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裳突然间觉得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了解赵廷屹。
“我已经收到回报,虽然边境的兵力还在增加,但是北齐皇帝已经回宫了。还有杨诚昊,虽然未撤一兵一卒,却也回到了宫中。”
看来,这种对峙的局面,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看来,大家都想安安稳稳地过个新年。”
“这样不是更好吗?”李红裳淡淡地问。
“当然最好。这是你来东汉的第一个新年,我想陪你好好过。”
李红裳什么都没有说。
是啊,快过年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真是说得一点不假,好好过?她人在东汉怎么可能过好?
第一次,李红裳有了一种“思乡”之情。
“我让人查过了,这个月,没有特别好的日子。东汉的风俗,在正月是不能娶妻的,所以,立后之事,定在出了正月,二月初六,如何?”赵廷屹低下头,轻声问着李红裳,眼里尽是道不明的温柔。
赵廷屹的语气完全不同于从前,完全是一种征求的语气。
这样的赵廷屹让李红裳觉得陌生,也让李红裳产生了一种怯缩的感觉。就像是刺猬,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全副武装,张开它的刺。
李红裳要保护的,是她的心。
李红裳想把自己的心包裹住,但是,在连奕看来,在她准备防备的时候,她的心,其实已经不一样了。
“年末了,朝中一些事忙完之后,我好好陪着你,就算是寒冬,东汉也自有他的壮丽。”
“嗯。”李红裳习惯而顺从的点了点头。
从梅园回来之后,有三四天的时间,李红裳都没再见过赵廷屹。
李红裳倒是乐得清静。
二月初六,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李红裳相信在这段时间里,她一定会想出办法,离开东汉的。
赵廷屹虽然未来碎云轩,但是,各地送来的各种各样珍奇之物,赵廷屹几乎都让人送到了碎云轩。
一日午后,阳光灿烂,李红裳歪在床上,手中把玩着几颗色彩斑斓的琉璃珠,这珠子,据说,是杨诚昊叫人送过来的。
杨诚昊的妻子是真的疯了。
疯癫的女人是不能做皇后的,杨诚昊封她做了贵妃,享受尊荣,杨诚昊并没有立后。
李红裳在想,曾经,杨诚昊是她决定共度一生一世的人,如今,她可以和杨诚昊做兄妹,可以做朋友,可以做伙伴,但是,却再也做不了夫妻。
正想着,赵廷屹走了进来。
“这两日,感觉怎么样?”赵廷屹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还不就是那样。”李红裳懒懒地说道。
赵廷屹似乎是早就习惯了李红裳这样的语气,他将目光停在了李红裳手中的琉璃珠上。
这些天,他送来了许多东西,只有这杨诚昊送来的琉璃珠在她的手里。不知道为什么,赵廷屹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
李红裳也知道赵廷屹在意。
赵廷屹在不在意,李红裳无所谓。
“朝中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从今起,我不用再上朝了。”事情一忙完,赵廷屹便迫不及待地赶了过来。
这些天,他那么努力地处理的朝政,就是为了可以多些时间陪李红裳。
“用过午膳了吗?”赵廷屹问。
“刚吃过。”
“难得天气这么好,阳光也足,我带你出去,有个好地方一直想带你去。”
赵廷屹带着几分兴奋。
“是吗?那好啊。”李红裳淡淡地说道。
虽然李红裳没有表现出半点热情,但她没有拒绝,就已经足以让赵廷屹满足了。
李红裳又被赵廷屹包裹得厚厚地像个大绒球似的,走了出来。
车已经备好了。
这一次,赵廷屹要带她出宫。
马车行了一阵,赵廷屹一直嘱咐,让马车慢一点。
“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的吗?”一路上,赵廷屹总是关切地问。
“没有,很好。”李红裳总是淡淡地回应着。
半个时辰之个,马车停了下来。
“到了,就是这里。”
李红裳走下车来,眼前的景物,的确让她眼前一亮。
是一座湖。
已经结了冰,冰面光滑明亮,就像是一面刚刚打磨的镜子,映着阳光,闪着七彩地光芒。
四周白雪皑皑。
湖边的树木上挂着亮晶晶、毛茸茸的雪霜,寒冰雪柳,玉树琼花,银绦璀璨,玉塑银妆,这样的景致,李红裳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
李红裳见惯了诗情画意的烟雨水乡,这样洁白纯净的世界,让她有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如梦的情境,但是,冰冷的寒风却昭示着清晰的现实。
“这冰,我已经叫人试过了,很安全。我带你去。”
赵廷屹拉着李红裳走上了冰面。
“在这里,还有更玩的。”赵廷屹指着对面已经准备的一副爬犁。
“你看那里。”
李红裳这才注意到到对面。
这种爬犁李红裳还是第一次见到。而且,拉爬犁的,居然是四只狗。
“这是我叫人特意训练的,想不想试一试?”
狗拉爬犁,李红裳还是第一次见到。
“嗯。”李红裳点了点头。
“好。我带你感受一下。”赵廷屹很开心。
坐上爬犁,赵廷屹将李红裳围得更加严密,将她紧紧地搂在怀中。
“准备好了吗?”
“嗯。”李红裳再次点头。
狗跑了起来。
风呼呼地从耳边吹过,李红裳感觉自己比风还要快。
李红裳有了一种飞驰的感觉。
就算李红裳的心飞了出去,她也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李红裳,是南夏的国主李红裳。她身上所背负的,是复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