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恶有恶报 阅读至0%

第12章 恶有恶报

书名:大秦女丞相 作者:乜乜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2:53
    李圭站在自家的山林地里,头顶是碧空艳阳,身旁有清风舒送,脚下。。。。脚下是乱石横倚遍布。
    眺望山脚那片荒土,那里吕家的役工刚刚用耙子疏整了一遍,地面干干净净的,只翻着细细的泥土。
    似乎随时可以下种的模样。
    再反观自家的山林。。。。。!&8226;!¥!
    李圭直想骂娘。
    望那一堆堆新生的乱石,他老羞成恼之余,突然心灵福至:他搞这么个扔石子无非是报复自已,自己何不也来个以彼之矛对之彼,将那石子全反扔回给他?
    正自以为计而得意,忽见吕家来人将那空地用竹篱笆等围圈了起来,于是想起,自己前几天还拼命的向卫荥的推行要发布禁止城中再举行类此累及邻人公告的事。
    如今法条才刚刚公布,吕家马上就来圈地宣告这是私家属地。。。。。。
    一口气顿时憋在喉咙,谷鼓着双腮,良久不能下去。
    心中发狠:可不能就此便宜了吕家,怎么也得叫他赔!
    跑去见吕承宗。
    这时的吕大当家也不知是因为丢石头赶砸走了晦邪,还是遇上了什么喜事的原因,总之就满脸红光,一副精神抖擞的模样。
    李圭越看越是不爽,三言两语说明来意。
    以他的判断,吕承宗定然不会为这么点小钱而得罪了卫大夫的小舅子的。
    不料吕承宗听了他的来意后,一脸震惊:“李公子,你,你当日在卫大人那厢承诺,不与我家小儿计较,此事就这么揭过了。我那犬儿心中感激不尽,特地跑去向少君那里求他出示公告以表彰你的行为。这事还是卫大人亲自督办。你,你如今再来重提。这个,这个叫我怎么跟卫大人交待。”
    李圭一呆,气焰顿失,喃嗫着:“竟有这等事?却为何我并不知情?”
    “公告是今天一早贴出来的,全城都知道了呢,估约你事儿忙,不曾关注。”
    李圭半信半疑的回到家中,果然其夫人说道:“你出门的时候,君上的宫吏便奉书来表贺。喏,这个布召。”
    接过来,打开一看,半边脸顿时就抽了。
    布召上满页赞美,言誉于表,主题人物却是赞扬卫荥的,好不容易才在结尾的地方略略提了他李圭这么一两句宽宏大度的话。
    晦气的将那布告一扔,自然我安慰:“虽然有些损失,可白得了他那块地,我所赚的还是大头。”这么一想,总算是心里舒服了。
    转眼夏季来临,几场雷雨过后,濮河河水暴涨,灌溉了两岸农田山林,处处一派肥绿清新的景物。而沉睡了许多年的那块荒地,竟然也泛出绿意昴然的春意,密密麻麻的野草爬满了地表。
    李圭却不得不花了极大一笔费用,请人来清理自己山林中密密麻麻的石头。只苦于自家地势偏高斜倚,不象吕家那样一望平地,要清理起来不仅难度非常,而且工程浩大,再加上被石头砸坏砸烂的树木。。。。看样子至少也得花上半年的时间了。
    他咬牙切齿之余,偶尔也会宽慰自己:哼,你搬清了碎石又如何?这块地根本就无法种庄稼树木,到头来还不是一样白费了心机。我就拭目以待看你这大片的荒地,能再搞鼓出个什么来?”
    吕家果然没往上面播种什么东西,只任由着它自生自灭。再过得十来天,不知哪来了个牧羊童子,将十数只羊赶入草丛中,接着过了两天,又来了几个看牛的牧童。
    吕家不理不管,任由对方肆虐。
    李圭眼珠一转,牛羊最好草料,城里外能放养的地方已是不多了,他家又累了我这么多麻烦,这个现成的小便宜就当抵回部分损失吧,不占白不占。
    于是纵了自家养的数十羊下去放养。还千万叮嘱下人,万一被吕家的人抓住了,就说是羊自个跑进去的,可别说是有意为之。
    果然,吕家的仆人不时的过来巡地,就有瞧见了,却不过来赶,只是回来禀告少爷。
    吕纬纬听罢便笑:“由他,他这般做我们还得了好处呢。”
    仆人对少爷拜俯得五体投地,心想她既然如此那一定是再有妙策的。
    光阴忽忽,眨眼到了来春。
    这冬天一过,吕家的役仆便过来活动泥土,耕翻过后就载下了许多的梨树苗。
    众人都啧啧称奇,这么一块瘠荒的土地上竟然还有人想要种果树?虽说吕老爷没做过农活,但这农林田业的常识总应该是有的吧。听说,这主意还是吕家那孩子定出来的。唉,白糟蹋了钱财。
    吕纬纬并不是没有听到别人的取笑,却一律不作理会。她对家役说道:“我由得各家在那块地上放牧牛马羊或者鸡群,是因为这些动物们的糞便就是上好的肥料啊。经过一个冬天的捂熬后,这些泥土已经变成上好的肥地了。”
    众人纷纷称赞:“少爷此计甚妙啊!”
    吕纬纬便笑了笑,心想《齐民要术》要等到几百年后才写出来,因此这个有现代人眼中再浅显不过的经验理论你们不知道也难怪。
    这一日,便趁着这日春光无限,明阳暖融的明媚,吕纬纬溜堂逃课了!
    话说前生的她,别说从没曾有过逃课的记录,就连一次迟到早退的机会也没有,难得的如今有机会体验了一把坏学生经历,也算圆满了。
    这天的濮阳街头热闹比往日更胜。
    是因值逢春末最后一个集市日,就是俗称的街墟。
    农田的活已是忙过了,夏种又未到,人们就显得松闲了,纷纷将自家有多了的杂粮、物品拿到市场上置换些所需。
    而作为商业交汇便通之地,这里更是商队云集。商家们都趁着春天好时节,赶着将货物送达各处交易。于是一队队的商人列城而过,马匹驴子驼着货物,脖铃叮当的响;仆役紧随着主人、街市的小摊挡大声呦喝招揽生意。。。。各式人物各种声音交杂,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吕纬纬难得一个人出门,心中那个快活难以言语。
    吕承宗对她这个吕家唯一的血脉着紧宝贝得不行,生怕当真有个什么不测日后无颜面见祖宗。于是给她安排了几名大汉悍妇环侧侍候,当真真是步趋亦趋,不离左右。
    这些如影随形的侍从,却每每令得她外出游玩的兴致全无。
    尽管向父亲抗议好几次,但向来对她千依百顺的吕承宗却独这件事不肯依。
    此时的吕纬纬正左手拿块豆糕,左手抓住个饹饼,兴致勃勃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人群中钻进钻出,实实在在的重温一次童年自由的快乐。
    突见前方一阵嚣闹,人群骚涌着围拢了上去,瞬时堵了老大一圈的人墙。
    有热闹可瞧!
    吕纬纬将手上的东西一抛,兴奋的跟着挤了上去。
    在这个没电视没报纸信没电话信息闭塞缓慢的年代,大众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平淡无奇千遍一律的日子,那闷骚八卦的天性自然发挥得淋漓尽致无加以复,那怕是看到两只鸡打架也能足以围上去评头论足兴致勃勃的说上一天,何况是在大街之上的热闹事?
    这好奇之心达到鼎盛,吕纬纬自然不能免俗。
    可惜她人矮腿短,在外围跷首跳了半天也没能瞧出之所以然。见身旁不远处立着一枝绿叶茂盛的大榕树,眼珠一转,便有了主意。
    手脚并用的爬了上去,选了一枝横了的枝桠坐了上去:“好运气,角度刚刚好。”
    不仅看得一清二楚,连说话声亦可听闻。
    圈子当中,立着三名汉子,正各自述由,请观众们评理。
    吕纬纬认得其中两人是卫家的终家奴,经常派送打点、跑腿之类的杂务,颇为得力。
    这二人正自涶沫横飞的指责身旁男子。
    那男子模约十八九岁,生得高大粗壮,浓眉厚唇,颇为憨厚老实的模样。上身穿着一件灰黄的麻布衣,脚下是双耳草鞋,看着象是呆头呆脑自外地而来的乡下人。
    只听卫家的一名家奴说道:“诸位可瞧着了,就这小子打烂了我家主上赐给我的四角皿器,这可值得四百钱。岂不是该他赔的?”
    那青年男子却毫无畏缩之态,哼了一声:“那东西值四百钱?分明是想要勒索。”
    吕纬纬这厢听得真切,点头认同:“嗯,是勒索没错。”
    汉子倒是有些胆量,但他知道自己惹的是谁家奴才不?
    一卫家奴怒了,上前一把揪住穷汉的衣领:“你说什么?也不打听打听,老子是什么人,用得着勒榨你?!”
    年青人抓住他的手轻轻一拧,只疼得那奴才脸都变形了:“哎哟,哎哟!快放手!不然老子我可饶不了你!”
    另一家奴见势不妙,赶紧溜出人群。
    年青人冷笑:“你之前想低价买俺的东西不成,因见俺到当铺去兑了四百钱,故而来这套手段。老实的跟你讲,你若想欺负人,不妨找个软点的捏,要想找到俺姓魏的头上来却是错了!”
    吕纬纬道:“没错的,这是卫家恶奴一惯的手法。”又加以评点一句:“卫老三也太不懂见机,自己都被人抓在手上了,还敢这般凶焰嘴硬。看来要吃亏的。”
    那卫老三只疼得苍白了一张老脸,偏是嘴硬:“好小子,有本事跟爷见官去,不然跟你没完。”
    吕布纬在树上啧嘴:“哎呀呀,又来这一套!一只小小的奴才也敢仗着主家的势横行霸道,卫家是越来越没有规矩,难怪人人都说。。。。”
    身后树枝一晃,有人轻轻的哼了一声。
    于是闻声回头,却见浓绿的茂叶中,隐约有个人影正坐在自己斜上方。
    只当是哪个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顽童,也不以为意。
    ——————
    《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作者是北魏时期的杰出农学家贾思勰。这是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
    该书大约成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
    乜乜家里也有一本。不过我只对书中的饮食感兴趣,曾经参照着学做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