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说的八卦消息得到证实他们会非常扬扬自得,鼻孔朝天的对着其他妇人说:“我早就说过……”如果证实说法不符实际,那完了,她们马上就从预言家,先知者变成了市井长舌妇,被众多太太们嘲笑,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终于盼来了薛老爷的回信。古代的通信真是不发达,来来回回近半个月,我都已经忘记还有这么一回事了。薛老爷有信来,老婆们自然齐聚一堂,翠花娘不识字就算了,二姨娘可是眼巴巴的看着牛皮纸信封。大夫人万分得意,手里攥着的仿佛是皇上点招的圣旨,也许圣旨都没这个让她心情畅快。现在她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长了,肚子里装着,手里拿着,就算她现在下巴朝天走路我都可以理解。二姨娘脸色由红转白再转青,表情从兴奋的掩饰不住的微笑变成了一字线假笑。女人间的斗争啊……
这让我记起了前些日子八卦帮趁大夫人不在的时候谈论的薛府故事。
20年前,崇礼城有一帮出了名的纨绔子弟,其中为首的就是现在的薛老爷——薛继业(听说老太爷叫薛建业,还真是传承有序-_-///)。当时薛府的规模并没有如今这么大,中富之家老来得子也难怪老太太对儿子溺爱,让当时的薛少爷闯出了个无法无天的“美名”。
薛家世代男丁不旺,到了这代仅有一根独苗还是老来得子。薛老爷自知没几年好陪儿子的,就想好好调教让他能继承家业,薛府又不是财大气粗,若真要败可能连儿子这一代都熬不下去。偏偏儿子不争气,想得越多身体越不好,竟突然间一病不起。好在薛少爷虽混但非常的孝顺,看到爹爹病了,自然是忙前忙后贴身伺候。平常听不进去的话也听进了,平常绝对不干的事也干绝了。最让他爹娘感动的是:他还专门去了王夫子的私塾跟着一帮娃娃一起学起了功课。
王夫子和薛老爷是连襟。讲明白点就是薛夫人和王夫人是姐妹(表亲)。两个老太太都是远嫁而来,未嫁之前就是闺中密友,姐俩还曾有过指腹为婚的想法。可惜,王夫子嫌薛老爷满身铜臭,不屑与之攀亲道故。而薛老爷嫌年轻气盛的王夫子是个书呆子,满脑子不切实际的想法,完全一个假清高。虽然两人因爱妻故决定将府邸换的更靠近些,但王夫子后来还是专门挑了隔了条巷子的一处屋子。两家的女人亲近,连带着孩子也亲近起来。王桂玉就是这样,在很小的时候被她娘和表姨灌输了一定要嫁给表哥的思想。慢慢长大的少女开始出现爱情的萌芽,可惜这种事情薛继业一点都不知道。
薛少爷自从识字起就讨厌看书,尤其是诗词歌赋。但是他表妹却是个典型的文艺少女,每次看到他都是含羞代怯吟诗作对。他是真的不上心,因为他满脑子都是怎样逃过薛老爷布置的功课,然后跟他那帮狐朋狗友去酒楼大快朵颐,饮酒高歌。少年总有武侠梦,他就是深陷其中,中毒严重的那个。每日只想练好功夫,畅游江湖……
可惜,崇礼城连个武馆都没有,薛少爷靠自修自学(跟着小说里写的瞎练),最后练了个皮糙肉厚的本事就当是学会金钟罩了。还好一帮男孩从来不去妓院。为什么?你不知道小说里去妓院的都是二、三流高手,结局非死即伤。一流的大侠是不嫖妓只看戏喝酒的。自己把自己想成花,最后还是变不成花。只是辜负了小表妹的一片纯纯少女情。
两个当家的男人不对盘,一见面就针锋相对,这联姻的事情根本不必提。虽然两个老头都互看不顺眼,但是在联姻方面他们永远在统一战线。加上薛少爷根本不想成亲,三个男人的防线及其坚固,根本无法突破。三个女人只好暂时收兵,等待时机。
时机还没等来,王夫人就过世了。两家哭的昏天暗地,薛夫人突然想起了儿子的婚事。若不在王夫人百日之内成亲,桂玉就要守孝三年。这三年有多大的变数啊……薛夫人跪求老爷子,薛老爷再不情愿也还是点了点头。可人王夫子不干,好好地闺女为什么要嫁给薛府的愣头青?守孝就守孝,又不是养不起她。王桂玉也没心思,母亲刚去世,弟弟还年幼,父亲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连饭都不会做。她如何放得下心,何况当时年纪还小,等个三年也不算太迟。
三年的变化果然很大。薛老爷庆幸逃过一劫不用和王夫子做亲家。为了永绝后患干脆在连忙帮薛少爷订了亲。薛夫人和王桂玉一听都伤心不已。桂玉自是认为表哥背叛了自己,王夫子也叫女儿断了念想。偏偏薛夫人每天给桂玉洗脑。
“你表哥太孝顺了,明明连那家的小姐还没见过就答应了。夫妻没有感情又怎能和睦的白头偕老?你和继业从小青梅竹马,表姨一直将你看作自己亲生。现在你母亲不在了,万一你爹爹把你嫁给陌生人,你叫表姨怎么放得下心?你这么个好姑娘,表姨真的不舍得委屈你……”总之一句话,嫁给你表哥有表姨帮你撑腰,你表哥孝顺一定会听话的。
这嫁来的就是大夫人——刘淑琴。她算是最无辜的了,特别是他带来的嫁妆跟薛府所有的财产一样多。刘家是赤城有名的富户,可惜不知前世做了什么孽,刘老爷一个一个的娶,最后也只留下了两个丫头。为了保住刘家的产业他决定要让女儿们招赘。但是人人都不屑刘家,谁叫他家连个儿子都保不住而且过门的媳妇也一个个的归西。谣言密布的赤城怎么会有人敢去刘家送死,贪财也要有命不是。两个女儿都拖到了很大年纪(一个十七,一个十六)还是没有人来提亲。刘老爷年纪也大了,病了一场后终于看破了虚名,忙为两个女儿定下了婚事,入赘的事没有了,刘家的财产一人一半当做嫁妆。头年刚定的亲,隔年薛府就来接人了。刘老爷和薛老爷看着欢喜,没想自己这样的身体还能在有生之年喝到儿女的喜酒。两个老头如遇知音,太过兴奋,把酒言欢,突然中风,估计是双双脑溢血挂掉了。
红事办完就接着办白事。薛少爷和刘小姐原本陌生,却因为都是孝顺孩子的关系慢慢熟悉起来。薛夫人看着不顺眼,她怎么想都是新媳妇克死了自己的老公,到处给刘小姐小鞋穿。偏偏守孝三年的两个人不能同房,薛夫人竟借着无出的罪名让薛少爷休掉无过的刘小姐。
薛少爷孝顺是孝顺,但是武侠小说看得不少,江湖道义,礼义廉耻还是非常明白的。再加上王夫子和王桂玉也不赞成薛夫人的做法,气的老太太更加的不疼爱儿媳。刘小姐非常的三从四德,从来没跟婆婆争吵过只当她新寡心情不好。可泥人都有三分土性莫名其妙的就要休了她,他哪会不记下。
王桂玉守孝刚结束,薛夫人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威胁王夫子和自己儿子。结果被儿子要守孝为由拒绝了。王夫子这才开始对薛少爷另眼相看,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待到薛家的孝期也满了,薛老夫人又旧事重提,这次桂玉也跟着一起来了。也难怪,他比刘小姐就小一岁,已经快双十年华了,这个年代老姑娘真的是很难再找到婆家了。何况被薛夫人洗了五年的脑,早就非表哥不嫁,听到表哥拒绝怎能不哭……
薛少爷考虑良久,待到薛少奶奶有了身孕,薛夫人就更起劲了。儿子现在没人照顾,当然还是再娶一房的好,他第一次和颜悦色的去找儿媳妇说项。按照薛老夫人的想法,王桂玉一定要风光进门,娥皇女英不分大小。帮夫君找小老婆就够为难了,还要不分大小?薛少奶奶怎么咽的下这口气,新仇旧恨齐齐涌上心头。婆媳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导火线就是二姨娘的婚礼。王夫子终于败在了自己女儿寻死觅活的攻势下,勉为其难的点头答应。好在都是亲戚,他倒不用担心女儿受婆家欺负。看到刘小姐的样子他都觉得心有戚戚焉。父母之命又怎敢不从?
婚礼过于风光,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薛府又娶少奶奶,跟着刘小姐一起过来的家人和婢女自然特别不高兴,干活也都拖拖拉拉,当着姑爷的面冷嘲热讽。薛少爷也很郁闷。整场婚礼最开心的只有两个自以为是的女人和一帮爱起哄的宾客。
酒醉就是容易惹事,大夫人挺着肚子招呼客人,却被醉客撞翻在地动了胎气。惊得薛府上下顾不得婚礼忙去请大夫。却忘了洛大夫也在吃喜酒。好在大夫重养生并没有喝多,忙帮大夫人安了胎。老夫人不体谅儿媳说他演戏,还心疼起自己的外甥女婚礼酒宴搞砸了。大夫人听到婆婆这话,第一次当着夫君的面痛哭起来,然后告诉夫君:婆婆太过分了,妾身忍不下了……
战争爆发……
刚讲到这里大夫人就进来了。不过想也知道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活的比较久的那个。至于翠花娘,或许他真的对薛老爷有情有义大夫人才成全,或许她就是大夫人为了气二姨娘安排的棋子,亦或许是大夫人在薛府孤立无援时培养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