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的声音哽咽起来,消瘦的肩膀也微微耸动:“澜儿自幼丧母,父皇又早早离开身边,这些年顽劣任性,实在是愧对太后与众臣的爱护……”
东太后抿了抿唇,又不知道她葫芦里在卖什么药:“澜儿,好端端怎么说起这些来了!不是说了一定会还你清白吗,别伤心了。”
澜公主摇头,红着眼睛哽咽道:“澜儿想要的不是惩罚造谣之人,而是感激两位太后于澜儿的养育、照顾之恩。这次我在蕉城九死一生,险些命丧黄泉,在我以为自己真的要死了的时候最放心不下就是二位祖母,倘若澜儿都未来得及回报就此夭亡……所幸能平安回来、好端端站在你们面前,澜儿一定会好好的孝顺两位太后……”
这话虚伪的连澜公主都觉得恶心,但是眼下……她要在群臣面前表现自己懂事。
两位太后入耳也是觉得讥讽,心里的火都烧的发痛了,面对晚辈倾诉孝心,也只能和颜悦色:“澜儿,如今你这么懂事,我和西太后都深感安慰。”
不久前还杀气腾腾、你死我活的局面眨眼变成了亲人其热融融的美好景象。
这一幕落在臣子们眼底,诸人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此前太后义正言辞的指责澜公主“通奸卖国”,这等罪名岂能信口胡来?!澜公主不过说了一句话就让太后让步,甚至都没有正儿八经的来检查澜公主是否真的是处子之身,可见太后心虚!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次就是太后诬陷澜公主不成,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是澜公主宽宏大量!
待祖孙三人把虚与委蛇的话说完,朝中的局面已是非常和缓安宁。
长孙丞相忽然拱手道:“太后,此次瑶城一役,公主为沧漓付出良多,鉴于公主此次的贡献,太后是否可以考虑给公主加封?”
“加封?!”皇甫彦低唤了一声,声音不大,只有澜公主听到了。
她奇怪的看了一眼皇甫彦,怎么彦哥哥会这么差异?
转脸看向太后,却见太后的表情也像是被雷劈了,瞠目结舌的说不出话来。
太傅钟离差点没跳起来,大声道:“万万不可!澜公主固然有贡献,但是主要功劳还是御家人!怎能因此而让澜公主加封?”
澜公主看他情绪激动的不太正常,小声:“彦哥哥……”
皇甫彦立即会意,低声:“公主加封,就会拥有自己的封地、能直接参与国事的政治权利、地位等同于王爷,澜儿,你可想清楚了,一旦加封,这辈子你就跟政治脱不了干系。”
澜公主愣了一下。上朝之前,长孙丞相和她提起这件事,她以为加封只是拟定一个封号而已,也就随便应了声。
原来加封是一件这么重大的事……长孙丞相是真的想扶持她啊!
“我朝百年来也仅有先皇长女钰公主以身殉国,才得以加封之荣耀,惠及子女……”
钟离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列举不能让澜公主加封的事由,甚至将前朝公主的旧事也搬出来高谈阔论。
澜公主皱了皱眉,心道:“我要出言阻止吗?不,既然这件事是由长孙丞相提出,不如看看丞相如何应对。”
长孙丞相道:“太傅所言,恕我不能苟同。”他的太后拱手,“澜公主出生之时,圣上喜极,意图为公主加封以示厚爱。然皇后无私,临终前留下遗嘱,令圣上不可溺爱女儿:公主未及笄前,决不可提加封之事;公主及笄之后,在适当的情况下为公主加封。”
提起皇后,长孙丞相的表情很肃穆,提起皇上,面上更多一份尊敬:“圣上当着几位肱骨大臣的面应允此事,在场几位都还记得吧!”
澜公主默然的听着,脑海中恍惚的想象着母亲临终前的画面。
那是什么样的一个女人啊……临终之前,记挂的居然是这种事,而不是温情脉脉的嘱托子嗣众多的丈夫多疼爱女儿……
“圣上连公主的封号都已拟定完毕——‘朕之爱女封号重霄。霄,乃是我帝都霄城之名,是我国最珍贵的隗宝。九重云霄,至尊荣耀,沧澜天地!’”长孙丞相还能记得清圣上曾经的每一句话,“圣上之言,太傅可是忘的一干二净?”
钟离进出一身冷汗,连忙跪下,对太后叩首:“太后明鉴,皇上与皇后之言,微臣实在不敢忘。只是澜公主自幼顽劣,如今虽然有所转变,仍旧不能草率将封号赐予澜公主,这是关系国体的大事!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请太后……”
他说着话,额上的汗珠子层层往外冒。
澜公主低眸看着他虔诚的匍匐在地,淡淡道:“太傅何须如此。加封之事也不急在一时,我的转变你也不会只看到这一次。”
既然有父皇留下的意愿,加封之事她加定了,但是,冲突不应该在当下!
钟离仍旧是低低的埋着头,经过今日之事,他对澜公主已经有所改观,可是想要彻底扭转澜公主在他心中的印象,也非一朝一夕可成。“
性情温和的西太后这才插话:”长孙丞相、钟太傅,你们二位的想法本宫都有所了解,你们也无需再争执了。不知国子监如何定夺?“
加封、拟定谥号、调动官员、安排封号一类的工作都是由国子监负责。
国子监设丞道:”回禀太后,微臣以为长孙丞相、钟太傅所言都有道理。澜公主有功,理当嘉奖,也恰好圆了圣上的意。但是公主此次的功劳还是依附着御家而来,并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所以微臣以为,当下公主可以先加定封号、给与参政之权;封地之事就挪后再谈。“
这算是个折中的办法,但是有了这个封号,澜公主的地位比以前可是翻了十倍还不止。
国子监设丞道:”这只是微臣的初步想法,具体还要与同僚共同商议,所有事项会一一向太后禀明。“
西太后没想到国子监也会认同澜公主的政权……当下心里有些不痛快,也不便当面发作:”如此,就写一份详细的文书送来吧。天寒地冻,也该退朝了,澜儿,中午就留在宫中用膳吧,让本宫好好和你聊聊。“
澜公主乖巧道:”是,太后。“
……
但凡身在帝都的重臣今日都去上了朝,唯独安王例外。
他摆一方古琴置于桃园的临湖小亭之内,独自一人悠然抚琴,品着茗茶,听着冬日的风,好不惬意。
”王爷,早朝已结束。“线人第一时间赶来安王府通报消息,重点是后四个字,”公主平安。“
安王的手指停下,按住琴弦,尾音长长震耳,俊美的容颜有一刹那的松懈:”谁帮她了。“
”是长孙丞相。“线人道,”属下与王爷细说。“
……
”皇上当初说过那样的话?“听到长孙丞相复述帝王曾经的话语,安王脸色一沉。
皇上如此宠爱澜公主……那么百里溯夜当初所说的话似乎又假了几分。
……
下属前来:”澜公主只身前来拜访,王爷是否要见?“
”搞定了那个老顽固,又想从本王身上下手?“安王的神情似笑非笑,眸中竟有期待,”让她进来。“
澜公主被带入桃园。
上回来到这里还是夏转秋的时节,微风徐徐,桃花甚美。
而今冬雪皑皑,虽然早已停了雪,却还未融化,房檐屋顶树丫皆压着厚厚的积雪,也别有一番风味。
澜公主来到安王身后,客气:”安王。“
安王示意她在他手旁坐下,目光掠过她腰上沉甸甸的口袋,半开玩笑道:”澜公主……哦,不,我沧漓最尊贵的重霄公主。“
澜公主摆手:”八字还没一撇,王爷别嘲笑我。“
”这不是嘲笑,是贺喜。加封之后,你就有资格登上我朝的族谱和史册。“安王一本正经。
澜公主道:”没什么兴趣。“
安王道:”没心情过来作甚?从小公主,我不比长孙恒那老骨头,不是你使几招小伎俩、送点礼就能吃住的。“
澜公主道:”王爷多虑了。来拜访你,一是感谢这次的事情上,你为我出的力。“
安王挑了挑眉:”开始戴高帽了,本王什么也没做。“
澜公主道:”我回京之前,一直和阿青联系不上,只能在帝都之外徘徊。阿青说他是接到一个蒙面人送来的消息才出来探查,最终和我联系上,保护我顺利归朝,送消息的人……是安王吧?“
安王不屑道:”是,或者不是,有什么要紧?就算是本王,那只能证明本王比较闲。“
澜公主也算熟悉他的脾性了,也不多在这件事上纠缠:”这第二件事,是因我有些不太懂的东西,是在行军打仗这一块的事情,我问过阿夜,他让我来问你。“
安王心道:”百里溯夜知识如此广博,没道理还有不知道的东西,把澜公主叫来,绝对是在故意给他和澜公主创造见面的机会,说到底,还是想把我拉拢到他们那边。这小子是玩我玩上瘾了,我绝不会让他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