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话音未落,地下已经跪了一群人。我捧着个茶碗正想往嘴里喝,也连忙把茶碗放下给康熙请安,但还是比各位阿哥慢了半拍。
康熙心情不错,一挥手全部叫起。无意中看了德妃一眼,康熙的目光在德妃的脸上竟稍稍的停留片刻,才转开。“德妃,就你这宫里最热闹,朕也来沾沾你这宫里的青春。”
“皇阿玛,刚才额娘也这么说来着。”玉琳首先答话。
“你额娘今可是沾了不少的青春,整个人看起来都年轻了很多。”康熙一边说话一边走到上首坐下,冲大家摆了手,众人才敢全部落坐。
在康熙面前个个是摒气凝神,一时热闹的长春宫竟静的连掉根针也能听的到。
“朕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朕一来连朕的儿子、儿媳妇都不敢说话了。”康熙难的一见的幽了自己一默。
“回皇阿玛,刚才八嫂在教我们做在天上能响的风筝。这是八嫂画的图,请皇阿玛御览。”胤祯第二个发言,把我给供了出来。
康熙接过去,略略的看了一看。“恩,画的不错,笑梅也学过西洋人的算学吗?”
在这个千古一帝兼数学家面前,我可不敢说大话。只说了四个字,“略通皮毛。”(康熙时代有两个数学家,一个就是康熙,另一个就是年羹尧的哥哥年希尧。我们平常所说的几元几次方程中的元和次都是康熙翻译过来的,他翻译过来另一个术语就是平方根的那个根。所以康熙的数学造诣很高,不是像平时所说的一道普通的立体几何题就可以难倒的。)
康熙无时无刻不忘教育自己的儿子们,我一下就被康熙立为学习的典范。“老十三、老十四、小十五、小十六,要向你们八嫂多学学,你们八嫂虽是女子,但才学却是极好。”
我心里暗叫了一声惭愧,前半生在学校里呆了二十年,来到清朝后又苦读了五年,当然要比那几个小的好点。
“都别拘着,该干什么干什么,笑梅接着讲,朕也在旁边听听,魏珠,去御膳房传朕的旨意,朕今在长春宫用膳,记得吩咐多添几个菜,朕也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我在旁边指指点点的教几个阿哥做风筝,平面、立体、等腰三角形,风力、阻力,几何物理一起上,费了好大的劲终于让他们几个明白我这个风筝怎么做。除了小十五、小十六因为听不懂放弃,十三、十四和胤禛每个人倒都做了出来。
胤祥胤祯也不顾外面太阳晒,拉着风筝跑出去玩。玉琳、小十五、小十六也都跟着跑了出去。一会胤祯从外面跑回来,“皇阿玛,八嫂那风筝真的像空竹一样一拉就响,而且能像鹞子一样上下翻飞。”
康熙也来了兴致,起身出去观看。御驾一动,所有人都跟着移动。皇室规矩大,我和胤禛不知不觉站在了一排跟在康熙的身后。一方丝帕塞到我的手中,乘着众人抬头着风筝时,我匆匆的看了一眼那方丝帕,却是一首诗:万里碧空净,仙桥鹊驾成。天孙犹有约,人世那无情?弦月穿针节,花阴滴漏声。夜凉徒倚处,河汉正盈盈。
笔迹潦草,想是写的匆忙,但我还是一眼看出了那是胤禛的字。四年了,这是何苦?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胤禛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把帕子偷偷的收回袖中,我假意和大家一起看风筝,正午的阳光却剌痛了我的眼睛,一颗泪,只有一颗泪,有如琥珀慢慢滴下,无声无息的落在了地上。
乘着康熙高兴,玉琳替我求情。“皇阿玛,刚才你夸八嫂才学好,八嫂的音律更是极好,不如让八嫂搬到漱芳斋,和皇妹们住一起,也好让八嫂教教几位妹妹。”玉琳的话刚说完,我就知道她是为了让胤禩和我见面更为方便。
“皇阿玛,琳姐说的对,让八嫂住到漱芳斋里去教教几个皇妹吧!”胤祥也笑着随声附合。这个人的心思也昭然若揭。
“琳儿,胤祥,你们俩个人这么说是有私心的吧?”康熙的一句话把我们三个都都吓了一跳。
“漱芳斋紧挨着神武门,琳儿的公主府可是离神武门最近。”康熙乐呵呵的解释。
“皇阿玛,女儿一说什么你马上就知道原因,真没劲。”玉琳又用了她一向对付康熙的法宝,撒娇。
也许这半个多月来我平淡的表现让康熙满意,康熙接着说:“让皇阿玛想想,离你近了,离皇阿玛就远了。不过,琳儿说的也有道理,笑梅下午就搬过去吧!”
我一听,完了,皇子皇女们住的地方,胤禛也一定能畅通无阻。皇宫里个个都是人精,我一个八皇子福晋的屋里整天人来人往的有别的皇子出入,传出去总是不好,毕竟我现在是胤禩的福晋。
我上前一步说:“皇阿玛说过,臣媳对皇阿玛的旨意总不能痛痛快快的领旨。今臣媳这毛病又犯了。皇阿玛乃一代圣君,才学无人能及,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所以臣媳还是想住在德额娘这陪皇阿玛聊天,聆听皇阿玛教诲。”
也许我的推辞正合康熙的心意,康熙竟然褪去了帝王的光焰,以一个父亲的口吻温柔的说:“玉琳,你听听,笑梅比你这亲生女儿还孝顺。父皇秋意渐浓,总希望儿孙满堂,承欢膝下,其乐融融。多子多福,爱新觉罗的基业方可永继万年。”
一说到大清基业,众人又跪地叩头山呼万岁。
刚刚站起来,就听见有人说:“八嫂,你身上有条帕子,那你脚旁的这条是谁的?”小十六拎着一条帕子,对着我发问。
所有人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这条绢帕上。我看了一眼那条落在地上的绢帕,脸色一下变白。那是我刚才塞到袖筒里的帕子,怎么掉下来了。
僵在那儿,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小十六的提问。回答是我的,可只要明眼人展开一看就知道是胤禛的字。回答不是我的,胤禛拿着一条自己题诗的帕子丢在我脚下好象也说不过去,我若这样答了,那胤禛的面子往哪放?
胤祥还没等康熙发话,就把帕子迅速的接了过去,“我来看看。”
胤祥看了看帕子上的字,大声笑了起来,竟露出了两边的小虎牙。“没想到我八哥还干这样的事,在帕子上题诗给我八嫂。我来念念。”
“祥儿,别念了,你要是念出来还不把你八嫂给羞死。还不把帕子还给你八嫂。那可是个念想,比金啊,银啊,玉啊值钱多了。要不你八嫂也不会贴身带着。”德妃笑意盈盈的看着康熙说。
“额娘,这条帕子等祥儿羞完了八哥才还给八嫂。现在祥儿可不还。”说完,胤祥把那方帕子塞到了自己的袖筒里。
德妃用手指凌空点了一下胤祥的脑门,“你这孩子,还不快还了,你看你八嫂急的脸都白了。”
我在心里想我这哪是急的,我是吓的,吓的我心里到现在都还在颤,脑门上也渗出了汗。还好康熙这次的好奇心不大,还好胤祥机灵,把胤禛的字说成是胤禩的字,要不这条帕子落到康熙的手里,不知道要惹出多少的乱子。
胤祯的好奇心也被挑了起来,他扯住胤祥的袖子,要把那方帕子抢过来看一看。“十三哥,给我看看,到底是什么诗?”
我的心随着胤祯把帕子掏出来再次被提了起来,睨了一眼胤禛,他倒象个没事人一样的面不改色。
胤祯展开了帕子,看了一眼上面的字,冷冷的睥了我一眼后开始大笑。“八哥这诗写的,我可读不出了。八嫂,还是还你吧,好好的贴身藏着,这可是个念想。”“念想”这两个字从胤祯的嘴里说出来,就像是两把刀,扎在了我心上。我知道他在说反话。十三和十四没有一个人不认得胤禛的字,他们俩个不约而同的当着康熙的面撒谎,却是一个为了胤禛,一个为了胤禩。在这后宫里,心酸不敢落泪,哭笑不由自己,个个都是戴着面具过日子,活着可真累。可最累的是我怎么去说服胤禛放手,真正的放手!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