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相思蚀骨(二) 阅读至0%

第60章 相思蚀骨(二)

书名:梦回三国之我的周郎 作者:千里落差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3:04
    李管家听了岳氏的简单叙述后思索了片刻后悠悠的道:“这件事就当做我不知道,你就照将军的吩咐办吧!”
    岳氏傻眼了,这人怎么这么推卸责任,她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后果所以才想找个人出出注意,遍寻将军府也就李管家可以完全放心,她知道就算牺牲自己的性命他也不会让将军有肤发的损伤的。但是今天是怎么了,岳氏狐疑的望着他。
    李管家眼中精光一闪道:“今天你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辜负了将军的恩典,这件事情既然将军吩咐下来了不许外传就要烂在肚子里跟谁都不能说。知道什么样的人最能守住秘密吗?死人!”
    阴森的语气让岳氏不由得打了个寒战,李管家太了解周瑜了,虽然他温文尔雅待人和善大度,但是他一样果敢狠绝做事从来不拖泥带水,从来不给敌人留下可趁之机,这也是做将的首要具备的素质,烂好人是成不了气候的。心里一叹道:“以将军待夫人的痴心不应该留下你们,但是夫人虽然有些顽皮(用这个词形容小乔真是汗颜呀!),但是本性善良,如果万一到时候察觉必定不依,这也就是你们能够存活的主要原因。如果让将军知道你把这件事情跟我说了,你知道后果。既使你是一片衷心,那也不能做为被原谅的理由,你一个聪明人,今天怎么这么糊涂。回去后好好叮嘱那两个丫头,一个人走露了风声三个人都别想活。”
    说完一叹,李管家觉得自己今天太过嚼舌了,是不是人老了心也跟着软了。岳氏现在更觉得害怕了,腿都有些的颤了,不过还是不放心的问:“张家那边怎么办呀?”
    她现在是想不管,乃至于想逃离这里,但是她不能,因为她知道现在虽然危险但是应该命还是能保住的,如果跑了就等于自己把自己送进了鬼门关。现在她只有拼命的表现衷心让李管家看到了,王侯之家死个把人实在不算什么。
    “将军既然这么决定了,就应该有应付的办法,他不是莽撞之人,既是在气头上。”
    岳氏一听,撇嘴道:“既然如此当初何必娶过来,不然夫人也不会离开!”她老毛病又犯了,岳氏虽然为人精明,处事圆滑,但是性格豪爽。
    李管家一瞪眼道:“管好你的嘴,活够了吗?”
    岳氏一缩脖子,转身赶紧离开怕自己再继续口无遮拦。看着她风风火火的转向内宅,李管家摇头苦笑,是呀,如果不是将军最初想的过于简单也不会气走夫人。整件事情没人比他更清楚了,当初不知道张家为什么突然提起了早以被人遗忘了的婚约,其实说是婚约,也只是口头的约定并未下定,既然周瑜已经娶亲,张家小姐又不可能做小,所以完全可以推掉,但是奇就奇在吴侯非要插手,愣是赐婚让张紫嫣做为平妻嫁进将军府。按理说吴侯不应该做这样的决定,因为现在俨然就是文臣以张昭为首,武将以周瑜为尊,这样的结合对君主百害而无一利,吴侯不傻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难道是因为知道将军对夫人的一片深情会拒婚以此导致两家间隙而从中余利?但是周瑜更不傻所以他遵命娶了张紫嫣,就他想来既然张家不在乎女儿的幸福他又何必费心,反正娶了就好,放在一边,只要自己不去碰她就影响不了自己与小乔的夫妻之情,但是他万没想到事情那么巧,正赶上小乔归家,而且反应如此激烈,使他无从解释。
    君王的心思哪是他一个下人能猜测的,妄费脑筋罢了。李管家并不担心因为这件事吴侯会把周瑜怎么样了,因为周瑜并无不臣之心,最主要因为现在的江东根本就离不开周瑜,至于鸟尽弓藏的日子毕竟还早,更何况既使没有这件事情那种结果也可能没法避免,倒是张家有些麻烦。哎!说到夫人性子并不偏激,但是对于这类事情好像无法容忍,这算不算善妒?吃醋吃得这么轰轰烈烈,不知将军该喜还是该忧。周瑜现在要是知道李管家的想法非得掐死他,他现在肠子都快悔青了还该喜呢!
    再说张府,张昭听了被遣回来的侍女的禀告之后气得胡须乱颤,别说他比较喜欢小女儿,就是脸面他也丢不起,一时就想去找周瑜理论。被夫人一句话给拦下了:“老爷三思,现在事情还没清楚,贸然而去怕事情会更遭,怕以后没有转还余地。”
    毕竟张夫人不是张紫嫣亲母,她是妾氏所生,虽然都叫母亲,毕竟不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所以比较冷静。
    张昭听着有理,沉思道:“具体原因她们几个都不知道,将军府中更别想打听出来呀!”
    张夫人道:“老爷别忘了紫嫣那丫头应该知道详情,想办法见上一面不就行了,清水庵又不在将军府中,我们要见还不容易?”
    提到这个张昭就恨的牙痒,周瑜也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总是女儿有错也要不看僧面看佛面呀!怎么能这么轻率的就给送到了庙里,让自己这张老脸往那儿放,以后怎么见同僚。当初与周瑜结亲自己本就犹豫,不为别的就怕君主猜疑,毕竟他们两家结亲太过招摇,当时没想到吴侯一力促成,自己又深喜周瑜少年得志人品出众,又见女儿也十分爱慕也就点头了,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今日这样,现在他脑筋十分清醒,沉思一刻道:“此事就由夫人办吧!先要瞒住纪室。”
    张夫人点头,毕竟纪氏是张紫嫣的亲母,怕她现在知道会惹出意外的祸端。
    见张紫嫣倒是颇费周折比想象中的要难,可能是将军府有话,庵堂的住持尼不敢通融,最后经过恐吓加收买才勉强见到。张紫嫣并未落发,因为她宁死不肯,老尼也不敢过于逼迫,毕竟是贵人虽然得罪了将军但是娘家势力也不容忽视。她身体上没有一丝伤痕,但心灵上好像遭到了重创,精神萎靡,面色憔悴,张夫人看了也觉心疼,毕竟叫了自己十几年母亲了。
    张紫嫣这次倒是没有隐瞒事情,把事情的大概都说了,这是唯一的一次自救机会,她不敢再乱动心思,不过当然这中间还是有部分隐瞒的,比如其实并没有与周瑜发生什么,床上的血迹只是自己划破手臂所至,当时情况混乱大家都没有注意,更何况在别人进来之前她就把衣服穿上了。
    从清水庵回来,张夫人身边的管家嬷嬷几次欲言又止,她跟了自家夫人已经很多年了,对夫人更是忠心不二,想了想还是十分小心的问道:“夫人准备怎么跟老爷说?”
    张夫人一愣道:“当然是实话实说。”她其实没有说实话,有些事情就是跟再亲近的人都不能说实话,这就是自保之道,她在张家主母的位置上一直屹立不倒,原因不单是自己娘家势力的支撑,还有就是她本身处事谨慎圆滑,身为大家主母到了她这个年龄考虑的不光是自己了,更多的自己的儿女,自己在家里失势,别说影响自己的亲儿,就是出嫁的女儿也会受到影响。
    这次张紫嫣的事情真的让她发愁了,她知道要是真的把这件事情的始末如实的告诉老爷,老爷肯定要找周瑜拼命的,这样就会使得两家两败俱伤,到了吴侯哪里也许是各打五十了事,毕竟现在动乱年代武将总是吃香的。但是两家的仇算是结上了,不过要是有所隐瞒事后万一被察觉了,那样对自己就太不利了。
    管家嬷嬷低声道:“夫人如果就这么直白的告诉老爷他肯定受不了,还是委婉的说些,闹腾起来对大家都不好。”
    张夫人颇含深意的望了管家嬷嬷一眼道:“怎么委婉呀!再委婉事情也是出了,总不能颠倒事实让自家小姐受屈吧?”
    吴侯孙权倒是比张昭得到消息的速度一点也不慢,原因当然是他在将军府里有人了,这其实也不奇怪,君主在重臣府里安排眼线本也普通,但不普通的是孙权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动怒,这就让人不知所以了。
    自从在巴丘见到小乔心里就放不下了,但是理智告诉他那是别人之妻,不能妄动非分之想有亏自己的德行。不过伊人倩影萦绕脑海挥之不去,使得他疯狂的嫉妒周瑜的好运先自己遇到小乔,看着人家夫妻情深,琴瑟合鸣,他醋海横波终日惆怅。所以自从知道张家曾跟周瑜有口头婚约之后就极力促成,觉得这样就可以使得他们夫妻的感情出现裂痕。至于之后他倒是没有多想,可是没想到事情倒是比他预期的还要好,小乔一怒大闹喜堂当众休夫,他得知别提多高兴了,就像已经得到佳人一样。后来的发展有些出乎意料,小乔居然为了周瑜以死明志(流传的版本真多呀!看来人还是不能出名,我们在这里仅向小乔同学表示同情。)导致昏迷不醒,在这其间他用了多大的抑制才管住了自己迈向将军府的脚,最后又是无顾失踪。他对周瑜恨的要死,想他好运先一步的到佳人却不知珍惜,但是他不反思这一切都是他孙权一手造成的。
    孙权狞眉望着一个角落沉思想着怎么治罪周瑜,他现在是一个疯狂嫉妒别人能拥有如花美眷的妒夫,并不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周瑜怕也漏算了这一点。
    吴国太进来时就看见了这满地的狼藉,不禁眉梢紧促,她听仆从禀报并不敢相信自己英明睿智的儿子会因为这么点儿的小事而大发脾气,但事实就在眼前她不得不沉思原因。
    当年吴氏姐妹同嫁将军孙坚,姐妹感情自幼就好,长大后又共侍一夫,并没有别人家的钩心斗角,这也让孙坚省了不少的心,后院没有战火男人也好全部精力扑在自己的事业上。所以短短数年孙坚就有了自己的立身之地,要不是以后的玉玺风波一家在江东还是会安安稳稳的。
    现在的吴国太是妹妹,想当年姐姐生有两子,生长子孙策的时候梦到月入怀,生次子孙权的时候又梦见日入怀,当时就有术士断言此二子贵不可言。孙坚也十分欢喜更加宠爱吴氏夫人,他对妹妹的感情完全是爱屋及乌,这一点姐妹两心里都清楚,但是妹妹并不嫉妒。不过自古红颜薄命孙权出生六岁,姐姐就因病而逝。临去前叫过兄弟两,让他们正是拜吴国太,命他们奉之如亲母。其实这也是将幼儿托付给自己的妹妹。吴国太含泪应允,自此待之似亲儿,不避闲言,督导严厉,哪怕转年生有一女也没能分走对兄弟二人的半分母爱。
    孙策也好,孙权也罢都对吴国太孝敬有加从不以庶母待之。
    今日孙权打发脾气,别人都不敢上前,只有吴国太不惧。进到厅里看孙权沉思不语,也不理他,在他一侧坐下,挥手示意仆从打扫,众人胆战心惊的收拾,时不时的拿眼睛瞄着吴侯,就怕他再发火,因为刚刚有人进来收拾,已经被他让人拖下去打板子了,大家都不知道吴侯这是发的什么斜火。
    孙权看到眼前不断有人晃悠,这才回神正要发怒,看到身旁坐着母亲,一愣,赶紧起来,躬身施礼道:“儿子不孝,都不知母亲到来,多有怠慢,还望母亲见谅!”
    吴国太一笑道:“权儿免礼,你操劳国事就是疏忽母亲也不怪,不知我儿因何事大发脾气?”
    孙权脸面一红,他总不能说是因为儿女之情吧!逐低声把将军府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吴国太听了眉头皱得更紧,这是人家的家务事,堂堂吴侯也未免管得过宽了吧!心中疑惑,不由问道:“此事我儿准备如何处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