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百年沉浮 阅读至0%

第33章 百年沉浮

书名:春晖 作者:苍松子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3:02
    我毕业那年,无论是我家还是我的祖国都迎来许多振奋人心的消息。
    对于梅姐来说,则是人生的转折点。虽然她顺利的考上高中,却并没有按时到学校报到。哥哥在八月底就准备好了一切用品,只等开学的日子一到就乘汽车去县城。哥哥考取的是余庆县最好的中学——余庆中学,中考时还有一段小插曲。本来,哥哥是报考的遵义师范学院,可不知道什么原因,并没有考上,而且考前有教育机构的领导找到哥哥说:“考试那天一定得带好他千金,务必让他的千金大小姐顺利的考取好的成绩。其言外之意昭然若揭,哥哥别无选择,全盘答应结果自己却只得到成绩单,没有通知书。
    那位领导亲自开车帮哥哥过问,东奔西走,四处打点,才让我的哥哥考取县高中。真的是苦尽甘来,好事多磨啊!险些就失去了继续深造的学习机会。这年头都是拼爹的时代,谁叫我哥哥的爸爸是干农活的呢。
    梅姐决定了,要出门打工。还写了信寄给三姐,都同样的收拾停当,随时可以出门。千叮咛万嘱咐的说:“松弟,你要听你哥哥的话,从小你就马马虎虎,丢三落四而且最调皮,虽然是大家的开心果,可是开心过头就会乐极生悲。如今你们都一个人在一边,要学会照顾好自己,我在那边打工挣到钱后,同样会支持你们俩兄弟继续读书,直到大学毕业。还有兵弟你,我并不担心你的学习,但是一定不可惹是生非,要懂得照顾好自己……”我和哥哥都不住的点头,好像生离死别一样很不是滋味。
    梅姐还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聚有散今后我们都可能会天各一方。爸爸妈妈身边就是卯珍姐一个人,平时你们记得有空要搭把手,不要像我读初中时候那样不懂事,让爸爸难过,让妈妈伤心。千万要记住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八个子女,早已出去一半。一半的一半,马上又要离去。妈妈没有多余的言语,在哥哥上学的前几天就将需要换洗的衣服洗的干干净净,折的整整齐齐,还连夜煮了十几个鸡蛋,要哥哥路上充饥。妈妈说:“这一出远门,没有人照顾,在家千日好,出门万般难,儿行千里母担忧。到了学校,好好的读书听老师的话……”哥哥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安慰母亲。“妈不要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我肯定会好好的读书报答爸爸妈妈,还有梅姐。我知道梅姐是因为我和弟弟才放弃学业的,所以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一夜无话,第二天天还没亮,哥哥就收拾好行装。在爸爸的陪伴下,一起到十几里远的地方乘坐客车上县城。我也马上要到中学报名,成为一名中学生。所以我同样没有闲着,八月三十号就背上被子去了关兴中学。
    九七年的故事,可以写成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小说。七月一号的时候,香港回归。这可是举国欢庆的大事。在校期间,我们学校还给每一个学生发了一本《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还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征文比赛……三姐也是九七年回到老家的,都六七年了第一次省亲。刚到家时,扑到妈妈的怀里抱头痛哭,妈妈也喜极而泣,眼泪汪汪的感人至深。我真的从小都没有看到过那感人的场面的呀!
    妈妈曾说,要是我们家的兄弟姐妹不四分五裂,东一个西一个的不听爸爸妈妈的教诲,要是我们都能团结一致,这又有谁会欺负我们家的人,有谁敢站在我们的头上撒尿,那个吃了雄心豹子胆毫无顾忌的来家里捣乱,四姐还会跟着人家跑吗?
    听说四姐是被威逼利诱的,在有一天到镇上赶集,曾经被余家的小子用匕首抵住要挟,不答应就会对我们全家不利,拿我们出气,拿四姐的亲人开刀!这都是四姐已经身陷囹圄后渐渐传开的。原来四姐并不是心甘情愿的与虎谋皮,更没有下贱的倒贴恶棍而是曾经独自反抗过的。可惜最终还是难逃魔掌。爸爸说,家事国事一回事。落后就要挨打,唯有自强不息才是生存之道。所以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哥哥和我的身上,希望我们长大后有出息,出人头地为家里争光。
    从历史资料我得知香港的来历和回归的始末,不禁沉痛万分,仰天长叹。原来贫穷落后不光没有饭吃,还会节节败退。就像我家的山林一样被蚕食,被吞并,最终沦丧……
    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Opium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Anglo-ChineseWar)或“通商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
    “闭关锁国”后的满清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打击了英国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Blaxland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2]。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是断断续续进行,其间的一系列战斗和军事行动相互之间并无关联。[2]
    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1842年,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双方共在寺内议约四次。8月29日,中国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在英军旗舰”汗华“(亦译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满足了英国大多数的要求。主要内容:[30]
    割香港岛给英国。(丧失领土主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丧失贸易主权)
    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2100万元的成分是:600万赔偿鸦片,300万偿还英商债务,1200万英军军费。(大量白银外流)
    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丧失关税主权)
    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丧失贸易主权)
    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百年屈辱的开始。百年沉浮,形势严峻。到后来才形成席卷神州大地的,一浪高过一浪的革命浪潮,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军阀混战时代,才迎来全新的时代。伟大的文明古国终于迎来新生。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