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意外之事 阅读至0%

第2章 意外之事

书名:重生之高嫁 作者:迷心画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3:20
    夏日正午,蝉声扰得人心阵阵发慌,楼家的避暑庄子占着大片的山林,整个山头遍植着高大的林木,一眼望去皆是绿意,山下连绵的庄院也全是楼家的产业。早年间战乱纷起,楼家一门还曾避祸与此,如今盛世太平,也没忘了此地,老太爷归隐时将周围大片的产业全购置下来,包括山脚下那片不知年月的碑林。
    庄外的大片浓荫下,几名仆役陆续搬来矮榻及胡凳,搁上刚从井水里捞上来的瓜果,准备好一切,便候在一旁,服侍几位不好好呆在房中歇息的主子。
    楼氏长房里最是会折腾人的大公子楼慕项在这偏僻地方呆得腻烦,正午时分执意出门,又叫上几个耍得好的族中兄弟和家仆,折腾半天才走了一小段路。此时刚出了一身汗,来到这浓荫之下好一会儿,才觉得舒畅许多。
    “那是谁?”楼慕项往下看去,远远地看到庄子大门处来了人,动静还不小。
    身边侍候的小厮极有眼力,飞奔着下山去打听,不大会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禀告:“大公子,是,是湖州李家来人了!”
    “当真?可是他们这时候来做什么?”楼慕项放下手里拈着的葡萄,站起身望着来路。
    难道说七妹妹的亲事有消息了?
    老太爷当年有一知交好友,就是这湖州李家的当家之人,前些年他还在世的时候,两家年年都有往来,也不知是谁传出来李家曾定下了楼家一位小姐,具体是谁老太爷没说,也没人敢去问,可大家心里都亮堂着,除了老太爷最疼爱的七小姐,还能有谁。
    湖州李家的名头可不小,楼家在这皖南地界或许算是有头有脸,却比不上李家与皇族有着牵连,家有金山银山都不如有个好靠山。
    前些日子天降暴雨,夏日惊雷哪个不打,偏偏一道霹雳将三房七姑娘院子里一株开得甚好的美人蕉给劈得焦头烂尾,正赏着雨景的楼桑梓当场吓得失了魂,两眼一翻昏了个三天三夜。
    这可吓坏了三房老爷夫人,连请了十七八个大夫,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所谓病急乱投医,又叫了群和尚道士一起作法,终于盼得七姑娘睁眼醒来。这等事情却让家中姐妹个个心情舒畅,尤其是四姑娘听闻此事特意多加了碗饭,平日里多多埋怨老天太过厚待七妹妹,自从老太爷去了之后,她的运道终于不再那么好了,不然湖州那边为何突然断了来往,亲事堪忧啊。
    七妹妹是三房的,三房的事即是楼家的事,身为长房长子,楼慕项再没闲心纳凉,招呼人兴冲冲地往回走,但不知李家来的是谁,若是有机会结交一番也是好的。
    桑梓犹不知家中来了客人,更不知来的人会对她的未来有什么影响,她在房中将养了几日后便再也躺不住,求了母亲恩准才能出来走动走动。
    楼家避暑庄院依山而建,与一片碑林连着。那碑林即使在白日里也有些阴森,寻常人不敢走近,桑梓无所顾忌,每日带着明鸽几人转上一会儿。
    碑林里石砖铺地,间或种着上百年的树木,身处其间望不到边际,全都被树木石碑挡住。寻常人独自走入只会觉得阴森森的,可她却觉得心静气凉,只是忍不住在心里默默念叨一下,假的,假的,这一切太过真实,反而像假的了。
    她所熟知的历史不过是唐宋元明清,而此时身处的晋安国却从未听说过,也曾试图在能接触到的书文里找到些认知中的历史痕迹,得以的却是些是似而非的东西。眼前的碑文寓意深远,博大精深,或许流传到后世便是名家名句,如今却再普通不过。桑梓深深觉得,做个文盲的感觉着实不好。
    明鸽打小就跟在桑梓跟前服侍,入府时才七八岁,一年一年长大,知道自家姑娘的性子,看似冷清,心地却是极好的,这几日更是和气得很,主仆间偶尔会谈笑几句。
    “七妹,你怎么又来这儿了,母亲找你呢。”
    来的是楼雪茵,桑梓同父异母的姐姐,家中排行第六,其母凌姨娘早逝,故而也养在楼三夫人秦氏跟前,叫秦氏一声母亲,比桑梓大一岁,是个白白嫩嫩的小美人,一头乌发拢得半丝不乱,为人小心谨慎,半句越矩的话也不说,堪称女学典范。
    桑梓心中暗暗叹气,往日去秦氏处请安时,总是见雪茵早她一步侍立在母亲房里,难为她小小年纪便懂得看人脸色过活,秦氏但凡说句什么,桑梓十句能记住三句半,当个芝麻丢在一旁,雪茵却当个棒槌捧在怀里,言出必从。
    只因她不是秦氏所出,女子在家听父母的,出嫁听夫君的,雪茵想要此生安稳过活,就得讨得嫡母的欢心,日后不会被嫡母顺手打发了,嫁给不好的人家,真是可怜可叹。好在秦氏为人和善,倒不曾难为她,比起其他几房那几位庶出的女孩子,她算是过得不错了。
    桑梓的父亲并不风流,也不贪恋美色,中年大叔为人自持,只收了两房妾室在身边,一个是凌姨娘,便是这雪茵的生母,另一位凤姨娘这次没跟着来山庄避暑,不曾见过面,只知道她多年无子。
    “姐姐,母亲这会儿叫我做什么?”
    雪茵扯出抹笑:“我哪里知道,这片林子里怪吓人的,咱们快些走吧。”
    她是真的不知,这回出来她虽然也得了个院子单住着,就紧挨着桑梓的院子,却是小了些,适才秦氏身边的丫头去传话,却没找到人,她听到声音连忙出来帮着寻人。桑梓向来不同她亲近,说起话来淡淡的,很多时候她不知道该同自家妹子说些什么才好,说针线,妹妹只爱读诗书,说诗书,她更搭不上话。
    跟着雪茵来的丫头叫灵芝,倒不像她的主子那般没有一点活泛气,与玉鱼等人也亲近,悄悄塞给明鸽一个小小的盒子,笑道:“我们姑娘前儿才做好的,不过是些小玩意儿,拿着是个心意。”
    里头是几块绣工精细的帕子,还有几瓶香露,府里的份例里见不着的,六姑娘的绣活自是一等一的好,明鸽大大咧咧的收了,照五姑娘的脾气,若是不收反倒让她惦记着不安,平日常给她们这些下人一些小物件,说不上收买人心,反正回头她自会告诉七姑娘。
    “替我谢过你家姑娘,回头你去我那儿,姑娘赏的玉蓉糕还给你留着,知道你爱吃这个。”
    灵芝眼珠一转,笑眯眯地道:“那好,晚点我过去找你。”
    秦氏所住的厅堂离姐妹两人的住处颇远,到了影廊处桑梓同雪茵分别,自往母亲处去了,雪茵怔怔地站在原地,半晌才道:“回去吧。”
    灵芝赶上两步,想宽她的心,便道:“姑娘也该歇一会儿才是,昨晚上又熬了半宿,绣活太伤眼,还是当心些才好。”
    “嬷嬷说……”
    “嬷嬷又没在,姑娘,不是奴婢对嬷嬷不敬,这些年她总教着您……可也太不心疼姑娘了。”
    雪茵皱了眉不语,嬷嬷总教她多做活,多去孝敬秦氏,她过得虽然不是战战兢兢,却莫名觉得身世飘零,在小小的她看来,做人真正难。
    灵芝絮絮地说着:“明鸽叫我晚些去七姑娘院子,到时候奴婢替您打听下,看看这会儿夫人叫七姑娘去做了什么,可好?”
    雪茵不置可否地点点头,主仆二人慢慢地走回去。
    三夫人秦氏正喜滋滋地端坐房中,李妈妈边凑着趣说些喜庆话,边接过静芽奉上的茶水,恭敬地递到秦氏手中。
    “太太这下可把心放妥当,前几日瞧着你都快愁出病了。”
    秦氏浅浅抿了一口茶水,只觉往日惯常喝的茶也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心满意足地叹息道:“哪里知道事情有这转机,本来还想让老爷去求大伯,托人去湖州问一问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幸好没成行。”
    正说着话,桑梓已是到了,秦氏沉了脸问:“才刚好,这会儿子跑哪儿去了,仔细再热着!身边有没有人跟着?那些丫头们呢?”
    桑梓伸手拉住母亲,顺势偎进她怀里:“我让她们别跟太紧,外头候着呢,母亲唤我来何事?”
    她小小身子不安份地扭来扭去,偏偏体质微凉,秦氏忍不住搂了又搂,忽生不舍,嗔怪道:“这么腻着也不觉得热?快起来坐好,这般糊涂模样,叫人怎么放心。”
    想到湖州李家,秦氏终是忍不住眉开眼笑,示意李妈妈拿过来张帖子,却不给桑梓瞧,尽量平淡地告诉她:“湖州来了人,且送了份礼单,我先收着,往后总是你的。真是阿弥陀佛,老天保佑,李家真不愧是名门,守信且讲礼数,我可算是了了一件心事……”
    秦氏说的桑梓其实并不明白,湖州李家送了礼来,往后都是她桑梓的,貌似无关紧要。直到秦氏往她手上戴了个珊瑚串子,看着血乎乎的,并且交待她从此后该准备学些管家以及开始关起门来绣自己的嫁衣的时候,她终于明白过来,湖州李家,大概与她往后的日子发生些必然的联系了!
    事实证明,信息太过闭塞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桑梓没想到如此大事竟来得这么突然,却不好多问半句,果然是她把眼前的日子想得太简单了!
    ------题外话------
    保持日更,祝每一个看文的读者都幸福快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