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到屋子里的时候,就看见几位姨娘都在说笑逗趣。尤其让锦芸感觉有趣的就是,几位姨娘里向来都是白姨娘打头阵,自视是众位姨娘当中的头一份,而今却换成了桂姨娘。就见桂姨娘正陪着老太太说笑逗趣,其他三位姨娘都站在下首,规规矩矩的。
锦芸带着众位姐妹一起跟老太太请安,老太太笑呵呵的,看样子心情很好。下午休息了一阵,这会精神也好了很多。锦芸挨着老太太坐下来,有趣的打量着几位姨娘。原本以为老太太最多见见桂姨娘的,没想到四位姨娘一起见,这可是少有的。也难怪四位姨娘都是好生打扮了一番,个个都显得庄重得体。
“芸儿,听说你给容儿送了份大礼?”
锦芸看了眼苏容,然后笑着说道:“孙女第一眼看见容姐姐就觉得欢喜,而且啊过个几天府中要为老太太举办一次宴席,到时候会请很多相熟的人家前来做客。容姐姐这般美貌,正是该配华服美衫,孙女便自作主张送了份礼物给容姐姐。不知容姐姐是否喜欢?”
苏容站起来感谢道:“芸妹妹太客气了,那些东西太过贵重,真是惶恐。”
“容姐姐这般品行容貌,就是再贵重也是应当。容姐姐就别推辞了,不然妹妹可是要不依的。”
苏容很尴尬,只好再次感谢锦芸的热情招待。
苏氏瞧了眼苏容,然后又笑看着锦芸,轻轻的戳了下锦芸的额头,说道:“你这小滑头。”
锦芸笑嘻嘻的,“老太太,孙女可是真的喜欢容姐姐。”
苏氏笑着对苏容说道:“好啦!芸丫头送你的,你收下就是。”
“是,老太太!”
白姨娘挑头,说道:“七小姐如今管着家,就该知道这当家的不容易。该节俭的也该节俭。”
锦芸瞥了眼白姨娘。苏氏则很不满的看着白姨娘,说:“放肆!这里是什么地方?岂容你胡言乱语。”
白姨娘一张脸白了又红,红了又白,实在是太过难堪。只是心中不忿锦芸的厚此薄彼,拿着公中的钱,胡乱花费,这才说了两句老太太就护上了。桂姨娘瞧着白姨娘吃瘪,赶紧上前,恭敬的对老太太说道:“老太太,白姐姐也是无心之言,她也是为府中担忧罢了,还请老太太原谅她!”
锦娴也想为白姨娘求情,不过被锦芸死死的拉住。锦芸歪着头,在锦娴耳边悄声的说道:“不想白姨娘更难堪的话,就坐着别动。”
锦娴瞪了眼锦芸,要不是锦芸给苏容送什么礼物,哪会有这回事。还有苏容,自己家不回,还千里迢迢的跑到别人家里来。这里既不是她的外祖家,又不是她们苏家本家,她也好意思。
苏容察觉到锦娴厌恶的视线,微微愣了下,然后冲锦娴笑了笑,就低着头当做什么都没看见。
老太太板着脸看着众位姨娘,“如今府上也没个正经女主子,也没人让你们立规矩,看来这段时间你们心都野了。”
四位姨娘赶紧跪下,口称不敢。
“还有什么不敢的?夏姨娘是吧,抬起头来我看看。”
夏姨娘抬起头来,小心的看着老太太。老太太皱了下眉头,心里就一句话,狐媚子。然后对夏姨娘不满的说道:“我听说老爷这段时间常常宿在你屋里?”
夏姨娘微微低下头,很柔弱的说道:“回老太太的话,奴婢全听老爷吩咐。”
“哼!”老太太重重的哼了一声,显然很不满夏姨娘的回答。夏姨娘偷偷的抬起头看了眼老太太,眼里闪过不以为然的神色。
老太太叹气,儿子后院的事情她一个老婆子也不好多管,挥挥手,“你们都散了吧,让芸儿她们陪我说话就行了。”老太太对姨娘们发话。姨娘们虽然心里不甘,却没人敢多说一句。就连桂姨娘也是闭上嘴巴,不敢再说什么。至于白姨娘,大家好似都忘了之前的事情。
“老太太,孙女给您说个笑话吧!”锦娴站起来。
老太太看着锦娴,想到她是白姨娘生的,心里就有点不喜,不过脸上还是露出了笑容来,“娴丫头,那你就给大伙儿讲一个。不好笑可是要罚的。”
“那孙女可就献丑了,大家伙可别想着让我受罚,就故意不笑啊!”
老太太笑起来,“你个猴头,还不快点讲来。”
“是!”
锦芸也面带笑容的听着锦娴讲笑话,锦娴讲的是一个有关于举人儿子不读书,然后认白字闹的笑话。果然是有几分笑料,大家都笑的前仰后合,老太太指着锦娴说道:“你个猴头,从哪里听来这般笑话?”
“老太太高兴就好!”锦娴有点小小的得意,还特意瞥了眼锦淑。锦淑低眉顺眼的,只是笑而已。至于锦芸倒是一直维持着她这个做姐姐的派头,而苏容则是用手绢捂住嘴笑。
“老太太,老爷回来了,正往这里来。”老太太身边的婆子刘嬷嬷走了进来。
老太太顿时就坐直了身体,说:“老爷回来了,快去外面守着。”
五老爷掀开门帘子一走进来,就在老太太跟前跪下来,磕了三个头,然后说:“不孝儿子拜见老太太。”
“快起来。老五,来,让娘好生看看,可是瘦了?”老太太眼睛里含着泪花,双手在五老爷脸上摩挲了两下,最后很是不舍的放下来。
五老爷在老太太的下首坐下来,说道:“儿子事务繁忙,没能亲自去接老太太。”
“没关系,你安排得很好。芸丫头也很不错,康哥儿我很喜欢。”
五老爷看了眼锦芸和康哥儿,然后说道:“老太太来了就好,儿子也能松口气。锦芸和锦康虽然看着还好,毕竟年纪小,就是需要老太太你在一旁看着,免得他们行差踏错,丢了咱们府上的脸面。”
“你说的是,我这次到京城来,也是想着给你好生看着后院,免得乱起来。只可惜你媳妇去得早,要是她还在的话,你也不用这么累。”
五老爷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她很好,是儿子没福气,没能留住她。”
“哎……”老太太叹息一声,虽然对于王氏有诸多不满,比如好强,主意大,但是不得不说真是个贤内助。不仅将内院打理的井井有条,就是在外面也是为老五帮了不少忙。很多事情她虽然不懂,但是也看得明白。这个管家太太可不是光管好府中事务就行了,在外面的交际应酬才更为关键。看着儿子消瘦的脸颊,苏氏想着这次也得好生给老五选一个贤内助才行。
“老太太好生保重,外面的事情儿子还料理的来。老太太可曾用了饭?”
苏氏收起心思,笑看着五老爷,说道:“还不曾,正等着你回来用饭。”
“那就开饭吧。不过以后儿子回来的时间也不一定,老太太就不用等我了。让芸儿她们来陪着老太太,也热闹一些。”
“是,你说的对。开饭吧。”老太太一吩咐,顿时丫头婆子们都动了起来。老太太看着苏容,便对五老爷说道:“这是你苏二表哥的女儿,我看她是个好的,就带她上京来了。容儿,快见过你表叔。”
“见过表叔。”苏容赶紧给五老爷行礼。
“起来吧,以后就和芸儿她们一起,当这里是自己家就行了。”五老爷说完后,便不再多看苏容一眼。
锦芸瞧着这一幕,心里有点想法。也许之前自己的担心真的是多余的,老太太或许根本就没那心思。瞧苏容也是没别的想法。想到这里,锦芸就对苏容产生了一点愧疚感,好似自己之前做的有点过分了点。连锦娴和锦淑,以及众位姨娘们都不待见苏容,这还是第一天。锦芸想到这里,就打算若是苏容和老太太真的没什么糊涂心思的话,那她以后就多补偿苏容一点。至少等苏容说亲的时候,也能为她打听点消息。
沈府用饭,一直讲究食不语,也就是康哥儿太小,锦芸之前才纵着他。不过自从康哥儿学会自己用饭后,锦芸也是用这个规矩约束着他。五老爷看着儿子规规矩矩的用饭,虽然免不了撒点汤水出来,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的。
用过了饭,老太太和五老爷有些话要说,锦芸便带着众人走了。
老太太屏退左右,独留两母子在屋里。老太太看着消瘦的五老爷,心痛道:“瞧你瘦的,就是因为府中没个正经的女主子给你分担。”
五老爷不在意的笑了笑,“儿子刚接手衙门的事,如今正是忙活的时候。前段时间先是大比,接着又是册封太子还有封王。等这些事情忙完了,儿子也能松活一点。”
“衙门里的事情可还顺当?”老太太关心的问道。
五老爷点点头,说:“母亲放心,儿子会好生做的。”
“衙门里的事情我也不懂,不过想来也是勤勉办差,忠于皇上。”
“是,儿子会好生记得。”
苏氏犹豫了一下,然后才说道:“如今府中让芸儿管着,也只是权宜之计。当然芸儿是好的,我今儿特意看了眼,都是井井有条,你媳妇会调JIAO人。”
“芸儿这丫头不错,比我想的要好。我打算好生的培养她,将来说不定也是能有大造化的。”
“什么大造化?难不成你想将芸儿送到那个地方去?你糊涂!芸儿那么小,岂不是要恨你这个当爹的一辈子。”
五老爷笑了笑道:“母亲稍安勿躁,儿子岂会是那般糊涂的人。”
这下老太太有点糊涂了,“那你是打算?”
“先等个几年吧,等芸儿孝期满了再说。而且这事也不一定能成,毕竟本朝有规定。咱们家都是文臣,比不上各家勋贵。”
老太太松了口气,还好五老爷没有那起糊涂心思。“所以你才请了两个嬷嬷回府,特意教导芸丫头规矩?”
“是!教规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让芸儿多知道点京城中各勋贵世家的事情。”
“既然你想好了,我也不多说什么。只是这府中一直让芸儿管着也不是个事情。”
五老爷看着老太太,说:“要不母亲帮儿子管着?”
“我都老了,哪有那个精力?再说了,如今京城是个什么样,我一个老婆子也是拎不清,万一给你惹了麻烦就不好了。最关键的还是你的得赶紧娶一个回来。你可有看好哪家?”这才是老太太真正关心,并且要和五老爷深谈的话题。
五老爷没什么表情的说道:“王太师府上找我去了几次,他们也是这个想法!”
老太太皱眉,“你岳家我记得没错的话,也就还有两个庶出的姑娘吧。”
“是,老太太记得没错。”
“这是不是低了点?”老太太想到儿子当年什么都不是,仅仅只是个探花郎而已,就能娶到王太师的嫡女。如今贵为侍郎,没道理才娶个庶出的姑娘吧。这庶出和嫡出相差可大了。
五老爷倒是没所谓,“低也不算,毕竟是继室。出身低一点也没关系,最好是性子好。康哥儿那般小的年纪,若是性子不好的话,也是不行。其实出身低一点,儿子倒觉得更好。”
是啊,康哥儿今年才六岁,这般小的孩子。等到康哥儿长大还有十来年的时间。这期间可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这些老太太也不得不防。康哥儿可是老五的嫡长子,出身高贵,岂是一个区区继室的儿子能比的。老太太想来想去,突然一个人钻进老太太的脑海里,苏容是个好的。不过老太太笑了笑,当真是糊涂了。要是辈分没差着一辈,倒是可以说说。
“那你是什么打算?就是王家的女儿吗?”
五老爷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只是说:“我已经发了帖子出去,二十八那天是个好日子,到时候各府的女眷都会来。母亲到时候好生看看。”
“你请了哪些人家?”
“大哥家中,王太师府上,郑家,梅家,林家,还有几位是衙门里的人。芸儿和广宁候府四太太的一对子女有点交情,儿子已经以芸儿的名义下了帖子。”
“哦!你安排好了就好。这郑家是哪家?梅家?林家?咱们府上什么时候和这些人家有交情呢?”
五老爷笑着说道:“这郑家和太师府的老太太的娘家是本家,这梅家老爷是国子监祭酒,世居京城,在京中关系很广。这林家是儿子的一个同窗,祖籍太原,家中豪富,在京城中关系也是很广。老太太到时候不妨和这几家的太太多多交往一番。”
老太太点点头,这算是帮着儿子拉近关系。看来还是得赶紧给儿子娶房媳妇回来,否则这交际应酬的事情,总不能让她一个老婆子来做,更不可能让锦芸那丫头整天抛头露面的。“行,到时候我帮你好生看看。只是你心里也得有个主意,这究竟选哪家的姑娘,你可有个想法?”老太太还是担心啊!
五老爷安抚道:“母亲放心,儿子心里已经有了想法。老太太到时候尽管看着就是了。”
“芸儿和康哥儿那边你可有安排?”不得不说锦芸和康哥儿都给老太太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又都是嫡出的亲孙子孙女,老太太自然很是关心。
五老爷点头,“芸儿是个懂事的,康哥儿也被她教育得很好。母亲也不用担心,这些事情芸儿心里都是明白的。”
“明白就好,我就是担心他们姐弟心里膈应,到时候新媳妇进门,怕是又有一阵闹腾。”
“再说吧!”
老太太松了口气,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岳州老家,“你四哥原本也是想来京城的。这事他也跟我提过几回,说是还给你写了封信。我也不知道你是个什么意思,也没答应他。你现在给我说说,你四哥说的事情你能不能帮?”
五老爷皱了下眉头,说道:“四哥想要捐官也不是不行,但是想要实缺却很难。儿子如今在京城中还没站稳脚跟,怎敢帮四哥做这种事情。而且实缺没有几万两银子开道,那是绝没可能的。”还有一点五老爷没说,那就是四老爷的性子真的不适合做官,真的做官了,也是会落得个拙落的下场。而且这还算是好的。就怕最终还会牵连到自己身上。
老太太一听几万两银子,顿时就说道:“那就算了,我去信跟他说,让他好生在岳州呆着就行了。”
“是!四哥在老家呆着也好过在京城。”
“哎,只是怕你四哥不死心啊!还有你四嫂,也说什么将来给六丫头在京里找门亲事。”
“四嫂糊涂,她就舍得让六丫头离她那么远?”
老太太摆摆手,说:“这些你就别操心了,我会好生和他们说的。不过苏容那丫头,陪了我几年,我看着是真好。你有空也帮忙给她看看,有合适的人家就定下来。”
“老太太的意思是?”
“不需门第多高,一般的书香世家就好。子弟品行要好,有上进心,知道读书进学考功名。”老太太想了想,这些条件已经很不错了,就没再多提别的。
“行,儿子会帮着看的。夜深了,母亲先歇息吧,儿子告退。”
“去吧,你也累了一天了,也赶紧回去歇息。”
二十八准备宴请相熟的各府客人,提早几天府中就忙了起来。不过也不需要锦芸亲自动手,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好,凡事都有成例,只要照着规矩来就好。至于打破规矩的事情,锦芸还没想过要这么干。
趁着忙碌的空隙,锦芸还安排了蔡家的五家人去了庄子。另外也将郭猛一家三口接到了府中,不过是住在后街,一套五间房的小院子里。从郭猛来了之后,康哥儿上午要跟着曹先生读书识字,下午则是要跟着郭师傅学武艺,强身健体。至于晚上,则是要挑灯夜战,完成曹先生布置的功课。为了康哥儿不在灯火下看书,锦芸便调整了一下时间,每天下午能提早一个时辰下了郭师傅的武课。
二十八这天,沈府院子里,招待客人的花厅在头一天就布置好了。早早的,锦芸又带着人检查了一遍,没发现问题,这才放下心来。
用过早饭后,门房就传话说是大老爷,大太太带着小姐少爷们来了。
正在陪着老太太说话的锦芸,立即就站了起来,“大伯父和大伯母这么早就过来,肯定是想早点来给老太太请安的。”
老太太苏氏也很高兴,吩咐锦芸,“你赶紧去二门迎着,千万别怠慢了。”
“是,孙女知道。”锦芸带着锦娴和锦淑一起去二门迎人,至于康哥儿就留在老太太身边,苏容是客居,今天实在是没她什么事情。她只需要打扮的漂亮得体出现在人前就行了。
到了二门迎了大伯父和大伯母。还有二姐锦萍,四姐锦芷,以及大哥锦宁,五哥锦坤,还有大嫂韩氏都来了。
众人到了宁寿堂,大伯父一家先是给老太太请安,陪着老太太说了一会话,爷们们便被带到外院有五老爷作陪。剩下的都是太太,媳妇,姑娘,大家说起话来就随意多了。
大太太沈杜氏笑着说道:“知道三婶来了,我和老爷是早就想过来拜见。只是想着三婶舟车劳顿的,这才拖到今天。三婶的气色看起来很不错啊,跟当年侄媳妇还在岳州的时候比起来,三婶可是一点都没变。”
苏氏笑的合不拢嘴,“你就别给我带高帽子了,老啦,不中用了,比不上当年。倒是你,都是做婆婆的人了,一点都没变。”
沈杜氏笑了起来,“三婶可别笑话我。”
苏氏兴致很好,和沈杜氏聊了会岳州的风貌,又说了说长房这两年的事情。然后苏氏就将目光转到锦萍和锦芷的身上。“二丫头定亲了吗?”
沈杜氏摇摇头,“从去年开始,皇家要选太子妃,虽说没定规矩,不过京城里各府都避着。如今太子妃选定了,大家这才开始相看。二丫头如今已经十六了,还没定下来,我这个做娘的也急的很。三婶要是有看着好的人家,不妨帮二丫头留意一下。”
苏氏点头,“你说的很是,二丫头的事情是该早点定下来。我如今刚到京城,许多人家也不熟悉。你在京城这么多年,还是要你做娘的抓紧才行。”
“三婶说的是。”
“四丫头呢?”苏氏又问道。
“四丫头还小,我想等再过两年也不迟。”
“你做娘的多留意一下也是好的,看到有好人家的子弟,若是觉得好,早点定下来也是可以的。”
沈杜氏点头,说:“是,我也是这么想的。趁着这两年,慢慢相看就是。”
在苏氏和沈杜氏聊起锦萍的婚事的时候,锦芸就带着姐妹到了西厢房里坐着。锦芷这天显得很活泼,“七妹妹,带我们去院子里转转吧。”
锦芸笑道:“一会还有客人要来,我是走不开的。要不让九妹妹和十妹妹带着你们去。”
锦芷当即嘴巴一撇,“算了,就在这里坐一会也行。对了,七妹妹,我听说叔祖母带了一个苏家的小姐上京,人在哪里呢?让我们看看呗。”
锦芸笑了笑,吩咐翠缕,“你去将容姐姐请来,说是二姐姐和四姐姐都到了,大家坐一起说说话。”
“是!小姐。”
翠缕走后,锦芸就笑着对锦芷道:“四姐姐,容姐姐人害羞。四姐姐可别跟我们说话似地那般随便。”
锦娴立即低着头撇撇嘴,显得很是不屑。这一幕恰好被锦芷看到,“九妹妹,你是有什么话要说吗?”
锦娴抬起头看着锦芷,摇摇头,“没有。”
“我刚才看你好像是有话要说。”锦芷有点不依不饶的。
锦萍瞧着锦娴脸色白了,赶紧拉住锦芷,“四妹,今天我们是来做客的,你别惹事。”
“二姐姐这话好没道理,什么叫做惹事。我只是问锦娴是不是有话说而已。”锦芷当即就刺了回去。
锦芸瞧着不成样子,就笑着说道:“四姐姐有什么话问我就好了,九妹妹年纪小,还是小孩心性。”
锦芷顿时就笑开了,好似刚才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般,拉着锦芸问道:“那位苏家姑娘如何,七妹妹跟我说说。她为何千里迢迢的跟着叔祖母来到京城?”此刻锦芷完全就是一副八卦的样子。看来不论古今,大家都喜欢八卦他人的事情。
锦芸笑道:“四姐姐何必着急,一会容姐姐来了,四姐姐自己看着不就知道了。”
苏容很快跟着翠缕过来了,彼此见过。然后大家又坐下一起说话。苏容今天是特意换上锦芸送给她的衣服还有首饰,顿时人就显得更加靓丽几分。锦芷瞧着,有点不屑。不过面上还是笑容满面,“苏姐姐,你可真美。”
“四妹妹谬赞了,姐姐可比不上四妹妹万分之一。”
好话人人爱听,锦芷是个小女孩,更是爱听。锦萍怕锦芷口无遮拦,说出什么伤和气的话,便拉住锦芷。笑着对苏容说道:“苏妹妹,在京中可还习惯?”
苏容点点头,看了眼锦芸,“大家对我都很好,我很喜欢。”
“苏姐姐最是和气不过的人,大家无须这般拘谨。”锦芸笑着说道。
锦萍其实对苏容没啥感觉,人是比较漂亮,但是还比不上锦芷。瞧着她的言行举止,都是按照规矩来的,不过还是给人一种不够自然的感觉,有点小家子气。不过锦萍在众人中是老大,自然要照顾到大家的感受。尤其苏容是客人,锦萍好歹算是半个主人,自然要好生招呼客人。私底下悄悄的对锦芷说道,不准惹事,不准出言伤人。
锦芷撇嘴,她是看不上苏容的,一个孤女,父亲还是那样不名誉的死去。厚脸皮的跟着叔祖母上京。这样的人锦芷是不屑交往的。而且瞧着苏容的性子,也不是自己喜欢的,说话一点都不干脆,还不如跟锦娴和锦淑说话来的痛快。
在这一点上锦娴和锦芷意外的达成了一致。锦芷虽然看不上锦娴是庶出,但毕竟大家都是同族姐妹,比旁人是要亲密一点。
锦萍和锦芸在招呼苏容,锦芷就坐到了锦娴身边。锦娴警惕的看着锦芷,“你想干什么?”
“九妹妹,说话客气点。我可是你姐姐。”
“哼!”锦娴扭过头一副不想理会的样子。
锦芷凑在锦娴的耳朵边问:“苏姑娘跟着叔祖母上京是干什么?你知不知道?”
锦娴哼了一声,没理会。
锦芷无所谓,“我猜她跟着叔祖母上京,是为了自己的亲事对不对?想借着你们侍郎府的名义,给自己找个好的人家。”
“那是她的事,跟你何干。你管的太宽了点吧。”
“锦娴你也太虚伪了吧,瞧你这样子,我就知道你是不喜欢那个苏姑娘的。”
“是不喜欢,哪有如何?”
锦芷听后笑了起来,“正好我也不喜欢。”
锦淑听两人越说越不像话,便提醒道:“四姐姐,九姐姐,你们别说了,小心让人听了去。人家不会说苏姐姐如何,只会说我们做主人的不是。”
锦芷吐吐舌头,“十妹妹说的对,我们不说了。对了,上次我听丫头说,你弹琴很有长进啊!要不今日我们比试一番如何?”
锦娴当即就燃起了斗志,“比就比。不过有什么彩头?”
“那你说要什么彩头?”锦芷觉得锦娴挺好玩的,挺对自己的胃口。
锦娴盯着锦芷头上的一个金钗,说:“赌你头上的金钗如何?”
“好啊!那如果你输了又该如何?”
“你说,只要我能做到的,绝无二话。”锦娴算是豁出去了。她早就看不惯锦芷,她就不信自己最拿手的弹琴还赢不了锦芷。
锦芷笑了起来,“要不这样吧,你要是输了,就答应我做一件事情。”
“好!”
锦芸瞧着她们说的热闹便凑过来,问:“四姐姐,瞧你这么高兴,是有什么事情吗?”
“我和九妹妹打赌了,要不七妹妹和二姐姐给我们做个评判如何?”
“赌什么?”
“赌我们谁的琴弹得好。”锦芷笑道。
锦芸一听也觉得有意思,就说:“好啊。不过现在不行,我还要出去接人。等开席之后再找个机会让你们比赛,如何?”
“听七妹妹的。”
梅家,郑家,林家,以及广宁候府的四太太也带着儿子女儿来了。锦芸外祖家由大舅舅和大舅母带着几位表姐表哥也来了。锦芸带着众位姐妹去到正堂和各府女眷见面。梅大人是国子监祭酒,面对梅夫人的时候,就是大伯母也是小心奉承着。梅夫人带了女儿梅大姑娘过来,十五六岁的年纪,瞧着是个很有规矩的小姐。
郑家跟锦芸的外祖母郑氏的娘家算是同宗,郑大人在户部任职。郑夫人也是带了郑二姑娘过来。
林家是太原林家,林大人在泰安州做知州。林大人的大女儿已经被赐为太子良娣。这次并没有跟来,来的是林二姑娘,十二三岁的年纪。
这三家都是五老爷在外面官场上的关系,还有其他家,不过关系并不是很亲密,便没有下帖子。毕竟算是半个家宴,请些相熟的人家来也就行了。
广宁候府的四太太江杜氏依旧是带着江佑涵和江佑珝过来。锦芷一看到江佑珝脸色都变红了,眼睛也睁得大大的看着江佑珝。江佑珝仿佛没感觉似地,倒是和王家的宁泰聊的很好。宁绪和宁保则是显得很无聊,一堆女人有什么意思。大哥也真是的,要和江家哥哥聊天,也该去外院和爷们们在一起聊啊!呆在女人堆里算什么。
此次锦芸大舅舅和大舅母过来,除了带了各位表哥和表姐外,还带了两个庶出的姨妈。老太太苏氏特意仔细的看了看,暗自有点皱眉。庶出就是庶出,和王氏比起来,真是差的太远了。这让苏氏忧心,也有不满。王家想要继续和自家府上结亲,可是这两个庶出的姑娘瞧着实在是不行。怕是娶回家来,连管家也是不会的。又谈何帮助自家儿子呢?
老太太心里存了想法,便打量起其他几家的姑娘,郑二姑娘看着不错,梅家大姑娘更好,就是不知道性子如何。再看看锦芸的大表哥宁泰,老太太眼前一亮。虽然两个庶出的姑娘不行,不过王家孙子辈的几位小姐少爷都很不错。老太太苏氏和沈杜氏彼此看了一眼,两人都想到了同样的事情上。
沈杜氏有心打听一下王宁泰的情况,便找了个借口将锦芸叫到身边,“今天你可辛苦了。”
“大伯母侄女不辛苦,倒是老太太辛苦。”
“你是个有孝心的。对了,我瞧着你表哥表姐们都很好,都是你大舅舅家吗?”
“不是。宁春表姐和宁蔓表姐是大舅舅家的。宁颖表姐是二舅舅家的。宁泰表哥和宁绪表哥是大舅舅家的,宁保表哥是二舅舅家的。”
沈杜氏点点头,又问道:“你宁泰大表哥如今多大呢?”
“宁泰表哥已经十七了。”锦芸看着沈杜氏,到这会锦芸多少猜到点大伯母的心思。不过对于这事她可是帮不上什么忙。
沈杜氏想问问宁泰是否有定亲,可是想想拿这话来问锦芸不合适。便打定主意,一会好生和锦芸的大舅母张氏攀攀关系。若是没有定亲,倒是一门好姻缘。
锦芸请示过老太太苏氏,便带着各位小姐到了东厢房。大家彼此认识后,便坐了下来说话。
锦芸这边忙着招呼众人的时候,大太太沈杜氏已经通过老太太苏氏和锦芸的大舅母张氏搭上了话。沈杜氏小心的应对着,想着什么时候能将话题引到儿女身上。江杜氏似是瞧出了沈杜氏的心思,江杜氏和张氏多少也是有点交情的,毕竟大家的交际圈子也算是有重叠的时候。
江杜氏便笑着问张氏,“我瞧着宁泰倒是挺好的,不知是否有定亲?定的是哪家的姑娘?”
张氏看着江杜氏,笑着说道:“尚未定亲,府中老太太说是哥儿不宜早娶。”
“宁泰已经十七了吧,是该考虑终身大事了。”
张氏点头,她何尝不想将儿子的婚事定下来,可是老太太郑氏不松口,她这个做母亲的也没办法。“你说的是,不过这事还是要看咱们府中老太太的意思。”
沈杜氏暗自皱了下眉头,江杜氏便继续说道:“说的也是,老太太也是疼爱孙子。”然后又对沈杜氏说道:“不知姐姐家的二丫头锦萍是否有定下?”
沈杜氏便说道:“还不曾定下。我也是愁着这件事,如今已是虚岁十六了,今年无论如何是要定下来的。”
“锦萍我看着是个好的,温柔知礼。姐姐不用担心,锦萍将来是个有福气的。”
沈杜氏笑道,“托你吉言。若是妹妹看着有好人家,不妨帮忙留意一番。”
张氏此刻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便笑着问道:“不知大太太府中姑娘是哪位?刚才不曾看明白。”
沈杜氏心喜,当即便让丫头去叫锦萍过来。
锦萍以半个主人的姿态正在招呼各府的姑娘们,听到丫头说沈杜氏有找,锦芸便让她赶紧过去。锦芸猜测,估计是大舅母想要相看锦萍。锦萍来到花厅,沈杜氏拉着锦萍,对着张氏说道:“这便是我家二姑娘。锦萍,快见过张夫人。”
锦萍给张氏行礼,张氏瞧着锦萍是个好的。温柔懂礼是没错的。不过要做自家的长孙长媳还得再看看。而且这事她说了也不算,得老太太郑氏点头才行。张氏握着锦萍的手,说:“好姑娘,果然是个懂礼的。”然后让丫头送上见面礼,算是全了面子。不过接下来张氏并没有再和沈杜氏聊儿女的事情,也表明这件事情暂时到此,剩下的就要再等等才能知道是否能成。
沈杜氏也是明白这个道理,便和张氏闲聊起来。
锦萍回到东厢房,屋子里叽叽喳喳的正热闹着。宁泰带着两位弟弟以及江有珝一起跟着众位姑娘来到东厢房,陪着大家说了一会话。在此期间,宁泰和江佑珝都吸引了众位姑娘们的视线。不过宁泰他们并没有多呆,毕竟是男女有别,说了一会话,几位少爷便去了外院,和爷们们在一起吃酒闲聊。
梅大姑娘,郑二姑娘还有林二姑娘,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稍显的沉默了一点。不过锦芸作为主人还是很好的照顾到了各位。锦娴和锦芷则是躲到边上,看到锦萍回来了,锦芷便说:“我猜二姐姐过去,一定是和二姐姐的亲事有关。”
“你怎么知道?”锦娴不以为然。
锦芷不屑的看了眼锦娴,“你不懂!”然后戳了下锦娴,“你看苏姑娘。”
“怎么呢?”
“你那大表哥宁泰可是一表人才,人家苏姑娘是起了爱慕之心。”
锦娴当即紧张的说道:“你别胡说。四姐姐最好是留点口德。今儿是咱们府上请客,你若是闹出点什么事情来,七姐姐定是会怪罪于你,就是老太太也会不高兴的。”总算锦娴还是有点脑子的,知道这种事情不能乱说。
锦芷撇嘴,不说就不说。
锦芸和锦萍两人一起招呼几位姑娘。锦芸笑道:“郑姐姐这身裙子可真漂亮,这针线看着就是不一般。”
郑二姑娘看了眼自己的裙子,很端庄的说道:“这是府中的针线上人做的,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做出来。”虽然很端庄,但是语气显得有点自傲。
锦芸依旧面带笑容,“郑姐姐就该穿这样的。”一副很为郑二姑娘高兴的样子。然后又对梅家大姑娘说道:“梅姐姐,妹妹听说梅姐姐文采出众,尤其是诗词方面更是让人佩服。妹妹闲来没事,偶尔便做了两首。梅姐姐若是有闲,便为妹妹指点一二,如何?”
梅大姑娘很矜持的笑了笑,说:“芸妹妹谬赞了,不过是闺阁乐趣,怎当得起文采出众的夸赞。”
“梅姐姐实在是太过谦虚了。”
“正是!”锦萍附和道,“梅小姐的才名,我也是听过的。今日能认识梅小姐,我们都很荣幸。”
梅大姑娘依旧矜持着,不过表情明显柔和了很多,“认识你们,也是我的荣幸。别说指点了,只当大家以文会友就好。”
“梅姐姐说的正是。以后若是有空,我便下了帖子请几位姐姐过府,到时候大家可要来啊!”锦芸拍着手,笑着说道。众人纷纷说好。
锦芸又看着林二姑娘,“林姐姐,当初我们船经过泰安州时,多亏了林老爷盛情招待,一直还没当面谢过。”
“不值什么,芸妹妹无需客气。”
“听闻林大姐姐被选为太子良娣,妹妹在这里恭喜贵府大姐姐。”锦芸诚心的说道。
林二姑娘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显然并不为此事感到多高兴。锦芸瞧她这样,便不再此话题上多做纠缠。
没一会赵家的进来,说是铺子上送了新做的绢花。锦芸听后,便吩咐道:“赵妈妈去将绢花拿来,给各位姐姐看看,是否能入眼。”
赵家的带着小丫头下去,没一会几个小丫头捧着托盘进来了。锦芸看了眼,做工和花色都很出彩,这是今年铺子上新出的式样,锦芸还特意画了两个花样子,没想到真的做出来了。锦芸笑道:“这是咱们府上铺子新出的绢花,各位姐姐瞧着喜欢,不如都拿两只如何。”说罢,便示意赵家的先让梅大姑娘几位做客的先选。
梅大姑娘和郑二姑娘,林二姑娘看着这些绢花都是眼前一亮,见锦芸这么有诚心,便都挑了两只。接着就是苏容挑选,过后便是王家的几位表姐挑选。接着才是锦萍和锦芷。锦芸三姐妹则是最后挑选。
众人得了绢花,心里都很高兴。说话时也都亲切了许多。即便是梅大姑娘也不好过分矜持下去,少不得多多应付一番锦芸。
众位姑娘说着话,时间很快就过去。丫头进来说是准备开席,让众位姑娘入席。锦芸和锦萍则领着各位姑娘入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