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和姨妈的情感从小就很好的,都经历过大起大落的家庭变故,不同的是姨嫁给了条件很好的人家,生活条件比妈妈好多了。记得那些年家中粮食不够吃,几乎年年会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到姨妈家借。借了又还,还了又借。年复一年,都不好意思啊!每次妈妈到姨妈家去走亲戚,姨妈都拿出新的,半新半旧的一大堆衣物,给母亲带回家。适合谁穿就给谁穿吧,在我们家艰难度日的岁月,姨妈尽心尽力的帮衬,可见姐妹俩的感情是很深厚的,并没有因为贫富差距而疏远,反而由于共度难关的经历情谊更加深厚起来。每年妈妈到外婆家拜年,有时间都会第二天赶到姨妈家去,叙叙旧聊聊天呀,一聊就是一大晚上,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家长里短。
我记得很清楚,在我五岁那年去姨妈家,姨妈还硬塞给我钱。可惜我死活不要,就是不要。姨妈说这是压岁钱,是春节的规矩,必须要收下的,我说我不会花钱,然后一溜烟跑掉。于是姨妈就以压岁钱的名义给了妈妈一笔钱。情知母亲手头拮据,又碍于面子不可能让妈妈出口,姨妈会以压岁钱为由给妈妈一笔钱,可见用心良苦。自然的,临走时同样带了好多衣物,都是平时我们想买又舍不得买,买不起的衣物。姨妈和母亲的感情又岂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表达的呢!还记得前面提过的姨爹到我们家帮忙种玉米吗?年轻时姨爹还当过代课老师的,姨爹个子矮矮的,比爸爸还瘦几分。可干活一点都不含糊是种庄稼的好把式。加上有文化有方法,每年的收益都相当不错哦。要不哪里有剩余的粮食借给我家“打秋风”吖。
妈妈姐妹俩的感情从小就没的说好的不得了。同呼吸共命运,同甘共苦的经历造就了吃苦耐劳的姐妹两,成全了一段佳话。患难见真情,只有经过考验的亲情友情才像一壶老酒,历久弥香。姨妈家的孩子有三个,比我家少了不止一倍,所以日子更好过的多。表哥是独子,毕业于石家庄地质学院,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表哥在九零年的时候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当时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学潮”事件。据说是因为东欧剧变而人心浮动,别有用心的人蛊惑在校学生闹事。不过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啦,表哥说“我是家中的独子,我也不想当梁山好汉。”所以并没有在一片鼓动浪潮声中迷失方向,否则能否全身而退都两说。祖国培养了我,人民抚育了我,我又有什么理由反对?我还有何资格叫苦连天,惟恐天下不乱吖?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今天的幸福生活凝聚多少先辈的心血,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在吃不饱饭的岁月都觉得好幸福好快乐,因为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过好每一天,开开心心的与亲人与父母一起看朝阳升起,共同目送夕阳落下。
月照当空,朗朗乾坤。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应该如何理解?
千万别曲解老子留下的《道德经》。如果不仁不义者可以纵横天地间,能够名垂青史才是怪哉,只会遗臭万年。如果暴力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我这本书也没有必要再写下去了,因为我始终天真的在“用善良去征服”。在我家厢房外的板壁上,我曾经郑重写下“以礼待人,以理服人”八个字。毕竟耳濡目染,爸爸妈妈对我的潜移默化影响始终存在。
妈妈和姨妈的感情很好,可是我的几个姐姐之间并不十分融洽,三姐和四姐,五姐和六姐,活脱脱两对冤家。四个人小时候就像在争风吃醋一样经常相互指责,谁都不肯让步。后来三姐离家出走,四姐被拐骗出去后就只剩下五姐和梅姐两个姐姐还在家中。接下来的许多章节都围绕两个姐姐展开的,从两个姐姐的终身幸福全面分析人性,以作为后来悟道的基础。相信大家都不敢相信,连我自己都难以置信,中学没毕业就凭空创立无极门,开宗立教。将十几年读书的心得归纳为一句话:大……道……无……极。这或许是我至今最引以为豪的事情啦,不论读书念到何种地步,将其转化为自己的都很困难,知识变成智慧才能应用自如不是吗?——嗨,剧透了哟!我还是老老实实,按部就班,认认真真的写吧!只要勤于思考,肯定会心念通达,下笔如有神的。
外婆生病了,妈妈和姨都不分昼夜守候在外婆身边。舅娘早在几年前就过世,小舅整天往街上跑不见人影。表哥念书,表姐持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能怪谁吗?不能。会埋怨谁不?肯定不会的。孝敬父母天经地义,妈妈反而自责不能时刻守护在母亲床前,姨妈也说会尽量多抽时间照顾外婆起居饮食……没什么好怨的呀。爸爸同样在农忙季节都抽时间看望岳母大人的男子汉就是粗枝大叶的,说几句客套话,让外婆好好休息就急匆匆的往回赶。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年迈体衰的外婆剩下的日子真的不多了,百善孝为先。子欲养而亲不待。奈何兮身不由己,生来病死有谁躲过?
睿智的外婆就要离开我,就要抛下儿女去远行。外婆艰难的支起身子,疲惫的望着母亲“女儿啊,为母情知来日无多,你可千万保重身体,尤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气大伤身,切记切记……”刚开始外婆说话还算利索渐渐的脸色苍白,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咳嗽起来。“松儿,赶紧叫外婆啊!”妈妈早已是泪人一个,哭泣声响起的同时颤颤巍巍的对我催促道。
平时我见到外婆无比亲热,欢快的老远就高声呼喊。今天喊了半天都如鲠在喉,就是艰难的叫不出声来。我早就失魂落魄,六神无主,急的团团转。压抑的房间令人窒息,快要爆炸一般十分难受。外婆静静的躺下,一语不发。双眼无神的等待命的安排,早已不知痛苦的身心等待着,等待死神的降临。没过几天,安详离世,享年八十九岁。直到外婆真正离开我,我都在身边,最终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喊出声音,在外婆的床前说出“外……婆”两字。
“哎,乖……好好听话。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啊!”这是外婆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然后缓缓的闭上眼睛,又使劲睁开看一下,最后垂下双目。外婆走了,独自一人去天国远行。
外婆真的就这样走了,很安详。