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闻公公进来回禀:“启禀皇上,纳兰惠妃娘娘来了,正在门外候着!”
康熙身边妃嫔虽多,而能博学多识又贤淑良德,又深受康熙帝敬重的却没有几个。而纳兰氏与其弟弟纳兰明珠因各在后宫朝政多有贤德贡献,却都是康熙帝敬重之人,纳兰氏在康熙帝尤其敬重的几个后宫嫔妃之前列。
故而康熙见是纳兰爱妃前来,此刻与众阿哥谈话心里又甚为高兴,爽朗大笑道:“快请娘娘进来!”
“皇上,臣妾有礼!”纳兰氏手中握着一幅画卷,进了养心殿,轻轻盈身在康熙面前行礼。
“爱妃免礼!”康熙爽朗笑着给纳兰氏赐坐,众阿哥又向纳兰氏问了安。
康熙见纳兰氏手中拿着一幅画卷,心生好奇,倒不知何人所画。纳兰氏也猜到如此,康熙素爱汉人文墨,必对这书画琴棋感兴趣,方故意拿了这画来要康熙心生兴趣。
果见康熙忍不住笑了问道:“爱妃,手里拿的可是什么?”
纳兰氏盈身浅笑,站了起来,将手中画卷递予康熙手上,轻声道:“皇上拆开来看看?”
康熙被纳兰氏搅得趣味更浓,拿了画展开在手中。随着画纸徐徐展开,清灵笔墨呈现眼前。月下墨竹,画纸上所绘丝竹清韵如诗如韵,让人一见耳目一新,顿惊为神笔之作,非来自人间之品!
“好!好!”康熙帝大喜,不觉啧啧称赞,喜出望外仿若见画如见知己,多年来未见如此空灵神来墨宝,如今一见,若那仙乐飘飘、余音绕梁之感,康熙喜的更从御座上站了起来,对手中之画爱不释手,拿在窗下迎了射入光线细细品嚼。
几位阿哥随着一同走了过去,各自点头称奇。
胤禩早知此画原委,没想此画能受嗜画的父皇如此赏识,也是黛玉才情的表征,此刻只觉更替黛玉欢喜。
胤禛淡淡幽思,清韵入画,见了那笔墨轻润处亦不觉转念心动,澄眸转珠之间,仿见画中呈人,心生惜才欲一见真人之意,更可奇的是居然一时恍惚间见画而胸中有伊人在水君子欲逑之心。
胤祥见了画淡淡浅笑长长盈在嘴角,此乃何人所作?居然有如此灵窍心思?才一幽思,胸怀之中,却盈盈浮现出一个弱弱如柳拂风的倩影来,还有宴席上那冰洁眸色中一抹空灵而冷淡的冷毅,是她!胤祥浅笑弥浓,笑意渐渐成了爱慕。
纳兰氏见皇上喜欢,盈盈浅笑着走过去,轻声道:“皇上可喜欢?”
康熙喜得捏着胡须点头,一时忽然有一种强烈的见一见画主之感,若是不见必是终生一大憾事!
“爱妃,不知这画这幅画的人可尚在?”康熙心有所失地问,若为古人,岂不无能一睹风采。康熙还是有些担心,怕如自己心中所忧。
纳兰氏笑得宜人,“皇上,臣妾知道皇上必对这幅兰竹图爱不释手,届时亦必心生惜才怜人之心,臣妾哪敢斗胆拿故人之作轻呈皇上?那作此画之人,不禁尚在,而且正在京城,更是一位年轻貌美的江南丽人。其祖上系世代的书香门第,她正是那江浙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小女,林黛玉。”
康熙大喜,更是惊讶,没想小小女子,居然才情就如此了得!不知这小女子为人品貌何如,却着实想亲眼见一见这个林家黛玉,一睹其人风采。康熙笑道:“那小女子既是巡盐御史林卿之女,如今又在京城,可是在她那亲二舅舅贾卿府上?”
纳兰氏笑道:“正是。昨日贾府老太君携了那孩子来给臣妾祝寿,这幅兰竹图,还是那孩子送给臣妾的寿礼呢!”
“好好,即刻派人接了那孩子入宫,朕要见一见这个林黛玉!”康熙喜出望外,见人之心切切。
“父皇,儿臣等也欲与父皇一同见识一番才女风华,还请父皇成全。”几位在场的阿哥亦对这林黛玉好生好奇,寿宴上匆匆一别,总是有意犹未尽之嫌,一睹黛玉姿容,更是阿哥们此刻所愿。
康熙今日高兴,笑了点头,“哈哈哈,朕正有让你们向这林家小姐学习之意!”
============================================================================================================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考证历史】
还有一点很重要哦,就是这里对一个大人物“大学士明珠”做了身份转移,一般认为明珠是大阿哥胤禔生母惠妃纳喇氏之哥哥、胤禔的亲舅舅,现转为八阿哥胤禩之母纳兰氏的弟弟、胤禩的亲舅舅,把明珠之子纳兰性德(容若)的才华亦转给明珠,取明珠才忠贤效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