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儿笑道:“皇上特意吩咐,娘娘身子弱,再加上晚宴时间较长,怕娘娘累着,所以就派了他们抬着过去。”
“是啊是啊,皇上对咱们娘娘可好着呢,处处都是为娘娘考虑,光看娘娘这身金缕衣就知道了,这哪是一般的嫔妃可以受此恩宠的。”估计还是为了替自己先前的口误打圆场,珑儿一个劲地替李璟说好话。
沈青箐狠狠地瞪了她一眼,那目光明显暗示着让她闭嘴,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晃晃悠悠地不知走了多长时间,耳边渐渐感觉嘈杂起来,估计是快到了吧。
掀开轿帘子一看,沈青箐的眼珠子差点没掉到下巴上。这哪像是参加什么祭祖仪式啊,倒像是变相的选秀大赛。
放眼望去,红红绿绿、叽叽喳喳的一片,头顶高髻的女子居多,个个粉得像芙蓉姐姐,感情这在唐朝以胖为美的风俗到现在还没彻底地改过来。偶尔见着几个身材苗条的,却也打扮得格外妖艳,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这古代的化妆技术还真是不敢恭维,难道不怕这些粉铅或汞狂超标么。
不远处有几个穿着严肃、像是文官模样的人在谈论古诗词,她的轿子正好停在了他们前面,于是那些高谈阔论因为她的出现暂时告了一个段落。
“惠妃娘娘驾到——”管轿的太监一声吆喝,大红轿帘掀开,沈青箐的双脚刚刚踏地,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了这里。
更吃惊的是,那些青衣官员和“芙蓉”们纷纷下跪,高喊道:“惠妃娘娘吉祥——”
天,人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出名。
经过玲儿的一番解释她才知道,原来她的这个头衔仅次于皇后,在后宫中官居一品,而这些官员和嫔妃基本上都是五品,按照礼节,他们见到她是要行跪拜之礼。
秋高气爽,在一路的奉承声中前行,心里颇有些得意,所以感觉没走几步便到了那传说中的祭坛下。
看到这个庄严宏伟的建筑,她不禁想起了北京的天坛。同样是四方建筑,但规模却比天坛要稍微小一些。
脚下是四方的汉白玉石阶,祭坛中央称为是一个圆形的内坛,古人对世界的概念就是“天圆地方”。内坛外围分有四个小坛,玲儿介绍说,那是代表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又代表了一年四个季节。四个分坛之间各有三层石阶相连,加起来就是十二石阶,代表了一天十二个时辰。内坛的主殿高九丈,分为三层,取“九九”阳极数之意。
内坛里,早有人布置好了一张祭天用的大方桌,方桌下是两张大红的垫子,其余人全部在四个分坛外侧,按照规定,他们是没有资格走进内坛的。
以前,波斯湾的妈妈经常请来一些江湖道士在底下钱庄里面作法,妈妈是很信这个的,每次作法时,她都会站在妈妈的身边,所以她对古代这些阴阳五行之说也有一些了解。看到这个祭坛布置如此简单,她不由得产生了一些疑问。
“为什么连最基本的代表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建筑都没有呢?”
玲儿脸上的微笑霎时迟钝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说道:“娘娘……娘娘怎么也知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