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今日为何愁眉不展呀?”诸葛亮与鲁肃联袂而来,见周瑜眉头紧锁,鲁肃忍不住出声询问。
周瑜望了孔明一眼,既然他们已经是联盟关系,现在也没必要隐瞒,逐沉声道:“子敬认为两军对垒需要准备最充足的是什么?”
呃!考自己呀!鲁肃淡笑道:“当然是弓箭呀!远攻的必备之物。”这还用问,小孩子都知道,公瑾也太看不起人了。
周瑜无奈的抚了抚额:“但是我军现在正缺此物!”
鲁肃吃惊的睁大眼睛,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怎么可能?刚知道曹军来攻荆州之时大都督就已经派李虎监工造箭,想来现在应该十分充足才对呀!”
孔明听到这里眸中波光一闪,周瑜果真将才也!不但判断准确而且未雨绸缪,不过看现在的情况应该是属下误事了,但是就他这些日子的观察周瑜治军相当严厉,前些日子好像重则了一名副将就叫李虎,虽然八十军棍要了他的半条命,不过跟误了军事来说简直太清了。但是他知道虽然两家联盟但是还是有所区分,毕竟这些是人家的家务事自己可以看,但是不能多嘴,所以他淡笑不语的望着周瑜他们。
周瑜有些尴尬的看看孔明,毕竟治军不严自己身为主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叹了一声道:“李虎玩忽职守饮酒懈怠没有完成将令,前几天我已经处置了,但是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补救!”
这回鲁肃也皱眉了,现在随时都可能开战,除非神仙,否则谁能在顷刻之间变出这许多的弓箭,弓还好说损伤毕竟有限,但是箭射出去是拿不回的,那是消耗品。
周瑜也知道鲁肃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好的注意,所以他虽然跟鲁肃说话但是眼睛余光一直观察着孔明的面部表情,发现他一直面带轻笑,神情一直十分的轻松。若说他是在看自己这方的笑话,周瑜是万万不敢信的,因为就他多日观察觉得孔明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而且他也不是蠢人,现在孙刘联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么看来他应该是有妙计在胸了,不过他很想知道他有什么好办法。但是看他表情自己不问看来他是不打算说了,逐轻声询问道:“请问孔明先生可有何妙计?”
诸葛亮一笑道:“亮未曾言,大都督怎知愚会有计策?”
周瑜笑道:“我与子敬相谈此事甚为急迫,而先生始终不急不忙而且一幅轻松自在模样,现在孙刘联合,先生何必过谦如有妙计就请赐教!”
诸葛亮一愣,周瑜好厉害话都堵死自己要是不说出对策恐怕就要遭人非议了,现在毕竟是两家联合自己,人家都火上房了,自己还能这么惬意怎么也说不过去。无奈的笑笑道:“大都督给亮三天时间,亮自会交十万箭于都督手上。”
周瑜与鲁肃具是一惊,三天十万箭,怎么可能?就算备材料也来不及,周瑜皱眉道:“先生可是要等瑜备好材料?”
孔明摇头道:“不需要,亮自会备齐,一共就需三日!”
周瑜提醒道:“孔明先生可知只是在军中,虽然不是大帐聚将,但是依旧没有戏言!”
孔明一派镇定的答:“亮自然明白,三日后请大都督派人来江边点验,如有错误亮自愿献上项上人头。”
看周瑜还有迟疑接道:“愿立下军令状!”
鲁肃在边上那个急呀!一个劲的冲着诸葛亮使眼色怎奈眼睛都抽筋了人家也不望他一眼,现在看到都发展到了要立军令状了再也忍不住了道:“孔明三思,立下军令状白纸黑字可是不容反悔的。”
在鲁肃的心里,孔明是他过江请来的怎么也不能让他把命丢在这里的,周瑜的为人他是知道的,如果立了军令状孔明又没有完成那么到时谁讲情都是没用的。
孔明一笑道:“子敬多虑了,亮不才说到还是能做到的,请大都督着人立下军令状,亮即代表我家主公来此也不能不立寸功。”
周瑜见他说的至诚,逐命人写来军令状让孔明画押,之后孔明起身告辞而去。
鲁肃望着孔明的背影摇头叹息,这个人怎么突然变傻了。
周瑜笑道:“子敬不需担心,既然孔明先生应了,应该早有良策,你下去吩咐了,凡是孔明先生所需材料一定要尽量备齐。”毕竟时间太短,周瑜也不敢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备齐。
鲁肃试探的问:“公瑾可知孔明会有什么妙策?”这时就有他们两人自然不用再称呼大都督。
周瑜皱眉思索良久摇头道:“实在不知!子敬可以跟在孔明先生身边自会知道。”
鲁肃无语了,这样也行?还是去问问孔明也许能知道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