请太太听我解释。”
丫头们见这情况,也不知道是该留下还是退下。全都看向玉钏,玉钏儿悄悄地做着手势,让屋里的丫头都下去,自己也和秋纹来到门口,不让人进去。
王夫人说道:“这有什么好解释的。当日里你总是有意无意地在我跟前说宝玉整日价都在黛玉那里。说黛玉总是爱去宝玉屋里。这些事,如果你不在又如何能知道。打量着我糊涂了是不是。原本我不打算说出来的。可是你瞧瞧你做的事。”
宝钗听了这话,跪在地上年抬头望着王夫人。宝钗慌了。她没有到王夫人会想清楚这一层。更没想到王夫人到现在还能记得。宝钗害怕了。当初说这些事的时候。宝钗只想着王夫人爱子心切。自会痛恨黛玉。到时二奶奶的位子非已莫属。
可是全然忘了这之后如何应对。宝钗的脸上露出慌乱的神情。王夫人看在眼里。心里暗暗得意。当初听信她的话,也无非是不想让黛玉嫁给宝玉。她真以为是自己太聪明能把人玩于股掌之上吗?何况她的母亲,还曾和老爷不清不白的。就连那薛蟠都不知道是谁的种。
自己一直当做不知,对薛姨妈很好。本想着,让宝钗嫁了过来。再将她们的家产拿到手里。然后再好好整治宝钗。可是她们薛家竟是一分钱也没有了。让自己空打一场算盘。这口恶气怎能不出。
王夫人等着宝钗的辩解。宝钗定下神来,整了整神色,这才开口说道:“太太容禀。当初媳妇知道这些事,并不是因为整天在宝玉的屋里。而是偶然间去看林妹妹时,才得知她去了宝玉的屋里。有时。也经常会在林妹妹的屋里看到宝玉,两人亲密无间。媳妇那时总觉不妥,怕二人会有逾越之举,这才会给太太说的。”
王夫人说道:“那你当时为何不规劝他们二人?”宝钗解释道:“媳妇何尝没有说过。媳妇也发现这点后,总觉得林妹妹毕竟是女孩子家,说出来倒伤了面子。这才每日总和她在一起。这样就算是宝玉来看她,看着我在,也能避着些。”
王夫人脸色显出有点平和了。再问道:“那黛玉所说绣肚兜一事又怎讲?”宝钗说道:“那日是因为我们得知袭人蒙太太看中,得了二两月银。就想去给袭人道喜。可是走至半路,林妹妹说是天有些热了想回去洗澡。媳妇这才一人过去找袭人。”
王夫人听到这里便说道:“去找袭人也就罢了。怎么还牵扯上这事。”宝钗说道:“进去时,袭人正巧在绣这肚兜,见我过去了,陪我说会子话,便说坐的时间长了,到院子里转转就来。媳妇看袭人绣的甚是不错,一时技痒,便拿起来绣了几针,却不曾想被林妹妹误会了。”
王夫人听后半晌都不做声。宝钗也不敢说话,只等着王夫人。王夫人想了一会儿,倒觉得这是有可能的。所以也就缓和了语气问道:“这也罢了。还好你和宝玉已成了亲。要不然此话传扬出去,只怕你的名声也会坏了。现在你也成了亲,也要顾及些宝玉,日后注意点,不可再有这情况了。”
宝钗轻答了是。又说道:“今儿还想给太太说个好消息。”王夫人听了这话也有些不想听。宝玉的事没成,什么消息都不能叫做好消息。
王夫人说道:“今天还能有什么好消息。宝玉的事又没成。若是老太太知道了只怕还是事。算了吧。我也有些乏了。改天再说。”
宝钗听得此话,知道王夫人是怕让老太太知道。便说道:“太太不必焦心。若是老太太问起。就说是去看看林妹妹就回来了。别的什么都不提就行了。老太太总归不会问到林妹妹面上去的。”
王夫人一听到是这个理。便说道:“但愿如你所言。老太太要是不知道这才让人放心呢。”宝钗说道:“老太太年纪也大了。太太先忍一时之气,若老太太百年之后,这荣府还不是由太太作主。到时太太再安排二爷的事,只怕还顺畅些。”
王夫人听得此话,却也有些算计,只是不便讲明。便说道:“这事你心里有数就行了。老太太看着精神还好,只怕是个老寿星呢。”宝钗装做无意地说道:“是呀。媳妇看老太太吃人参养荣丸倒比林妹妹的效果要好的多呢。”
提起这人参养荣丸。王夫人心里动了一下。但不愿让宝钗知道太多,就说道:“这丸药正是为老太太所制。你林妹妹也不过是沾老太太的光罢了。效果自然不如老太太的。方才你说有喜事,是什么喜事?”
宝钗说道:“是这样的,昨儿麝月使人来说,我母亲已经醒了。”王夫人一听大惊。问道:“可是真的?”宝钗说道:“是真的。昨儿我还去看了我母亲。母亲神志清楚。只是躺的时间长了,所以一时还走不了路。”
王夫人听后说道:“那是自然。躺了这几个月。不会走也是应当的。日后让麝月扶着也就是了。等明日得了闲,我再去看看你母亲吧。”
宝钗答应了一声。便说道:“太太,还有一件事想请您示下。”王夫人问道:“什么事?”宝钗说道:“是这样的。母亲醒来后得知同喜和同贵都不在身边,总觉得有些不便。便想让周瑞家的找个牙婆来。买上两个丫头。”
王夫人听了这话,想想说道:“也不必买了,咱们家丫头也多。从里面挑上两三个带过去伺候你母亲也就是了。”宝钗听了这话,说道:“既然太太这样说,就按太太说的办,依媳妇所想,就不在我那院子里挑了。我想请琏二嫂子从别的地方挑上三个来。不是可否?”
王夫人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就按你说的吧。这事也不用我去给凤丫头说了,你自去和她说一声也就是了。”宝钗听后答应了下来。
然后宝钗问王夫人这玉镯怎么办?王夫人说道:“这镯子的玉料也算得上是上品了,没想到她们竟推而不受。先让玉钏儿收起来吧。等日后进了宫给娘娘带去,让娘娘做个人情也好。宝钗听了自是不好问自家的凤钗,只好将秋纹和玉钏叫了进来。让玉钏将镯子收了进去。
看着王夫人有些累了,便打发了王夫人歇下,这才向自己院子走去,心里想着那凤钗,着实心疼,本想着送给黛玉也好为宝玉谋个差事,不曾想竟被王夫人拿走。如今是鸡飞蛋打一场空了。早知这样还不如从自己这里找个寻常些的玉镯也好呀。
宝钗边走边想着凤钗。越想心就象是火烧的一般。宝钗心中一惊怕是自己的旧疾要犯了。腿上快走几步。回到了院子里,依旧是问小丫头,宝玉在不在。
小丫头答道:“宝二爷今儿被老爷叫去,说是外出见客,恐怕得晚了,二爷吩咐让奶奶早些休息不要等二爷了。”宝钗听后点点头,便让丫头们都散了。自己回到屋子后,便让秋纹先去煎十二分的黄柏汤顺便告诉厨房做些清淡些的夜宵。
秋纹走后。宝钗坐到妆台前,有一下没一下的卸着首饰。突然间从后面窜出一个人搂住了宝钗。宝钗吓得刚要叫出来。那人手快地将宝钗的嘴捂住。
宝钗从镜子看过去,却原来是贾芹。宝钗又羞又气,可是终究不敢嚷出来。贾芹松开手后直接便要进入主题。宝钗心里也矛盾极了。那几日在庵里。宝钗从贾芹身上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gan。
这使她虽不情愿。可内心也盼着晚上的到来。贾芹有时并不是一个人过来。还会带来两个。几个人下来。使宝钗更进一步地得到了释放。但宝钗还是有些羞耻感。总不愿意承认。
这一次贾芹的到来,让她更多地感到害怕。这不是在庵里,而是在贾府,里面的人都瞪大眼睛瞧着别人的错。在这里怎能允许自己犯如此之错。
贾芹见宝钗不喊了,方才将手拿了下来。宝钗扭过身来小声说道:“你快些出去。小心被人看见。”贾芹笑道:“没人看得见,宝叔叔又不在家,我怕你寂寞才来陪你的。”
宝钗气道:“不需要你来陪。你快走,秋纹一会儿就回来了。”贾芹说道:“那只要婶婶满足我一次就好了。”说完也不顾宝钗挣扎便欲求欢。宝钗怕动静太大被人发现,只得让贾芹得逞了。而这时秋纹回来了。刚一推门,发现门从里面拴上了。
秋纹叫了声‘二奶奶’。宝钗清醒过来,看贾芹还在自己身上。便推了推贾芹。贾芹只才不管呢,继续着动作。宝钗无奈喊道:“秋纹先将粥拿到炉上热着。我先休息一会儿,等会在吃。你也下去吧。”
秋纹听宝钗声音不对,便问道:“奶奶可是不舒服,用不用找大夫过来瞧瞧。”宝钗连忙说道:“不用了。我只略休息一会也就是了。你先下去吧。”
秋纹只得答应了下去。贾芹笑道:“看来婶婶也很满足呢。”说完更加卖力的动了起来。宝钗撑不住便娇声叫了出来。贾芹说道:“婶婶想让别人听见?”
宝钗清醒过来。又是恨又是气的闭住嘴。可心里的快gan却是难耐。片刻之后。贾芹气喘吁吁地从宝钗身上下来。宝钗也顾不得收拾急忙穿好衣服。将贾芹的衣服也摔了过来。催着贾芹赶快走。
贾芹得了手也不逻嗦起身穿好衣服,顺手在宝钗的脖子上咬了一口,让宝钗去看外面有人没。宝钗忍着痛打开门看到外面竟无一人。便催着贾芹走了。
贾芹走后,宝钗略略整了整头发,这才叫了声秋纹。秋纹一听宝钗叫她。急忙过来。宝钗说道:“去把黄柏汤先端来吧。”秋纹答应了,转身出去时,向床上瞄了一眼,看到床上有些凌乱。秋纹仿佛明白些什么,低着头走了。
秋纹走后。宝钗知道秋纹看到床上的景致了。宝钗经过几次试探发出秋纹并不是多话之人。所以对秋纹也很放心。丝毫不在意秋纹看到什么。
过了一会儿秋纹将熬好的汤药端了过来。宝钗就着这将冷香丸服下。这不过片刻,宝钗觉得心中不烧了。这才让秋纹将碗收拾好后,去将夜宵端过来。
而王府中,黛玉和水涵让唐顺将王夫人送出去之后,黛玉问道:“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水涵说道:“这还算早?都有人欺负上门了。”黛玉轻笑道:“哪里欺负我了。你就瞎操心。”
水涵说道:“还没有呀。那老女人就象是要吃了你一样。”黛玉笑道:“哪里是老女人。你呀!满嘴里胡说。”水涵笑道:“怎么胡说了。象她这样不明事理之人叫这都算轻的。”
黛玉也不理他。只问道:“今日是去大哥那儿吗?”水涵点点头说道:“不错,大哥后日便该走了。今日过去将事情都重捋一遍。尽量做好,不要功亏一篑。”
黛玉听后点点头问道:“父皇想来也知道了吧。”水涵说道:“今日进宫时已经和父皇说了。父皇让我们做的细致些,别有什么危险才是。”黛玉不再说些什么。只跟着水涵一起出了王府朝倚月楼走去。
而这边的忠顺王也一直派人盯着倚月楼。这天看到水涵和黛玉都到倚月楼后,便使人去告诉了忠顺王。忠顺王一听来人所说,黛玉也过去了。
忠顺王有些怀疑了。莫非黛玉也知道些什么?忠顺王想到这里便马上打消了自己的念头。黛玉那样嬴弱的身子,怎会玩弄权术。可能是水涵为了掩护他,才将黛玉带出来的。
忠顺王想到这里,不免有些瞧不起水涵了。用一名女子做掩护,并非是大丈夫所为。亏他还是水家儿郞。真丢尽这水家的面子了。
他能保护得了黛玉吗?忠顺王有些担心黛玉了。若是水涵保护不了黛玉,只怕还会将黛玉置于风口浪尖。让黛玉处于危险之地。
忠顺王有些不舍了。那样的女子只能是让人捧在手心里小心呵护的。水涵不配拥有她。她只能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才能将她当宝一样小心呵护的。
忠顺王妃站在书房门口,刚才无意中听到了有人说起黛玉。她便站在那里听了起来。因为忠顺王妃经常是这样,所以里面的人从不设防。而当她听完后看到忠顺王的表情时。
她更加担心了。忠顺王的眼里充满的是对水涵的不屑,对水涵的嫉妒,对黛玉的占有。这还是一直爱着她的水烨吗?梦婉有些不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