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除了给媚儿姐俩带来众多相邻敬畏的目光,让姐俩不习惯外,同时为姐妹俩带来了不少实质性的好处。先是,媚儿家荷塘里的鱼,以及鸡蛋鸭蛋等更好卖了。其次是,随着附近的地方官员陆续前来,在铃音郡主的祠堂里祭奠,媚儿和青莲的身份日渐不同起来,不论姐妹俩做什么事情,都比以前要方便许多。由于媚儿家的事情,大都是由张大柱张罗,随着媚儿姐俩身份的不同,张大柱在外面办事时,胸脯也日渐挺了起来。
让青莲最高兴的事情不是自己和姐姐身份上的变化,而是上门给姐姐提亲的人,几乎没有了。第二是,睿王府送来的那张五千两的银票。开始的几天,青莲每天晚上,都要媚儿拿出来看看。
“姐姐,这么多银子我们怎么花?”
“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莲儿有什么打算?”
“要不我们用这笔银子买地吧。五千两呢,就算十五两一亩,也能买三百多亩。”
“我们买那么多地干什么?种得过来吗?”
“种不过来,不是可以雇长工吗?不过,姐姐说的也是,种那么多地干什么呢?眼前的五亩水田打的粮食,已经够我们吃的了。要不,我们去城里买铺子怎么样?”
“买了铺子谁去管理啊,莲儿去吗?”
“那总不能让这银子闲在这里吧?”
“等改天,还是和外公商量商量吧。”
五月上旬收完冬小麦,种上稻谷后,又到了一年中难得的农闲时间,也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媚儿一家习惯性地到池塘边的亭子里纳凉。一天,媚儿和青莲向外公说了姐俩私下的议论。
“媚儿今年十七岁,莲儿也是十三了。用不了几年就都出嫁了,买那么多地的确没什么用处。不如留着那笔银子作为你们的嫁妆好了。”
“外公,我们说好了,不嫁人的。”
“呵呵,莲儿这么大了,还说孩子话,哪有女孩子不嫁人的?”
外婆笑呵呵地说道。
“外公,那张银票上的银子暂时不动,要不我们用那一千两现银,把毛竹林再扩大一些,另外,小溪沿岸还有许多荒废的沙地,不如都买下来,多挖几处池塘。”
“媚儿这个想法不错。这样以来,不仅增加了收入,把面积增大防止外人在这里乱挖乱动,还会使九宫锁魂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祖孙四人合计好了之后,便开始行动。媚儿和青莲主动找到村长,让他从中联络,先是和夏村那些有田地在毛竹林和小溪边的人家商量,如果他们愿意出让土地的话,就出高阶来买,最多可以高到同样地价的两倍。再就是和县里商量,把那些荒废的空地都买下来。
村里人听说可以卖到两倍的地价,只要不是仅有靠近媚儿家这点土地的,几乎都同意卖给媚儿家。县里那边更不在话下,有了媚儿姐妹和睿王府的这层关系,县里巴不得能有机会向小姐俩示好呢。
很快,两件事就都办妥了。最初的时候,毛竹是十五亩,后来又买了二十亩闲地,增加到三十五亩。水田五亩,小溪里的池塘扩大后,是四亩半不到五亩的样子。算上媚儿家原来的篱笆院子,总共不超过五十亩。经过媚儿这次大肆购买,水田增加到三十二亩,毛竹林那边增加了三十三亩,小溪沿岸荒废的沙地有四十多亩。总共有一百五十亩的样子。花了一千二百多两银子。
利用农闲,让张大柱请人来开挖池塘。沿着小溪两岸,把所有荒废的沙地都挖成池塘。由于一下子增加这么多地和池塘,仅靠张大柱一人是怎么也忙不过来的。于是,又雇来三位长工,都是附近村子里家里没有耕地的庄稼人。都教给张大柱管理,张大柱俨然成为媚儿家的管家。
一天,青莲对媚儿说:
“姐姐,我们也该给自己的家取个名字了。”
“好啊,名字就由莲儿来取吧。”
青莲想了想说:
“叫‘竹林山庄’可以吗?”
“感觉还不错,回头问问外公吧。”
外公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虽然现在毛竹林只有十五亩多,等过几年把买来的空地都种上毛竹后,就能名副其实地称之为竹林了。见外公也同意,青莲十分高兴。兴致勃勃地让张大柱给刮了一块木板,用毛笔在上面认真写上“竹林山庄”四字,用一根粗长的木头立在篱笆小院的小溪边,把那个四字木牌钉在上面。从此之后,媚儿一家便称自己的家为“竹林山庄”。
不过,四邻八乡并不习惯叫“竹林山庄”,而是非常直接地称媚儿一家所住的小山沟为“女儿坡”。“坡”在当地人嘴中就是“地,地方”的意思。无论是山坡还是平地,当地人都习惯叫“某某坡”。
外人不仅把媚儿一家的所在地称为“女儿坡”,还把娘和铃音郡主的祠堂,称之为“芳魂祠”。随着附近官员四时八节前来祭奠,渐渐有附近的村民也来祠堂中祭奠,甚至祈福。没用多长时间,“女儿坡”和“芳魂祠”竟然成为附近的一大景致,随着前来祭拜的人越来越多,名声也越传越远。
原来清冷的祠堂变得香火鼎盛起来后,外公外婆和媚儿青莲商量,不能再向开始那样不管不问了。总要请个人在那里打理,一是要维持前来拜祭的众多香客的秩序,二是要维护祠堂的设施,以及日常卫生。
媚儿刚让张大柱放出要请人来打理祠堂的小溪,李爷爷就上门了。两年前,李奶奶已经过世,如今年过七十的李爷爷一个人过。虽然顺叔叔,成叔叔,武叔叔都一直要求李爷爷随着他们过,可是李爷爷总说自己还能照顾自己,便拒绝了三个儿子的要求。李爷爷来到媚儿家后,也没多说什么废话,开口就说:
“听说你们要请人照料祠堂,我能来吗?”
“爷爷愿意来当然好了,只是三位叔叔会同意吗?”
媚儿早就有心要报答一下李爷爷,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见李爷爷有意来照料祠堂,就直接答应下来。媚儿知道,虽说是照料祠堂,其实并没有多少事情做,就两间屋子,卫生很好打扫,累不着人。除了逢年过节,来此拜祭的人并不多。之所以想要请个人来,主要是图心里踏实。要是李爷爷来了,姐妹俩刚好可以借此报答一下多年来,李家对姐俩看顾的恩情。
“我的事情,不用他们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