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三姨娘跟着走原因肯定没那么简单,没道理送个童养媳还要把岳母带上。万幸乐芸非常晕车,虽然每天被路颠地四肢无力屁股疼至少耳根子清净了。该吃吃该睡睡,万事不操心。也不知是摔肿了还是吃多了,到达赤城时薛老爷抱八宝下车明显吃力了许多。
原来的刘府早已变卖只在附近又买了处小些的宅邸,一是给大夫人留个念想,二是薛老爷行路来赤城有个落脚的地方。从前刘家的老仆都分成两拨各自跟着两个小姐离开了。谭刘氏和翠花娘十数年不曾回来,此次回来看到这物是人非的景象唏嘘不已。乐芸颠了一路正在好好休息,八宝睡了一路没事干就在大人边上转悠(不准跑远)。
来了这边从来没出过远门,能走路以后每天活动的范围就是西院、东院、大厅,连厨房都没去过。突然间笼中的鸟自由了,还真有点不适应。在赤城呆了两天,薛老爷换了一批货,女人家好好地梳洗了一下自己这才上路。弯弯绕,绕弯弯,没走直线。每到一处时不是八宝睡得太熟,就是赶路太急总看不到什么东西。极其无聊的赶路生活,原来想着,古代人的野外生存能力特别好,总能吃上个什么野味。哪有啊?谭刘氏和乐芸怕死了杀生的场面而且嫌不卫生,薛老爷也没那多工夫每天花上一段时间去追山鸡,小兔子之类的。每天的粮食就是馒头,大饼,白开水……每次翠花娘找到小溪拉着八宝去洗脸,我总觉得八宝的脸越长越像大饼了。
这日加急赶路,土路上小石头特别多,颠地八宝在车厢里上下飞舞,睡觉就更不可能了。可是晌午饭吃过不久车队就停下来安营扎寨。八宝被一个粗壮的汉子抱下车(现在也只有这种专门干力气活的男人才能抱得动她了……)。落脚的地方是一个小小的村落,不过十来户人家的样子,不靠山不靠水,要客源没客源,要货源没货源,怎么看都不是值得商人在大白天停留的地方。思来想去都没个头绪,恩?不会是要把八宝扔在这里学习干活吧?
还在胡思乱想的时候被翠花娘拉着进了一家农户。这不是车队下榻的院落,而是一户原住民家。和主人家一打照面,翠花娘就哭起来,西里哗啦的乡音我没注意听,注意听更头疼。冷眼看他们演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戏码,静静等待翠花娘记起我的时候。
“八宝,过来。”神游到不知今夕何夕的时候听见有人叫我,下意识的服从命令走了过去。
“跪下,给你的姥姥,姥爷磕头。”翠花娘抽噎着下达指令。抬头一看土墙上挖出一个神龛,上面摆了两个牌位,神龛下面的桌子上瓷碗里插着三炷飘着白烟的香。哦,原来这个村子是三姨娘的娘家啊!好吧,跪就跪。如我所料,跪拜完就没八宝什么事了。住了一宿后车队又启程了,这次是直奔延庆而去。
好在是初春北方天气还冷,蚊子也没几只可以好吃好睡,一路上大家都很合作并没有耽误行程。二月初二晌午未到就看见了延庆城的城门。今天乐芸的精神特别的好,一路上叽叽喳喳的扰人清梦,所有人都因为快到达目的地而非常的兴奋,除了八宝。乐芸不断地描画着将来美好的友爱生活,不断地夸奖延庆的可爱迷人。可以想到她能回家是多么高兴了。然而,八宝来这边的身份如此尴尬,前几天在路上顾不得想,现在所有未知的,所有可能的全都一股脑的从不知名的地方涌进脑子里。混乱啊……
谭静文跟着谭老爷一起在门口迎接。汉子们忙着卸行李,女人们忙着跟老爷们互相介绍,谭静文把妹妹抱下车接着过来抱八宝。虽然从前跟他毫无过节,但一想到以后他可能……就自暴自弃的装尸体把所有的重量压在了他的身上。先让你明白一下本小姐的分量有多重。谭静文没想到八宝根本不是借力下车,要不是他反应得快,两个人肯定都要摔在地上。把八宝放下仍旧斯文的笑了笑,可惜脸色泛白满头是汗,一点都不好看。
八宝也冲他无辜的一笑:“谢谢哥哥。”话音还没落就被乐芸拉走参观潭府去了。临走转头瞟了一眼,谭静文正在揉膀子呢。
童养媳?听名字就知道很辛苦了。等着吧,为了将来能够继续懒惰的生活,说什么我都绝对不会让它成真的。
附1:据史料记载:古代军队的进军速度,取决于牛车或马车的速度。一天至多40公里。步行速度5公里/小时,一个时辰为两小时,古人马车的速度一个时辰在30~45公里之间.一般坐人的套一匹马的车,普通的泥道上一小时约15公里!
附2:冬日天短夜长,所以按每日赶路3个时辰六小时计算,15公里/小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河北省内,北京西北,大概算出要7、8天。
PS:明天有事外出,八宝舟车劳顿,休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