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蜀地传奇官商女 阅读至0%

第2章 蜀地传奇官商女

书名:月冷西凉雪 作者:夜泊枫桥月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3:02
    陕北和甘凉边地狼烟四起时,西南边陲却沉浸在莺歌燕舞中。
    川省各个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的“梅氏商社——番域风客栈”,“梅氏商社——天府丝绸行”,“梅氏商社——醉天仙酒坊”,“梅氏商社——利来钱庄”,“梅氏商社——紫风镖局”等灯笼招牌,挂满了川城,在风中摇曳着。
    说到梅氏商社,那可是是川省最大的连锁字号,它的主人,正是在川省财势倾天的梅韵姐梅璇。梅韵姐的财力富可敌国:她除了垄断川省几乎所有的贸易之外,其他各行省也都有她的分号。在大明京师,她有着王侯一般的京郊大宅——梅坞五城。
    梅韵姐为明嘉靖进士梅月的孙女。梅月曾任川南道宪副。他生平持躬谦让,人称长者。民间有梅月双清之谣。他其实什么也没有给梅家留下,除了清廉官家的名声。梅璇最亲的堂叔梅之焕在大明也只不过一方巡抚。梅家真正显赫的祖其实还在宋朝,抗金名将梅执礼便是其一。
    宋朝时,梅家的祖先在朝中谋得了高官。但好景不长,金人入寇,直接葬送了北宋王朝,并掠走了宋王朝三千皇室成员(有的是赵匡胤的那支),其中郡主,地位比较低微的王子(郡王或郡公),朝廷官员(梅家祖先也在内)占了大多数。但是帝姬(公主)却很少。后来金人发现有帝姬失踪,就派人到处搜寻,但杳无音信。原来,梅家人梅执道用一套画换得了生存的机会。这套画就是顾恺之的《仕女图》。“靖康之变”后,金人缴获了了宋王室几乎所有的奇珍异宝,其中书画卷轴更是数不胜数。金朝四王子兀术严令,所缴珍宝,书画,一律封存,送交大金朝廷,私藏者论死。
    但兀术本人私下里却对王书圣的书法,顾恺之的画心向往之,于是密令手下拿它们来饱饱眼福。
    但事有凑巧,士卒来报,所有卷轴中惟独没有到这两样,于是下令密查。
    就在他下令密查不久,一小将为讨四王子欢心,将顾恺之的一副《侍女图》送给他,说是捡到的。
    兀术斜睨了一下那小将,知道大有文章。他堂堂四王子都得不到的东西,他一小将何德何能。
    他于是故意索要顾恺之的其他画卷,那小将说没有了。兀术大怒,喝令左右推出斩首。
    拖到行刑处,兀术再问,有没有窝藏王顾的其他墨宝。那小将头如捣蒜般求饶,说就算借十个胆也不敢欺瞒元帅。
    巫术认为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宝贵,于是放了那小将。但是责令那小将说出此事的来龙去脉。那小将没法,只得说是宋廷的一个降官送他的。
    巫术是何等精明之人,他知道这小将必是收了人家的东西,帮人家办事来了。兀术马上问送东西者是何人,小将回答说是说是一个小官。
    “混账,他是小官?一个小官哪有这么贵重的东西,必是王室的漏网之鱼。他们是朝那个方向走的,快告诉本太子!”兀术突然暴怒。
    那小将支吾说应该是往南或往西,或者往东和往北。巫术听完,气不打一处,用鞭子狂抽了他一顿。
    那逃出来的“小官”,正是梅家的先祖梅执道,另外一个则是帝姬。他们一路西逃,总算摆脱了金人的追捕。
    他们辗转来到四川,隐姓埋名,在那里定居下来。梅家祖先将帝姬嫁给一个姓秦的地方官,自己却一直以奴仆的身份在秦家服侍公主。
    秦氏地方官秦彝国后来发现这个梅姓的奴仆很有才干,于是就让他当了这一带地方的治安官,结果蜀地大治。朝廷看秦江二家很有郡望,于是就让他们世袭罔替。
    到了明末,梅家的声望似乎盖过了秦家,重要官职反而由梅家出任。梅璇的父亲是刚过世一年的蜀地长官梅关山,膝下无子,梅璇是独生女。他原本准备将女婿邢智斌培养出来做接班人,推荐给朝廷。但女婿似乎比他更加不爱这个世界,早他两年辞世,梅璇于是成了寡妇。
    梅家显然子嗣不旺,但秦家却更惨。秦家的单传子,秦殇,在二十岁时和一个朱姓女子结婚,第二年在生下女儿秦月吟时便得病身亡。秦夫人安阳予倩伤心过度,两年之后也撒手人寰。
    从此,两岁的秦月吟便由梅璇的母亲照顾。十岁的梅璇也帮着带小妹妹。秦月吟小小年纪便显示出了非常超人的天赋。四岁时,竟然可以将梅璇经常丢拉下的东西逐个找回来,似乎什么东西都刻在她脑子里一样。五岁时,梅璇教给她的字她一学就会,而且还基本能过目不忘。
    为了不耽误秦月吟的成长,梅韵姐征得母亲同意,为秦月吟请来了蜀地最有名的艺师,教“小主人”学习各门技艺。这些艺师有“反弹琵琶绝”之称的萧湘月,“一曲肝肠断”之称的赵风情,“箫音路人痴”之称的姚圣笛和“筝上雪无音”之称的朱鸣雪。她们是川省“四大艺仙”。
    所谓名师出高徒,经过这些师父的调教,秦月吟的技艺日臻完美。梅韵姐知道她的天赋异常,就不赞同艺师们提倡的“夸赞教育”,而是每次都告诫说还有待提高。由此秦月吟学得绝世之艺而不自知。
    秦梅二家的影响力,早已经通过她们累世的官望和财势而深入人心。秦梅二家的产业遍布川城蜀地,大大的“梅氏商社”招牌挂满各个闹市。秦梅二家除了不开青楼和赌坊,其他的行业均有涉猎。梅韵姐靠着自己独特的生意头脑打理着庞大的商业帝国,呕心沥血,任劳任怨。
    梅氏商社这个边陲商业帝国人才济济,奇能异士比比皆是。文人士子,剑客游侠,阴阳风水,奇门遁甲,真是一个十足的熔炉。他们享受着梅氏商社最高规格的待遇,最好的衣食住行,就像战国时孟尝君豢养的门客一样。
    这些人大致分三类:第一类,谋略人才。须精通天文地理和历史,能够借鉴古今,为决策提供经验或教训,代表人物:西蜀狂生温相如,陇南逍子蔺不道;第二类,武林高手。用来保护梅氏商社和执行一些秘密任务,身份隐秘。代表人物:梅花四侠:“青城双刀”张无能、张不才;“蜀山双子”公羊牧,公羊放。第三类,江湖相士。须精通相术阴阳和奇门八卦。代表人物:老来乐,沈南星。
    能享受这些待遇的,须过梅韵姐的“三关”。通过者方被“礼聘”为梅氏商社“落鹜阁贤士”。
    第一关,时事策论考。严拒八股文,不拘一格、扬洒自如的文章被看好。应试者需写出自己的真性情、真感受,否则别判定为忸怩,直接淘汰。书法需一流,要么苍劲老辣,要么飘逸不拘。梅韵姐非常推崇张旭的狂草和怀素的醉书。有谁能写到和他们一样的,则会被直接录用。
    第二关,面试。面试官五人,各问一问题。如果被试者回答让他们满意,则过关。
    第三关,美侍女陪酒宴请。所有过了前两关的应聘者,则有美女陪酒吃饭。吃完饭后,由美女决定这些人是否录取。这关到底是考什么?没有人真正知道答案。
    梅韵姐的这招“怪才三式”,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真。真性情,真才学,真风格。
    梅韵姐有一次的面试策论是:论大唐的开国战略。
    很多文人除了四书五经,对历史可谓一无所知。但是有一个叫温相如的落魄书生的回答,让梅韵姐大呼过瘾。温相如如是讲:
    “梅主人此题立意高远,在下佩服。因为大唐的开国战略和你们的为商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唐的开国战略是东连山东最大的李密集团,假意称臣;北和东突厥,接连外援;在西为直攻帝都,奠基王业;在南则经略萧氏梁朝。其战略可谓大气而宏伟。”
    “太原李渊集团知道长安作为帝都的重要性,于是放弃和那些草莽英雄的纠缠,直攻西都长安。奠定了王业的第一步和天下归心的政治优势。显然,太原的谋士集团比其他反王的谋士集团技高一筹。”
    “当山东李密集团和洛阳王世充集团打得火热的时候,李渊的太原集团已经进入帝都长安。战争的结果,王世充大败李密,但自己也元气大伤,没有了争夺天下的政治和军事资本。”
    “他们战略的大失败,在于放弃了西攻长安的长远战略,鼠目寸光。沉迷于和各反王的打打杀杀,纠缠于一城一地之得失,显然没有成大事的胸怀和韬略。”温相如顿了顿,看了看台下的梅韵姐,发现她正冲自己点头,脸带满意的微笑。于是温相如更来劲了。
    “后来西攻部队奠都长安后,便着手西讨甘凉的薛举和李轨集团,巩固西线后方,使无后顾之忧。接着东攻部队在秦王李世民的亲自指挥下,用”牧马河北“之计,大破河北窦建德和洛阳王世充集团。南线在兵圣李靖的经略下,破萧氏梁朝和江南各割据势力,大唐得以江山一统。”
    “大唐的开国走得如此顺利,皆源于它高瞻远瞩的战略和整容强大的谋士集团。既是开国皇帝又是名将的太宗皇帝,战无不胜的兵圣李靖,一人敌万的猛将秦琼,尉迟恭等人,为大唐的开国立下了赫赫战攻。但若开国战略不正确,则再有能力的人集一起,也终将一事无成。”温相如果然满腹经纶,梅韵姐正在深情地看着他呢,就像一个少女看着自己崇拜的老师一样。
    温相如显然非常的不好意思,登的一下就忘记自己讲到何处了。脸还火辣辣的红着呢!
    “大略固然不可缺少,但是细节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这决定你能走多远。”
    “李渊和李世民,都是贵族集团中最洞彻心明的英雄人物。他们看人看得准,用人更用的准。山东的李密和洛阳的王世充,虽然也是贵族,在用人方面就显得相形见绌。君且看,窦建德在大败李神通后,俘得徐茂功和魏征。但他不赏识此二人,结果导致发光的金子与自己失之交臂”。
    “有此才不用,朝廷之过也!难怪朝廷江河日下,万马齐喑!”梅韵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她太久没有见过这种怪才了,此种人是百年一遇的谋略大师。
    “录取温先生,配备最好的住房和侍女,领月薪千两!”
    梅氏商社于是多了一位能掐会算,谋略深沉的“子房掌柜”。
    同时,在各路名士的鼎力扶持下,梅氏商社富家天下的优势开始奠定。
    正所谓:
    女强才能莫小觑,经商天赋男膝曲。
    传奇官商名门后,风云变幻如戏曲。
    招贤纳士真远见,不惜千金掷名驹。
    书生大才遇伯乐,呕心沥血愿为驱。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魏府惊魂互虞诈》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