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到了李亮限定的最后时间了,还有一户人家钉子般定在家里。肖骅说尽各种好话,都没能让他们走。
老谭和他一起来到工地,仰望着那家的阳台,肖骅喃喃的说:
“这个家,七十多岁的刘老爷子是这次不搬迁的核心人物,老爷子和女婿女儿住在一起,女婿是残疾人,女儿是精神病患者。不过,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十三岁的儿子。老爷子对这个外孙子格外宠爱。这次要求增加的补偿费用是为了留着给小外孙以后读书用的。”
“肖骅,你打算怎么办?”老谭问。
肖骅皱着眉头,忧郁的说:“老爷子不拿到钱是不会搬的,我现在也没有其他办法。”
“你手下管着那么多人,你何必要用这种温柔的处理方式?”老谭不屑的说。
“谭哥,老爷子有心脏病,要是吓出人命来,大家都会很麻烦的。”肖骅说,“老爷子几天前给媒体打了电话,已经说了许多对咱们不利的话,现在,媒体的眼睛都盯着这里呢,有任何风吹草动媒体都会知晓的。咱们不予动粗!”
“可李哥只给了你五天时间,你不想见你妈妈了?”老谭阴冷的说。
“想……”肖骅望着破旧的铁窗,幽幽的说,“怎么会不想呢……”
老谭怔住了,他不太明白肖骅到底是怎么想的?
回到公司,肖骅对李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李亮定定的看了他半天,才说:“你这是在帮着那个姓刘的老头来向我要钱,只不过是变了个名而已。”
肖骅不紧不慢的解释道:“李哥,媒体报纸和电视都已经报道过刘老爷家的惨状了,大家都睁眼看着咱们和他们家之间的这场对峙。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要是我们强硬的把他们撵出去,不管我们多么有理都变成了黑心不良的开发商。这个刘老爷不像之前搬走的两户,随便说点狠话就把他们吓跑了。这个刘老爷是个偏执的人,他现在就希望我们对他做点什么,这样才好哭天喊地的到处去宣扬我们的罪行,让全社会的眼光都焦集在他身上。到时候,我们为了平息社会舆论所付出的代价一定会远远超过李哥你资助给他外孙的学费要多。这是咱们第一个项目,要是名声在这里被弄臭了,咱们的房子盖起来恐怕也不好卖啊!”
李亮抽着雪茄,沉吟了半天,才发话:“这件事情既然要弄,就弄得大点。你让公司的公关部门去准备一下,我打算成立一个壹佰万元的扶贫助学基金会。把老刘家的那个孙子叫到发布会现场,我亲手给他发放第一笔助学金!”
几天以后,天海地产扶贫助学基金会项目正式召开发布会。在发布会现场,李亮从容自信的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又满怀亲切的给刘老爷家的小外孙发放了第一笔一万元的助学金。他承诺,一定会资助刘老爷家的这个小外孙直到大学毕业。他儒商的风度让在场的媒体都大为折服。发布会后,省城几天的报纸头版都是歌颂和称赞他慈善之心的溢美之词。什么青年慈善家,成功商人的慈善之心,最美地产商……一时之间,李亮这个无人知晓的地产商变得很有名气,许多大学还邀请他前去做慈善讲座。比如唐灵儿的学校。李亮从来不知道做好人是如此的爽快,他一下子就喜欢上这种到处被人奉承和称赞的虚荣。
肖骅手不沾血轻松的就把李亮交代给他的事情弄好了,李亮享受到做慈善的好处后,对肖骅也格外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