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然一声,朵拉朝门口望去,果就见着了那一身绿衣,她就知道她会来,早早的就遣散了众人。
阿弥进屋后反手带上了门,只见屋内烛光摇曳中朵拉那一张脸灿若星辉。
“姐姐,你真的活着!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一双眸子隐约有了晶莹,上前两步猛的抱住了阿弥。
阿弥轻笑,看着那微微颤抖的双肩抬手轻轻抚摸着她的背,似安抚又似呢喃,“是,我还活着。”
好半响,朵拉放开阿弥,又看了好久,这张脸和她记忆中的脸庞有了不小的变化,只是那双眸子依旧纯澈如初,那嘴角的笑仍旧轻缓平和。
“姐姐,这些年了,我总是不信当年青川河里捞起的女尸就是你,即使哥哥那般肯定的告诉我,我仍然不信。”朵拉边说边看着阿弥,语气更加肯定似是得到了应正般,“现在,你就在我眼前,这说明我是对的,哥哥不会那般绝情的!”
阿弥一笑,却不愿提及旧事,只淡淡问到:“你哥哥他好么?桑桑好么?”
“嫂子很好,哥哥么?应该很好吧!只是有时会见着他一个人去雎园,也不干什么,就站在那秋千树下,一站就是一整天,我想哥哥肯定是在想你。”说完瞄了眼阿弥怯怯地问,“姐姐,你可恨阿爹?若不是阿爹夺位,你阿妈也不会死,而你现在便是羌图的女皇……”说着声音渐若蚊吟,一双眼睛流溢出不安,紧张和愧疚,虽然知道这样的问题她不该问,可她不得不问。
阿弥摇头一笑,拍了拍朵拉的头,“过去的就过去了,我就是有恨也随着浑邪王的死散尽了。”
朵拉只见阿弥这一笑,虽是淡淡的,可却平和释然,提着的心终于放下。多少个日夜她难以安寝,也曾怨过甚至骂过阿爹,可他终是她的阿爹啊,她这个做女儿的终只能将那份愧疚不安放在心底。现下,她多年的恶梦终可以结束了!
拉起阿弥的手,几分高兴,犹是不敢相信,重复道:“姐姐,你当真是不恨了?”
阿弥看着那一双欢喜的眼睛,缓缓点了点头。
朵拉见状接着道:“那既然姐姐放下了仇恨,那自然也就原谅了哥哥吧!”
“你哥哥从来就没有对不起我,我也从来就没怪过他。”阿弥淡淡回着,心中又想起那朗朗少年,只不知如今是什么模样。
听得这样的回答,朵拉开心极了,握着阿弥的手更紧了,“那太好了,既然你不怪哥哥,那就回到哥哥身边吧!我知道哥哥心中仍是有你的!”
阿弥任她抓着,几分好笑,事情可不是这样算的!纵使不恨了也不怪了可却无论如何也不会回到从前。这样于他们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朵拉见阿弥不答,继续追问,“姐姐,你倒是回个话啊!”
阿弥伸手刮了两刮朵拉小巧的鼻梁,好笑道:“过去了的事情还提!忘了白天你看上的佳公子了么?”
朵拉脸一红,“世子么?那样的人有着盖过太阳的光辉,有着遮过月亮的光华,朵拉又不瞎,那些人中一眼就瞧见他了,确实比哥哥还好上几分,姐姐当真是好眼光。即是姐姐的人,朵拉断不会有丝毫想法的。”
阿弥嗔笑,“我们朵拉是那天边的月亮,他日也定会有个偏偏儿郎拜倒于你的佼佼月华之下。”
朵拉咯咯笑起来,“姐姐,就你偏心我,羌图哪个不知我朵拉,就是那三岁的娃儿遇见了我也都是绕道而行的。”
“你这个丫头啊!别人只道你是张扬跋扈刁蛮任性,可我若不知,那就对不起你为我的这份心思了!”阿弥叹了叹。
“阿爹的所作所为纵使我再不耻,可他仍旧是我阿爹。这些年我变着花样的闹,阿爹每回也只是由着我,而哥哥每每只是一叹。他们越是这样我就闹得越厉害,直到后来阿爹”,轻微的停顿后朵拉继续道:“阿爹走的时候什么也没说,只是不停的叫着你阿妈的名字。那时我才明白,原来阿爹比我更难过,只是一直未说罢了。”
朵拉说完,阿弥呆了良久后却是转了话题,“小太子呢?”
每每说到旧事阿弥总是避而谈其他,朵拉心知也不再提起,只点了点头拉着阿弥朝里屋走,“尼若刚睡下,姐姐跟我来。”
里屋的一梨花床榻上一小人儿此刻却是睁着迷蒙的双眼看着进来的两人,许是刚刚被外屋的响动吵醒的。
“姑姑”,一声糯糯的声音响起。
朵拉上前摸了摸小人儿的头指着阿弥道:“尼若,这个也是姑姑,你叫叫她!”
那小人儿看向阿弥,嘟起小嘴,听话的叫道:“姑姑。”
这一声甜甜的,软软的,似触动了心中什么东西,阿弥低低应了声,将小人儿揽入怀中。
朵拉一旁看着,眼角微湿,对着小人儿道:“尼若,你要记住这个姑姑。”
小人儿边闻着那自新姑姑身上传来的若有似无的香味边点了点头,“尼若记下了。”虽然年纪尚小,他也不知怎么就多了个姑姑,但直觉这个新姑姑是和朵拉姑姑一般疼爱他的。
良久后阿弥深深吸了口气,放开了小人儿,看向朵拉的眼神中饱含浓浓的惜别之意。前尘旧事不可追,惟愿今后都安好。
“朵拉,我不能久留,你,保重!”
“姐姐”,朵拉看着阿弥,此一去再见不知是何期!顿了顿后强压住欲流出的泪水,哽咽着道:“你也多保重。”
阿弥点点头,最后看了眼朵拉和尼若后转身而去。
街道如来时般安静,静的甚至连个鬼影都没有。
阿弥一步步往回走,走得极慢。不时间抬头看向天上的星星,那一点点亮光忽闪忽闪的。
恍惚间一阵淡雅的香气飘了来,阿弥定睛看去,一白影儿立于不远处,一层月华落了满身。
怎么,竟被跟踪了么?阿弥浅笑,朝着那白影道:“世子好雅兴啊,这夜深人静之时独赏新月啊!”
远处白影不以为意,淡笑道:“这清风明月如此良辰美景怎堪辜负,不妨你我二人找一僻静处共赏之!”
阿弥点头跟上了白影。华瑜走得不快不慢,阿弥紧跟其后,三转五转间来到了一别院。
正值三月,院内桃花满园,一朵朵一簇簇在满园月光下呈现出银白色,美得寂寥也美得惊心。
花香之中透着酒香席卷而来,一石桌旁华瑜笑看着她,手里多了两壶酒,“这时候怎能少了美酒相伴!”说完手轻轻一抬,一个酒坛朝着阿弥轻轻掷来。
阿弥伸手接过,解开尘封,仰头就是一口,“入口甘甜,倒是上了年头的好酒。”说完在华瑜旁欠身坐下。
“倒是个老酒鬼”,华瑜揶揄一笑,也饮了口酒,目光看向远处,似呢喃,“我想起你来了。”
阿弥也不意外,又饮了口酒,“既然想起了我是谁,那便知道我不过是偶然间窥见了你的秘密,其实相府没那般实力的。”
华瑜不答,继续饮着酒,他与昌北郡王总共不过见过那么几面,他自信做得隐秘,只有她是三年前庐江畔他救起的女子一切才说得通。
阿弥见华瑜不答,瞥向他,“既知道了,那为何还要娶我?我之于你或许全无帮助。”
华瑜听罢摇了摇头,“我本也没指望你能帮得上我”,说完看向那双微闪的双眸,“你是个不错的女子,我,也想给自己一个机会。”
华瑜低低的声音落罢,半响的沉默。霎时,一阵风吹过,满园的桃花,洋洋洒洒,落了一地。
二人不约而同的看去,那样的专注,一时都失了言语。
互相都知道对方的秘密,而互相也都愿意朝前迈步。
这一步于他或是试探的前行,而于她,却是三年前的怦然心动,是三年来夜夜的魂牵梦绕。
这或许将会是个不错的开始。
良久后,她耳边传来一声低语,“真的不恨了么?”
一句话没头没尾,她却知道他指的是什么,晃了晃酒坛,坛内酒水一片耀眼,银光微微晃荡。
他本以为她会沉默下去,不想听得她微微一笑,“恨么?起初自然是恨的,那种有仇而不能报的痛苦几人得知?”说着顿了顿又是一笑,“不过后来仇人死了,恨便也渐渐模糊了,我想阿妈是想看见我潇洒自在的活着的。”
她说的轻松,他心中却是一颤。只见她笑容平静,那眉梢眼角间是一派温润平和。低低一叹,记住仇恨容易,可这放下仇恨是需要怎样的勇气!
从前他也是奇怪的,浑邪王以忠义闻名的人怎会谋反?可今夜始知浑邪王不负忠义之名。由于他的忠,让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一心向汉的长姐即位,更不能让那血统中有着一半汉人血脉的侄女成为未来的皇储。弑姐夺位,纵使是一世的诟病,一世的阴霾,他也绝不会止步。而因着对长姐的愧疚,他宁可被千夫所指,背上一世骂名也绝不道破其中缘由,这是他的义。
如果说浑邪王的所作所为是大义,是思及羌图命运的大仁,那么这个满是无所谓的女子则是大爱,是恋及百姓疾苦的大慈。
她那总是浅浅淡淡的笑容之下又影藏的是怎样的胸襟,怎样的豁达。
空将满腔怨恨生吞下肚,他甚至能感受到那滑喉而过的刺痛。这样的女子让人佩服,更叫人心疼。
对于这样的两个人,他评价不了,也不能妄评,惟心中敬重。
见华瑜沉默,阿弥轻笑,“不说这些了,徒增伤感罢了。”
华瑜闻言点了点头,有些伤疤即使好了但那痕迹却是擦不去抹不掉的,只能随着年长月久,被尘封,不再提及。
“瞧,你今晚知道了那么多事,你不应该跟我也说点什么作为回礼么?”阿弥轻轻浅浅的声音中夹杂着几丝欲窥人秘密的狡黠。
华瑜淡笑,“那我就和你说个故事吧!”
狠灌了口酒,华瑜缓缓开口,阿弥一旁默默倾听。
“很久以前有个小男孩,他虽出生富贵之家,可由于母亲的早逝和父亲的厌恶一直活得很卑微,甚至连府里的下人也可以随意欺负。无依无靠加之饱受欺辱,这个小男孩自小便学会了处处忍让,事事谨慎,从不相信任何人,也从不亲近任何人,包括他的父亲。可饶是这般小心卑微的活着仍旧有人不愿放过他。终于一次他彻底惹怒了他的父亲,他父亲毫不犹豫让人鞭笞他,一声声的鞭响夹杂着小男孩的惨叫,父亲后母一众人就这样看着,眼底只有那蚀骨的麻木。小男孩终是受不住昏死了过去,可他们仍旧不解气,仍然一下又一下的鞭打。”
华瑜继续平静的说着故事,阿弥却深深吸了口气,“当时那小男孩几岁了?”
“七岁了吧!”华瑜似是回忆了会儿后看向阿弥淡淡一笑后继续,“后来,还是小男孩命大,他的外祖母终是看不过去了,要走了他抚养。但是自此之后这个小男孩性格大变,再也没了之前的谨小慎微,因为他终于知道了一味的忍让只会让那些伤害变本加厉,他只有强大起来才能保护好自己,才能生存下去。于是乎,无论做什么,纵使是伤己三分,但只要是与他有益的他也会好不犹豫。后来,这样的他纵使笑着也会叫人身寒,无人敢靠近他更妨提亲近他。”
“那一定很孤独吧!”
“孤独么?或许旁人看着会吧,但是小男孩的心中充满了欲望,他自己一点也不觉得孤独,直到后来的后来,一个小女孩到来,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她是那么的活泼,那么的天真,他看着只觉刺目,可她却想着法子接近他,他一次次推开,甚至恶语相向,可她从不气馁,一次次又向他靠近,终于他的耐心被那小女孩的坚韧磨得没了,他不再推开她,而她成为了他第一个亲近的人,从此小男孩也知道了牵挂的滋味。”华瑜说完又是一口酒,看向了那淡去的月色。
原来华瑜那样笑容的背后是这样的故事,她终于明白他的笑容为什么总是那么的冰冷,纵使再怎么温润却无丝毫温度。
她和他原就是不同的,她从生活在阳光里,看不见一丝黑暗,而他则生活在黑暗中,看不见一丝光明,惟一润色的便只是那个小女孩。这样一次次的被拒绝,又一次次的靠近,这样的小女孩不得不叫人喜欢,阿弥不由问道:“那后来呢,那个小女孩呢?”
华瑜摇头,“没有后来了!”
阿弥勾了勾嘴也不再追问。
清晨的第一丝光微弱的洒向二人,两人相视一笑后看向了微光,那忽明忽暗的眸子中多了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