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是母亲的陪嫁丫鬟,后来嫁给了父亲身边的长随瑞祥,还生了一对儿女,算是个幸福的女人。现下总管着母亲的贴身事务,等那勖嬷嬷养老之时,怕是要接替勖嬷嬷来管理内宅的。而那瑞祥, 依旧跟在父亲左右, 虽未管着大桩事务,却俨然是唐家的第一大管家了。这对夫妇, 算得上唐家家仆里的风云人物,而慈姑,始终被人叫一声“慈姑”, 并无人称“瑞祥家的”云云,由此可知其在仆妇里的地位。
描红有此志向, 不算虚高也不算低委,很合理, 也很敬业。
笑笑看了看织金:“那你呢?”
不再让织金起身了, 她必是有话要讲,才选择跪着的。
这么好的一个丫头, 自己日后竟无缘消受了。笑笑的预感应该没有错。
织金似是下了下决心, 才缓缓道:“既然姑娘问起奴婢, 奴婢便斗胆说出自己的心事了。姑娘应该早便知道奴婢与满昌定了娃娃亲的事, 或是因为这层关系, 我与他自小便亲厚, 视对方也与别个不同。这一趟满昌回来,一来是办老爷交代的事情,二来是向我家提亲的……”
“这可是喜事呢,你与满昌恰也能如那慈姑与瑞祥一般。”
“奴婢没福……”织金深深低首,“老爷在京城的一处庄子想要交给满昌打理,满昌的意思是……成亲之后带着我们娘几个一同去庄子上住……”
能与夫君朝夕相对,谁人不想。更何况,娘家人也跟过去,便更自在了。记得那满昌是个孤儿,看来是以织金娘家这边为家了。
“难得他有这份心。”笑笑亲自扶织金起身,“我记得你父亲便在这赵州打理着一处庄子吧?”
织金起身,仍低着头:“是,父亲替老爷打理着两个染坊。罢了,姑娘既然提起来,这家丑奴婢便腆着脸说上一说。我那不成材的爹,被老爷重用之后,因那庄子皆有抽成,是过明路的,手里便很攒了几个钱。偏偏人有了钱便失了心,买了个小老婆,与她住在那庄子上,据说庄子上的人对她都以管家娘子相待。尤其那妇人有了儿子后,我那爹更是抛开我们娘四个,以那边为家了。”
父亲手下的得力干将,娶了小老婆,更可气的是以妾为妻,不知道父亲怎么看:“老爷可知此事?”
“自然是知道,什么事情也瞒不住老爷。我爹娶那妇人时,老爷还给送了个贺礼,他们的儿子百天时,老爷还给了个红包的。”
哦,这便是父亲的态度。
笑笑含着一个金橘,虽然用蜜腌过,但仍觉得酸:“对了,满昌打理的庄子在京都何处?”
“在京都东郊,是离京都唐家最近的一处大庄子,说是以织造绢、绵为主,间以缬染。”
笑笑一笑:“那咱们离得并不远,你若想我们了便回唐家看看,再说每月给太太交账也总要回来的。日后,我若在唐家待的厌烦了,就去庄子找你玩儿去。”
织金吸吸鼻子,拿起帕子擦擦眼睛:“姑娘成全之心,奴婢竟无以为报。”
“别哭鼻子了,你成了亲,娘和妹妹都跟着,且嫁的还是自己心上的人,这样的喜事哪里找去。”
你伺候了我十年,没功劳也有苦劳,我这屋子里丫头要嫁人,自然不会亏待你的。父亲对下人们娶妾都要送个贺礼,我这贴身丫头明媒正娶,焉能矮人一头。
这话不可过早说出去,无端给人以期盼,有时候并非好事。
“如此一来,姑娘身边便只剩下描红和染碧了,这屋子里的丫头本就缺着一个,这下子更少了。”织金忍不住道,虽说此刻说这话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但却也是出自本心。
“你可有合适的人选?”笑笑索性问。
织金想了想:“这院子里的丫头里,细心些的也就是鹅梨了,其余皆都贪玩得紧。只是,鹅梨未免年纪过小,今年不过八岁,过两年提拔也不迟。”
“其他院里的呢,煮饭的洗衣的做杂活的,只要人合适便好。”
许是因为自己要离去,织金反而没了顾虑,各种关系纷扰统统丢在脑后,反正自己是要离开这院子的人了,哪里还管什么勖嬷嬷马嬷嬷的,她们那些亲的疏的与我又有何干系,我只管帮我家姑娘挑个可心的,也算是给自己找个接班人了。
织金先道:“我那两个亲妹子,大的倒也十一岁了,只可惜我娘未曾管教好,有些嘴馋手懒的毛病,实在要不得。”先把自己的亲戚撇清了,才好说话:“依着奴婢看,那做点心的桂圆儿,还有熬药的小笛儿,都是不错的人选。两个人都是十一二岁,年纪上也合适,且都是老实可靠的。细论起来,那小笛儿比桂圆儿还要细心一些,行事上也有分寸,很识得些眉眼高低。”
织金还是有眼光的,也正合姐的意思。
“我心里有个数便是了。”
织金笑道:“这两个丫头都是好的,提拔上来,咱们屋里正好凑个四角俱全。”
两人正说着,但见染碧拥着一蓬鲜亮的黄花进来:“迎春花儿还没开尽呢,虽说插瓶不大合宜,但颜色好得很,衬着屋子里也亮堂。”说着便绕过博古架去卧房,将桌上的残杏花同白瓷瓶一并收了,换上一只天净琉璃瓶,将这一束金灿灿的软枝养进去,很有春天的味道。
笑笑也跟进来,凑过去闻了闻,非常疏淡的馨香,摘下一朵小黄花簪在鬓间:“这花儿的确很像迎春,但实则是连翘花儿。”
说得两个丫头都奇了,凑过来看那花儿:“这不就是迎春么?”
“细看的话,花枝和花瓣儿都有细微的不同,再说连翘开得也晚些。”
染碧笑起来:“姑娘这一摔跤,倒比以前更加的冰雪聪明了,摔成个女博士了。”
笑笑中午才吃过酒酿圆子,糯米吃多了难免胃里发沉,不易消化,便道:“这会子不想吃了,包起来给你娘和妹妹们吃。”
织金道:“她们得姑娘的恩赏还少么,酒菜点心衣裳,过年过节除了府里赏下的,姑娘还另给添两匹新布,绢花缎花绒花,哪一样也不少,过年时三妞子戴了满头的花儿,美得什么似的。”
以前的唐笑笑真是大手笔,这点性子像足父亲。无论走到哪一世,这种挥金如土的男子总也走俏。瞧瞧他这慷慨的女儿,都如此得下人的心呢。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唐笑笑深知这个道理。既然已经送出去,派送的规格就决不能降了,不然必定令人心生龃龉,还好只是些点心衣裳,细水长流地打点着便是了。
笑笑将那一碟琥珀糕推给织金:“柿饼虽新鲜,到底是凉物,你们姐妹也要少吃些。”
织金行礼谢过姑娘,道:“姑娘自这次醒来,比以前心思细了。原先可不管什么东西凉性热性的,只管可口舒心。”
唐笑笑望着织金,浅笑:“自那高梯子上跌下来,怎能不长大,不细心。”
织金闻言,咬咬嘴唇,俯身跪下:“出事那一日,奴婢和描红偏偏都被事情缠住,未守在姑娘身边。”
“你且起来,”笑笑偏过身子,不习惯被人跪。听了织金的话,猜测这些事或许并非偶然,那日,自己身边两个细心的大丫头都被事情缠住,想必是被人有预谋地支开了。
织金是个聪明的,不等姑娘发问,便道:“那一日太太去柏林禅寺还愿,早便为此做了准备,谁知那掬月和观鱼两个姐姐偏偏吃坏了肚子,无法跟去伺候,太太便让挑两个细心的丫头跟着,当时事态紧急,那还愿据说也是讲究时辰的,勖嬷嬷便点了描红和彩鸢两个跟着太太前去伺候……”说着,抬眼看了看姑娘。
笑笑要听的便是那一日的详细情况,织金的描述正合自己的意思,为了令其继续说下去,不免解释道:“许是那日受了惊吓,我竟记不清那几日的事情了,便是之前几年的事情,也是有的记得牢,有的偏偏就模糊了。”
织金本就细心,早便觉得姑娘这次醒来后与往日略略不同,如今见姑娘自己这样说,便不由想起老辈人说过的:但凡受了大灾难或大惊吓的人,往往三魂六魄里有那么一魂一魄的被吓出了肉身,倒霉的人便从此变得不灵光,而幸运的人却有可能在惊吓过程里被路过的魂魄将那空出的一魂一魄填满,这路过的魂魄很可能是心事重的孤魂,也可能是那山水精灵,花草妖仙,这样一来,就给人注入了灵气儿。姑娘这一次,很明显比以前更加灵慧了。
故而,姑娘不记得一些以前的事情也是极有可能的。
想到这儿,织金便把那日的事情细细讲来:“那日前晌,染碧陪着姑娘在书房练字儿,奴婢不过在外间做针线,因看着外头的太阳好,便喊了院子里扫洒的小丫头鹅梨帮着一起晒晒被子……”
“奴婢和鹅梨在院里晒被子时,便见小瓣儿,春葱,春韭几个丫头嘻嘻哈哈跑过来叫大伙出来踢毽子。因勖嬷嬷跟着太太一同去了柏林禅寺,宅子里没有她老人家镇守,那些丫头们还不都是脱缰的小马驹子,就在这个当儿,素鸢急匆匆跑来找我,说姑娘那些日子丢的生辰锁找到了,我便没想太多,着急忙慌跟着素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