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说道:“我也是在大婚当日才见到林姐姐的,她回来没多久,只是妹妹在这里,不太好见,所以林姐姐想法子要见妹妹一面。这一次,也是我俩商量好,专门让我来问你一件事。”
惜春听后问是什么事。探春说道:“林姐姐替我找到环儿了,现在环儿就在南安王爷的手下做事。经了这事,我看环儿也长大了,我也不太担心了,现在我和林姐姐就担心你了。不知道你有何想法?”
惜春说道:“我能有什么办法,如果她们逼我,我就剪了头发当姑子去。”
探春又问惜春:“这几日你可是一直都和妙玉在一起?”惜春点点头。探春说道:“那就好,她受林姐姐的托付,定会护你周全的。”
惜春一听用着不解的眼光看着探春。探春说道:“我也是才知道的,这其中的详情我所知道的也就这一些。”惜春听后也就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这时王夫人和宝钗依旧想着让探春说情的事,宝钗在院子里坐卧不安的走来走去。
莺儿这时也进了屋里,看到宝钗这样。就问道:“奶奶这是怎么了?”
宝钗一听是莺儿的声音,脸上马上挂起了笑容,回过身说道:“没什么。你不去伺候二爷到我这里做什么?”
莺儿自从被宝玉收房后,就发现宝玉根本就没碰过宝钗,现在就连袭人也不碰了,莺儿心里当然高兴了。慢慢地对宝钗也就有些怠慢了。
听道宝钗的问话,莺儿说道:“二爷请奶奶去一下书房。”宝钗一听奇怪了,宝玉自和她成婚后很少和她说话,更别说主动让她过去。但也不容她多想,莺儿也就催上了。
宝钗看了莺儿一眼,淡淡地说道:“大家子的规矩还是莫忘了。”说完也不待莺儿答话,就向宝玉的书房走去。莺儿有些气恼地在后面跟着。
宝钗走到书房门口后,并不马上进去,只站在那里,莺儿不知何意,问道:“奶奶怎么不进去?”宝钗还是用着淡淡地语气说道:“规矩忘了吗?”
莺儿一听这才想起这贾家的规矩是姨娘要伺候着正室奶奶。无奈只得上前打起帘子,宝钗这才进去了。
进到屋里看到宝玉坐在书桌前看着书,见她进来也不答话,但宝钗早已习惯宝玉对她的冷淡。所以就先说道:“二爷让莺儿找我来有何事?”
宝玉放下书,看着宝钗说道:“今日是三妹妹回门的日子,有些事还是今天不说的好。”宝钗一听大惊,发现宝玉并不是什么事都不知道,只怕是他知道却也不说出来。
宝钗哪能放弃今天的日子,但又不愿与宝玉交恶,就推起一脸的笑容说道:“二爷这说的是什么话,我和三妹妹能说些什么事?也无非是闺阁中的话,而且还请二爷换一下见客的衣服,只怕一会儿三妹妹会过来看你。”
宝玉知道宝钗这是给自己打马虎眼,所以先让莺儿出去,莺儿一看宝玉发话了,也不敢说些什么,行了礼也就出去了。宝玉走到宝钗面前,宝钗望着宝玉心里有些复杂。
宝钗进京待选,是怀着一颗不安分的心,想着自己能从此成为人上人,但现实却把她打败了。
待选的资格被取消后,她通过母亲的话中也得知了姨妈是想让她嫁给宝玉,这时她才好好的观察宝玉,慢慢地自己也动了心,但以前宝玉看起来总象个小孩子,可是不知何时起,宝玉竟有了一丝阳刚之气。
宝钗眼里流露出的感情,竟让平常端庄的宝钗有了一丝的妩媚。
宝玉正要开口说的时候,外面的小丫头进来传话说三姑娘和四姑娘来看二爷了,宝钗回过神来,恢复了一脸的端庄,说道:“如今不能再叫三姑娘了,而是南安王妃,以后不能再叫错了。”小丫头答应了。宝钗又对宝玉说道:“我先去了,二爷换好衣服也快些过来吧。”宝钗让小丫头去将莺儿叫来服侍二爷换衣。自己就先过去了。
来到厅上,探春和惜春已在那儿坐了一会儿了。宝钗急忙走上前去,叫道:“三妹妹四妹妹。”回头又让丫头们倒茶。探春接过茶后,问道:“二哥哥呢?”宝钗说道:“在书房呢,听说三妹妹来了,正换衣服马上就过来。”这话音刚落,莺儿就进来了,进来后先朝探春、惜春行了礼后,对宝钗说道:“二奶奶,二爷说想请王妃和四姑娘到书房叙话。”宝钗一听,有些不高兴了,但面上还是一片详和之色,说道:“三妹妹好容易回来一次,还是请二爷来这里吧?”探春说道:“罢了吧,既然二哥哥说的,那去书房又有什么呢?”说完,就起身请莺儿带路。宝钗无奈只得在后面跟着。
进了书房,宝玉早已换好衣服在那儿等着了。见到她们来后,和探春见礼后,就请探春和惜春坐下了。莺儿不待吩咐早已把茶端来。宝玉又对宝钗说道:“这眼看就到晌午了,麻烦宝姐姐去看一下这午饭怎么安排的。”宝钗一听,本不想去,可是还要在外人面前表现出自己贤惠的一面,只得去了。
宝钗去后,宝玉将薛蟠的事大概说了,探春听后问道:“那依二哥哥的意思呢?”宝玉说道:“这府里的事,还是不管的为好。”探春看着宝玉。宝玉说道:“赵姨娘的事,我只略略听了一些。可并不真,环儿出走时,我想去找,可是怪我没本事。竟无可托之人,只让茖烟悄悄地找。可恨的是太太打着为我的名义,做了这些。这府里早已乱了。管也是管不过来了。”
探春听后点点头说知道了。这时,宝钗也进来了。说道:“太太已经安排下了,就在大观园的正厅摆饭。”宝玉听后,说道:“那就请三妹妹和四妹妹一起过去吧。”探春答应后就一起来到了大观园的正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