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儿,再去泡壶茶来!”爸爸叫我过去。
李老师连忙起身,很礼貌的接过爸爸泡的苦丁茶。分宾主落座,大家都觉得院子阳光明媚,喜气洋洋的就都将桌子凳子搬到院子中央。一番客套话后,老七哥让李老师评价我和哥哥春节写的对联。哥哥写的是“喜鹊登枝盈门喜,春花烂漫大地春”。我写的是“日暖春常驻,人和福永留”。都是在梅姐的笔记本里摘抄的,梅姐的笔记本里有很多的诗句,对联也有几十副的样子,我记得有几副是
攀世界高峰,壮志酬中华
创人间奇迹,青春放异彩
还有一副是:
莫做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勿学水中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其实梅姐的很多对联,诗句都是在杂志,书籍上摘抄的。她的笔记本扉页写有李清照的诗句,是写西楚霸王项羽的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老师今天到我们家做客,梅姐破天荒的没有到处跑,而是在厨房帮妈妈煮饭炒菜。忙活两三个小时,饭菜总算是好了。不过是些家常菜,腊肉分肥瘦炒两碗,白菜一份,胡萝卜等几样简单的蔬菜,还有香肠,猪骨汤……这已经是我们家能够拿得出手的最好的菜品了,再也不可能那个海参龙虾几大盘。连装肉的都是海碗不是盘子,可见家里条件实在不咋的。李老师并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不满,反而饶有兴趣的品评我和哥哥的处女作,因为我和哥哥都是冬天随意写写画画,毛笔字也是歪歪扭扭的。李老师很认真的看过后,就说我写的中规中矩,笔画显得单薄,字太小显得整个对联不够大气,哥哥的笔锋犹如剑走偏锋,可惜还没有章法可循唯有写的“春花”两个字还可圈可点,就是以后练字应该多写正楷字,将字的结构掌握好。
我和哥哥不住的点头,一时间如茅塞顿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接下来入座吃午饭,爸爸正式向李老师介绍我。
“这是酉斌(我哥哥的乳名)的弟弟,今年读五年级也快上初中了。到时候还请李老师多多关照。”爸爸非常客气的道
李老师说,叔不必见外的,我肯定会尽力帮忙的。而且两年后我也要带初一,刚好就是他们的那一届。说不定还是我的班主任呢!
“那敢情好啊,可不可以提前就定下来呢?松弟的成绩一向很好。”老七哥脑子活络,转的最快接过话头说道。
“行啊,一言为定。”李老师很爽快的答应下来。于是我还在读小学五年级时,就注定了会成为李老师的学生,而且不是一般的师生关系哦。酒过三巡,爸爸、李老师还有老七哥三人都有几分醉意,于是就换下碗吃饭。我们家喝酒不用杯子就用吃饭的碗,老七哥喝酒很滑头意犹未尽被爸爸制止了。要不李老师肯定会经不住死缠烂打不醉不归了。宾主尽欢,皆大欢喜。当然哥哥的这次请客圆满的结束了。要知道自从上个星期听哥哥说要请班主任老师到家中来,全家人都激动不已。平时的亲朋好友都很少到我们家做客的,李老师会不会来谁心里都没底。谁知李老师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呢。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准备了三四天,还房前屋后彻彻底底的打扫一番。
后来李老师很少到我们家,不过和我们家的关系好的不得了,亲人一般呢。教完了哥哥后就是我的班主任,前几年还是二姐家小孩的班主任。已经是我们家两代人的恩师了。为人师表,能够影响一家人的不过如斯,再也找不到李老师那样尽心竭力的教书育人的好老师啦。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我这本书写的是我敬爱的母亲呢,要不肯定会大写特写一位合格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的。妈妈含辛茹苦的将兄弟姐妹八个拉扯大,无怨无悔的默默付出,一生都没有出过一次远门。离家最远的一次还是去世那年到遵义医学院,最后检查出来已经是肝癌晚期,早就走不动路的母亲形销骨离,不成样子,看的人心里十分难受的。其实妈妈在我还没升入初中时就隐隐的发现身体不舒服而且经常感冒啊,腰酸背痛的。没有经过一次系统的治疗还咬着牙天天干粗重的家务,农活……妈妈很苦,苦的很深,苦了一辈子。纵使如此,当哥哥的班主任老师到我们家来,还是和爸爸一致认为应该放下手头的农活招待贵客。
告诉大家一段小插曲,李老师那天到我们家,途中经过另外一位学生家时也顺便去了。那位梅姐的初中同班同学家可比我们家有钱,而且是一大家族,还有她叔叔就在中学教书。可是李老师在他家坐了一会儿,眼看饭都熟了也没有请李老师留下吃饭。梅姐很机灵的请李老师到了我们家,就这样李老师远道而来差点饿肚子。这也是一个值得人思考的问题,为何有钱的人反而瞧不起人啦呢?最让我想不通的还是那家人同样姓李,在解放前和我爷爷是一辈,可是当爷爷带着爸爸、姑姑、二叔一家人躲避抓壮丁,从低洼河谷的乌江沿岸迁到现在的地方后,那家曾经称兄道弟的本家就立马高人一等,强迫爷爷叫他长辈。天!岁数还没人家大,就非要当长辈,可笑之极。几十年过去,都快一甲子了。除了二叔一家子“叔叔,叔叔”的叫,我们家始终不承认这个强加的事情,当年爷爷同样没有屈服的,不过是势单力薄被欺负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家并没有忘记,而是实实在在的将这优良的传统落实在行动上。爸爸妈妈读书很少,所以全力以赴的支持小的读书,就连读书最调皮捣蛋的二姐夫同样明白这个道理的,做父母的将希望全都寄托在儿女身上。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发愤图强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家中没有藏书,只有哥哥姐姐们读过的教材。不过都是我最珍贵的宝贝。还有爸爸珍藏的《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同样是我平时看的最勤的几本书。只要有书读,我就好开心。我放牛都是一定会带一本书的,入迷后连吃饭也看书吗,只能说我已经变成书呆子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活到老学到老,看来我是一辈子离不了读书啦。小时候的我志气比天高,总认为自己肯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大人物所以就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不过是井底之蛙。所以我从心底很感激老师的谆谆教诲,尤其是我渐渐长大后逐渐遇到无法面对的局面,都是老师的帮忙才度过难关的。
大家还不知道,我早已经拜另外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为师。他是三千多年前的圣者,是智慧和福德圆满的化身,就居住在大雄宝殿。我一有空闲就会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像不断“念南无阿弥陀佛”一样。我知道自己愚钝,又没有修持功夫所以只有不断忆念佛祖的功德及无量无边的智慧。希望能够善根增长,越来越明白事理,越来越聪明。下一章我会提及一部佛门的经典,讲述的是父母的恩比天高比海深。希望大家能够仔细阅读以下,我们都是父母生养的所以孝敬爸爸妈妈是责无旁贷的第一要务,是作为人子天经地义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因为才疏学浅,无法表达爸爸妈妈的恩情。所以就取巧了,这是本书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地方,我会尽可能的引经据典,阐述主题的。不至于让诸君看一部枯燥乏味的长篇故事。不明所以还浪费时间。当然李老师和佛祖同样没法比的,我不过是借题发挥,承上启下而已。因为我很快就小学毕业了,除了经历四姐的婚姻不幸,九七年前再也没有值得回忆的地方。
我的印象就是有一年妈妈很难过的,连大年三十那天,年夜饭都没有吃。还有卯珍姐我的第五个姐姐也定亲了,这都是我小学快毕业那年发生的事情。梅姐和哥哥同时考上高中可是梅姐并没有继续读下去,不知道是因为中考不理想没有考上重点中学还是因为家里早已无力支撑,无法提供学费。总之就是不读书了。梅姐在开学之际蒙头大睡三五天,头发都懒得梳一下乱糟糟的,几天功夫就变成丐帮的黄蓉。从梅姐结束读书时代,辍学回家后我们家就很少有令人开心的事情呢,生活都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我不知道明天自己还能不能坐在教室,我更不知道我的未来在何方。
我究竟该何去何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