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刘备为他三顾茅庐,待之师礼,曹军逢他先大败于新野,后败于博望,被鲁子敬请来江东后舌战群儒,致使江东一众谋士灰头土脸好不狼狈。今日一见神采更胜传闻,周瑜不禁暗自点头,可惜已为刘备所用,再也不能共谋天下。
“这位就是孔明先生!”声音似泉水击打石壁悦耳动听。
诸葛亮一笑,点头躬身道:“正是,见过大都督。”
这就是周瑜,果真如传说中的具儒雅君子之风,传说他十三岁为将,终身无有败绩,武功韬略不输于人,音律琴技无人能敌,一身的传奇色彩。
鲁肃看着这两个人大有惺惺相惜之情,不禁笑道:“都督难到不请诸葛先生和鲁某坐吗?”
周瑜一笑道:“子敬笑言了,先生请上座。”
他虽对江东文武客气有加,态度谦和,但是却没有这般的尊重。
诸葛亮一笑,也不客气,居客位而坐。看他们入座后,周瑜命侍女献茶,举手相请,孔明举杯相谢。
鲁肃老实人,看他们主勤客谦,实在憋不住道:“都督对曹军来犯有何退敌之策?”
周瑜挑眉故作为难的道:“子敬正好说到某为难之处,想那曹操百万之众,我江东兵微将寡实在是难以相抗呀!不如明日我们共同力劝主公早早投降,这样也好免去江东父老的兵乱之灾。”
鲁肃一听急了,他之所以早早传书周瑜告诉他江东文武的态度,就是想让他早做准备,早想对策,没想到他一回来二话不说,先想着投降,不禁怒道:“君言差矣,江东基业,已历三世,岂可一旦弃于他人?伯符遗言,外事付托将军。今正欲仗将军保全国家。为泰山之靠,奈何从懦夫之意?未战先降启是大丈夫所为?”
周瑜也不动怒笑道:“我为江东百姓免遭战火涂炭岂非大丈夫。”
鲁肃越听越气,他忽略了周瑜对着他说话眼睛却一直观察着诸葛亮,想看看他的表情,但是此人城府太深居然面无表情,暗自佩服他的沉稳。
诸葛亮见鲁肃真气得浑身颤抖,不禁好笑,心道,子敬果真老实人也,这明明就是周瑜在试探自己,他居然一点都不怀疑还真的这么气愤,现在这种实在的人真的少了,逐解围道:“子敬休要再与都督争论,在下也觉得都督言之有理,曹操百万之众还是早早投降的好。”
鲁肃这下无语了,这都是什么人呀!一个江东给予厚望的统军将领,一个共御强敌的盟友,仗还未打,这两个人先嚷嚷着要投降了,他一气之下不说话了。
不过另外两个可不理他,周瑜笑道:“先生也与瑜的建议一致?”不过仔细一看就知他的笑意未达眼底,只在表面,眼底一片冰寒。
诸葛亮淡淡一笑道:“曹操及善用兵,天下少有人敢挡其峰,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与之对敌,不过已都被曹操所灭,今只有我主刘豫州不识时务强与争锋,致使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将军决计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贵,国祚迁移,付之天命,何足惜哉?”
小乔在屏风后面差点笑出声来,今日周瑜棋逢对手,看来好戏还在后头。秋意奇怪的看看小姐,以唇语相问道:“姑爷为什么要投降啊?”这简直就不是姑爷的作风嘛!
因为今日刚刚回府就遇访客,小乔内宅等了很久也不见周瑜回来,所以带了秋意至前厅观看,没想到正赶上鲁肃带诸葛亮前来,小乔一见眼睛放亮,拉住秋意躲在屏风后面偷看外加偷听,诸葛亮这个在现代的传奇人物,自从来到这个时空小乔一直想找机会见到,今日果然如愿了,当下激动不已。看着自家小姐两眼冒光,如果不是秋意知道小姐对姑爷的感情,真的以为她要红杏出墙了呢!哀叹!这幅模样要是让姑爷看到估计要杀人了。
大厅里鲁肃一听孔明辱及主公,脸色一沉道:“先生叫我家主公屈膝受辱于国贼吗?”
小乔摇头暗笑,鲁肃也太老实,受了人家的激将法,再看周瑜毫不受其影响。功力果真不同。
孔明不慌不忙的道:“子敬休要动气,在下有一计策,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需亲自渡江,只需遣一使者,一叶扁舟送两人于江上,曹操得此二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
周瑜问:“不知先生说的是那两个人可退曹军?”
秋意也在屏风后面好奇的问:“谁这么厉害呀?”她吐了吐舌头,两个人就能胜过百万之师。抬头望去,就见自家小姐面色似水,已经没了刚刚的笑模样,难道谁惹了她嘛!秋意奇怪。她哪里知道小乔现在正在咬牙,她已经知道诸葛亮说的是谁了,要是让这话传了出去,自己和姐姐岂不就是祸水了,虽然知道他是用来激周瑜的,但是她依旧不爽,来到古代,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个爱自己并且自己也爱的人平平安安过一生,最避讳的就是当个红颜祸水,虽然自己现在的长相要想祸乱一下完全有能力。决定待会出去会会这个诸葛孔明。
秋意看着自家小姐嘴角的笑意不禁抖了抖,不知道小姐又在算计谁,千万不要是自己。
就听孔明道:“江东舍去此二人就如大树飘一叶,太仓减一粟,曹操得此两人必大喜而去。”
周瑜追问道:“到底是那两个人?”
孔明道:“亮居隆中时,即闻曹操于漳河新建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广集天下美女以充实其中。曹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女大乔,次女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曹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娱我晚年,随死无恨也。今随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于曹操?曹操得此二女,必然称心满意班师回去。此计就如范蠡献西施,何不效仿之?”
秋意条件反射的望向小姐,就见小姐不但没脑反而嘴角的笑意增大了,她这回总算明白了是为了什么,转头无比崇拜的望着诸葛亮。哎!太佩服他的胆量了!默哀中!
鲁肃这回到不生气了,幸灾乐祸的看着周瑜。周瑜也不理他,对孔明问道:“曹操欲得二乔有何凭证?”
孔明答道:“曹操有一子名曹植,字子建,文采风流,下笔成文,曹操曾命其做《铜雀台赋》,赋中之意道他家必成帝业,誓取二乔。”
周瑜问:“先生可记得赋词?”
孔明答:“我爱其词藻华丽倒是曾颂咏过。”
当下孔明颂咏铜雀台赋曰: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阕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获逞。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尊贵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皇。御龙旂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小乔满头黑线的望着厅中摇头背诵赋词的人,昔日华丽的词藻,今日听来怎么都觉得味儿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