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故人 阅读至0%

第10章 故人

书名:弃妃无双 作者:怡笑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2:58
    我拍了拍仇妈的手,示意她不用紧张。门外的宁王已经大步迈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个身披黄色袈裟的老老和尚。
    我微微一福,柔柔弱弱地道:“给王爷请安!”
    宁王又是哈哈一笑,上前扶起我。我顺势抬眼望去,他正怀大笑着,狭长的凤眼笑眯成了缝。不知是遇到什么好事,让他如此开心。以前见过这宁王一次,总觉得他不若表现出的这般。虽然没有什么证据,但直觉告诉我,这个人的脸上还藏了另一副面孔,想来也是个心机极深的人。
    我正想着,突然觉得一双审视的目光扫来。却是跟宁王一起进来的那个老和尚。他目光闪烁,正饶有兴趣地盯着我。
    宁王住了笑声,说道:“今天可是我夏国的大日子。自建国以来,从没被人抽中过的第九签,居然被我的王妃抽中了。孚佑大法师,你怎么说!”
    我一怔,脱口问道:“不知王爷在说什么?请王爷明示!”
    宁王还未开口,那个孚佑大法师先说道:“小姐想必知道,这皇觉寺名字的来历!”
    我点点头,说:“我夏国开国皇上曾在这里出家,登基称帝后便赐了这个名称,意为皇上在此寺中觉醒。”
    孚佑大法师又问道:“不错,这二百九十九道灵签,也是那时候定下的。从一开始,就没人知道为什么没有人能抽中第九签。只知道有个规矩,抽中第九签的人要留下一样东西,或是随身物品,或是语言词句。”
    我忙回答道:“我已留了几句诗句,随手涂鸦,让大师见笑了。”
    孚佑大法师只看了看窗前的桌子,并不上前,目光中闪出一片深蓝色的光芒。他“咦”了一声,追问道:“小姐身上应该有自幼随身带着的东西,或是个金锁,或是个银饰,可否借老衲一观。”
    我低了头,不肯多说话,心中却十分不安,不知这两人在玩儿什么把戏,只打定主意不开口。一副软弱可欺的模样。
    宁王先开口道:“大法师这是做什么,怎么今天不留下香火银子就不放人了?你放心少不了你的。”
    说着已到桌前,看着那幅字。我微微抬头望去,只见他看似懒洋洋地站着,一双薄薄的单凤眼却斜着看了过来,一看就知道他不怀好意。那狭长凤眼里射过来的光芒让我觉得脊背一凉。
    我忙又低了头,低声道:“我该回去了,若再晚了爹爹要担心了。”拉了仇妈就要走。却发现她正呆呆地想着什么,正要再拉,仇妈突然开口道:
    “我家小姐身上没有金锁银锁,却有一块玉。那玉是李家祖上遗下之物,据说可以辟邪镇妖的。”说着便不由我分说,上来解了我前襟把玉取下,恭恭敬敬递给那大法师。
    我暗暗咬了咬下唇。这玉是原来的李无双一直就带着的,一块圆圆的玉璧,两面都装饰着勾云纹,勾云略凸起。中间一块圆孔串了红绳系在我脖子上。璧孔内还雕一螭龙,与我看到的其他首饰不同,这玉做工十分精细。我也就一直带着,没想到遇到今天这一出。
    宁王好奇地凑了过来,问道:“李家真是有趣,弄了块石头做传家宝。别人都是穿金戴银,你们家却是在脖子上挂石头。”
    玉的加工极为繁琐,这个时代工艺水平又低,人们不喜欢玉石倒也不意外。我只是担心,这大法师有弄什么花样出来。
    只见他手持玉璧,瞑目低低吟诵着什么。我见他装模作样,心中不觉好笑。再看那块玉璧,猛然一闪,似乎变了颜色。我忙细细看去,渐渐觉得心神恍惚,眼前景物,似乎迷朦起来。正迷糊间,忽让觉得中指一疼,手指已被孚佑大法师捉住,轻轻扎了一针,一滴鲜血掉落在玉璧。
    仇妈顿时惊呼起来:“小姐,你没事吧!”忙着过来,查看我的手指。我摇摇头,拿过帕子一擦,血就没了。仇妈这才放心,又冲到孚佑大法师跟前抢过玉璧,要将血拭去。
    只是,这一会儿功夫,仿佛那滴血已经融入玉石之中了,洁白的玉上染上一片红晕,怎么也搽不掉了。
    仇妈急道:“你这老和尚,动了什么手脚。如今弄成这样,你,你快赔我们的玉!”
    孚佑大法师笑道:“这东西如今有了灵力了,我将小姐的魂魄收了进去,从此这玉与小姐生死相依。纵然将来小姐遇到什么意外,这玉也可以给小姐带来重生的机会。”
    我心中一动,早就听人说过,玉有灵性,能认得主人。玉养人,人养玉!纯玉,你先带着养它若干年,然后它就养你了。这块玉是李无双一直戴着的,定是染了不少她的气息。可是我的血却这么轻易就融了进去,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仇妈却不答应了,质问道:“你弄坏了我们东西,还这般强辩。我不管,你怎么把它弄成这样的,就怎么给我们弄回去!”
    “好了,仇妈!”我摇头好笑,忙说道:“咱们先走吧,这屋子冷得很。”
    仇妈听我这么一说,顿时将玉的事抛到了脑后,反而拉着我道:“走走,这里是太冷了些,小姐可千万别再着凉了。”
    我装着没看见宁王若有所思的目光,冲他心里一礼,道:“王爷赎罪,我先告退了,不打扰王爷礼佛的雅兴了!”
    “三皇兄!”还没等他回话,一个女子已一阵风似的卷过来,伸手就拉住他的胳膊,嚷道:“出来的时候你明明在后面,怎么先到了这里。我要你陪我出去再逛逛!”
    “这会儿不行,你未来的嫂嫂要回去了,本王怎么能不送送?”宁王又恢复了嘻皮笑脸的样子,边说边抽出手臂。
    我一听她的声音,便知道这位公主就是刚刚抢了我手上娃娃的那个小女孩。说她是小女孩,只因为她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脸上满是娇憨。见被兄长拒绝,心里已经委屈起来,怒火便冲着我而来:“你这个丑八怪,我太子哥哥没娶你,三皇兄更不会要你的。你就别白费心思了,离我皇兄远一点儿!”
    见宁王眉头一皱,我忙抢着对这位娇公主行了个礼,低声道:“公主教训的是。妾身也不敢烦劳王爷,李府的马车就停在外头。妾身这就离开。”
    那公主脸上立刻阴转晴,冲宁王一笑:“三皇兄,用不着你亲自送了!快走,快走!太子哥哥在前殿等着呢。”
    看来今天这群皇族正在玩儿微服出行的游戏,这皇觉寺怕是早被明里暗里围了个水泄不通吧,只是不知柳正宇的人现在在何处。我正低头思量,只听人道:“太子来了。”
    只见一位二十左右的谦和男子缓缓步了过来,长身玉立,面目和蔼,目光里闪动着一种熟悉的光芒。我知道自己从没见过太子,以前侧面打听过,李无双也没见过他。不知道这种十分熟悉的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只觉得这位太子爷丰神俊朗,浑身透着股书卷气,目光温暖,一看就是个好脾气的人。他边走边摇头道:“咱们家,怎么就出了你这么只猴子!”
    这位公主早飞跑过去,笑道:“太子哥哥,你也来了,咱们拉上三皇兄,一起去逛!”
    太子点了点头,撇了我一眼,我忙上前向他深深行下礼去。
    “想不到在这里遇到李小姐,不必多礼了!”太子显然已经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虚扶我一把,温和地开了口。
    我起身,默默地退到一边。宁王呵呵一笑道:“皇兄还不知道吧,我这位王妃刚刚写下了这首佳作,正要回府呢。”说着拿了我写得那首诗,递了过去。
    太子表现得十分意外,道:“哦,小姐还会做诗,能被三弟评为佳作,确实难得的很。我倒要看看。”说着接过看了起来。
    下一刻,他已猛的抬头,直直的盯着我,嘴唇颤抖半天,才道:“这是小姐所作?”
    那首诗原是陈子昂为讽刺武则天崇奉佛教,劳民伤财的荒唐行径所写的。“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更是直接指出穷金玉、兴土木悖离了佛家的本意。我被那小沙弥搅得心烦,便随手写了下来。见这太子追问,只得硬着头皮答道:“是妾身随手涂鸦,惹殿下见笑了。”
    宁王眯了眯凤眼,问道:“皇兄知道,小弟只喜欢齐射,对这诗文上不通的很。有什么不妥之处,还请皇兄明示。”语气很是无礼,明显带着对他的不满。
    太子却似没有听懂一般,还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看,许久方叹道:“小姐真是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
    一旁的公主见被忽略,顿时不满起来,一把抢过那张纸边读边叫嚷道:“这首诗写得不通不通!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这里头尧意、瑶台是什么东西!”
    我有些发窘,那首诗整体的意思并不难懂。只是那公主挑出的这一句有些难懂。尧和纣王建瑶台都是中国古代的典故,这里的人自然不明白。可是我却无法解释,当下默默低头不语。只觉得太子看着我眼光越发妁热。
    只听他慢慢说道:“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尧一向以节俭著称,乘坐考究的车子不是他所愿意;我们应该学习尧,而不应该效法商纣王建造瑶台的奢侈行为。”
    我猛然抬头,一下子望进盯着我的太子眼里,他眼中熟悉的深情让我恍然大悟。终于知道为什么对这个从未见过的人这般熟悉,是他,竟然是他!
    我死死地握紧拳头,眼中已是一片湿热。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