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岔路口,陈长勇悄悄问郑季:“赵林呢?”
郑季说:“找不到他。”朝马运昌背影努嘴,“这个来了也不错呢。”
马运昌跳过一道坎,回头瞥了他两一下,郑季就势推了陈长勇一把,把他推开了。
进了董华山家,马运昌欲往左边一个单人沙发坐下,却被董华山拦腰抱住:“县长坐这边,那个沙发弹簧断了。”郑季忍不住去试坐,果然屁股连带腰杆一起掉下去。郑季站起来拍拍屁股说:“你这是陷阱,慢一点就害了马县长了。”
董华山嘿嘿笑起来。马运昌没有笑。陈长勇见马副县长不悦,自己也不笑。郑季是第一次来这个村,不知道是这种境况。陈长勇没少来,董华山家的碗没少端。
区里领导分片的时候,书记把果木林推给他,他接受了。最差劲的地方最容易出成果。他一点也不畏惧。陈长勇早有打算,搞了一个全村发展规划:改造路面铺水泥,改造输电线路,装新的变压器,安装程控电话,植树造林,打造一个现代化新农村。三到五年完成,计划总投资一千万。
他这个打算只告诉了龚祥兴一个人。当时龚祥兴不相信他说的话,以为是开玩笑,板起脸孔准备训斥他,他也不胆怯,把浙江一位叫劳总的大公司想来贵山考察,准备投资搞大项目的消息透露给龚祥兴。龚祥兴还是不高兴,显然是不相信。
陈长勇也不急躁,依然笑眯眯,等到龚祥兴控制了情绪,开始认识到他确实不是玩笑,就和缓下来,要听他讲讲是什么情况。他绕了一个圈子,说:“还是等劳总来了,你和他见面时再具体谈吧。”
龚祥兴就问他知不知道县里的引资政策。他答非所问,考虑怎么进一步透露劳总的消息。说他有绝对把握,让劳总看上这块土地,不干则已,要干的话,总投资不会少,据他推测,不会低于两个亿的规模,当然一是要有要一定的时限,二要看地方的态度。
龚祥兴还是兴奋不起来,庄重地强调:“你是区长,说话要算数,你真的引来了这么多的资金,那我就保证给你按标准兑现奖励。”看来龚祥兴对他的相信度还存在距离。但陈长勇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远在广州的老乡。
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长勇去了一趟广州,看到贸易中心正在搞交易会,就进去转了一圈,有个解说员的话音引起了他的注意,解说员兜里的大哥大响了,拿出来走到旁边去说。她讲解的是普通话,在一边却说土话,陈长勇一听简直惊呆,这分明是贵山口音。
等她打完,陈长勇就主动上前打招呼,问她是不是贵山人?解说员一阵惊异,听他说了几句之后,眼睛里一下子大放光彩,当下就互相自我介绍。那解说员姓卫名佳媛,离开贵山出来这边已经三年了。解说员是临时的,她马上就要过深圳去,被那边的海关被聘了。
远在几千里之外遇到了老乡,真是两眼泪汪汪啊。越谈越亲切,当天就招待他到宾馆,还介绍了一个老板相见。看老板拍打讲解员肩头的动作,陈长勇就明白两人是什么关系。第二天陈长勇回请两人,酒过三杯,谈话深入,劳老板的身份进一步暴露,原来是一个惹不起的人物,聚国内国际投融资机构代理人身份于一身。出手可以调动上千万的资金。卫佳媛因为思念家乡,一心要为家乡建设出力,所以劳总愿意助推她一把,现在有幸认识陈先生,这就叫天意,地方一个区长,也是可以代表政府进行沟通协商的。几经商谈,决定陈长勇作为考察意向代理人,回来后收集一下地方情况,给劳总通报,又可以作为投资方委托人身份,与地方政府沟通。几个月的信息往返,终于有了成果。劳总看好贵山地方资源,答应近期来贵山一趟,对项目落地问题作出决定性的敲定。
陈长勇微笑,轻轻摇一下脑壳,强调了一句:“我引进劳总来贵山发展不是为了钱。”
“那你为了什么?”问过之后,龚祥兴很快就明白过来,冲着他点点头说:“我知道你是为了果木林村,一千万建设一个村,当然高档!”
他依旧微笑,不置可否。他没有告诉龚祥兴他的真实目的,相信龚县长的智商,会慢慢明白过来的。明白了也就晓得该怎么做了。
给龚祥兴说过以后,又与劳总电话磋商了两次,劳总说了:“没问题,都按你的安排进行,你觉得什么时候我去,我就什么时候去,你安排我和谁见面,我就和谁见面。”
劳总要来投资搞大项目的事,陈长勇还没有给马运昌透露,连郑季这么深的关系也没让知道。郑季嗜钱如命,并且盯人手段高明,弄不好会误事。郑季一贯心细,很注意细节,他现在注意力在这个村的环境上,看到村主任的笑容,就看出来他之所以请来吃鱼,一定有什么动机。
陈长勇则一路咬紧嘴巴,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不要被什么话语连带着把那个机密计划给叼出来。他只是给董华山递了眼神,意思是怎么样?我说话算话吧,财政局长给你请来了,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也来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本人,你说的,下一步该怎么办,就看你自己了。
董华山对陈长勇的安排心领神会,眉欢眼笑跳前跳后忙碌着。张罗着倒茶递烟。
一伙人分坐在木条凳上,那断了弹簧的沙发孤零零空在中间。
马运昌东看看西看看,喉头聚集了不少想法,只想要说两句,又不知从哪里说起。心情不怎么好,一个劲朝郑季看,又不好说是你郑季带我来吃鱼,
郑季心里也有点烦躁,又不好怪陈长勇,毕竟是好友又心存好意。坐下就问:“鱼呢?”
董华山一招手:“把脸盆抬过来。”就见两个人合抬一个大号搪瓷脸盆,到跟前放下,是一条大鱼,这条鱼足有十四五斤,洁白的粉红的嘴一张一合,像把扇子一样的尾巴搭在盆外面,还在一搧一搧。哟呵,在场人都惊叹起来,难得见到这么大的鱼。郑季忙问:“在哪儿搞到的?”
董华山骄傲地晃着脑袋说:“河下面。”
“搞到几天啦?”
“到今天第三天,舍不得吃,一直等着你们。”
郑季说:“我今早上才得到通知。”
陈长勇说:“我也是。”
董华山说:“我每天都和区长联系,区长说郑局长今天才有时间。大家欣赏了,我安排宰杀啰?”
陈长勇下命令道:“动手。”
三个人涌进厨房里忙活,外面几位领导喝茶闲聊。因感觉屋里总有一股腥臭。马运昌嗅嗅鼻子左右看了看,郑季也伸出头寻找,发现了十米外的猪圈,就说:“我们在外面走走,搞好了再来?”就都站起来。董华山看出来领导的心思,想着在外面也好找机会单独靠近郑局长。就朝厨房里招呼:“我带领导们先出去走走,到河边去看看。你们先忙着,做好了派人来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