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确实想到了绝妙的答案,可是有个条件,必须要到夜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于是她便请求皇上宽限点时间,看能不能等到掌灯时分。
皇上还没发话,魏延就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说她是故意拖延时间,应该把她逐出考场。姜大人表示这样对其他考生不公,劝皇上拒绝。结果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皇帝竟然笑眯眯地说很有趣,允了。
魏君泰狠狠地蔑视了夕颜一把,对他哗众取宠的作法很是不屑,指责她借此引起皇上和考官们的注意。
其他考生则议论纷纷,有人说他才华不够,尚未想出好的诗歌才会出此下策;也有人提出他是被少白和千烨吓得慌了手脚,认为没有胜机了才会孤注一掷。可是当他们看到他自信满满、悠然自得地闭着双眼,便都自觉地噤了声,恢复成肃穆的表情。
紫吴噙着笑意观赏众人改变的颜色,一手摆弄着魏兰儿的黑发。他喜欢她飞扬的嘴角,喜欢她不顾众人的菲薄泰然处之的表情,喜欢她…负手而立静静等待时机成熟的那份从容。
柳爱卿,朕对你这位聪慧的小妾,越发着迷了呢……
夜来了,月亮还没露面。她怅然若失,难道那唯一的希望要落空了么。
按理,今天是每月的中旬,天空早就该挂上那一轮白玉盘。
可是乌云来了,遮挡了本该出现的月亮,给大地蒙上一层黯淡的灰色。风凉凉地吹,钻进夕颜的袖子里,惹的她牙齿不停地打颤。
秦公公望望头顶的乌云,对紫吴说:“圣上,看这天色,要下雨了。老奴劝您结束殿试,回宫避雨去吧。”
紫吴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做声。秦公公跟随他多年,什么习惯不晓得,只需和他眼神相交,立马便明白他的意思。
叹了口气,命不远处的小太监取了銮驾过来,以备不时之需。
眼看时辰就到了,夕颜几乎陷入绝望:月亮啊,你不来了吗?你当真不来了吗?
月亮似乎听到了她的呼唤,一阵猛烈的飓风刮过,吹散了乌云,露出背后皎洁的月亮。
夕颜伸出双手,想要追逐那片明媚的月光,可月亮看似触手可及,却又是那般的遥远,以至于踮起双脚,都无法碰触半分。
忧伤之情油然而生,夕颜痴迷地望着天空唯一的亮彩,一步一步,念了出来。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双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小时不识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神仙所居的瑶台里的镜子飞到天上。传说月亮升起的时候,首先看到月中仙人的两只脚,当看到月中桂树时,才发现月亮有多圆呵!月宫的白兔捣药是给谁吃的?仙人(嫦娥)居住在白玉砌成的宫殿里,立在桂树的旁边,一边与玉兔共享晚宴,一边笑看吴刚砍伐那颗生长了五百年的月桂树。
所有人都呆了,痴痴地望着天上的月亮,忘记了言语,只是静静地淌着泪光。
月儿遍洒着清辉,照耀在众人的脸上,也进驻了所有人的心房。
夕颜不禁感慨,李白不愧是千古传诵的大诗人,不说后无来者,但肯定前无古人。
这是李白的诗,自然不会仅是白描这么简单。它的精妙之处不仅在于描写了绝美的月光,同时也隐喻了政治的黑暗,道出诗人心中无限惆怅。上阙描写美丽的月光,而下阙便染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了。以蟾蜍蚀影,阴精沦惑为喻,对于奸佞小人谗谄蔽明,陷害忠良之举发自内心感到悲痛,希望皇上早日拨云见日,扫清朝廷中的黑暗势力,用人唯贤,还给天下一个太平治世。
精明如紫吴,怎会不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不巧的是,魏延也猜出了他话中的含义,盯着他的眼中多出了一份猜疑,和阴鸷到可怕的杀气。
“若说冷千烨的诗雄伟大气,少白的诗飘渺欲仙,那么,希炎的诗便是将两者融会贯通,千锤百炼糅合成了经典。朕给他满分,众爱卿没有异议吧?”紫吴微笑着询问众人的意见,陪审团一言不发,犹豫着要不要给他钟鼓定音。
同意,希炎便是钦点的状元,毫无返还的余地了。
反驳,貌似没有理由,他们也不能昧着良心。
目光徘徊在魏延和皇帝之间,举棋不定。
就在这时,谁都没想到,魏君泰竟然站了出来,大喊他不承认皇帝的评判。
理由:他才是最适合状元的人选!
众人狂晕,他跑出来凑什么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