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间,我对这些逐名争利的人都充满了深深的厌恶,无论龙熠轩也好,无论龙熠泽也好,尽管他们贵为皇胄,依旧让我很看不起。
对于楚亦寒,我却只能报以一声叹息,男人的功名心都往往太强,他似乎也不能免俗,云子骞亦是!
娘曾经对我说过,她最向往的生活就是和心爱的男人相依相守,孩子承欢膝下,不要多么富贵,只要可以温饱,就是天下最大的幸福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我年纪还小,理解不了,现在想来,娘期盼的幸福,亦是我心中所愿,因为难得,所以可贵,像云一样闲淡的生活于我已是一种奢望!
躲躲藏藏过了两月,天气越来越热了,所有的人都变得疲惫不堪,但没有一个偷偷溜走或拖后腿,楚亦寒的威严依然存在,兵士们的爱戴一样不少,为了和大家同甘共苦,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和他一起吃饭,更谈不上同眠。他的眼中只剩下了他的兵士,他在为那位久不露面的主子守住最后一股力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一定还存在这样的希望,我有时偷偷从远处打量他,他长长站在夕阳的余晖中,那橘黄的光色将他的身影包裹,让他看起来更加俊逸,如芝兰玉树般让人心动。
我想,我已经魔障了,为了他,我终是与过去的苏曼青彻底的告别,眼前的人变成了所有的希望,这一刻,我为他而活,为他虽苦亦甜。
在又一次接到龙熠泽的飞鸽传书后,我们进入了连绵不绝的横山,听红芍说,穿过这座山后,向南就是我们要去的昭国,它是附属辛国的一个小国,曾经不自量力攻打辛国,被辛国所灭。当年领军的大将军就是龙熠泽的舅舅赵元忠,此时龙熠泽的母妃恩宠日重,进位为后,加上赵元忠战功显赫,所以皇上便封其为侯令他镇守昭国地界。后来皇后失宠,皇帝怕赵元忠起兵造反,干脆封他为昭国王,拉拢安抚。
赵元忠虽知姐姐蒙冤,但国力微薄,不足成事,所以隐忍至今。听闻他招兵买马,鼓励耕织,现在的昭国已是兵强马壮,国富民强,其野心也日益彰显。
皇帝早于察觉,曾派特使引赵元忠回京城,赵却是借口托病,不肯赴京,一度使关系紧张万分,若不是龙熠泽深得皇上喜爱,或许赵元忠已经反叛。
皇上有改立太子一说,定然也考虑了龙熠泽即位后,赵云忠会尽心辅助的缘由。只是不成想太子和皇后察知了皇上的意图,竟然先下手为强,才造成今日局面。
因为多日的相伴,红芍对我的敌意已经稍减,队伍中女子本就少,自然而然,我们消融了一些隔阂,变得亲近了不少。是以,我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长途跋涉到这荒蛮之地。
抬头,看着苍茫高耸的大山,心里竟然有了丝丝的不安,过了此山,莫非我们真就起兵叛国了吗?
横山绵远九百余里,山高林密,植被葱茏,虎豹狼虫出没其间,很是凶险,更加上常年云雾缭绕,又多了些神秘的色彩。所以不是当地的民众,很少有人经过这里,更别说要登山而过!
为了安全过山,楚亦寒很费了些劲找了好几个当地的向导,又与红芍研究了好几遍出山的路线,才商定下来。
他们自始至终没有对我有丝毫的隐瞒,楚亦寒很坚定的告诉我,出了大山,一切都会扭转,他会和龙熠泽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看着他自信满满,我也不好再说什么,一个人有执着的意念也好,至少他不会蹉跎岁月,生活的有目标。
在山脚下,住了一晚,清晨我早早的起床,帮着红芍煮饭,没想到她那么娇媚的一个女孩子居然会做好多的活,倒让我很不好意思,虽然在苏府不得宠,但是也没有真正动手劳动过。
所以大多时候我都是给她打打下手。但她没有一丝看不起我的意思,倒是流露出感激之情,让我心中很是温暖。
赶过去的时候,她正忙着生火,柴草不够了,我急忙去后面取。
临时搭建的帐篷紧挨着一块旱田,几天里都会有个婆婆在地里忙碌,清草施肥,不亦乐乎。
可今天,我突然发现那婆婆倒在地里,好像睡着了一样。心里不免奇怪,她怎么会这个时候躺在田地里?
走近一看,不由很吃了一惊,只见那婆婆面色苍白,双目紧闭,分明已经昏了过去。顾不得多想,我急忙奔回帐篷,取了水来,到田里喂给婆婆,又使劲按她人中,终于她缓过劲来。
看清楚是我,她急忙爬起来磕头,嘴里呜呜啦啦的不知讲着什么,原来竟是个哑巴。
看她比划了好一会儿,我才明白她是早上没有吃饭,饿晕的。便又回去,拿了些干粮给她,她不住的作揖,满眼的泪水,又唔呀比划了半天,我大体知道,她的儿子被征了兵,家中没有别人,十分穷苦,经常挨饿,这份薄田就是她全部生存的希望,她要好好活下去,等着儿子回来。
心里一酸,我好言安慰了她几句,天下动荡,百姓也跟着受苦了,龙熠轩征兵,为的是对付龙熠泽的吧!一个皇位害的多少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长长叹了口气,我慢慢离开了婆婆,回到红芍那儿,她奇怪的问我去了哪里,怎么会这么久,柴草拿回来了吗?
听她一问,才知道我要办的正事没有做,尴尬之下,忙匆匆去取柴草。临走红芍疑惑的眼神扫过我,让我有些心虚,却有很快释然了,我又没有做甚么见不得人的事,有什么好怕的?
等大家一起用过早饭,刚要出发,楚亦寒却匆匆的来到众人面前,他寒冷的眸子里带了一丝仇恨,用同样冰冷的声音说:“原定计划立刻取消,我们改走鹰愁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