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想这有些不合规矩,也知他们是为了给自己解围。所以说道:“多谢父皇、母后。”说完顺势来到了皇后身边,陪皇后说起话来。忠顺王见黛玉到了皇后那里,到底也顾及一些,便收回了目光。
旁边坐的忠顺王妃松了一口气,忠顺王妃早已看出来忠顺王眼中的占有欲。想来黛玉今天是逃过一次,可下次呢?黛玉不一定再有如此好运。忠顺王妃有些头痛起来。
她也知道水烨的个性,遇到想要的东西,总是想方设法的弄到,而这次偏偏遇上的是黛玉。自己该如何劝呢?这劝不好了,只怕还会给黛玉带来祸事。
不一会儿的功夫,水涵也过来了,先给皇后磕了头后。见黛玉在皇后身边。有些奇怪。可是这情况也不容他问。黛玉见水涵过来后,便准备下来和水涵在一起。
而皇后也放了心。让黛玉小心些。黛玉坐到水涵身边后,心里也踏实了许多。水涵坐下后,略等了一会这才轻声问黛玉是怎么回事。黛玉也不好在这里说,只说是回去再说。水涵点点头。
一场宴会下来。水涵也发现了忠顺王的失态。心中自是大怒。而忠顺王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什么。只是想着多看黛玉一眼。忠顺王妃实在看不过眼了,不时地碰忠顺王提醒他,方才没露出什么大错来。
而王夫人却看到这一些。心里暗骂黛玉狐狸精。到处勾引男人。又见到黛玉到皇后身边陪皇后说话时。嫌着黛玉怎么不把元妃拉了过去,自己一个人过去。
贾母因为害怕王夫人做出什么不当的举止给贾府带来祸事,所以也总注意着王夫人的动作。自是将王夫人的表情看在心里。心中却有些担心起来。打算回去后找贾政说一下,让贾政管好她别乱说出什么来。替贾府招祸。
宴会很快的也就结束了,皇后也觉得有些乏了。等人都散了后,皇后有如虚脱般靠在椅子上。皇上看了很是担心。便提出让皇后坐凤轿回宫。皇后也怕路上出事,所以就依着皇上的意思,坐上凤轿回了自己宫里,
皇上本想跟上一起回去,可是周贵妃却不愿意,只在皇上身边缠着皇上,想让皇上陪她一起回宫。
皇上因要用着她父亲,所以不愿与她翻脸,只说今日是皇后寿辰,理应到皇后宫中。等得闲了再去看她。周贵妃见自己如何撒娇都说不动皇上。心下有些急了。
可是怎么想也想不出别的办法来,只好故意装晕,想让皇上送她回宫,这一装晕可算是成全了皇上,皇上忙命太监抬来鸾轿将贵妃送回宫,然后又宣御医为贵妃诊病。自己便去了皇后的宫里。
进得宫里,皇后也休息了一会儿,见皇上来了并不相迎,而是笑问道:“皇上可算是脱身了?”皇上明白皇后的意思,只得叹气道:“这周贵妃越来越难缠了。今儿竟还装病。唉。”说完摇摇头。
皇后吩咐小瑞去端些粥来后,便对皇上说道:“周贵妃还是小事,回头找个机会说说她也就是了。只是皇上看忠顺王今天这事该如何解决了?”
皇上想了想今天忠顺王的举止,也觉得有些过了说道:“平日里不管他的心里是如何想的,可是面子上都还过的去,今日有些太过了,只怕涵儿如今正气着呢。”
皇后点头说道:“涵儿气着倒还不怕,我是怕忠顺王因此而起了别的念头伤害了玉儿和涵儿,这就难办了。”皇上想着这事也极有可能。说道:“明日下了朝,我留下涵儿给他提醒一句,让他提防些。”
皇后想想也只能如此了。说道:“得亏了他们兄弟三人还好些,不然的话,也够人烦的了。如今太子怎样?应该能单独处理事务了吧?”皇上点点头说道:“如今做了父亲,好象也成熟了许多。处理事情也想得多了,皇后放心吧。”
皇后便也不再说这些了,等小瑞将粥端来后,便和皇上一人喝了一点,就休息了。
黛玉和水涵回到家后,水涵让紫鹃她们在门外守着,便问黛玉到底是怎么回事。黛玉源源本本的讲了一遍,水涵听后,心中那个气呀。原想着忠顺王不管怎样,但对忠顺王妃一直都很好的,可是今天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盯着黛玉看。那眼中的欲望是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来的。这让谁能不气。
可是气是气过了,但黛玉的安全还是要保证的。如今雪雁还没过来,只怕是还得从玲珑谷中先找一个人过来,看样子这事得找秦风了。而正当水涵想着如何去找秦风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水涵问了声是谁,就听唐顺在外说道:“王爷,有人送了封信。”水涵让唐顺拿了进来。唐顺递给水涵后,看上面的字迹并不认识。便顺口问道:“是谁送来的?”唐顺说道:“是一个小孩子送来的,说是一个姓秦的人让他送的。”
水涵又问道:“那个小孩子呢?”唐顺说道:“已经打发走了。”水涵点点头,想想自己身边谁姓秦时,猛然间想到了秦风。而黛玉听唐顺这么一说,也想到可能会是秦风。
黛玉望着水涵说道:“莫不是秦风?”水涵说道:“若说姓秦的很可能是秦风。可是他如何知道我想找他呢?”黛玉有点担心的问道:“那这封信会不会有问题?”
水涵也不敢确定,黛玉本想将信拿过来看,可是水涵怕信封有问题不敢给她。黛玉想了想便叫梅影进来。让梅影来看一下。
梅影翻看了信封说道:“信封上并未沾任何东西。”黛玉接了过来。仔细看了看信封上的字迹。说道:“这信封上的字迹是秦风的。他在写启字时,总是少写上面一点。”
水涵看着黛玉却有些意外。就连这么小的地方黛玉都能注意到。水涵点点头,打开一看,却是约他三更时,到林成那里去。水涵正巧想找秦风,秦风就来找他了。
黛玉问道:“可是有什么事?”水涵将秦风约他的事告诉了黛玉,黛玉问道:“是今晚?”水涵点点头。说道:“今晚你跟我一起去吧,没有雪雁在你身旁,我还是不太放心。”
黛玉说道:“别担心了,不是还有人保护着我吗?”水涵说道:“雪雁能近身保护,而他们毕竟是男的,总不能出入你的房里,终归不便。”黛玉点头说道:“那好吧。我和你一起去,你来保护我。”
而贾母一行人回来后,贾母换了身衣服,这才坐了下来,说道:“今日你们也累了,不如都早点回去休息吧。”邢夫人说道:“也好,老太太也累了一天了。就让鸳鸯在旁边替您敲着些。让您舒服些。”贾母笑着点点头。
王夫人却是不依了,说道:“老太太今日没看到大姑娘的轻狂样子吗?在那种场合还总待在皇后娘娘身边,一点也不稳重。”贾母不乐意了,说道:“玉儿如今已是宁安王妃,小心落人口实,为咱们家带来祸害。况且玉儿也是皇后娘娘的儿媳,在娘娘身边自是可以。”
王夫人见贾母总是说自己的不是。心里也有些不服,便说道:“纵然是在皇后身边可以,那忠顺王总盯着她看,她已成亲,如此不守妇道,只怕今天所有的人都看得到的。就怕是日后有人拿此做文章,说是咱们家教的,岂不连累娘娘。”
贾母听了更是大怒。说道:“这话也是你能说的?玉儿之貌比起敏儿尤有过之。更有着林家世代书香的熏陶。现在贵为王妃,更不是你能说的了的。更何况你也算是玉儿的舅母了,怎能如此说自己的外甥女。”
邢夫人和王夫人见贾母发怒后,都不敢再坐着,急忙站了起来低头不语。贾母语气稍微缓和了些,说道:“娘娘本来在宫里就如履薄冰,你若是出言再不谨慎些只怕是祸及娘娘。”
王夫人答应了是,也就不再说话了。贾母知道王夫人心中不服。可是这事关自家的大事,贾母也顾不得了。又说道:“若是日后让我听到这一类的风言风语的,我可只说是你们的不是。”
王夫人听了可不愿意了。便说道:“今日之事可不是只咱们看见了,众人也都瞧见了,就算是咱们不说,那别人还不会说吗?老太太这样说,那这黑锅,咱们是背定了的。”
邢夫人也有此顾虑。看着贾母,想听贾母的意思。贾母又何尝不知,这玉儿只怕是要招惹一些是非了,贾母说道:“那你们也就小心些吧。别让宁安王爷查出是从咱们这府里传出去的。只怕是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的。”
可是这话却让宝钗在外面听到了。宝钗有心想知道这宴会之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竟让老太太说出这样的话来。但是听这事应该是和林妹妹有关。这可是宝钗最感兴趣的事了。
宝钗打算等王夫人下来后,再从王夫人嘴里问出点什么,好让林妹妹有把柄握在自己手中,日后只怕还能对自己有些用。想到这时,宝钗想悄悄地退出来,怕让老太太和太太知道自己来过这里。
可是偏不从她心愿,鸳鸯刚好出来时,看见宝钗了。便叫了声:“宝二奶奶来了。”宝钗无法,只得进了来。向贾母和王夫人请安。邢夫人也知宝钗定不会给她请安的,所以丝毫不在意。
贾母见宝钗来了,便得给王夫人留几分面子。问道:“怎么这会子过来了?”宝钗小心翼翼地答道:“想着老太太和太太也该回来了。所以便过来看看。”贾母点点头也就不言语了。
王夫人顺口问道:“宝玉呢?”宝钗说道:“二爷今儿读了一天的书了,我怕把他累着了,便催着他出去转转。现在只怕已经出去了。”王夫人听了也就不言语了。
贾母便让她们都散了。宝钗扶着王夫人先出去了。邢夫人安顿了一下鸳鸯,便也出来了。贾母对鸳鸯说道:“如今看来,这大太太却二太太要强些。”
鸳鸯说道:“二太太多半也只为了宝玉。老太太也不必挂心了。”贾母叹道:“这贾家的基业总不能毁到我手上,否则到了地下,我怎么去见老太爷呀。”说完后连连叹气。鸳鸯也不敢很劝。
王夫人扶着宝钗回到了自己院子。宝钗依旧是殷勤服侍,让王夫人得到一丝满足。顺口又问道:“珠儿媳妇这几日你可见过?”宝钗说道:“回太太的话,我从庵里回来的第二日去见了,大嫂子整日里只让兰儿念书,我怕把兰儿拘住了。”
王夫人一听就急了,不管怎样,兰儿也是珠儿的儿子,自己的孙子。只是因为隔了一层,所以自己也不好多管些什么,可是这一听兰儿整日的都在屋里,这闷坏了还了得。
想到这里王夫人便让玉钏去将李纨叫来。玉钏出去后,宝钗望着王夫人的脸色小心地问道:“太太怎么看起来脸色不太好,想是没见到娘娘的缘故?”
王夫人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心中的气不打一处来。老太太不知是怎样想的,每每遇到那个狐狸精的事,都是十分袒护。就连重话都不肯说,总是为那个狐狸精来说她。
王夫人忘了贾母所说的话,就将今日在宫里所见到的一一告诉给了宝钗,宝钗暗暗高兴,可是却依着王夫人说道:“老太太年纪也算是高寿了,只怕是忘了二爷才是她亲孙子了。当初林妹妹在时,就连二爷都是要靠后的。
王夫人恨恨地说道:“可不是,偏那宝玉最是做小俯低的,也甘愿那样。真真是不争气。”宝钗忙劝道:“太太不必烦心,林妹妹一走,二爷的心不就转回到太太这里了吗?依旧对太太十分上心,”
王夫人说道:“那可不是,要是没了这个狐狸精。宝玉只怕早已上进了。也不至于挨老爷打。”宝钗又问道:“这次太太可见着咱们家娘娘了?”
王夫人说道:“虽是见着,可碍于宫规并未交谈。不过看她气死还好些,我也就放心些了。”宝钗听后说道:“太太总为着娘娘和二爷操心。可也要顾着自己的身子才是呀。”
王夫人叹道:“你还没有孩子,等你有了自己的孩子就知道了,这做娘的心哪里能管得了自己呢。”宝钗说道:“前儿老太太给我拿了些燕窝,我专门让秋纹为太太熬了些,刚才已吩咐秋纹去拿了来。请太太将就喝一些?”
王夫人说道:“那燕窝是老太太让你母亲喝的,你怎么给我熬了?”宝钗说道:“我母亲是娘,太太也是我的母亲呀。我怎能只顾娘家妈,而不顾太太呢。只有太太身体好了,我们做儿女的才能放心呀。”
这一番话说的,王夫人喜笑颜开,直夸宝钗懂事,全然忘了自己所想的。这时秋纹也将燕窝端了过来。宝钗伺候着王夫人喝完,这才让秋纹端了下去。而玉钏也回来了。
王夫人见只玉钏一人回来,心里有些不太高兴问道:“大奶奶呢?”玉钏说道:“回太太的话,刚去传太太话时,珠大奶奶已经被老太太叫去了。”
王夫人一听就有些奇怪了问道:“可知老太太找她有什么事?”玉钏回说:“我也问了素云,只是素云也不知道,而且老太太不让叫旁人跟着,只让珠大奶奶一人去了。”
王夫人听了更是有些不解了。以前老太太也曾叫过李纨,可是象今天这样,单独叫去却是头一次。王夫人想了想说道:“既这样,你再去一次告诉素云,等会儿等大奶奶回去了,让她到我这里来。”
玉钏答应后又去了李纨的院子传王夫人的话。而王夫人和宝钗却都不做声,心里揣摸着老太太叫李纨所谓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