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帷幕上,立刻就溅满了各族儿女的鲜血。
战斗空前惨烈,诚所谓尸横遍野,流血漂橹。王二嘉胤不愧为久经沙场的悍将,三军之中冲杀,竟若无人之境。
明军虽都是老弱残兵,但在将军常雄略的指挥下,战斗力也相当惊人。
几天的交锋,双方进入胶着状态。此时真是兵家用奇之际。
夜色开始笼罩。边地的黄沙开始在他们的面前慢慢地铺陈开来。
常将军一人在房间踱步,他徐徐展开地图。他深思着,不觉间已到深夜。
完整的计划始终没有出炉,因为它缺少最关键的引子。常将军累了,于是躺倒了塌上,将灯熄灭。
此刻的他又如何能有丝毫的睡意呢?
月光下,一只飞蛾在窗外翩翩而舞,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驰骋的舞台。
突然,这只飞蛾又好像不再跃动了。
“应该是被什么东西拉住了翅膀吧!”常雄略起身,望着窗外。那只飞蛾被缠在一个蛛网上,动弹不得。“世间万物,莫不相生相克也。”他突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翌日常将军开始调兵遣将,众将各领命而去。
眼看八月十五就要来了,常将军教细作到处散发流言,宣称那天要举行中秋篝火宴会,犒劳各位守边将士。
一场大战在酝酿和发酵着。
“将军,我们城中原有有三万人马,现在只有一万了。如果中秋那天敌人偷袭我们,那将如何呢?兵士们那天都没心情打仗呢!现在联军有三万人马,这仗如何打?”部将们在听说了此事之后,都担忧地说。
“诸位将领放心,本座自有调遣!”
翌日中秋,长安城大挂免战牌,城门还有告示。曰:
“中秋吉日,良辰共度。各将士可与城中百姓混杂过节。待京师调兵,再击叛逆!”
此告示一出,长安城一片欢欣鼓舞。长安城街市第一次大开放,民众纷纷上街购物游玩。
八部联军之兵今晨依旧来挑战,但城门免战牌高挂,他们没有丝毫的办法。由于路途有上百里,所以八部联军之兵都随身携带了帐篷。顺便劫掠城一下周边的村庄,并扬言攻城。
八部联军之兵们很快就叫累了,于是在城下营帐里喝酒,学起汉人过中秋一样。
少顷,他们发现城东似乎一些人在活动,于是拍马过去。
一伙女子袅袅娜娜地相向而来。
八部联军之兵们傻眼了:这些他们日思夜想的女人吗?
那些女子看到八部联军之兵奔来,慌忙回奔。
但是这些都是徒劳的。她们被那些疯狂的士兵劫了去。
联军大营。军马奔腾,旌旗招摇。联军一个大帐中,两个声音在对着话。
“大王,今晚是汉人中秋,我军若全军出动偷营攻城,定可一举拿下长安城!”王二嘉胤的参谋,慧明和尚说诡笑道。
慧明和尚者,本名明哲身,复姓明哲。在陕北农民造反时,他投入了联军。屡出奇谋的他,很快被王二嘉胤封为军事参赞,地位仅次于军师哈赤。
“大师,如此月光,汉人岂是瞎子也?”
“大王,这你有所不知。此乃《孙子》所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正因为月光皎洁,汉人才不会担心我们去偷袭啊。据探子回报,今晚明军有篝火晚宴,绝色美女,那都会在那翩翩起舞的呀,大王!”慧明和尚色迷迷道。
“大师也好这口?”王二嘉胤奸笑着看慧明和尚。
“此言差矣,大王。贫僧我出家,早已凡根尽断,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啊!贫僧是希望抢来送给大王您啊!”慧明和尚诡笑道。
“只要我们准备充足,他们即使发现,也是仓促备战。我们即使不能完胜,也能占到不少便宜啊,大王您说,是不是呢?”
“你说得似乎也有道理。我们总不能眼巴巴地看着明军度过一个没人叨扰的舒适中秋吧!”王二嘉胤听到有美女,心里倒是有些痒痒的。
“探子的消息可靠吗?如果没有,我们岂不是要白跑一趟?”王二嘉胤的军师兼护卫长哈赤不无疑虑地说道。
“说不定这是汉人放的烟雾弹呢?他们难道真的会不知道我们可能会偷袭他们?”哈赤接着说,“大王,我们可要谨慎行事,别轻易上了他们的当啊!”
“哈军师,我想你也太多疑小心了吧。听说他们现在守城的兵士只有一万不到。即使我们中了他们的什么计,他们又能拿我们怎么样呢?他们的城池离我们营地只八十里地。我们撤回来也是很快的。而且汉人如此怯懦,如何敢追我们呢?”慧明和尚不屑地说道。
王二嘉胤听从了慧明和尚的建议。联军于是发动了大规模的偷营攻城行动。
联军快如闪电,很快降临到了长安城脚下。汉军的牲畜被掠去千余,所幸没有士卒死伤。但篝火边跳舞的美女却遭了殃,他们悉数被联军掠去。王二嘉胤大呼过瘾,大赞慧明和尚妙计。
八部联军之兵一路归来时大喜,七千人的队伍赶着千余头牲畜绰绰有余,倒也不担心后面的明军好像若隐若现地追赶。
八部联军之兵们高兴地赶着掠来的牛羊朝营寨奔去,高唱凯歌。
中途,一连串尖利的马叫声突然划破夜空。
马不愿意前行了。士兵们死命抽打,但马还是不走。有的马经不住抽打,狂奔起来,但很快人仰马翻,身上点着许多血淋淋的肉窟窿。
“大王,不好,这是铁蒺藜……快回撤,攻下他们的长安城!”哈赤军师突然若有所想,大惊失色道,“大王快回马,攻下他们的长安城我们才有活路,我们的营寨估计是被明军端掉了,大王,快啊!不然死无葬身之地了!”
“前面有敌人的伏兵,大军快回撤…快回撤…”哈赤声嘶力竭地对着大军喊道。
“军师,没有这么严重吧!咦,慧明和尚呢?他去哪里了……”王二嘉胤回头没有见到慧明和尚,顿时也意识到事情不妙,“这个老滑头,本王正要用他之时,他却开溜跑了,真他妈的该死!”
“大王,这个和尚在路上说要解手,已经掉队了。”一士兵回应道。
这时候,一阵冲天的喊杀声响起,借着月光,彪悍的联军兵突然发现很多披着虎皮的马匹向他们冲来。今晚的中秋月夜,三万八部联军之兵噩梦连连。王二嘉胤率残部突围,总算捡回一条小命。
到底常将军是如何破八部联军的呢?大明的街市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版本。
四川边城有一个叫梅绵钦的书生,在读书闲暇之余,喜欢研究一些古今战争兵法。有一次他去东林书院,结识了当时一个非常有名望的侠医叫缪方雍。两人相谈甚欢,对于此次常将军破敌的谋略也竟然不谋而合。
在一次东林党的聚会上,梅绵钦和缪方雍侃侃而谈,语惊四座。梅绵钦首先开口道:
“我观常将军破叛军,至少用了如下十策:”
“第一策,因势利导,故意麻痹。初次交锋,故意败阵,让其麻痹,造成自己不堪一击之假象。然后死守城池,拒不出战,拖垮对方的士气和意志。”
“第二策,围点打援,围而不攻,专打援军。常将军对少股深入的敌军,用尖木栅栏死死困住,围而不攻。然后有意放出一些信使,让敌军派来援军。敌人来的援军若很多,则马上撤围,不与交锋,若少,则一举歼灭。如此再三,将敌人拖得疲惫不堪。”
“第三策,混淆视听,虚实并用。常将军故意在众将士表现自己的不作为和为将的致命的弱点以麻痹敌细,比如中秋之际竟突然放松警戒,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一个饭桶。充分混淆了敌人的视听,敌人定然摸不清我们的虚与实。”
“第四策,巧插奸细,错误诱导。这招棋可用得绝妙了。早在战争开始之前,常将军就从羌人的交质解仇仪式上闻到了敏感的气息:羌人要反。常将军果断派出自己的好友,已经遁入空门的慧明和尚,假意投入敌人军中。慧明和尚给敌军出了一些妙计,博得王二嘉胤信任,方便错误诱导敌军主帅。由于身份是和尚,所以羌人不太会怀疑他。”
“第五策,奇兵突袭,攻其不备。攀越高山溪涧,绕道敌人后方,让其措手不及。在座的大家可能知道,其实所谓的常将军”天兵“,乃是早已潜伏在敌人后方,所谓的”调西南平叛“之军队。常将军的战略重心,其实早已移动到了敌人后方,而前方只是疲敌的假战场。叛军不知是计,错失了很多宝贵的攻城机会。”
“接下来的五策,就由在下来说吧!看是否与梅兄的高见吻合。”缪方雍此刻突然站了起来,接过梅生的话。
“第六策,心理诱骗,巧用常识。中秋夜,利用慧明和尚诱骗出敌人的半数兵力,让他们兵力分散,且群龙无首。后方二万明军以优势兵力和假造声势,一举将敌人的老巢断掉。”
“第七策,以逸待劳,沿途掩杀。就在羌人回救大本营时,偷袭了敌军营寨的明军早已经在沿途马战不便之地,设下了层层伏兵。弓箭手,套马手,早已躲在暗处,趁中秋的月光,又狠又准地射击敌人,并把敌人的马套跌。敌人的马,在前有铁蒺藜,后有时隐时现的追兵的情况下,慌不择路。”
“第八策,环车为营,步步紧逼。仿汉朝大将军卫青战匈奴之战法,让敌人的骑兵根本使不开阵脚。这样就把敌军的骑兵优势减到了最弱。”
“第九策,巧用阵法,分进合击。巧用名将戚继光”鸳鸯阵“战法,避免了敌人弯刀快马的冲杀。明军的老弱兵卒,如若单打,十个也不敌一个手提长枪来回冲杀的联军骑士。常将军妙用此战法,让前边持竹竿铁枪的士兵扫开铁蒺藜,步步紧逼。羌人没有办法,只有下马作战,完全丢失了马战之优势。对拥有更长兵器的明军没有丝毫办法。”
“第十策,美人计的终极使用。常将军请自己在四川的游侠好友用重金聘了上百个妓女。这个在下就不用明言了,诸位比在下更清楚!”
下面的听众听后哄堂大笑,缪方雍看着梅生,会意而笑。
这场战争究竟是怎么打的,也许没人确切知道答案,除非常将军本人。缪方雍等人的说法,也只是分析和猜测而已,或许战争的真正精华,皆在不言中!
正所谓:
战争最是无情物,生民因此而荼毒。
万里江山为谁守,将军最是无奈处。
王朝百年帝王梦,大厦肇基谁受苦?
兵家用奇杀人器,同胞残杀最痛楚。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名将奈何无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