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遥转过身倒走着,一双清澈乌亮的大眼望着夜凛风。“你有!”
“该杀了他!”夜凛风的语气忽地骤然变冷。
景遥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只见自己在披风下露出了受伤的臂膀,上面是一道已经止血的刀口子。
景遥轻轻摇了摇头“许捕头说的对,犯了罪的该由法律制裁,若是人人都以自己心中权衡来定夺他人的罪与犯那么这世界就会没有了秩序,无法想象。”
“死一次便宜他!”
景遥又笑了“死亡并不能为他的恶行赎罪的,真正的赎罪是让受害人真心坦然的宽恕,这才是最完美的结局。”
夜凛风看着身旁的女子,她能把世事看透,却做不到独善其身,善良的本性令她无法漠视不理。
天色刚亮,秋露微寒。景遥站在县衙门口,奋力地敲击着,鼓声轰震。
“景姑娘”许捕头上前劝止道“这天色还尚早若是让县大人听到了怕会恼怒于你。”
“我就是要他听见!”景遥表明自己的意图。 两名衣冠都来不及整理好的衙役匆匆由衙内奔了出来,打着哈欠无精打彩问道:“是那个浑蛋扰人清梦,胆敢来闹事?”
“是我击鼓鸣冤!”景遥站了上前。
两名衙役看着景遥好一会,然后相互对望,一人说道:“我梦见仙女下凡了。
另一人答道:”我也是,而且还梦见许捕头与仙女一起走来。“
许捕头又气又好笑地朝着两名衙役大吼一声”喂!“对着两人的头各拍了一下”让你们清醒清醒,看清了没这不是在做梦。“
”会疼呢,真的不是梦!“一名衙役恍然道。
另一名衙役伸出的手欲掐向许捕头被打了回来。”这是真的许捕头!“ ”废话!我还有假的么?“许捕头斥道。
”衙役,是何人击鼓?“县令的声音由堂内传来。
”是我!“景遥清亮的声音响时人已迈进了府衙大堂内。 县令在堂上看见景遥那一瞬努气顿时上涌”又是你这妖女!“眼光瞥向另一旁时忽地发现了夜凛风的存在,没忘上回艺馆之亏整个人倏地软了”你,你们到这来想,想干什么?“
景遥对着吴县令露出了一无害的微笑”击鼓当然是呜冤噢,大人你这话问的可不妥。“
”你,就你这妖女刁嘴惑众。“县气被当众批评气愤地瞪眼指着景遥骂。
”吴大人……“梅墨远由衙役内堂走了出来,视野里映落景遥的身体时语音骤然顿下。 景遥对上梅墨远的目光,微微一笑,不禁拉了拉身上的披风遮掩手臂上的伤口。
景遥细微的动作没有躲过梅墨远的眼睛,看着景遥身上的披风,又看了看一旁的夜凛风与押着黄虎的许捕头,眉头轻蹙”翩翩,你……“
”我没事。“景遥投给梅墨远灿烂的微笑。
夜凛风把梅墨远景遥两人的举子看在眼里,难言的滋味萦上心间,她与梅墨远之间已经没有自己能存在的位置。
眼皮眨动的瞬间掩去夜凛风眼中那一抹没被人捕捉到的情绪。
”你们怎么会在一起?“
许捕头推了黄虎上前”我们在牛二家过来时遇到了黄虎与他的一众手下,幸好有夜公子相助抓捕了一干人等。“
”夜凛风你每次的出现真巧哈!“梅墨远听似轻松自然的口吻却很明显地让人察觉到他话中另藏含义。
夜凛风淡漠的脸上看不出情绪的波动,缄默以对。
”你们还有没有把本官放在眼里,竟敢在这公堂闲谈。“吴县令被由梦中扰醒已经很恼了,又见几番嘲弄自己的景遥再次找上门,现在又被完全忽视,气由心涌。
”许捕头,你说到底是何事,黄二爷为何会受伤?“县令端起了官架子。
”吴大人救我!“黄虎声厉具下,一副痛苦欲绝的样子。
吴县令由堂上走下,仔细端详了黄虚一番,勃然大怒”许捕头你竟用职权把黄二爷伤成这样?“
”我……“
许捕头的解释还没说出景遥已插话”吴大刚说我们没把你放眼里,我看是大人你没把自己当回事了。有案不查,有冤不彻,偏关心一个黄二爷,县令大人的心思可真特别。“
”你,你……本官办事自有一套方案岂容你一介女流来评论。“
”那若有人击鼓鸣冤该如何?“景遥迎视着踱回堂上的县令。
”升堂,开审!“县令用劲地将堂木拍在案桌。县令看见景遥脸上的笑意才惊觉自己被她唤呼了,气的一脸涨红,却问出了一句更丢脸的”审什么案子?“
梅墨远与许捕头忍不住发出轻笑,黄虎心里则咒骂县令的糊涂丢人,为自己感到担忧。 真是个糊涂官!景遥心叹。
”我是前来为李氏击鼓鸣冤的。“
”来人,带李氏!“县令一声令下,衙役领命速去。
李氏被带至堂上时,双眼红肿,身上也有明显的鞭痕,忿怒的目光直视着堂上的县令,被押着跪下,腰杆挺的笔直”我没做过任何对不走夫君的事,就算打死我也无话可招。“
”大胆刁妇,本官没问话岂容你说,来人,给我掌嘴二十!“
这黑县令看来是把气都撒在李氏身上了。景遥愤然地盯着县令,梅墨远挺身而”且慢,那有末审就打人的道理。吴大人就看在她一妇道人家不懂公堂律例原谅一次。“
县令有气无处撒,又怕不给面子梅墨远自己官途受阻,就在犹豫权衡之际,景遥说话了”梅公子说的对,如此一来不是真好彰表了大人的宽宏大度与亲民么?“
县令看着候在一旁的衙役招手撒了”本官大量不予你一刁妇计较。“
李氏有些愕然县令的改令,望梅墨远景遥不明他们为什么会帮自己求情。
”言归正传!“县令指着景遥”你为李氏伸何冤?堂下人又何此案有何关联?“
”民女景翩翩前来为李氏勾引黄虎杀害家翁打伤丈夫一案鸣冤;堂下的是我带来的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